上映前一个月的评价不计分。。。。可是明明今天3月7号看的点映,3月19号就上映了啊。。。。比较短,不到一个半小时吧,前半部分可能由于不是他们的同学,没有那些感同身受而觉得有些拖沓。喜欢每位同学的独白,讲述自己从初中毕业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吸收到很多人生建议。同学们去历史老师家拜访的片段和邀请班主任来聚会的片段是最感人的,师生情总是让人永生难忘。
在电影院看的,做为纪录片音响音量确实有点太大了,不谈这部纪录片的感想,只谈谈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同学群!
有的陌生人,大家每周末都到球场现场看球去,总是坐在固定的看台,固定的区域,有套票的,有散票的,有远郊的,有外省的,都隶属同一个球迷协会,都因为支持同一支球队,为了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久而久之大家熟悉了之后,相互加了威信,组织了群聊,并且每天早上习惯性地在群里问声早上好,每个赛季,日复一年,大家都成为了朋友,而大家线下活动的交往不再仅仅局限于足球……
而有的初中,高中,同学群……你发红包,他说两句话,你不发红包,他这辈子潜水,有的人就往群里拽小程序,拼多多,有危险的链接……从此之后,班级群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将师群,当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他在群里问一个特别急用,特别简单的问题时,全班所有同学全都跟那潜水,装看不见……其实这种事发生不是一回两回了,因为你们只知道在宿舍小团体去窃窃私语!但是当他之后在足球群里提问相同的这个问题时,几秒钟,就有人回复了,先别管答案对的错的,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回复,这件事对我感触特别大!他为什么,不去百度,而是直接在班级群里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仍然坚信上学时的同学情没有任何利益在里面!之前一直组织聚会一直没聚,班长在群里原话说了,关系好的私下聚就行了,关系不好的,没必要聚!我说你说的太对了,我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我非常拥护你这么说……因为一个班,我跟你关系好,聚会的时候我请你吃饭,我花钱,我乐意,我高兴着呢!但是你把他带来了,我跟他关系一直一般,甚至不好,那我就得掂量掂量了,我跟你是朋友,但是我跟他不是朋友,你得分跟谁!有的同学,加了七八年威信从没点过一个赞,有的同学,当威商,我买你东西,您对我笑脸相营,我不买您东西,您对我爱搭不理……但是咱们是一个校园里曾经一块学习生活走出来的,而不是你在单位职场上的客户!
在一个销售群看见的一段话,觉着挺对!人可以不识字,但是不能不识人!走着走着,理念不一样了,性格不相容了,价值观不一样了,有多少人最后只剩下一个名字,人在不断交朋友,也在不断地淘汰朋友!
——《往事如昨》观后感 时光不能回逝,感情不能复制。纯真年代的同学情弥足珍贵,影片让80,90乃至40.50年代的观众重回少年。白描般不加修饰的表现手法、素人不敷妆容的表演,与纯真的同学情感高度契合,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 曾几何时,喧嚣的外部环境让人们学会了世故,混迹江湖精于算计。一时间,人们忘记了来时的路。然而,在同学面前,所有的伪装都会卸下。影片中男生女生的对白,每一个停顿,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的自然。正如《大学》中讲的那样,“诚于中,形于外。” 影片的导演遍访各地,为的就是和同学们见上一面。多次出现的促膝长谈,把人们带到了那个倾诉的年纪。 影片的章节衔接紧密,整部电影就像一个长镜头,观众不愿意让她结束,不愿意看到重逢的同学说再见。善良的主创团队,没有让观众失望。连续的集体列队的画面告诉人们,同学没有分别。正如英文片名写的那样:come from one class。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少年的缘分把我们聚在一起,浓浓的同学感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部电影,感恩亲爱的同学们。 ————老闷儿
拍摄和记录导演的同学情,其实也相当真实地展示了80后四川小镇青年的发展现状。
同学们聚在一起聊聊现状,聊聊以前。从梦想伟大到甘于平凡。说实话,对于从还没有步入社会的我映像深刻。看完了感慨颇多:谁不想做大事成大业,可是我们又是这么的平凡,我们能做的只是珍惜当下的情谊,不留遗憾罢了。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部电影是个人都能拍,确实,但那只是拍,导演剪辑得很好,从大量零碎的片段提取想展示给我们的,这真的很繁琐,很厉害。导演可能知道有人会质疑他的能力,他还特意在电影里秀技,值得你去发现。
看这部电影,感觉看见未来的我们,为生活所奔波,却不忘纯粹而真挚的友情。适合和现在的或者老同学一起去看,也适合在外打拼的你追溯一下过去。
这个电影,不一样的角度,很写实地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社会,真的应该和好朋友来看看这个,希望以后我们也还能这样聚在一起。
电影结尾看见照片对比,他们真的变化太大了,岁月雕琢着你们的面容,但不更改你们的心。
总之,希望岁月善待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