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Trois couleurs: Blanc(1994)

简介:

    卡罗尔(泽比纽·扎马洲斯基 Zbigniew Zamachowski饰)藏在妻子多明尼(朱丽·德尔比 Julie Delpy饰)的行李箱中,从波兰偷渡到了法国。天堂般的生活并没有如愿展开,换来的是卡罗尔心中巨大的生活压力。他甚至失去了性能力,被多明尼赶出家门。带着妻子有了外遇的惨痛心情,还有一张美发师证书。卡罗尔决心回到波兰经营事业,再卷土重来。

演员:



影评:

  1. 如果把一般的电影看成是趣味盎然的小说的话,那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便是富满诗情的散文,弥漫期间的,是一份无法抹去的忧伤和感性的人文关怀。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的《蓝》、《白》、《红》三色,让我看到一份古老而没落的欧洲气息,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何等的冠冕堂皇,又何等的脆弱无力。个体在社会,何其慌乱?何其孤单?普瑞斯纳优美的弦乐合奏,如天籁般的女声,更像是一曲优美的心灵慨叹,淡淡的孤寂,浅浅的忧郁和毫无来由的迷茫……

    《蓝色情挑》:死亡边缘的幽叹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丈夫与女儿,偏偏留下女人独自一个悲伤苦痛。面对无常,脆弱的生命,竟如残花零落,一梦醒来,全归寂静,呆呆地面对洁白的床单,失魂落魄……

      佛曰:人生而苦。或者做人本身就注定要饱受煎熬,由始而终快乐者,能有几个呢?那么,死去吧!当茱莉含着满口的药时,她却犹豫了,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呢?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生存的欲望油然而起,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再苦也需走完,因此即使独自一人,孤苦伶仃;即使强颜欢笑,为奴为娼,或者老迈无依,飘零无助,依旧苟延残喘,见证着这个世界的沧海桑田。

      在生死的边缘,一个人浅浅的幽叹。蓝色,忧郁里夹杂着累累的伤痕,从高高的云端上跌落下来的痛,透彻心扉。过去的曼妙,竟成了今日无法释怀的苦痛,一次次的怀恋,一次次的受伤。亲情、友情、爱情,一切美好的过去,霎时间变成无法承受的重负。生活虽然继续,悲痛却无法摆脱,最终茱莉选择离去,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公寓、陌生的人,一切就能重新开始么?每个人都喜欢自欺欺人,然而又有谁能欺骗得了自己的内心?茱莉虽然毁去了许多过去的东西,乐谱、照片、家具等等,但最终还是带走了那盏挂满着蓝色宝石的吊灯,斩断与过去的联系,谈何容易!

      独自一个人的自由,还叫自由么?环绕其间的,是挥之不去的孤寂,当茱莉一次次的跳进蓝色游泳池,把头深深地埋进水里,泪与水相互交融,继而抬头,深深地喘气,是解脱还是执着?我们不得而知。

      基耶斯洛夫斯基象征着自由的《蓝色情挑》,却充满着对自由殒灭的慨叹,为了自己的洁白清高,公寓里的人准备联名赶走身为妓女的露西耶,最后茱莉拒绝签名,保住了露西耶的立足之地,然而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为了自由,却要限制别人的自由,那自由还存在么?妓女又如何了?人们各自的悲痛,外人又岂能理解?露西耶喜欢自己的职业,然而当某天在舞台的第一排见到父亲时,她却慌乱无助了,那一刻,她还感到自由么?

      那么漠视一切吧!街角那个被群殴的男人于我何干?垃圾桶前那个身材矮小,无法把瓶子扔进桶中的老人又关我啥事?甚至那一窝被猫吃了的老鼠,更无足轻重了,那一刻自由了吗?我很怀疑,茱莉满脸的泪痕,分明写满着爱怜和谴责。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部片当作自由的挽歌,而咏叹者,便是茱莉这位走在死亡边缘的人,唯有她,才能传达出自由殒灭的悲伤,茱莉最后选择了回归原来的生活,又接受了丈夫助手安东的爱意,而且完成了尚未填完的乐曲,这是回归过去么?不是。悲叹过后,生活仍需继续,没有太多因由,一切依旧茫然,响起的音乐里,满面泪痕的茱莉,依旧一脸迷茫,那是一种毫无来由的希望,不管如何,人还是要活下去的。

    《白色情迷》:为自尊而自虐的宿命

      那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波兰人,在法庭上因语言不通而陈述被法官打断,他无奈的抗议道:“平等何在?”这里面道出了平等的名存实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么讽刺的口号,金钱、地位、种族甚至男女都毫无平等可言。

      卡洛在法国丧失了一切,财产、妻子、住房,甚至连象征着男性尊严的性能力也丧失了,落魄街头,更四处被通缉。可谓了无生趣,然而最终他还是活下来了,或许因为那一份不屈的自尊,让他几经磨难,回到了祖国波兰,戏剧化地成了富翁,并恢复了性能力,唯有波兰,他才如鱼得水。

      但是又如何呢?法国的那一次屈辱,成了此生无法抹去的污点,对于前妻的思念与愤恨,依旧久久难平。耳边时时回响着电话里多明尼在床上欲仙欲死的呻吟。痛苦还在,辗转难眠,睡梦中的言语,竟一次次地把伊人的名字唤起。

      或者,爱之深,恨之切。如果男女双方各自代表着生命一半的话,那么卡洛对多明尼的爱恨交加,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爱恨交加呢?毫无来由的爱,挥之不去;伤透自尊的恨,也无法释怀。他最终诈死,把多明尼骗到波兰,让多明尼在依稀之间与他享受了一次鱼水之欢,表达了自尊,又让多明尼受了牢狱之灾。

      然而卡洛为何却高兴不起来呢?当初离婚时对自己不平等,今日多明尼的牢狱之苦,对她又何尝平等呢?报复过后,一切平等了么?似乎没有。卡洛泪流满面的脸上,分明满是失落愧疚,你扎我一刀,我再扎回你一刀,受伤只是由一个人扩展到两个人,伤口依旧在汩汩流血,而心灵的痛楚却仍在不断加深,爱恨依旧交加,只是对象换了位。

      或许爱之可贵,必须在痛之深沉里得到印证,正如同米科拉伊在卡洛虚开一枪之后,突然不想再死,生之美妙竟要再死之恐惧里得到印证。卡洛在报复之时,对多明尼的爱意不减,甚至日日加深,然而他仍然行动了,自尊的极致,竟演绎着如自虐般的伤害,明知痛苦,却为何一意孤行?

      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种单纯写实的方式描述着这一则故事,没有《蓝色情挑》中那种忧伤曼妙的表现主义,却传达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孤独。在法国流落街头的困苦,在波兰日日奔忙的贫乏,时时困扰着卡洛的心情,做人竟是这般渺小可怜,身边所有的人,即使再亲近,也只不过时人生旅途里与自己擦身而过的路人而已,内心里的空虚,唯有靠那一份不切实际的爱意来填补。因此不管多明尼如何狠心绝情,都无法让卡洛把相思忘却。不被所爱的人认同,那一份畸形的自尊,只能走向报复与自虐,这里面,平等只能沦为空谈。

    《红色情深》:孤单里独自找寻的慰藉

      人,何等卑微可怜的生物。天生群居,却又彼此分离,独自穿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感受着一份不属于自己的热闹与嘈杂,漂泊、忙碌、猜忌乃至一次次的受伤,弥漫心底的,永远是一份不着边际的孤独。

      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里,每个人却似乎毫无联系,窗外哪个见习法官正与一个金发女郎陷入热恋,瓦伦蒂娜却奔忙于求学与工作之间,笑容僵硬的时装表演,满脸忧郁的香口胶广告,独自一人的夜里,却只有搂着男友送的红色夹克安然入睡。孤寂的城市之中,竟找不到一个人袒露心扉。

      电话,现代社会最方便的沟通工具,熟悉的声音却开始变得陌生,即使亲密如情侣,也猜不透对方的心思,电话的两端之间,隔膜是一堵永远无法推倒的高墙。掩蔽着每个人的背叛与猜疑。即使如瓦伦蒂娜和男友之间,一次次地说着那句老调的我爱你,仍然无法填补内心里的空虚,这个世界,有谁能真正了解自己?

      曼妙的音乐嘎然而止,车子停了,一只可怜的牧羊犬倒落在地,这一场意外,却拉近了两个空虚人儿的距离,一个退休老法官出场了,冷漠而孤独,淡然地窃听着邻居的底细。瓦伦蒂娜表示了她的不屑与反感,然而又能如何呢?对于穷困、偷情、贩毒,我们无能为力,正如老法官所说的,帮助街边那可怜的老太太,也无非只是为了换得心理的安宁,这个世界,我们能改变什么呢?人的本性是善是恶,还重要么?我无法否认瓦伦蒂娜的纯真和善良,与男友分手,弟弟吸毒,母亲是妓女,却依旧能充满希望的过日子,对于别人的困境,她伸出援手,前面两部片中,那个佝偻着身子,无法把瓶子投入垃圾桶的老人,终于在瓦伦蒂娜的帮助之下,把瓶子扔了进去。但这又能代表什么呢?爱么?我很怀疑。

      老法官的冷漠与绝情,在于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美好的年轻时期,却无法承受女友的背叛,这与见习法官奥古斯特和电话气象服务员卡琳之间的恋情何其相似?或者奥古斯特只不过是老法官年轻时的写照,为他与瓦伦蒂娜这段错过了几十年的缘分,安上一丝难得的慰藉。不管是瓦伦蒂娜对世界的爱意犹在,抑或是老法官对世界的恨意未消,都无非来自于那份无法排解的孤独。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甚至只是别人的怜悯。老法官最终转变了,不再窃听,并把自己送上法庭,当那辆久被尘封的汽车重新启动时,优美的音乐流转而出,与其说老法官良心发现,不如说是他在瓦伦蒂娜那里得到久违的认同,孤独的心灵得到慰藉。

      博爱,在这里是多么虚弱的词语。归根结底,每个人爱的只是自己。慌乱无助地经营着内心里那份孤独的情感,急切渴求认同和安慰,哪怕仅仅是出于怜悯,都可以心安理得。

      一场无名的浩劫发生了,横穿英吉利海峡的船翻了,只有七个人得救,其中五个是《蓝》、《白》中的主角,唯有瓦伦蒂娜和奥古斯特是这集的人物。有人说,这是一个希望的开始,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场痛苦的延续,它给予的希望,就如同影片中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晖,虽然美妙,却注定落去。《红色情深》的这个结局,给我留下的,更多是悲伤与茫然,孤独的人继续孤独,困苦的人继续困苦。轮回么?也许是!
  2. 呃,发现这篇一不留神窜到第一页了,那我就说两句:本篇是05年写的,当时还很稚嫩,而且停留在剧透式影评的地步。现在我长大了 - -,略懂一些镜头语言了,于是后来又重写了一篇,感觉比这篇强。由于豆瓣不能发图的落后设置,所以那篇无法发在这里,有兴趣的点这里去看吧 “白色”经典镜头赏析: 以下是以前写的: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红》、《白》、《蓝》三部电影里,《白》可能是故事性最强的一部了。我18岁的时候,曾津津有味地把它当一个传奇故事来看,压根没往深了琢磨。后来有了性经验,and还有过阳萎的经历-_-,这才算看懂这部片子。嗯,我要说的是,这是一部讨论性和爱情的关系的片子。 影片主人公卡洛是波兰小有名气的美发师,为了和他年轻漂亮的法国妻子多米尼克在一起,来到了法国。然而在法国,他感到人生地疏,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和活力,甚至变得阳萎。多米尼克无法忍受他这一点,于是告上法庭,要求离婚。法院判决离婚,并把大部分财产都判给了多米尼克。卡洛走投无路,在地铁里行乞。行乞时他认识了波兰人米克拉伊,在他的帮助下,卡洛藏身于一个大行李箱内回到了故乡华沙。回国后,他不愿再当没有前途的美发师,经人介绍他投奔一位金融界人士,没想到工作只是给那个人当警卫。一阵子后,转折点来了:卡洛偷听到雇主和别人的秘密谈话,知道了他们将要买下某片土地,于是抢先与地主作了交涉并买下了那片土地,然后以十倍的价格卖给了他的雇主,从而发了财,还开了自己的公司,并拉米克拉伊入伙。成功后的卡洛决心报复多米尼克,他假装身故,然后把遗产留给了多米尼克。多米尼克来到了华沙,参加了他的葬礼。随后她回到宾馆,却赫然发现活生生的卡洛躺在她的床上。此时的卡洛表现得充分的自信,并恢复了性功能,于是两人疯狂做爱。早上,卡洛悄悄离开后,波兰警方拘捕了多米尼克,原因是怀疑她策划谋杀了一向身体健康的卡洛。卡洛忍不住对多米尼克的思念,冒险来到监狱窗口,用望远镜偷偷看她。多米尼克看见了卡洛,开心地笑了,打手势对他说:等我出去后,我们再来一次。卡洛放下了望远镜,泪流满面。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部片子我看了好几遍,最初看的时候是从卡洛的角度出发的,非常讨厌多米尼克,对卡洛的遭遇感到同情,为他的发财扬眉吐气,对他报复多米尼克觉得无比正确和痛快。后来我的看法改变了,我发现多米尼克虽然出场镜头不多,但她才是影片的核心人物,要想理解这部影片,就要理解多米尼克这个人。就像《仙剑奇侠传》里表面上主人公是李逍遥、但其实赵灵儿才表现了游戏的中心思想一样(请参看我8.1和8.2的日志我亲爱的灵儿啊)。 红、白、蓝是法国国旗的三个颜色,分别代表了博爱、平等和自由。基耶斯洛夫斯基拍这三部片子就是为了探讨这三个主题。白色代表平等,那么在《白》这部片子里,平等是指什么呢?我认为,是指爱情中两个人的地位的平等。而性,是体现爱情中的平等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两个人没有性爱,比如卡洛阳萎,那么在他和多米尼克的爱情中他就是低她一等的,不平等的爱情是无法走下去的。(别砸我,我说的是我理解到的导演的意思,而且我觉得我理解的没错误哈哈) 在多米尼克的爱情观念中,性方面是否得到满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在法庭上违心的说出“我不爱他了”,就是因为她不能接受和卡洛没有性生活。随后,卡洛给她打电话时,她竟然让他听她和另一个男人做爱的声音,并且她叫得非常大声。然后,在卡洛的葬礼上,她痛哭失声。在发现卡洛在性方面重振雄风后,她发自内心的欢喜,在和他做爱时叫的声音比在那次电话里的还大。第二天早上睡醒时,她脸上挂着像小孩子一样的满意的笑容。在监狱的窗口她看到了卡洛,她没有如一般人所料那样或愤怒或忏悔或痛哭,而是满怀期待的对卡洛比划着手势,表示迫切的想和他再干一次。所有这些都说明,她确实是深爱着卡洛的,同时她对爱的要求也是苛刻的。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对爱的要求并不那么苛刻,相反还很简单呢。她和卡洛是在一个美发大赛上相识的,当时卡洛获了大奖。据卡洛回忆说,那时她凝视着他。在法国的卡洛全无自信,笨手笨脚,多米尼克很狠的抛弃了他。在华沙的宾馆里,半躺在床上的卡洛表现得像将军一样有威势有男子气,这让多米尼克忍不住屈服于他,在他的身下、在他下身的猛烈冲击下彻底被他征服。我们能看出,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强有力的男子,可以让她有依靠,可以让她依赖,她爱的就是这样的男人。 理解了多米尼克,我们再回头看卡洛的经历,就会明白为什么影片的绝大部分篇幅都用在表现卡洛忽高忽低、令人悲喜交加的起起伏伏上,因为多米尼克是影片内涵所在,卡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多米尼克的要求。于是乎,卡洛潦倒,那就得不到她;兴起,他才有可能得到她。他到底能不能满足多米尼克的要求,由于这个悬念,影片牵动了观众的揪着的心。比如说,片中卡洛在法国说这带有浓重波兰口音的发育,举止抠抠索索,笨拙可笑;他藏在行李箱里回国,表现出他的命运就像行李一样身不由己、被人控制、受尽侮辱。梳子本来是他的美发工具,但在地铁里他却用它当乐器来吹奏;唉,理发这一行业什么好处都没有给他带来,让他沦为乞丐。这样的他,怎能满足她的要求?他发财后,举手投足间派头十足,像国王一样左顾右盼;他买下了一座大厦中的房产,踌躇满志的说:“华沙在我们脚下。”在宾馆里的他,说着口音纯正的法语。这时的卡洛,才是她想要的人。影片结束时他得到了她的爱情,但他却泪流满面。我觉得,这时他们两个人想的一定不一样,多米尼克是在想将来的性的快乐,而卡洛是在想以往的艰苦历程。 影片分析就到这里了。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片子,最大的原因是多米尼克这个人物。她就像我喜欢的那类女孩一样,美貌,冷酷,苛刻,屈服于强者。为了多米尼克这样的女人,我要变得更强。and……嗯,还是说出来罢,我觉得她在高潮时的叫声实在太tmd让我热血上涌了,听着她的声音,我简直可以闭上眼睛手淫了。 扮演多米尼克的是法国的女演员朱丽黛尔比,在《红白蓝》三部曲的三个女主人公里她是最吸引我的一个。扮演卡洛的是波兰著名演员扎马霍夫斯基,不过他以演电视剧为主,极少上电影。导演么,基耶斯洛夫斯基,不用介绍了吧,呵呵。 再写点,当作是关于《白色》的补遗罢。 片中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卡洛在地铁看到了一个酷似多米尼克的雕像,他忍不住偷了它,并把它带回了波兰。雕像后来摔坏了,卡洛细心的把它又修补好了,只是上面还是有裂痕。卡洛常常看着这雕像,有一次还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吻了它的嘴唇。这暗示着卡洛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即使有了裂痕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他不会因为这裂痕而减少对多米尼克的爱。多米尼克在卡洛心中的形象在法国被摧毁了,卡洛要在波兰重塑。领会了这个情节之后,我觉得在爱情方面,卡洛真的很坚强,我非常欣赏他这一点。同时,片中卡洛和多米尼克在一起的时候不多,雕像成为非常重要的联系他们两个人的工具。 米克拉伊这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衬托了卡洛的形象。他很有钱,而且有深爱他的妻儿,可谓相当成功;但他却想自杀,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下手,于是请卡洛代他动手。卡洛冲他开了枪,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后,米克拉伊心旌摇驰,软倒在卡洛怀里。然而这一枪是空包弹,米克拉伊没有死。在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后,他再也不想死了。他获得了新生。这暗示着回到波兰后的卡洛也获得了新生。 在法国,卡洛受尽侮辱,多米尼克处处掌握着主动权;回到波兰后,卡洛占了上风,多米尼克处处受制,不但无法把握卡洛,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并且入了狱。看到这一幕幕我无比郁闷:难道在爱情中,总是要一方控制另一方吗?爱情是否真的只是控制和反抗控制的游戏?我不敢再想下去,我也不敢再写下去。 只有在两个场景里,卡洛和多米尼克在爱情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一个是在他们的婚礼上,画面笼罩着不易觉察的白色,多米尼克身着白色婚纱走出教堂,回过头来和卡洛深深接吻,然后画面被一片纯白色充斥,再没有其他。还有一个是他们在酒店做爱时,多米尼克接近高潮,叫声越来越响,在她最高潮的一刹那,她的呻吟变成了呼喊,此时画面同样被一片纯白色充斥了。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的罢,双方都在努力追求平等的地位。《白色》为我们展示了平等严重失衡后两个爱人的遭遇。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本片发行于1993年),我认为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完全可以被称为经典了。 p.s.: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分析这部片子,也是挺有意思的。那时波兰刚从社会主义演变成资本主义,波兰人仇视社会主义,因此当强盗们从卡洛手腕上抢下手表后发现是前苏联生产的,立刻骂着脏话把表扔的远远的。获得新生的波兰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向卡洛这样的一批新兴起的资本家。在波兰,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所以卡洛可以用钱铺路,很容易就制造了自己身故的假相。

  3. 重温《白》,觉得比第一次看时更喜欢了。

    影片第一个镜头: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在传输带上缓缓移动,富含寓意的一个场景,一下就抓住了我。(箱子的色泽以及拴在一边便笺纸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喜欢Kieslowski的一个原因)接着是主人公的脚,步履匆忙而犹豫。然后镜头上摇,出现了一张不那么英俊的脸。法庭这场戏在法语和波兰语的切换中进行。导演Kieslowski借男主人公之口申诉:“难道就因为语言,我被拒绝了吗?”(虽然和法国演员合作成功,Kieslowski在自传中说一直觉得语言是个障碍。)当法官问Dominique是否还爱丈夫时,她回答:“Avant oui;maintenant, non plus.”从丈夫的眼神中,除了绝望,我读出一种决心,求证爱的决心。

    随后是银行卡被冻结,此时我们才知道主人公的全名:Karol Karol。当时一下就想到Lolita里的Humbert Humbert。名和姓是同一个词,在西方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象征了一种身世不明、无根的状态,(no issue, no continuity)。去Dominique的美容院,失败而落魄逃走。晚上打电话到她的住处,听到的却是她与别人交欢的呻吟,每一声都叫得Karol心寒、窒息。无能的Karol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说了一句:“Dominique, je t’aime!”挂断了(这也许是他唯一说得溜的一句法语)那一刻的痛苦,以及语言的束缚所带来的尴尬与无望,和性无能之间有着某种相似。Karol爱着Dominique,但他无法用语言、用身体表达自己。

    Karol在地铁站认识了同是波兰人的Mikolaj,求他把自己装在箱子内运回华沙。Karol真是倒霉透顶,呆在箱子里竟然还遭劫。那帮匪徒撬开箱子,自然免不了痛打他一顿。同情Karol之余,那个场景想来就让我哭笑不得:165镑重的大皮箱里,不幸的Karol憨憨地抱着一尊象征Dominique的极易破碎的半身石膏像。举目四望,白色的雪地、白色的飞鸟,anyway回家了!(钢琴键入,苍劲有力但又抚慰人心。之前一直以为和Karol在地铁吹的哀伤的歌一样是波兰的曲子,后来才知道是探戈。)

    回到自己的理发店,Karol重振旗鼓。(那个兄弟出来我才想起,男主角和他联袂演过Decalogue中的第十诫,话说那是我觉得十诫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了,那个片里两人也是演兄弟。)

    新生活的转折点是Karol“射杀”了好友Mikolaj。(Tirer à blanc,呵呵。)自此,Karol的生活蒸蒸日上,他和好友一同去滑冰,两人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一样。那段探戈的旋律再次出现,欢快而清冷。(觉得Mikolaj这个人物也挺有意思,有爱他的妻儿,有体面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可就是他不想活了。也许他的内心有我们不知的巨大悲痛或绝望吧。他的职业是打桥牌,bridge,桥梁,暗示了一种联系,至少是他筹办了葬礼,促成了Dominique到华沙同Karol重逢。但正如他说的,好记性是打桥牌的首要本领。我牵强附会的解读是“不会遗忘,生活没法继续”)

    片中还有一个Karol学法语的细节,Kieslowski对语言真是敏感啊,特意挑选了dormir(睡觉), plaire(取悦,使愉悦), partir(离开)这几个词的动词变位,竟然还是虚拟式,意味深长阿,佩服佩服!

    一年时间内,Karol已摇身变成了体面人。是时候策划葬礼了。感觉Karol的策划(虚假的葬礼、旅店的激情、悄然离去)对Dominique来说更像是一种惩罚。(因为我自始认为Karol并没有要复仇才诈死的,他是深爱着妻子的,那个石膏像就是佐证。)但至少,当Dominique打电话给Micolaj说“Je l’aime”时,Karol的求证成功了——Dominique还是爱他的。Dominique在旅店被警方盘问时,波兰语同法语切换的场景正好与影片开头巴黎法庭那场戏相呼应,所不同的是这次,Dominique处于下手。

    印象中上一次看,之后电影闪回到结婚的白色场景就结束了,多少有些残酷,但想来符合斯拉夫人的品味。可这次看不知怎么多出来一个监狱片断的结尾,莫名阿。。。
  4. 爱到了一个地方就会变软弱。因为爱是不能用力的。

    可是恨的力量是可以很久很久的。因为可以使劲使劲地去恨一个人。恨一辈子都不嫌多。

    我们藉由这永恒的力量,在这至真至纯的报复中保有彼此相爱的关系,和微妙的平衡。

    否则我们要怎样,继续去爱呢。

    多米尼克没有忘记卡洛,所以才要那么顽强地一直去伤害他。卡洛也爱着多米尼克所以才会那么一心一意一丝不苟地构造自己的报复计划。其实无所谓谁先行报复或谁谁先得报应;在多米尼克入狱前卡洛的种种处心积虑,种种荒唐的设计,不就是在任由自己所爱之人的随意摆布;而当多米尼克用冷酷,用背叛去刺伤卡洛的时候,她又何尝不是在为将来的被刺伤埋下种子。如果不是因为爱,伤害就不会这么不计代价,这么肆无忌惮。可是亲爱的观众们:这些交战是多么的有趣,这些报复是多么的甜蜜,从而这些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生机盎然呀。你是不是觉得有一点点白色冷冷的讽刺呢?


    爱一个人,就是把伤害自己的权柄交到了对方的手上。

    当我们爱上了一个人时,这契约就即时生效。

    所以到最后,怨言是没有的。

    我们甘愿陷入到这样的轮回里面去,做些荒唐的事;哭啊,笑啊,死啊活啊的;努力去学习陌生可恶的语言,亲吻一座雕像;被人愚弄,身陷囹圄,还要甘心说着我们再来一次。

    因为无论怎样都要去爱呀。

    我们的爱,是多么脆弱。又苍白,又模糊。如果不痛一下,我们几乎要以为它不存在了。

    这是否就是爱的残酷,和命运的弄人所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