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光之屋 Маяк(2007)

光之屋 Маяк(2007)

又名: 灯塔 / Mayak / The Lighthouse

导演: 玛丽亚·塞克亚

编剧: Givi Shavgulidze

主演: Anna Kapaleva Olga Yakovleva 索斯·萨尔格相 索菲柯·齐阿乌列里 Ruzana Avetisyan Mikhail Bogdasarov Sergei Daniyelyan Anastasiya Grebennikova Albina Matveyeva Mikhail Silantev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亚美尼亚

上映日期: 2007-05-01

片长: 80分钟 IMDb: tt1020889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列车随记忆缓缓前驶,她回到当年因为战乱而逃离的故乡,想要接走留在老家的祖母,但这次,就自己也找不到离开的火车了。当流亡、战火、饥饿、死亡逼使所有人退至生存的绝境,当故乡的一切都只剩下透光的残破屋瓦,究竟还有什么可以寄托乡愁与思念?

演员:



影评:

  1. 在原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里,电影做得最出彩是格鲁吉亚。而作为格鲁吉亚的一个小小领国,亚美尼亚倒是鲜闻诞生过什么令人称道的佳
    片。但是这部《Маяк》却十分令人惊喜,令人感动。

    很多人对于亚美尼亚的印象应该是很模糊的吧。在俄罗斯,亚美尼亚人也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俄罗斯电影中,亚美尼亚人常以荒蛮
    的山民形象出现,不然便是些混迹于底层靠偷窃的营生过活的,在画面中一闪而过的面相猥琐的路人甲乙。 但真的一直觉得亚美尼亚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民族。纵观其历史,上下两千五百载,据说乃是大洪水后,诺亚将方舟停靠之所。而亚美尼亚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将基督教立为国教的国家。亚美尼亚周边强国林立,虽经历过短暂的辉煌,但之后一直辗转在众多异族的统治和桎梏下,信奉伊斯兰教的伊朗和奥斯曼帝国甚至还对其进行过种族灭绝式的宗教迫害,但是这个神奇的民族却从未真的因此而灭亡,而是一直在夹缝中艰难而又坚韧地生存绵延了数千年。苏联解体后,又因与周边土耳其、阿塞拜疆等伊斯兰教国家领土、宗教争端问题的存在,战争不断。也许,战争对于这个饱经灾难的民族来说,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但是,这个民族为什么没有散?是什么支撑着这个民族?也许,这部电影给了我们答案。

      小姑娘列娜从莫斯科回到了亚美尼亚故乡的村子,想要将自己的爷爷奶奶从战火纷飞的老家接到莫斯科。但是,爷爷奶奶却拒绝同列娜一起离开,他们表示,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列娜只好忍痛同爷爷奶奶告别,但到了火车站才发现,由于战事,回莫斯科的火车已经不再发车了。列娜只得留在了故乡的村子里,同村子里的居民和朋友们学习在战争的夹缝中生活...虽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但是电影通片都没有出现过对于战争场景的直接描写。所记录的只是村中一众普通人的平凡琐事,战争残酷中的恐惧与乐观。此间,各种悲欢离合上演,战争的阴云笼罩,但生活依然得继续,一切依然向前。渐渐地,列娜终于明白,这里才是她真正应该留下的地方,而她也已经无法离开它了---这个承载了她和她的民族所有生活意义和幸福的地方。

       就算走得再远,迷雾再浓,故乡的灯塔也一直在那里,而在风浪中被冲散的游船也就有了方向。

       此外,本片的导演Мария Саакян还是一位八零后的女导演,而这《灯塔》也是她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如此年轻,但是拍摄的和感情抒写的笔触却拿捏得很到位,可谓才华横溢。这部电影无疑是对于原苏联诗意电影的一种传承。电影的画面拍得极美。犹见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的遗风。而且,电影在拍摄手法上大量使用了自然光。一直觉得,自然光所营造出来的效果是任何技术手段打出的人工光所无法赋予的。而自然光也赋予了电影一种特殊的指纹,一种特殊的气息,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记录。
  2. 在MUBI上重新看完了这部讲述纳卡冲突的电影,对于塔科夫斯基那种怀旧的情结,使得电影对战争的描述相当的隐晦:贯穿影片前半段的新闻播报,虽然有提到“阿塞拜疆”“军队”这样的字眼,但都是非常零碎的信息,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便会不小心仍由其滑落;几次掠过村庄的直升飞机,既是战争的一个符号,作为庞大的钢铁机器,也让电影多了一丝冷感。全片最丰富的元素是那超现实一般的雾气,时而飘在山谷中,为景致增添一份氤氲;时而又散落村庄,人们随着这迷雾无助,绝望又决绝地穿梭,前路茫茫但又必须自己去探索。

    其次,火车的哐当响声也是全片非常重要的意象或者说隐喻,特别是在这样一部讲述特殊年代乡愁的影片中,它的反复出现加重了愁绪,把抽象的情感可视化,我们随着冷酷的机器运作的声音能体味到影片里角色经历的离别苦楚。

    比较有意思的还有插入了两段灰白色调的大雁和鸭子迁徙的水墨动画,就像影片结尾的真实录影一般把人暂时从虚构的故事抽离出,而且不难注意到迁徙并非单向,也有大雁和鸭子往反方向行进,也许这说明了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逃离并非唯一的解,更多的时候还是和生活在做斗争罢了。女主Lena从远方回到故乡卡拉巴赫的村庄,因为战争又不得不赶紧前往莫斯科,一个当时所有苏联公民心之神往的所在,但她更像一个线索人物,一个时而融入又时而超脱的旁观者,串联起了90年代卡拉巴赫生活的一曲复调。

    刚回到家,她是带着试探和好奇的,摸着积灰的老物件,又偶然拉开了完好无故障浅黄色灯光,放着一瞬间便出现问题的黑胶唱片,这样的“回家"也非常容易让我们共情,随后她要开始面临回归之后的琐碎:和锯木的女人打照面啦,和一位叫Kasiana的老奶奶聊天啦,这个老人把自己家所有的窗户打碎,因为她觉得这样”burglars"强盗们就觉得里面没有人了,听起来荒诞又真实;后来她的儿女死于战争,葬礼之前,外面未知的两拨人争执起来,主题围绕着“A受死者的嘱托在其葬礼上演奏,B却不肯”,在战争年代,这样的争吵似乎都不再那么令人讨厌,反而有了一丝人世间的慰藉。太喜欢这样质感的电影,如果还要细说,就得专门写文章了。

  3. Где Маяк? Тут или там?
    (灯塔在哪里?这里还是那里?)

    大概,这是横亘在片中女主角列娜心中的一个问题。

    《灯塔》是我所看过的第三部亚美尼亚电影。如果说《柠檬伏特加》描述了逆境中老两口相濡以沫,倍感温馨的话,那么《灯塔》更多的是掺和了失落和希望。正如亚美尼亚还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时候,拍了一部叫《我们》的25分钟短片,讲述这个山岭林立的芥豆小国如何寻找自己民族的根。而在《灯塔》里面,同样看到的是山岭,而同样在彷徨的是所谓“民族的根”,准确点,应该是民族自身的认同。然而在这个认同的过程中,饥荒,战乱,废墟无一不通过列娜的眼中表现出来。

    列娜多次去到火车站,她曾为自己的乡愁驱使她回到家乡而后悔,当她要返回莫斯科时,第一次由于“поезда нет(没火车)”,她离开不了;第二次由于人们蜂拥而至,兵荒马乱,结果也走不了;到第三次,本来可以和伊万一家离开,可是心灵上的再一次悸动,她放弃了回到莫斯科的念头,决定留在这个小山村。仿佛,列娜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灯塔。

    然而,导演在泼墨之际,向塔可夫斯基《乡愁》致敬之时,把不少真实片段加入到电影中,正好与列娜对家乡的去与留相映成趣,更好地补充了列娜这个个体难以显现出来的“迷惘”,从而把一个游者归乡的故事上升到了探讨民族与国家的层面上,既有老塔那般诗意,又有忧国忧民的世道情怀。难得。

    PS:第700部献给了它。我发现无字幕去看俄语电影对听力蛮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