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电影彩蛋堂」,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1. 电影中的霸王龙不仅在大银幕上非常可怕,其实在拍摄期间也一样令人吓破胆。由于雨水的关系,霸王龙的电子模型经常会短路,导致它自己会突然“活起来”。
有一次剧组人员在用餐时就发生这样的事,当时在场的人都被吓得尖叫起来。为此,剧组设立了一个专责部门,在每天拍摄完毕后,负责把霸王龙模型吹干。每次都需要在漫漫长夜里,以吹风机、风扇和毛巾等物品把沾湿的部分弄干,以保证这名“大牌演员”能如期演出。
2. 拍摄霸王龙袭击越野车的场景时,原本固定在车顶上的玻璃意外坠落,所以小演员的惊恐反应都是发自真心的。
在这个场景中,除了汽车的玻璃,被撞坏的还有霸王龙模型的牙齿。在某个镜头中,如果你细心留意,会发现恐龙少了一只牙齿。
3. 霸王龙的怒吼是利用狗、企鹅、老虎、鳄鱼和大象等动物的叫声混音而成的,虽然学者认为真实的暴龙叫声并非如电影中所呈现,但影片中创造的音效与影像相得益彰,深值观众的心。
4. 为了营造恐龙的凶猛形象,剧组大大地夸大了迅猛龙的尺寸,然而在电影拍摄完成后,一种体型更大的迅猛龙被考古学家们发现,那就是犹他盗龙。
5. 考古学家最初为犹他盗龙命名时,曾考虑将种名取为“spielbergi”,以《侏罗纪公园》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为名,但最后还是改取其它名字。
6. 迅猛龙的声音其实来自乌龟交配时发出的声音,剧组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纪录这些声音,最终他们获得了两个奥斯卡奖。
7. 影片中没有具体说明三角龙生病的原因,其实作者在小说里给出这样的解释:三角龙和鸟类很像,进食时无法咀嚼食物,要靠吃石头来磨碎胃里的东西。六周后,胃里的石头会变得光滑,三角龙便会通过反刍将石头吐出来。于是它们又需要寻找新的石头,在这期间三角龙会误食有毒的果实而导致生病。
8. 电影中,双脊龙的颈部拥有类似于褶伞蜥的皱折,而且能吐出致盲毒液,这些设定与真实的双脊龙形象相差甚远。但随着科技变得越来越先进,一些科学家最终认同了双脊龙会喷毒的观点。
9. 格兰特博士在直升机上系安全带时,发现手上两个都是母扣,只能打结使用。这一幕暗示了原本全是母恐龙的侏罗纪公园,终将找到繁殖的方式,呼应系列中的名言“生命会找到出路”(Life finds a way)。
10. 影片中,当霸王龙逃出围栏后,马尔科姆英勇地引开了它的注意,让格兰特得以解救困在车中的孩子。实际上,在原始剧本中,马尔科姆看见恐龙后便夺路而逃,是杰夫·高布伦的主意让他的角色表现更像一个英雄。
11. 杰夫·高布伦(Jeff Goldblum)躺在吉普车后发现后方有霸王龙追赶时,说了一句:“一定要快点”(Must go faster)。
在《独立日》(1993)中,杰夫·高布伦与威尔·史密斯驾驶飞船逃出太空母舰时说了一模一样的台词。
12. 斯皮尔伯格让试镜莱克斯(院长的孙女)的小演员都录制一段尖叫的视频,当他在家里播放阿丽亚娜·理查兹(Ariana Richards)的视频时,尖叫声把斯导的妻子从睡梦中吵醒了,最后这个小女孩顺利被pick了。
13. 小演员约瑟夫·梅泽罗(Joseph Mazzello)曾参加《铁钩船长》的试镜,虽然最终因为年纪太小而落选,但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当场承诺会在未来给他一个角色。后来斯导开拍《侏罗纪公园》,果然找来了梅泽罗饰演哈蒙德馆长的孙子蒂姆,甚至将这个角色改成莱克斯的弟弟(书中蒂姆是莱克斯的哥哥)。
顺带一提,小男孩长大后参演了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2010)。
14. 黄荣亮(B.D. Wong)在第一部电影中饰演遗传工程师吴博士,戏份只有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但他的名字却出现在片尾主演名单上。然而,他却是多年后唯一一个出现在《侏罗纪世界》(2015)中的老版演员。
15. 金·凯瑞(Jim Carrey)是饰演马尔科姆的人选之一,要是最终由他出演,影片大概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了。
16. 水杯震动的经典一幕,是通过把吉他弦连接在车子的仪表板下,再让工作人员在汽车底下弹奏吉他来实现的。据说这个画面是斯皮尔伯格在车里听音乐时,看到镜子震动而受到的启发。
17. 影片中有一幕,电脑屏幕上在播放斯皮尔伯格的另一部作品《大白鲨》(1975)。
18. 拍摄霸王龙的场景时,斯皮尔伯格会用扩音器模仿霸王龙的声音,每次他这样做全场都会大笑起来。
19. 电影杀青后,演员们都会得到斯皮尔伯格赠送的迅猛龙模型。不过这个模型实在太吓人了,小演员阿丽亚娜·理查兹把它当作门卫放在家门口;杰夫·高伦布对它珍爱有加,把它放在家中最重要的位置;劳拉·邓恩则把模型放在儿子的婴儿床边,结果儿子被吓得失声尖叫,她只好把模型放到储物室中,期望有一天儿子和恐龙能成为朋友。
20. 剧组在夏威夷拍摄时遭遇飓风“伊尼基”(Iniki)袭击,电影中许多暴风雨场景都是在飓风期间拍摄的。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伊尼基目前仍是有纪录而来最强大的飓风之一。
飓风期间,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被要求到酒店的宴会厅集合。然而有那么一位演员,留在自己的房间里,直接睡到飓风结束,他就是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当被问到为何如此任性,老爷子回应:“我可是经历过闪电战的男人!”。
21. 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原本要到夏威夷拍摄他的角色的死亡场景,但由于飓风突然摧毁了拍摄场地,导致这场戏没能拍成。这就是为什么影片最后没有展现这个角色如何死亡,只留下一只诡异的断臂。
22. 影片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当年小说还没有出版,环球影业就花下200万美元买下了版权。
23. 电影中出现的霸王龙实际上存在于白垩纪,而非侏罗纪。当作者迈克尔·克莱顿被问到为何将小说命名为“侏罗纪”,而且使用白垩纪的“霸王龙”作为封面时,他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一点,怎么好看就怎么来……
24.侏罗纪公园的巨型双门是基于1933年《金刚》中的骷髅岛大门设计,所以影片中马尔科姆在经过提到了“金刚”。
25.影片的拍摄成本仅用630万美元,比当今好莱坞大片的标准要少得多,甚至连根据影片打造的主题游乐设施都比电影要贵。位于加州环球影城的重点项目之一“侏罗纪公园之旅”(Jurassic Park-The Ride),建造费用达1100万美元,差不多是影片成本的两倍。
26. 詹姆斯·卡梅隆曾表示他希望能执导《侏罗纪公园》,甚至差点就得到了这个机会,但当看完影片后,他意识到斯皮尔伯格才是最好的导演人选,并表示自己拍的话肯定会加入大量暴力元素,最终变成恐龙版的《异形》,这样会对儿童观众很不友好。
27. 电影的结局本来设定为迅猛龙们被倒下的暴龙骨骸困住,最后为了震撼效果才修改成现在的版本:真正的霸王龙出现并攻击迅猛龙,拯救了主角们的性命。
28. 在影片最后,吉普车上的侏罗纪公园标志(Jurassic Park)被泥土遮盖,仅露出“UR ASS PARK”,实际上这里隐含了一个梗,因为美国人常说这样一句话“you're lucky to get out withyour ass in one piece”,代表“全身而退”的意思。
文 | 彩蛋君KL
参考 | IMDB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
拓展阅读:
喜欢本文的喜欢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彩蛋堂”(movierush),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一、斯皮尔伯格个人角度——他非常、非常、非常地迷恋恐龙 考古学家对恐龙的爱: A他希望人类对恐龙保持敬畏。 B他把迅猛龙爪子装在兜里(哪个男人会把女朋友指甲装兜里)。 C他从小就有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种类:三角龙。 D他把食草类恐龙形容为“大奶牛”。 E即使受到霸王龙的连番惊吓,不得不在大树上守夜,但他面对食草龙还是没有任何厌恶感。当小女孩说讨厌食肉类恐龙的时候,他还为恐龙开脱,说“这是它们的天性”。 老人家对幻想的爱: A“不惜一切代价”,让幻想成为现实。 B他梦中的公园无视权贵,向所有爱做梦的人敞开。 C每一只小恐龙出生他都在场。 D他把侏罗纪公园当做送给孙子孙女的礼物,而小朋友们也特别喜欢(在斯皮尔伯格的价值观里,好孩子都应该喜爱并敬畏恐龙,坏孩子则应该在受教育后达到这一点)。 E他甚至在博物馆中挂起标语,想回到“恐龙统治地球”的年代。 F当侏罗纪公园可能无法通过审核的时候,他寂寞地吃化掉的雪糕。全片最煽情桥段。 以上两个人的言行,是斯皮尔伯格自我喜好的投射。 二、从导演立场的普世角度 要贯彻美利坚人道主义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 对恐龙的爱,本身就包含着对恐龙生杀掠夺的理解和纵容,但是作为一个拍片子给全球人看的导演,他的意识不能太出格。 宝莱坞混沌学家、女植物学家,还有一部分时候的考古学家,代表斯皮尔伯格的理性结论。 理性观点是: A考古学家表示:把相隔千万亿年的两种生物放到同一个环境里,要迎接的,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注意他的着眼点,是“自然选择”。考古学家没有立足于“人类危机”这一点上来考虑,而是直接在思考大自然的物竞天择。要记得,在这三个人里,考古学家无疑更靠近斯皮尔伯格的精神代言人角色。 B混沌学家表示:“生命会找到出路”,他相信,人类如果妄图操控物种,那就是在重演巴别塔的杯具。 混沌学家的着眼点,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的,人伦角度。 也就是说,尽管混沌学家未必有信仰,但他更加主观和单纯地,从“天道人伦”甚至“精神信仰”角度出发,提问:“神造恐龙,神灭恐龙,神造人,人灭神,人造恐龙,然后?”恐龙灭人。(这里女博士还插话说“恐龙灭男人,女人统治地球”,真是女权斗士) 混沌学家所研究的科学领域,是专攻“一种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巧合的是,影片中他的发言,全都是从一个抽象的角度来点揭示未来走向,但不解释过程:虽然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但我知道克隆恐龙的话我们会倒霉,我知道恐龙肯定有办法自己繁衍。 从这里也能看出,斯皮尔伯格对混沌的理解,更像是一种世界观,不像方法论…… C女科学家表示:恐龙是很危险的,会伤人! 她的着眼点就非常朴素了…… 当老人幻想挫败感到痛苦的时候,女科学家指出,这个公园依然是幻觉。 这个一阵见血的指摘,针对的已经不再是公园,而是电影本身。就连拍电影,这个公园也不可能顺利存在,这是一件真的很遗憾的事。斯皮尔伯格不是库布里克,《奇爱博士》可以用原子弹炸了全世界,但斯皮尔伯格为了票房却必须让人类胜利。 这个老人进一步说,这不是幻觉,我有能力把幻想实现,这有什么不好?女科学家只能哭着说:外面我们的亲友们正在遭遇生命危险。 老头子心里估计只有两个价值准绳,一是自己的爱与梦,二是地球的存与亡,至于介于两者之间的人类命运,他大概根本不在乎。导演自己是站在老头和考古学家那一边的,对一个两个人的死活比较不以为然,所以他自己心里也并不认为女科学家的话站得住脚。毕竟人类也只是物种之一,人类自我毁灭是朝夕之事姑且不论,至少恐龙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对地球本身是没差的,这也是老头的潜台词。 但是在几波人纯意识形态的角力中,考古学家、混沌学家未能说服老头,最后说服了老头的,却是跟他精神距离最遥远的女植物学家。为什么? 导演让女科学家来帮助他把脚落到地面上,来关心亲友的死活,这个选择是为了照顾观众的狭隘人文主义。这是为了票房——反正大多数电影观众,视野范围也仅局限于自己的街区。 比较囧的是,这个角色设置,是“男人care的事”与“女人care的事”的碰撞,也确实带有一点性别歧视因素……斯皮尔伯格让女博士具有“女权斗士”属性,其功能是全程嘲讽女权…… D有了上面的铺垫,后来侏罗纪公园停电的时候,在公园系统彻底毁坏和救人之间,老人选择了救人。 塞缪尔·杰克逊不同意停电,很显然这俩人之前才是一条船上的,那么在转变之前的老头子,大概也是不会同意停电的,这是导演自己的真实心理。 当杰克逊抗议停电时,老人吼了杰克逊一句“人命关天”,表面上是标准的美利坚人道主义,其实只是个赚取票房的糖衣。有了上面的说明你就懂了:这段戏的骨子里面,还是一个“自然高于人类”的内核。 E最后侏罗纪公园被毁灭了,考古学家说“我否定你这个公园开张”,老人说“我也这么想”。 梦想轰然倒下?以人为本的胜利?既是,也不是…… 这个结局,当然是出于商业考量了,应该说是观众的胜利吧o(╯□╰)o 三、两种观念角力的结果 一方面,斯皮尔伯格是如此地狂热于恐龙之梦,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如果要讲一个恐龙题材的故事,又要尊重它的客观天性,那就很难不把它放在人类存亡的对立面。 哪怕外星人都有可能和人类交朋友,但恐龙,绝不会。 可是,纠结的斯皮尔伯格,他显然不想全盘否定侏罗纪计划,就算明白这是错的,他也舍不得去责怪造梦的老头。 所以!这个家伙!就把责任!推卸到了【电脑科技】上! 影片中他彻头彻尾的是个电脑反对者。 一开始就表达考古学家反感电脑; 然后,电脑操作的自动车莫名其妙的就出问题,电脑真不可靠; 然后,造成公园崩溃的直接原因,是计算机工程师有人品问题,导致全部系统瘫痪,一群人全都搞不掂; 后半段,老头甚至明确地说出:下次我再也不用这种电脑多、人工少的管理方式了! 甚至,门锁关不上,也是电脑在那里制造麻烦…… 总而言之!都是你们过分依赖尖端科技的错啊! (所以,老头子现实中是不是也很苦手于电脑啊?哈哈哈哈哈哈) 对斯皮尔伯格自己来说,他拍这个片子是真的圆梦,这真的是一个幻觉中的“跳蚤马戏团”。 但如果有能力的话,跳蚤马戏团的发展之路,最终会通往侏罗纪公园。他们不计一切代价,圆梦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茂密的丛林中,在暴雨和星空下,是梦中的美丽怪兽。 巍峨温存的大蜿龙,美丽狰狞的双冠龙,在原野上成群奔跑的似鸡龙,聪明活泼的迅猛龙,从小一直喜欢非常想摸摸看非常想趴在它肚子上的三角龙,还有那,站在一切物种顶点的霸王龙…… 那座有恐龙生存的neverland,重现的是这个星球的昨天,早于历史,早于艺术,早于神话的源头亿万年。当巨大的骨骼一朝苏醒为有温度和心跳的血肉之躯,我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登岛相见。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