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宁死不屈 Gadhnjim mbi vdekjen(1967)

简介:

    本片的背景是1939年至1944年间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对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斗争,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历史上最艰苦的时刻。当时,在阿尔巴尼亚南部吉诺卡斯特城里,由于叛徒的出卖,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击队员阿费尔蒂达同时被捕。在监狱中,在刑场上,她们不畏强暴,不受敌人的威逼利诱。最后,米拉和阿费尔蒂达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演员:



影评:

  1. 阿尔巴尼亚二战经典“四大金刚”:山鹰、海岸、米拉和易卜拉欣 @笑独行[编评] 笑独行按:“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的反法西斯战争电影曾是在下孩提时代最深刻的影像记忆之一,而其间最令同龄影迷网友记忆深刻的则是《山鹰之歌》《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等四部经典译制片。兹集中解题之,以向圈中好友和喜欢二战电影的后生影迷网友郑重推荐。 1.《山鹰之歌》(Fortuna, or Фуртуна, or The Storm,罗马尼亚、苏联、阿尔巴尼亚,1959,1961-中国) 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战争史诗黑白片。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Yuri Ozerov)早期代表作。1943年民族解放阵线发动总起义前后至1944年全境解放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游击队奋起抗击意大利法西斯统治者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与国内外反动派、投降派作斗争,为了祖国的自由和独立坚持抗战的英勇事迹。其间穿插共产党员帅哥与游击队员美女的爱情故事。山鹰之国民族解放军抗战史,阿尔巴尼亚人的民族气节。情节曲折紧凑,表现生动精彩。奈姆·弗拉什里(Naim Frashëri)、阿尔本·阿希库(Arben Ashiku)、阿丽亚德娜·申格拉雅(Ariadna Shengelaya)、皮尔特·季奥卡(Pjetër Gjoka)、范吉尔·赫巴(Vangjel Heba)、费莉卡·季莫(Filika Dimo)、尼古拉·格里钦科(Nikolai Gritsenko)等主演。 笑独行补注:该影片片尾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军政委谢绝英美盟军援助、赶走英军登陆部队的情节颇令人感慨,他说,“历史教训我们,在军事援助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信仰,别人的信仰我们不需要。”其间民族解放军的抗战经历与南斯拉夫人民军颇相似。影片中未明确交代故事开始的时间,且有一处犯了常识性错误,即让政委在1943年发动总起义时就说红军已经把法西斯赶出苏联国境了。在下所见为根据国产译制片胶片制作的国语配音版D5影碟,画质欠佳,色彩泛紫,且只有国语对白而无中文字幕,封面上的外文片名为“Guximtaret”,不知从何而来。IMDb该影片评分为9.4分。 《山鹰之歌》DVD光盘 《山鹰之歌》VCD影碟封面 2.《海岸风雷》(Oshëtime në Bregdet, or Oshetime ne Bregdet,阿尔巴尼亚,1966,1967-中国) 战争家庭题材经典黑白片。阿尔巴尼亚导演海森·哈卡尼(Hysen Hakani)代表作。根据阿话剧《渔人之家》改编。意占时期的阿杜尔列斯地区,乐天好战的老渔民及其四个儿子的战争人生:老二是成熟干练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老三是身能舍己的爱国医生,老四也是革命者,惟独老大堕落为卖国特务。法西斯剿共抓人,游击队救人锄奸。民族大义当前,至亲不共戴天。紧凑紧张,有惊无险,风趣精彩,只是略嫌份量不足。影片中有几句台词——“我代表人民判处你的死刑”、“你居然堕落到这种地步”等——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流行语。N·鲁卡(Ndrek Luca)、A·舒克(Agim Shuke)、K·斯巴依伏格里(Kujtim Spahivogli)、D·佩卡尼(Dhimitër Pecani)、E·卡德里亚(Elez Kadrija)等主演。 笑独行补注:杜尔列斯(Durrës)通译都拉斯,或译杜勒斯,位于阿尔巴尼亚中西部。于今观之,影片中的老大固然自私自利,却也并非无情无义,说来他也只是因不甘贫穷而上错了船——“打鱼这个行当,连根上吊绳都买不起”。中文网络上的该影片外文片名多为Gjurma 或Në Gjurmët Partizane,似为与IMDb所收录之阿纪录片Në Gjurmët Partizane(1967)相混所致。在下所见为源于国产译制片、画质较差且只有国语对白而无中文字幕的胶片版D5影碟,封面外文片名为Echo Sur La Cote,不知从何而来。IMDb该影片未见评分和片长记录。 《海岸风雷》DVD影碟封面一 《海岸风雷》DVD影碟封面二 3.《宁死不屈》(Gadhnjim Mbi vdekjen, or Victore Sur La Mort, or Victory Over Death, or Ngadhnjim Mbi Vdekjen,阿尔巴尼亚,1967,1969-中国) 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英雄传记经典黑白片。阿导演G·爱莱巴拉(Gezim Erebara)、P·米尔卡尼(Piro Milkani)联合执导。1943年的德占阿尔巴尼亚南部小城,靓丽性感、勇敢自信的美女中学生在参加爆破驻地德军军火库行动后被捕入狱,受伤在养、意志坚强的游击队女共产党员同时遭劫……面对盖世太保少校的软硬兼施,她们相依共勉,始终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其间情节主体为女一号主角回忆自己作为共产党地下组织成员的战争经历。卓娅式的女英雄。英雄情结深重,战争气氛浓重,略嫌浮光掠影。E·古曼(Eglantina Kume)、R·鲁阿拉亚(Rikard Ljarja)、N·弗拉舍里(Naim Frashëri)等主演。 笑独行补注:影片中女一号主角的气质容貌和悲壮雄浑的男女声合唱主题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曾给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观众留下难忘的美好记忆。片尾两位女主人公从容就义的场面令人想见中国电影《烈火中永生》(Living Forever in Burning Flames,1965)。中文网络上的该影片档案除了剧情梗概外多与阿尔巴尼亚电影《广阔的地平线》(Horizonte të Hapura,1968)相混,主演R·鲁阿拉亚(Rikard Ljarja)姓名均误作E·鲁阿拉西。IMDb该影片未见评分和片长记录。在下所见为源于早期国产译制片、画质和音效均欠佳且只有国语对白而无中文字幕的胶片版D5影碟,片长90分钟。 《宁死不屈》DVD影碟封面 《宁死不屈》海报 4.《第八个是铜像》(I Teti ne Bronz, or The Bronze Bust, or I Teti në Bronx,阿尔巴尼亚,1970,1973-中国) 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英雄传记经典黑白片。阿导演维克多·琪卡(Viktor Gjika)代表作。根据阿作家长篇小说《梅莫政委》(Commissar Memo)改编。1943至1944年的德占阿尔巴尼亚科尔察,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政委的抗战与牺牲。多年以后,六位战友护送英雄的铜像回他的山村故乡,途中不禁深陷对英雄的忆念……其中三位战友都是在他直接影响下加入游击队的。无敌的信仰与无情的战争。曾经乐观,回首迷惘,低回伤痛,出色感人。影片中的道别口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流行语。M·萨纳伊(Mevlan Shanaj)、B·奈尔库(Bexhet Nelku)、V·法克希(Vangjush Furxhi)、Y·穆约(Yllka Mujo)、A·普罗西(Aleksandër Prosi)等主演。 笑独行补注:该影片未明确交代故事发生时间,但根据对白提示可知,主人公易卜拉欣·科瓦奇(Ibrahim Kovaci)受伤时间为1943年秋冬之交,而牺牲时间则为1944年6月。影片中的铜像画面曾是在下童蒙时代最恐怖的影像记忆,以致对青春靓丽、灵秀大气的女主人公也失忆了。中文网络上难见完整、准确的该影片档案和剧情梗概,且有太多记录错误和记忆闪失,如外文片名误作“Familja e Peshkatarit”,年代误作1968年或1965年,主人公身份误作游击队队长,六位战友和一位小儿误作七位战友(之所以是“第八个”,是因为小儿也得算一个)……IMDb该影片未见评分和片长记录。在下所见为源于国产译制片、画质欠佳且只有国语对白而无中文字幕的胶片版D5影碟,片长为106分钟。 《第八个是铜像》DVD影碟封面 《第八个是铜像》DVD影碟光盘 【阿尔巴尼亚二战经典“四大金刚”:山鹰、海岸、米拉和易卜拉欣_原创: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09-1-22 19:45:52】阅读(603)

  2. 60后音乐人带你穿越40年

    原创 喇西道尔吉 魔鸭音乐 5月12日《我的现代音乐生活跨世纪的记忆》系列视频节目 第1集:《宁死不屈》引发的中国第二轮吉他热

    说起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不得提到一件乐器,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吉他。 其实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是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中逐渐形成的。 明万历2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送给了皇帝一台钢琴。

    万历皇帝特喜欢。当时培养了四个太监,能用钢琴演奏《西琴曲意八章》。

    早在乾隆14年,14个太监就组建了中国的第一支西洋乐队。

    史料记载:1929年从日本传到台湾,又从台湾到大陆;从日本到满洲国;从俄罗斯到上海、东北、新疆和中国西部,吉他开始广泛传入中国。

    当时传播比较快的是上海。那个时代上海已经到处可以看到演奏jazz的音乐人了。聂耳也玩吉他。

    吉他无疑对现代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从20世纪前叶一直流传到文革前。 60年末,弹吉他的人和“流氓”画上了等号。吉他文化中断了几年。 中国和东欧的阿尔巴尼亚建交后的蜜月期是1955年到1971年,主要是联合起来对抗苏联。中国引进了大批阿尔巴尼亚电影。

    40、50、60后的人基本都看过。 正是因为阿尔巴尼亚1969年拍摄的一部叫《宁死不屈》的电影,在70年代文革后期,使吉他得到了解放。

    因为电影里的游击队长就弹吉他。电影里的主题歌当时中国人家喻户晓,大部分50后、60后都会唱“快快上山吧勇士们……” 虽然后来中国和阿尔巴尼亚闹翻了,但吉他却第二轮在中国兴起。直到今天。 那时中国的年轻人看到电影里的吉他,实际上已经是一件陌生的乐器了,虽然喜欢,但不容易买到。 我记得1978年,北京王府井利生体育用品商店里挂着一支吉他,星海牌,37块钱。这是我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吉他实物。当时还拿过来摸了摸,买不起。

    在北京70年代末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大街上时髦的男年轻手里一般会拎着两样东西,吉他和夏普777四个喇叭的录音机。

    改革开放了,胳膊上也敢于大胆的挎着一位女朋友了。边走边弹吉他,成了最时髦的事。尤其是夜市上,总能看到有人弹吉他。蹦擦蹦擦很简单的那种节奏。《宁死不屈》的主题歌,可以说是那个年代吉他手都要弹唱的最基本的入门歌曲。 今天我就把这个《宁死不屈》重新编曲唱两句,怀怀旧。 喇西道尔吉2020.05.12北京Rashidorj工作室

    扫描二维码关注魔鸭音乐更多内容

  3. 从小学三年级一直看到中学,50年后重温。

    “一个革命者还玩吉它。”这句台词和吉它那梦幻般的声音一直难忘:革命者居然也有如此小资情调。这首“赶快上山吧,同志们”在当时中国成了流行曲。

    德国军官的优雅留下深刻印象:反派居然不是青面獠牙。

    剧情非常红色,相当于俺们的江姐。

    印象深的是,整个电影情节用意识流手法不断闪回倒叙构成,在当时算是很新颖的了。

    上译厂的配音令人难忘,尚华、刘广宁、李梓等独特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6.8

  4. 最近才看完这部曾经在我国较有影响的旧电影。其实抛开其他因素,单就电影艺术本身还是不错的!电影的故事结构完整,导演视角独特,剪辑中规中矩恰到好处,尤其是摄影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了女主角在面对死亡前对生活充满热切渴望以及对爱情的向往,人物刻画很真实细腻生动,并以此来反衬突出她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比同时期的中国电影他们的电影不仅艺术水平趋向同时期欧洲电影,且更具有人情味。这也是为什么该片在当时(70年代)很受国人欢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