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les的歌翻唱者不计其数,从完全忠实原曲的到荒腔走板改编的,无论是摇滚爵士还是古典流行,我大抵上都听过一些,平心而论,能翻出新意翻出水平的作品不多。喜欢的比如Bobby McFerrin翻唱的Blackbird,恣意得要死;不喜欢的比如Bon Jovi翻唱的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我恨不得把他给打死。而本片演员的唱功都是不错的,虽然不能说个个都唱得很好或者每首都翻得很棒,但整体上的效果令人满意。特别是Bono同学翻唱的两首,嗓音模仿Lennon仿真度还挺高,不愧是乐坛老手呀。
二是Across the Universe。Lennon和爱人Cynthia吵架后无法入睡而产生创作灵感,于是有了开头几句歌词。片中也是在Lucy离家出走之后Jude唱起来的,而在地铁里出现的几个印度僧侣,Jai guru de va这句歌词正是出自Lennon在印度学习冥想时的一句禅语(姑且这么认为)。
我不是想把电影和政治之间划上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事实上两者也本来没有界线。啥啥事件有啥?一个导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止的事件。别说我冷血,这就是事实。我的血也从没有冷,我期待着那些得不到归属的灵魂,终有一天能够在天堂里获得一席之地。“I just don't want my beautiful daughter to get hurt.”Lucy的妈妈如是说。真的没有什么比妈妈的儿子身上流着的血更宝贵的了。
【附录】让近来的我特有感触的一段台词: Max: Why isn't the issue here who I am? Uncle: Because, Maxwell, what you do defines who you are. Max: No, Uncle Teddy, who you are defines what you do. Right, Jude? Jude: Surely it's not what you do... but it's the way that you do it.
挽歌
——《穿越宇宙》
在世纪之交,对二十世纪进行各种各样的总结是最流行的时尚。我还记得一本杂志在提到六十年代欧美音乐的时候这样写道:“披头士发明了旋律,鲍勃·迪伦发明了歌词。”四十多年前,正是他们,和许多其他天才的年轻人们一起,创作了无数出色的歌曲,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的含义,并给整整一代人注入了梦想和活力。今天,在欧洲红五月过去整整四十年后,我们有了一部完全由他们的音乐构成的超过两个小时的电影,朱利·泰莫尔(Julie Taymor)的《穿越宇宙》(Across the Universe)。它开始于一个叫Jude的年轻人的自述,结束于一个乐队在摩天大厦楼顶上的露天演出。
为什么?
为什么我会花上八个美元去看对六十年代流行歌曲化了的诠释?当年在街上掷燃烧瓶和分送鲜花的年轻人已经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坐在国会山和总裁室里,听着新世纪的抗议者们哼唱着《风中回响》(Blowing in the wind);他们并不需要一部这样的电影,恐怕也早已过了看电影的年龄。而新一代的年轻人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他们最厌倦看到的事情,或许就莫过于一部重现他们父母青年时代的电影了。
或许这就是泰莫尔拍摄《穿越宇宙》的全部原因:我们有披头士的全集,我们还有一个很酷的六十年代——示威、暗杀、切·格瓦拉,等等等等。为什么我们不去掉那些恼人的严肃而不悦的部分,然后把剩下的东西和奶油巧克力混在一起,制作一部人人都喜爱的电影呢?泰莫尔制作过百老汇音乐剧、歌剧和电影;他手下的团队里包括T-波恩·波奈特(T-Bone Burnett)——一个曾经把《哦,兄弟,你在哪儿?》(O Brother, Where Art Thou?)打造成白金唱片的天才;我们还有一群年轻、帅气的男女演员。这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作品。
事实上,尽管影片并不缺少现代名人的客串——其中萨尔玛·海耶克(Salma Hayek)的演出要比博洛(Bono)有趣许多——《穿越宇宙》中却并没有出现披头士或任何其他真实六十年代音乐人的形象,而是充满了符号化的名字与事件。Jude是来自利物浦的一名船厂工人。他只身一人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寻找父亲,结识了马上就要退学的Max以及他美丽的妹妹Lucy。他们来到纽约,遇到性感的房东兼摇滚歌手Sadie,然后接着出场的是黑人吉他手Jojo和女同性恋Prudence。我们将看到这些角色在纽约一起经历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大事件:学生运动、种族骚乱、反越战、黑豹、同性恋风潮,当然还有流行音乐。单相思Sadie的Prudence会在某一天把自己锁在壁橱里,Jude、Max和Lucy会唱起一首歌劝说她出来——除了“Dear Prudence”还能有什么呢?而且,还有什么能比“Hey Jude”更能总结一部充满了披头士歌曲、主角叫做Jude的电影呢?哦,对了。事实上他们有个更好的主意。什么标志了披头士时代的结束?他们的最后一场在摩天大厦楼顶的露天演出。为什么我们不以一场露天演出结束影片,让Jude向Lucy唱起他们的爱情呢?“你所需要的就是爱情”,我们大家都知道Jude会唱起哪一首歌,“All you need is love”。爱情与落幕,影片伴随着那个年代一起结束。
整部《穿越宇宙》似乎都在不断地打破你的预期:每当你怀疑导演是否能够更加矫揉造作、更加玩弄字眼的时候,泰莫尔的下一个镜头都会超出你的想象。用不了多少时间,即使最挑剔的观众也不得不开始加入泰莫尔的游戏——因为影片的影像和音乐无可置疑地都展现出绝对大师级的水准。在俄亥俄的家乡,Prudence望着她可望而不可及的拉拉队长,穿越过一群在空中飞舞的橄榄球队员,痴情地唱着“I wanna hold your hand”。Max到达征兵所时,带着山姆大叔面具的宪兵们在新兵身边大声地宣布“I want you”。或许最为大胆、也最为出色的改编,是在一个保龄球馆中快节奏而绚烂多彩的“I have just seen a face”。这些正在歌唱着的年轻人究竟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
Jude - "Hey Jude" Lucy -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and "I Am The Walrus" Max - "Maxwell's Silver Hammer" Sadie - "Sexy Sadie" Jojo - "Get Back" and "Come Together" Prudence - "Dear Prudence" Dr. Robert - "Doctor Robert" Mr. Kite - "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 Daniel (Lucy's American boyfriend) - "Rocky Raccoon" Bill (Sadie's Manager) - "The Continuing Story of Bungalow Bill" and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Paco (Lucy's co-protester) - "Old Brown Shoe" Molly (Jude's English girlfriend) - "Ob-La-Di, Ob-La-Da" Desmond (Jude's boss in America) - "Ob-La-Di, Ob-La-Da" Pam (Desmond's coworker) - "Polythene Pam" Martha (Jude's mother) - "Martha My Dear" Julia (Lucy and Max's sister) - "Julia" Rita (The Contortionist) - "Lovely Rita" Teddy (Max and Lucy's Uncle) - "Teddy Boy" Lil (the girl Jude is with in Cafe Huh?) - "Rocky Raccoon"
尽管如此,《穿越苍穹》在故事发展上仍然有一条辅线是相当精彩的。在刻画黑人吉他手与摇滚女歌手的爱情一线时,故事从黑人吉他手的故乡底特律开篇,以60年代的底特律骚乱为背景,通过一个藏身在汽车之后面对暴力惊惶无助的黑人小孩来带出“Let It Be”这首经典名曲,之后镜头在两个葬礼场景中来回跳跃,与歌词有机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影片第一次情感高潮。随后黑人吉他手离开故乡带着吉他来到纽约,辅线与主线交汇,两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