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翼蜥 / 蛇怪 / 去死吧 / The Basilisks / The Lizards
导演: 里娜·韦特缪勒
编剧: 里娜·韦特缪勒
主演: Antonio Petruzzi 斯特凡诺·萨塔·弗洛雷斯 Sergio Ferranino Luigi Barbieri 弗洛拉·卡拉贝拉 Mimma Quirico Enzo Di Vecchia Rosetta Palumbo Rosanna Santoro Manlio Blois Marisa Omodei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63
片长: 85 分钟 IMDb: tt0056856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在今年数梦DDDream与百老汇电影中心联合主办的莫里康内配乐电影展中,有一部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自称参与创作配乐的第一部“作者电影”,《浪荡少年时》(I basilischi, 1963)。这部电影于1963年上映,是意大利导演里娜·韦特缪勒(Lina Wertmüller)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品,摄影导演是拍摄《八部半》(8½, 1963)、《蚀》(L'eclisse, 1962)等著名电影的詹尼·迪·维南佐(Gianni Di Venanzo),影片获得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帆奖和意大利金杯奖。
韦特缪勒曾在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导演的《八部半》里担任助理导演,在《浪荡少年时》里,也能看到费里尼式的荒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费里尼的《浪荡儿》(I vitelloni, 1953)。
1975年的《七美人》(Pasqualino Settebellezze, 1975)为她一炮打响了名声,该片被发行商引进到了美国,并于1977年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外语片四项提名——她是影史上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女性导演,虽然最终无缘奖项,但她已经创造了历史,要知道,那一年的竞争对手里还有大师级的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浪荡少年时》在2020年重新修复完成,作为韦特缪勒的处女作,该片展现出了她本人对于那个年代意大利南方小镇的细致观察,她执导的银幕首秀即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浪荡少年时》主要讲述了三个无所事事的男孩——安东尼奥(Antonio)、弗朗西斯科(Francesco)、塞尔吉奥(Sergio)在意大利南方小镇无所事事地度过每一天的景象。影片的英文名为“The Basilisks”,即蜥蜴(而蜥蜴往往喜爱在舒适的环境中晒着太阳),形象地传递出影片当中主人公和当地居民普遍懒散、封闭地虚度光阴的日子,探究了小镇落寞的可能。
影片的片头由拼贴头像伴随低沉忧郁的歌声组成,伴着吉他旋律,缓缓开启关于小镇的讲述。紧接着便是一段著名的“午休镜头”,导演整整用了四分多钟的镜头,结合一位女性画外声的旁白,娓娓道来每一个小镇居民在午休时的状态。坦率说,影片开场不禁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的闲适气息。
可随着影片后续的讲述,观众会发现这是一潭封闭的死水,是一个无法交流、无法和平沟通的社区,人人封闭自我,不求上进,亦对男女关系抱有极大的敌意,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三位小镇青年成天聚在一起,他们有的就是时间,他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在街上游荡,也可以盯着别人的家事闲言碎语。小镇的新鲜事都逃不过他们的议论,就像那位初来乍到的美丽的前芭蕾舞演员,就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想赚钱、想去罗马,他们确实有很多想法,可惜从来不行动。就如拥有“高贵”的公证人身份的父亲,也整天混迹于棋牌俱乐部,对儿子恶语相向,还瞧不起农民,固步自封。
观众可以在很多电影里找到这样的影子,贾樟柯的《小武》(The Pickpocket,1988)、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1983)……这些电影同样将落后的家乡作为故事背景。意大利南北方的巨大差距,让想要有所成就的年轻人早已逃离。而还在镇上的青年人面对社会发展与转型时的无助,他们梦想破碎,失去方向。
影片描写的女性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作为男性凝视之下具有明显女性特征的女性,她们性感、丰满,走起路来裙尾摇摆、穿着浴袍隐约露出大腿轮廓,她们是小镇青年欲望和讨论的对象,是话题的中心;另一种是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她们被导演以点睛笔墨刻画,在开头午睡段落,导演就暗示了这些女性和小镇普通居民的不同。她们没在午睡,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她们对小镇生活的不认同,利用午休看书的女医生、爱看推理小说的农民家女儿、梳头的芭蕾舞女……她们代表着新的思想,然而这群有着更广阔思想的女性,在镇上却最容易遭人非议。
这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他们像中世纪一样生活着,天主教的禁欲思想弥漫其中。在这个保守的地方,“不守规矩”的女性将忍受异样的目光和流言蜚语,任何男女之间的接触都会被刻板地对待。首先,整个小镇不容许女性在夜晚出来,在物理空间层面让她们封闭。其次,小镇上的未婚女性不能和男性交谈,即使只是简单地交流书籍,也会立刻传遍街巷,最终到父母的耳朵里。
这一切造成最直接的结果,是被压抑的男女情爱。影片中,有一场弗朗西斯科追求女孩的戏,这场戏随着莫里康内设计的怪异趣味音乐和异乎寻常的镜头展开,镜头呈90度倾斜下摇,画面的拍摄视角突然从横屏转为不寻常的竖屏,以幽默的态度讽刺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弗朗西斯科需要以跟踪女人的方式,才能换得在僻静处与女人短暂交谈的机会,想不到女人又立即走开,答应在三日后答复。可三日后,女人也只是短暂抛出可以进一步约会的橄榄枝,于是他们又再次分开等待下次遇见。在落后的小镇中,竟有如此一套复杂的交际流程,为的就是避开旁人的耳目,是的,连交谈都不被“道德”允许。
另一位小镇青年安东尼奥的兄弟,也被父亲直接安排婚姻,娶本地药剂师的女儿埃莲努西亚为妻,只是单纯因为她家有药店。父亲紧急给他安排婚事的主要原因,竟是因为全镇都看到他和一个农民家的女孩(弗朗西斯科的妹妹玛丽亚·罗塞塔)说话了,而他父亲认可的艾莲努西亚是个胖女孩,也因他认为漂亮的女人会不忠诚。
可以说,影片中的三位小镇青年串联起了小镇中发生的故事,就像女伯爵家的儿媳,从最开始被他们背后议论,到最后愤然出走成为小镇人民夹道看热闹的对象,他们不曾缺席每一个镇上的事件。女伯爵因婆媳关系,最后走向悲剧,选择跳楼自杀。小镇永远充满着离奇的故事,绝不缺少的是他人的议论,但所有人都会习惯,没有人会真正在意。
在《浪荡少年时》中,小镇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主角,摄影机的景框会随着角色的走位自然地从主角转到拍摄行人的对话中,构成小镇生活的画卷,日夜交替,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这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形成的重要元素。农业改革游行发生在影片中,人们宁愿守住自己财产也不愿意多赚些钱,共产主义的推行也很艰难,一切都是那么保守,这段政治事件被外省来的热衷于政治的女人拍摄记录下来,这个女人正是安东尼奥姑妈的朋友。
在影片所处的那个时代,小镇和首都罗马有着强烈的对比,信息交互也是闭塞的。姑妈的突然闯入给安东尼奥带来了希望,他被即刻邀请一同前往罗马。不久后,回来的安东尼奥成了镇上的大人物,人人皆喊着:“罗马人来了”,来旁听他的罗马见闻。在他的描述中,罗马是一个经济发达、纸醉金迷的社会:理发师月入五十万里拉(是小镇月入的十倍),人们一天洗两次澡、穿过膝袜子,夜间还能看到很多女孩子。仅仅去了几天,安东尼奥就变得更优雅了,他说他还要再去罗马,居民也谈论着对罗马或好或坏的想象。
第二天,钟声响起,安东尼奥说要去罗马,但大家都知道,他不会走的。时间自然流淌,生活悄然而逝,他们几乎什么也没有做。安东尼奥继续谈论着罗马,弗朗西斯科继续谈论着合作社,他们只是谈论着。
安东尼奥唯一去往罗马这一大城市的联结和精神象征,自从回到小镇后却又不再远行。作为小镇生活,他们是自相融洽的,人们在小镇中自娱自乐,总是有朋友相伴和足够的活动。每天午后,街道上的风吹拂着晾晒的衣服,和片头所描绘的小镇午后一样,没什么人,闲适、安静、一切如常。
韦特缪勒导演利用自然的时间流淌,没有加入非常戏剧性的叙事,忠实地反应了六十年代一个慵懒又普通的小镇中的人和事,意大利南方人脸上的困倦,在《浪荡少年时》中一一呈现。这幅小镇风情画卷的呈现方式近乎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镜头和调度自然;同时,不留痕迹的拍摄方式实际上带有对其拍摄对象的批判性——也许正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和环境使其如此。
作者:长颈鹿
©《浪荡少年时》(I basilischi, 1963)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细腻情感伴随惆怅的音乐像蛇一样侵蚀我全身,在影片结束后让我打了一个接一个点寒战。意大利写新旧(城乡)对立题材时总是有深沉而轻盈的怀旧情绪,迪诺里西的《安逸人生》和维特缪勒的《浪荡少年时》的氛围调子是有相似之处的,它们都从午后空荡的街道开始讲述,温暖的昏沉沉的午后,人们陷入酣睡,空阔的街道混合着安稳的阳光和柔软的睡意,被时代所抛弃的旧生活、老地方就此开始被怀念。
西西里大概有种独特的乐器,这里的配乐使用了,曲子诙谐又忧伤的感觉,前几个音符和《奇遇》片头曲极其相似,也是使用的那个乐器,应该就是《黑手党人》里聚餐时有个人拨的那个乐器,跟橡皮筋似的,之后找文献看看,好想知道是什么!
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有:很多空镜头,建筑街道本身就是角色;深景深镜头,一条街从头到尾都是清晰的;还有很多大远景,整面斜坡的白房子下小小的人物,俯瞰全镇的镜头里小小的人物,巨大草垛背景下小小的人物,空旷田野上小小的人物…这种大景小人的画面和画外音追忆合起来形成强烈的命运感;有个横过来拍的顶摄镜头,摇到整条街道,美丽的建筑、长而细的街道一览无余,在其间浪荡子跟随着姑娘,同样都是小小的。
去罗马的人物又回来,整日念叨着回罗马可大家都知道他不会回了,我很喜欢这个情节,这比费里尼《浪荡儿》乘火车里去时一个个镜头拉远的告别更多一层无奈、感伤、无力,费里尼的浪荡儿带着希望告别,在这种衰颓的氛围中是有乌托邦的向往和可能的,但是《浪荡少年时》没有,人物仍然说着空话毫无行动,一时冲动闯出去探索新世界,很快又退回来和旧世界的所有人一起窝在原地,直到变成“烂泥”,这里的人物们都是这样的,包括那个去了罗马又回来的理发师,包括那些评头论足的人们。多出来的这段迂回,让它和《浪荡儿》的心态有了更明显的区别,没有明显的希望,只有阳光强烈的忧伤、雨迹斑斑的幸福和疾风吹拂的无力。导演没有给男性浪荡儿们逃脱的希望,却隐晦地将死而后生的火种送给了女性,愤怒离去的前芭蕾舞演员、沉默跳楼的老妇,他们通过某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方式离开了这里。
有现代主义美学,它的画外音里说“随便选取的某一天,可以是任意一天”,整个平淡、韵味悠长、不露声色的描述,显出偶然性切入后淡漠、平和的叙述视角。
莫里康内影展 60年代的电影相对于90年代的 不会将配乐填满整部电影 配乐只是在情节需要推动时出现 莫里康内的诙谐 有一个主旋律的贯穿 追逐女孩 躲避 打断情节的配角男人 一开始还在想配乐在哪里 后来想到比起后来的商业化还是让配乐更纯粹一些好 它们不是为了填补空白而存在(cue天伦之旅从头至尾的主题配乐)关于南北差距 左翼右翼 比当年看l’amica geniale 懂了多一些 想逃离城市的年轻人 追求女人 他们也很虚无 农业合作社 50年代 失业 罢工 潜在的背景 导演也绝不是简简单单直白地揭露这一切 and安东尼奥确实是italia的传统帅哥长相了 也不是单纯的端端正正 带有skam italia里nicolò (重音不知错没)的清秀 与geniale里南方男人的粗犷帅气(虽然get不到)导演是想表现我们庸庸碌碌不甘现状 但也没有勇气 动力和能力做出改变 闯荡出自己想要的一片天地的大部分人吧
公证人不愿和农民做琴架 贵族高傲 尚未消退
冷门,前半部分无聊(除了片头曲),观影过程中叫我犯困,几位过来看展的走掉了,电影结束掌声稀拉拉的,甚至有人刚醒。可以说哪怕你只看了前25分钟,再接着看安东尼奥去往罗马这部分都行。影片虽然叫浪荡少年时,但完全没感受到浪,或许是时代变了吧。前半部分就是三个失业青年在到处荡,要找对象。不过片头很有趣,有所归宿,安稳生活的人儿都在睡觉,对未来踌躇不前,不稳定的人儿都醒着。而电影里的三个主角就和海报上的人偶一样,在鸟笼(或许该称作安全区)里看着外面的世界。安东尼奥走后,一切似乎变了,三个人中飘荡感最强的人儿去了罗马(相当于二十几年从山沟沟里去上海,香港之类的。),最没有存在感的堕落,沉溺于色情,好像有要完成之事的家伙敷衍度日,不肯尽全力,在最“无所谓”的家伙溜回来后面对最为了解他的乡亲们的“关切”,只谈着罗马与这儿的不同,罗马的好,但却再没回去,有要完成之事的家伙空谈着那事,三人又回到飘荡的状态,但从明面上看,他们好像已经安定了……而这个镇子自始至终都没变。像是《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街区,旧时代的余音,科幻小说里那些愚者,中国现代小说里的那些小人物……可悲。本片更侧重的,更多是对盲目无知,可以勉强度日,整日游荡在街上的家伙的反复刻画,而不是像看过介绍的人期待的那样,一个关于青春,爱,失业,虚无缥缈的成人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