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俄宫秘史 Nicholas and Alexandra(1971)

俄宫秘史 Nicholas and Alexandra(1971)

又名: 宮廷秘史(台) / 江山美人 / 尼古拉斯与亚历山德拉

导演: 富兰克林·沙夫纳

编剧: 詹姆斯·戈德曼

主演: Michael Jayston Janet Suzman Roderic Noble 汤姆·贝克 提摩西·韦斯特 埃里克·波特 劳伦斯·奥利弗

类型: 剧情 传记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1971-11-29

片长: 183 分钟 IMDb: tt0067483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詹姆斯.高曼编剧的本片描述俄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晚年的生平故事,从1904年开始描述至1918年俄国革命后他们全家被处决的经过。是一部气氛沉重的史诗式宫闱影片,故事有点单调沉闷。导演富兰克林.J.沙夫纳的手法比较庄重,出色的美术及服装设计使当年的俄宫景色得以在银幕上重现,迈克尔.杰斯顿等演员亦普遍出色,本片曾获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两项金像奖。

演员:



影评:

  1. 《俄宫秘史》属于老派的好莱坞“史诗大片”,布景上不吝花费,服装极尽华美,故事逻辑想当然的成分大于史实,叙事节奏控制好了可以弄成《宾虚》,控制不好就闷得要死。由于题材沉重,编剧的基调又是历史大于传奇,因此本片的确属于“闷”的那一类。然而关于末代沙皇的影像作品,除了本片之外还真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还是值得一看。

    从莎翁的《理查三世》开始,君主的末路便都是自己的咎由自取。人为权力所迷,也必为权力所误。俄皇之悲剧,大致也是如此。在所谓的“强硬”传统之下,一味对外炫武,对内施压,却全不知以当时俄罗斯的经济之落后,关键时刻连子弹都不够用,根本就没有当“硬汉”的本钱。而但凡为权位者,无不爱辉煌、华丽、光辉、伟大这类形容词。俄国身为所谓的“欧亚大国”,尤其所好如此。可是,现实不是鸡血,想打就能打。日俄战争输给小小的岛国,本已是衰落之相,再跑去参加一战,对抗工业强国,简直就是自取其灭。俄皇终因此致命的决定,招致灭朝亡身。不能不说,退位后回宫的一场,本片的安排还是很精到的:昔日锦衣华服之地,如今空空如也;守卫在内宫门口的黑奴也变成了新政府的卫兵。已不是君王的沙皇入得寝宫,方崩溃嚎啕,但又不与皇后拥抱——生而为王之人,一朝葬送三百年的血脉鼎食,其惨其痛,岂为外人所能感受?可如许大责,明明也只有自己才能为之,又怎能推到外人的身上?

    出于营造戏剧性的需要,剧本选择了一个最煽情的视角,以阿列克塞王子的出生作为起点,沙皇之末路,基本也与这位小王子的人生相并行。如此编剧,无非是方便博取观众的同情分:似乎沙皇之错,全由对儿子的挂怀而生。因为阿列克塞患有血友病,沙皇夫妇焦虑非常,以致无心他务。顺势把拉斯普京的得势也都算在给孩子请神的账上(这个倒是史实可证)。但这完全解释不了沙皇对杜马的那种厌恶。大臣几次劝他效仿英国、德国,将权力交给议会,均遭拒绝。可见专制之顽固,早已在沙皇心中根深蒂固。这里有俄罗斯文化的原因,也有沙皇的个人情感:他始终觉得君王存在的意义,便在于子民的需要。“君为民父”的思想是典型的俄国政治传统。沙皇身为国家的“大家长”,更能许给子民稳定安康,而不是议会的吵吵闹闹。即便现实已证明,这种家长制已经严重拖了国家的后腿,他仍拒绝面对。可惜历史给过谁拖延的机会呢?不顺其者昌,就只能逆其者亡了。

    客观地说,尼古拉二世算不上一个暴君,只是昏招出得太多。这也是君主制的死结:因你的出身而为王,而非能力。治理国家并不是谁都擅长的。有时太过想“出政绩”,反而适得其反。至于本片中的“革命领袖”们,简直就是一场“惊喜”——他们没有一个“像那么回事”的,各自的特征却又被无限放大,让人一看就认得出:列宁的抓马甲动作被强迫症化,斯大林的标识在于鬓角,而不留山羊胡不和列宁吵嘴的显然就不是托洛茨基。。。唯一和原型还算相近的是克伦斯基。可能作为美国的立场,既不能拥护君主,也不能赞美共产,就只能让这位短命“民主政府”的总理当正面人物了。他的倒台也被描述得很悲壮——“为了维护俄罗斯的荣光”而决定继续作战(要说他是为了那不知道有没有的三十亿卢布,还更可信一点)。不过说他对沙皇一家的态度比较文明,倒不是美化他。那些戴红箍的委员们,充其量只犹豫了一宿,就把事情给办了。

    这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死结:有没有必要搞这种“肉体消灭”?前面的剧情基调因之朝三暮四,一会儿同情,一会儿谴责,就是因为不知道把观众的情感铺垫到什么分寸才好。导演期望的当然是恰如其分:沙皇固然有错,但灭门的处置,的确太残酷无情。然而要完全让影像来完成这个任务,难度很大。毕竟最终的受难者里有妇女儿童。其实不管如何引导,总会有人坚持理智,肯定“革命的暴力”是必要的。何况影片已经为了“立场平衡”,安排了当时有人想援救沙皇的背景。但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联想到这种“消灭逻辑”运行的后果:新的体制很快便对“消灭”上了瘾,不断地把它运用到新的“敌人”甚至是自己人的身上。于是,沙皇时代由于思想“异端”被判四年流放的领袖们,开始给自己认为的“异端”判处十到二十五年的刑期(参见索尔仁尼琴《第一圈》)。而在冷酷指数翻番的同时,专制却没有减磅——人民终于有了他们新的“父亲”。

    此即这个国家的梦魇:“父亲”的轮回,家长的再世。冥冥之中,无法改变这种对于“强者”的介于受虐之爱和惰性依赖之间的复杂情感。弑父而代的罪恶感由此难以解脱。沙皇的末日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插曲。遗憾的是,由美国人讲述的这个版本,并不能展现出俄罗斯人对此真正的反思和感受。更好的阐释,也许只能等待俄罗斯电影的全面复兴了。
  2. 看《俄宫秘史》,聊苏联解体时百姓无动于衷

    那个在沪拍广告、当电影群众演员、兼做生意的美国人山姆回美国办事去了。我借为他太太下载中行的网上银行之机,向她借碟片看。山姆太太一给就是一包,一包是100张,全是去年到今年在店里正卖的片子。《俄宫秘史》就是其中的一张。

    《俄宫秘史》片名有点色兮兮的,但全片没有一个女人露三点的,连上身两只重点都没介绍过一次。片商知道国人爱骚,弄个色一点的片名就来钩钱。

    我对这张片子感兴趣的只在沙皇一家被处死那些情节。该片很长的,但全片大多数时间在描述沙皇如何连拉跌停板走入熊市的。对外他执意要同德国打下去,也不管实力根本不如德国;对内他血腥镇压反对他的人。对德开战死了数百万士兵;对在宫前示威游行的百姓开枪,打死了无数平民。这样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他被处死引不起我的同情,但他的几个女儿和儿子一同被处死,看到许多枪同时射向这些沙皇的儿女们时,看到墙上的血迹时。我感到革命的那些人太过了。无罪错者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这是会有报应的。沙皇血腥镇压无罪错者的人民,他及他的一家都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

    2007年2月28日的上海《报刊文摘》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苏联解体时,老百姓为何无动于衷》,当老百姓对苏共不是恨而是漠视时,当苏联的老百姓长期无罪错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时,那这样的党解体时,老百姓当然连哼哼一声的人都没有。

    我的谷歌博客是我最喜欢的一只博客,我没有做违规的事,但我却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我已一个月不能进我的博客了更看不到我的博客现在怎么样了。还有许许多多的网友的某个相册进不去。谁有罪错你大可去惩罚谁,让无罪错的网民长时间的受惩罚。如果能看得懂我的文章的话,你会知道长期惩罚无罪错者会有结果的。

    那就是国人不会哼哼了。

    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3. ·对背景不甚了了,严谨度无从评判,手法亦只能算中规中矩,但至少还带着令人怀恋的旧时代史诗的风骨——那份沉郁的华彩,与《宾虚》、《十诫》等多少是相通的,在现今复兴后的史诗剧身上则绝难再见——即使佳作如《天国王朝》,与昔日相较气质上也显轻浮。

    ·更可贵的是对拉斯普京这个人物的塑造,确实有那么些俄国味。“我要服侍沙皇和皇后,我要和平,我要到处的佃农都有吃的,我要你看见的女孩,还有我没见过的所有女孩,我要睡觉,除非我喝醉了才能睡觉……我要死而且要上天堂,我要音乐,我要上帝爱我,我要看你跳舞!”——这台词写得多好。选角也好,这演员刚出场时跪在地上抬起头,露出碧蓝的眼睛,确有几分神秘慑人的力量。

    ·任何君主制的垮台都是一出绝好的悲剧。一整个国家的人将自己的命运盲目地托付于一个毫不了解的陌生人(实际是托付于一种群体的臆想),而这个陌生人——本身并无任何超凡出众之处——也被这种盲目的爱冲昏头脑,当真扮演起那个臆想中的神来,结果往往是演砸了,最盲目的爱化作最激烈的恨。这其中于19世纪倒掉的王朝又格外拥有一种反讽之美——明明已经一脚踏入坟墓,在民族主义的狂潮中却也曾被拖出来、权且充作凝聚这股崭新而强有力的激情的图腾呢。本剧中尼古拉送别俄军将士奔赴一战战场的一幕,《魂断梅耶林》中“天佑吾皇弗兰兹”响彻长街的一幕,都是浸透了这种反讽、让我忍不住要笑出来的场景。

    ·后半比前半好,甚至尼古拉的演员也是在后半部分变得比较神似。至于亚利桑德拉的演员,我始终无法把她和照片上的皇后联系起来——不过无所谓,反正我对这个人物的认知也就仅限于照片而已。

    ·每每嫌其过于诗意时,想到是英国人拍的,就觉得还是很有诚意了。

    ·虽然这正是一个诗意化的典型,我仍然很喜欢阿列克塞皇太子这个角色。尤其是影片末段,这个多病少年的灵魂已然变得远比所有人——甚至包括他父亲——都更加冷酷、现实和苍老。克伦斯基也是个很好的角色,我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其原型,但即使在假定为虚构的前提下,也已经足够有深度了。

    ·公主们和卫兵的互动——她们并不抱怨监禁,似乎也从未忧心过死亡的阴云,单单哀叹韶华虚掷——真是有趣。

    ·以及……我很钟爱最后一个镜头:行刑的士兵举起枪,尼古拉伸手护住阿列克塞的脸,然后枪响了,我清楚地看到子弹打穿了他的手……然后一切淹没在温柔而悲悯的血色中。
  4. 三小时的片长的确是这年纪的观影极限,较为严肃刻板的编剧与叙事方式也不免沉闷,但老派庄重的史诗手法、精雕细琢的场景服化、叫人无限唏嘘的一国一家之命运走向与带来的无比复杂的情感取向也都是加分项。

    影片第一幕就以天生血友病的皇太子的降生奠定西方视角下末代沙皇人性化一面的基调,刻画出这位在20世纪初,以18世纪的骄傲顽固统治幅员辽阔到“无法统治”的国度、外强中干、在“浑然不觉”中让人民陷入深重灾难的一代昏君的形象,在签署退位文件时仍尴尬而“天真”地抱有能以乡绅身份退隐的一丝幻想,而影片后半部其家庭情感上的起伏与对比险恶局势的那种返璞归真的“单纯”,也是全片悲凉怆然的气氛焦点。

    在一战爆发德俄宣战一刻,首相的一段痛心疾首的台词,真是这个国度由一段伤痛走向另一段伤痛甚至罪恶的预言:“当战争结束时,你们没有一个人还会留在这。我们争取来的都会失去,我们所爱的都会破碎,胜利或者失败都一样会受到咒骂。世界将老去,人们会变成行尸走肉迷失于废墟,直至疯狂。传统、美德、自制,都会消逝,我不为自己伤悲,但我为后来者伤悲,他们活着但没有希望,他们仅有的,只剩罪恶、复仇与恐惧。这世界将充斥着狂热者与不重要的愚民。”

    而整部影片中作为最具“理性”的代表人物的克伦斯基对退位的沙皇表示不会让自己双手上沾上其鲜血时发出的的感叹也让人印象深刻:“你有权力,没有法律。而我有法律,却没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