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张艺谋和他的“影”(2018)

张艺谋和他的“影”(2018)

又名: 我在中国拍电影 / 张艺谋电影“影”纪录片 / Zhang Yimou's "Shadow"

导演: 汪鹏

主演: 张艺谋 赵小丁 陈敏正 马光荣 谷轩昭 白小妍 王星会 黄海 捞仔 张涛 封柏 贾文瑞 任茂成 邓超 孙俪 郑恺 王千源 胡军 关晓彤 吴磊 王景春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8-10-12(中国大陆)

片长: 94分钟 IMDb: tt13696756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本片纪录《影》诞生的全过程,展现张艺谋导演及电影主创如何把创意、文字变成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的美学画卷。选取幕后电影人作为记录对象,包括演员、美术、摄影、道具、服装、剪辑等各个工种的工作人员,讲述他们为电影中每一帧拍摄做出的细致考量。影片揭示邓超一人分饰两角的秘密,邓超孙俪夫妇互怼互黑的日常,聚光灯外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幕后英雄,让观众了解中国电影工业的全貌,体验电影人非凡匠心的感动瞬间。

演员:



影评:

  1. 工作关系看电影不花钱,所以连着3天,3刷电影。

    结合访谈、纪录片、删减片段等信息。

    可算是看懂了这个故事。

    首先,3个重要的所谓的讨论点,是不存在的。

    1、田战带的100人偷袭的是关口,不是主城,打开关口才能让主公的大部队进城。

    2、(正片删减片段)主公在竹林里找到田战,告诉他:我和子虞估计造的假象蒙蔽杨苍,你放心去偷袭,必胜。

    3、故事就发生在7天的时间里,天时造就了这个故事。连降雨,水位上升,让偷袭的人进入关口,破门,主力部队进城,成为可能。

    ——————

    纵观全片,几个重大的疑问:

    1、子虞一个半残老哥,这么折腾,核心目的到底是啥?如果最终目的是篡权,为啥不直接动手杀了主公?

    答:子虞在上一次和杨苍的大战被砍了个半残,还丢了荆州城,他还想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报仇和收复。如果直接发动战争,那是必败的。

    子虞的棋盘里,3个重要人物:

    1,影子,和杨苍打,吸引守关口的人。

    2,田战,带100人突破关口。

    3,主公,带兵大部队打击守城800人。

    如果这3步都按计划进行,那么报仇和收复,就完成了。这个时候如果还能杀主公,才有意义。

    如果先杀主公直接篡权,那杨苍就会提高防备,收复荆州就不可能了,收复荆州是子虞的第一目标,篡权不是第一。

    破荆州必须玩阴谋,这个阴谋就是剧情里,子虞和主公心照不宣各怀鬼胎,一起忽悠杨苍的。

    2、主公1年夜不能寐,为啥不提前直接杀子虞?既然识破子虞阴谋为啥还继续演戏?还派兵收复荆州?

    答:在韦小宝的故事里,鳌拜可是有实权的,连皇上也无可奈何。其实,剧情的对白里多次提到过,沛国连老百姓都知道,主公是个小屁孩傀儡,实权都在都督手里。所以,主公就没有能力也不敢杀都督,单挑都打不过。

    主公猜不透都督到底要干啥,有啥目的,是不是要杀自己篡权?所以夜不能寐。

    当主公发现都督的目的,第一项是打仗,去收复荆州。他反而放心了,他知道这盘期是必须先下完。

    主公的棋盘里,3个重要人物:

    1,贴身心腹鲁严,给他释放内部一团乱的信号,自己又是个怂包,不打仗跪求和平,让他通风报信给杨苍。

    2、田战,主动找到田战告诉他,所谓和子虞不和,是阴谋,做戏给杨苍看的,我和子虞是一伙的,你放心去打。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这场战役在田战看来,可不是背叛或者替谁卖命,完全就是正义之战,主公和子虞都英明。赢了之后也不会倒戈。(全天下都知道田战就是子虞的人)。

    3、影子,这个人如果不回来,整个国家的人还是会继续听子虞的。所以主公想扶持一个新傀儡。影子还是子虞,而影子又听自己的。

    3、影子,为啥最后把主子们都杀光光?

    答:影子是唯一的变量,在子虞看来,影子在突破关口后就是一个弃子,本来就没有在乎他能活着,因为只要田战突破关口就行了。而且最后还发现和小艾的媾和,那就必然杀无赦。弃子罢了。

    在主公看来,影子作为弃子,但自己是可以利用的。所以就招安,如果你回来给你安排安排,你当我的狗,我让你舒舒服服的继续当都督。

    为啥说影子是唯一的变量。

    因为他是突破计划的人,按照计划他应该死在杨苍刀下,但他竟然活下去了,按照计划他应该死在子虞安排的刀手的埋伏下,但他被主公的人给救了。计划外的影子回到沛国了,那么影子是继续帮着子虞,还是帮着主公?

    变量,就是不可控,不可靠。当双方都想再次拉拢影子的时候,影子谁都不管,都杀了。

    这里就必须说,影子作为故事的真正主角,他的核心诉求。

    影子8岁被拐走关进牢笼,从小被非人的虐待,逃跑还被抓回来毒打,唯一的机会出来露脸还是去执行杨苍对战。

    死,也是解脱,毕竟他内心中就想要一个自由。

    所以当他发现打完仗了,一切应该结束了,最好的结局是活着回家看母亲了,自己躺在战场里都笑了。

    回家发现还是深陷权力漩涡,子虞和主公都没有放过自己。

    连主公,都让自己继续当影子,当被压抑的狗。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影子,杀光才是报仇,才是解脱。

    (韩国电影新世界里,最后卧底发现不杀光,警方还让自己当卧底,自己就一辈子没有自由)

    ——————————————————————

    基本上3个主要人物的逻辑就是这样了。

    子虞自述,自己是战争狂人,追求的就是天下权力。所以即使是半残快死,也要把荆州这事给办了。

    主公配合演戏给杨苍和子虞看,所以齐心合力倒也真的按照计划把荆州给拿下了。

    最后的变量里,主公虽然把影子拉回来了,但他不知道影子的从小经历不知道影子的内心所想,还想着给影子都督的身份还有小艾,成全你了,你该满足了把,说到底,还是没有把影子当个人看。

    ————

    最后一点,主公最后杀子虞为啥只派了几个杀手。

    因为整个朝廷,耐着全沛国,都是子虞的人,他只能秘密暗杀。

    暗杀的好处就是,外界没有人知道,子虞死了。

    之后再扶正影子,让影子当都督,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平滑过渡。

    沛国的天,可是子虞的。

    关于结局,按照人物在最后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推断:

    1、影子继承过去都督的所有实权。所有他可以成为新的主公。

    2、田战看到这个结果也默认了。子虞死了,主公死了,他也没啥可以投靠的了。

  2. 昨天晚上在耀莱慈云寺影城看完了张艺谋的新片《影》,又看了《影》的幕后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

    继上一部评价不怎么好的《长城》之后,《影》被称为国师的回归之作。

    这是一部形式感非常浓烈的片子。电影虚化了时代背景,假定性强,视觉风格非常突出,戏剧冲突集中、强烈。

    水墨、八卦、阴阳、古琴等,国师将这些中国元素拿来,铸成自己的电影美学特色。

    在这个视听风格极端浓烈的背景里,一场人性的矛盾和冲突急剧上演,关乎生死、非常惨烈,具有莎士比亚式的舞台感、寓言感和悲剧性。

    电影很精致很特别,在叙事上也比较完整合理,摆脱了张艺谋以往“不会讲故事”的一些诟病。

    但看完,我还是有一些小意见的。比如,电影中有两种重点武器,一种是至刚至阳的斧戟,一种是创作者重点打造的兵器伞(有个特定的名字,但我记不清了)。

    这种伞在我看来非常不可取。我觉得它戳手戳脚的,在训练和实战中,必然是杀敌一百,自损一百,很容易误伤到自己。

    还有水墨,美则美矣,但看的时候我心里想,谁会这么穿衣服。

    还有古琴演奏,我总感觉古琴好像声音没那么清越,拨弦时会带着那种特有的杂音。

    还有八卦,这种显而易见的中国符号用得太外露了,实际我认为把理念放心中就行了嘛,没必到哪都揣着个八卦图形。

    但在和影评人老公交流的时候,我的庸俗的实用主义美学遭到了批判。好吧,电影嘛,追求风格化是没有问题的。

    昨天电影正片放映过后,接着放映的幕后纪录片,倒是非常地招粉。

    这部电影纪录片拍得有礼有节,思路清晰、中心明确,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非常值得一看。

    如果说电影本尊展现了高度戏剧性的魅力,那么纪录片则彰显了真实的力量。

    如果说对电影本尊还带有些微词,那么看完纪录片,你很可能就闭嘴了。

    来简单说一下我的观后感。

    纪录片的名字是《张艺谋和他的“影”》,很显然,张艺谋是其中的主角。

    但他并不占有特别多的篇幅。很多时候,片子将他按下不表,而是展现集中在他周围的各色人物。

    这些人物里有大明星,比如邓超。邓超在《影》这部影片中,是绝对的核心角色。他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孱弱的幕后主控,一个是站在前台的强健的“影子”。

    为了区别这两个角色,他先是增肥,再是减重大概40斤,为了角色豁出去了玩命。

    这绝对是电影最大的卖点之一了。一般操持这种话语的,都是影帝十拿九稳了,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帅哥马修·麦康纳。

    但纪录片不光在叫卖,也的确让人看到邓超对于表演的投入和热忱。

    片子里张艺谋对他说:希望这片子对得起你的付出。邓超则说:希望我的努力对得起这个片子。

    ——这样的演员,的确值得报以敬意。

    纪录片里,有邓超、孙俪这样的明星现身说法。但更多展现的,是并不为观众熟悉的工作人员。

    从置景师、特效师、厨师到群演等等,各条战线上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不辞辛苦,才铸成最后美丽动人的画面。

    印象比较深的,有那个特效师,摄影指导赵小丁对他提出各种要求,他很苦恼:“我只是一个负责下雨的,你要求我了解那么多打光之类的事情……”最后,他领悟到剧组的每一个工种都不是孤立的。

    还有那些为了一点点瑕疵而连夜赶工的置景师们,无怨无悔工作、常年见不到家人的现场工作人员……所有人都背负着巨大压力而工作,痛并快乐着。

    电影在很多人眼中是光鲜亮丽的,明星、红地毯、聚光灯、舞台中央、万人瞩目……

    但这部纪录片,却认真讲述了电影最普通和务实的一面,讲述了如何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对点滴细节的计较,将空中楼阁一般的创意化为现实的过程。

    当然,表现这些小人物踏踏实实的工作,和纪录片的主旨又是一致的。因为导演本身就是追求匠心的人。

    张艺谋作为纪录片的灵魂,时常在画面中缺席,却处处存在。

    纪录片里,他不再是那个风光无限的“国师”,而是那个低调、苦干、认真的手艺人。

    他指挥若定。既有着非常清晰的艺术主张,又明白如何通过各条战线的努力,去实现它们。

    他对工作充满热情,除了一碗面,对生活要求极低。

    他不怒自威,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工作人员都努力实现着他的要求,看起来对他充满敬畏。

    他又非常平易近人,非常富有人情味。

    电影中,邓超扮演影子,其实他在拍戏过程中也有另外一个影子。他有一个替身,要负责和自己同框演戏,之后邓超自己再演另外一个自己,把一些替身镜头换掉。

    这个替身的扮演者尽职尽责地演好不会露脸的角色,导演看在眼里,最后贴心地给了他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小角色。替身终于以自己的面目在电影中出现。

    整个纪录片也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将很多镜头定格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人身上,比如电影中攻城的死士们,他们非常努力排练,但正片中只有他们的群像。纪录片里,有他们的专访、心路历程,让这些努力的年轻人更多地为人知晓。

    纪录片里还有导演为了突破自己而付出的努力。

    比如电影中有竹林戏,竹林戏在《十面埋伏》中就出现过,他对各条战线都表达近乎苛刻的要求,避免重复以往的视觉效果。

    不得不说,这是个大难题。这部电影虽然和他以往的片子绝不雷同,但身为导演当然有着持续的创作风格,某些个人化的创作元素还是清晰可见的。

    总之,这部纪录片既展现了一部电影诞生的各种细节,又表现创作者们的风骨,既脱胎于电影,也有它的独立性,还是很不错的。

    比起《影》,我更想推荐容易被忽视的它。也或许,我内心还是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的观念占了上风?

  3. 对幕后工作人员的致敬

    一直记得编剧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后大家看完电影,不要着急离席,记得去看一看电影最后的字幕”。 可能大家并不懂得其中的深意,当时的我也是一笑而过,可这几天,看完《张艺谋和他的影》这部纪录片以后,我对这句话更加铭记于心。

    也许整部影片从头到尾你也不曾见到他们的面容,也许就是把他们放在你的面前你也不曾相识,但是没有了这些人,整个剧组一定不会像现在有条有理的进行工作,这部电影也不会按时呈现于大众的眼前,他们就是最辛苦,最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而他们的名字,只会停留于影片的结尾,甚至短短几秒钟……

    以后看完电影,一定记得坐到最后,说不定有一天你我的名字也会挂在上面,哪怕只有几秒,也是最大的殊荣。

    看完这部纪录片,格外期待《影》的正式上映,因为我从这部纪录片里,看到了导演的锱铢必较,看到了幕后人员的辛勤付出,看到了演员们的入戏至深,我想这些真的是他们对于影视事业的热爱,是真的想把一部好的一部足够优秀的影片呈现给大家。

    浓浓的中国风,黑白水墨的主体色调,小到每一个道具,都留有中国独有的特色气质,地不平拆了重铺,色调不对熬夜重刷,也许这些镜头只有一个两个、或许在屏幕中只有几秒,但是为了给观众呈现上最好的视觉效果,他们不昔一次次重新来过。

    副导演说一年回不去几次家,当他拿起手机我看到他眼中对孩子的牵挂,厨师们一年四季跟着剧组,道具组摄影师……他们说半辈子就奉献给了电影事业……心疼心酸更多的是敬意。

    他们并不伟大,他们只是普普通通做电影的人,可是这里面分明多了几分热爱。

  4. 此片为《影》拍摄过程的全方位官方纪录,并且在原片上映之后,以衍生品的方式在影院卖票公映,从常规上讲这种操作实属罕见,但从其内容上来讲,这部纪录片还是相当值得关注的。

    它从最初的策划开始讲述,一直到剧本的打磨,人员的征召,各方面工作小组的协调,再到开拍过程中的种种事故,各类情况的处理,以至于最终影片的完成,都有清晰而令人难忘的纪录。通过这些影像资料,你可以感受到一部电影从创意到诞生的全过程,当然由于时间有限,这里面也只能尽可能展示其重要环节,可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希望了解电影制造的人来讲也大有裨益。

    张艺谋明确表态对于《影》的艺术要求是全东方式的,他在现场的精益求精和认真执着令人印象很深,而无论是摄像、造型、特效、道具、灯光甚至后厨等各类团队,在拍摄过程中都必须摒弃自我,完全融入集体,演员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