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不再说分手 分手100次(2014)

不再说分手 分手100次(2014)

又名: Break Up 100

导演: 郑丹瑞

编剧: 郑丹瑞 侯颖桁 郑善瑜

主演: 郑伊健 周秀娜 王菀之 梁钊峰 吴崇铭 陈健安 何建曦 温心 何浩鹏 杨千嬅 葛民辉 钱嘉乐 汤盈盈 林海峰 刘仪伟

类型: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4-08-01(中国大陆)

片长: 105分钟 IMDb: tt3898860 豆瓣评分:5.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观影结束,在座的男女观众中再次发生吊诡但其实并不奇怪的现象。男性纷纷指责女主角的不是,女性觉得男主角如何如何作。按照“诗人”贺炜的“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的句式,我很想仿一句,此刻,在电影院厅内,在散场的走廊,在广场外夏夜的树荫下,还有无数未看电影的情侣中,一定正发生着无数关于孰是孰非的争论。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所有爱情的悲剧,都是围绕孰是孰非而进行的无限争斗。

    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无聊的,但你又无法否认,这一幕无穷无尽的发生在无限宽广的所有地方,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身在局外。所有恋爱和不恋爱中的男性和女性都以性别为阵营,划定了彼此的利益共同体,仿佛界定是非的唯一界限是故事的主角是否有与自己一样的性别(或是不是自己)。正如这部电影表达出来的和观众自然而然反映的:男方太不成熟,太贪玩,太不懂事。女方太固执,控制欲太强,处处想要压制男方。总之,二者都有错,而人人能看到的似乎都是与自己性别不同的那一方的错。党同伐异,其意不过如此。

    而在电影的结尾,郑丹瑞抛出的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开放结局,他给了所有可解读者他们解读的依据,给了所有恋爱中、恋爱过去时和还未恋爱者他们想要观点的可证痕迹,也给了所有愿意继续做无意义争吵的人以继续下去的谈资。而在我看来,电影的结局实际昭示着一段真理:不是不再说分手,而是无能说分手。因为幸福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能力。

    故事的主人公,无力选择他们人生中的幸福,他们也无力决定自己本该可以决定的那一部分命运,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所以我也认为,这是一部撕碎清新,戳破艰难,棒打鸳鸯的纯悲剧戏码。当然,它也完全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喜大普奔的温馨结局,只要有人非要坚定的这么认为的话。

    影片看后三日,我去见了一位女权活动者,她在台湾研习性别教育,回大陆以后很快成功组织多项活动,并获得了新华社等媒体的专访机会。未名湖旁我和畅聊,其中也聊到男女交往的话题,毕竟总有那么多带着“女朋友就该啥也不懂我去一点点调教她”和“我就想找个能当我爹的男朋友”等等思想去恋爱的男女,这一点根本不用举远在天边的例子,每个人身边都有无数。我和她达成的一点共识是,很多人的恋爱观念压根不成熟,他们也根本就不会谈恋爱,错误的思维和错误的相处模式,是对彼此责任承担的无视,也许一时能结出甜蜜,但久而久之迟早会酿成痛苦。

    故事的男女主角,就是一对无法成熟对待彼此和处理恋爱关系的人,尽管他们的年龄都不小了,尤其是郑伊健饰演的王文森,在戏里已经四十多了。事实上,年龄和成熟也并无关系,关键在于一个人能否发自内心的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审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将对方的缺陷有效表达并加以引导。这与双方是否因性而彼此吸引而相爱毫无关联,即使他们彼此的爱情相当浓烈,最后也不过引的一场你恨我怨的残忍戏码。故事中对周秀娜饰演角色之闺蜜“瑞记”爱情悲剧的塑造,也在相当程度上力证了性是爱的起点,但不是终点和解决方式的事实。

    人与人在人海之中相见,这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一个几率问题,一个人再古怪,再难相处,在全人类的范围内仍有无数的适配者,这一点与“缘分”论背道而驰,却非常遗憾的是真相。而即使我们承认“缘分”的存在,也无法否认恋爱的双方在整个恋爱过程中的所有进展都是由彼此成熟与否和能否相处的多个分支条件所共同左右的。在“缘分”发生以后,爱情能否终究有结果,或——有人认为完美的爱情无需结果——能否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几乎完全取决于“缘分”之外,也就是说,几乎不再是一个大的几率问题。

    情侣之间如何平等的相处,如何真正的彼此尊重,如何兼容二人过去多年形成的思想体系和生活模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如何让出现的矛盾最大限度的不伤害彼此的感情和感受,并采取有效的沟通机制处理和化解矛盾,这一切,和包括这一切的更大范围内的诸多问题,共同构成了“幸福实际是一种能力”的终极结论。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拥有几段甚至一段即成的完满的饱含美好回忆的感情经历,并且至今活的幸福和快乐,而相反,有的人却谈一个崩一个,谈一个毁一个,谈一个恨一个呢?这其中的差别,既可以被认为是智商上的差别,也可以认为是情商上的差距。说的再残忍一点,按照总人口其中的比例而言,有“能力”享受幸福的人几乎总是少数,或者是“不多数”,幸福这回事,从来没有天降的说法,它的绝大部分是靠人争取的。

    而故事的男女主角,正如占大多数庸常又无力解决矛盾而陷入分分合合的情侣一样,他们逐渐在一次又一次的分手中明白,自己根本无力掌控爱情的平衡,也无法为爱情的良性发展做任何事。他们连控制自己在情绪爆发的当口不要做出伤害彼此的行为都无法做到,更不要提任何时候先以他人为起点出发的成熟,多重人格的理解以及多重人生阅历所带来的宽容,以及沟通的技巧,阐释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幸福的能力”,又有哪一个是天赐而不是后天学习和磨练而来的呢?那些感情屡屡遭遇不顺而抱怨“缘分”不足,“运气”不佳的人,又有多少是在自己已经丰满到足以拥有一段完满的爱情之后真的因为纯粹的几率事件而未能拥有自己的幸福呢?

    导演郑瑞丹在影片中埋下了诸多伏笔,设下了相当多的细节,一步又一步的指向着这部电影的结尾,男女主角分合的最后一次演绎,郑伊健和周秀娜饰演的角色在这一刻迎来了最终的完全的对调,“强势”和“弱势”,“正确”与“错误”,在这一刻完全颠倒,而这也正是在无数平常情侣中发生过的:随着无数分分合合和事态的逐步发展,占据曾经“强势”的可能沦为“弱势”的一方,而曾经无尽被妥协的“正确”,可能因无法割舍而成为“错误”,而彼此的关系,也就再次用分手与复合演绎,以此无尽的进行下去。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像电影所要清晰的表达的那样,最后,因为二人彼此的人生融入的过于深切,已经深深的烙入了对方的痕迹,所以再分合已无意义,即使不那么幸福,也只能将就这样过下去而“不再说分手”,可这一切,又与人们对爱情本来的期望有多大的落差呢?

    而最终,无论这部电影在阐释男女关系如何开辟了全新的角度,也无论郑瑞丹如何大胆而新颖的精辟挑破了男女关系的痛点,甚至无消说有多少人看过或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再说分手》所表达的一切仍然将会在无数男女中无穷无尽的演绎下去,直到永远的将来。似乎属于人的一个最残忍的真理在于,无论什么人世间美好的东西,通常都是真正成熟与有智慧的人才配享受,而更多平庸的大众,只能在命运的惊涛骇浪中孤独飘零,直到他们彻底想通的那一刻,或在人生的某一刻像王文森那样决绝的走在街上,木然的对人生承诺“不再说分手”。
  2. 如果要你说出郑伊健著名的银幕角色,你会想到哪些?是陈浩南,聂风,还是华英雄?很多人都认同,郑伊健最适合出演的是漫画人物。的确,他身材挺拔,五官周正,飘逸的长发耍出一抹叛逆,眉宇间浩然的正气又令男人敬佩,令女人倾心。这样的男人,不演大侠简直暴殄天物。你看就连个古惑仔,都被他演出侠骨柔肠,那哪是流氓混混,分明是都市里的义士,黑道上的豪侠,难怪当年港媒要批《古惑仔》美化黑社会——黑社会哪可能长那么一张正气凛然、英姿勃发、人畜无害的脸。

    自从新世纪初,郑伊健不演漫画改编和大侠,他的事业真的开始走下坡路,似乎更印证了前述的观点。不过近年来,郑伊健以浪漫男人形象重新活跃在银幕,从《我老公不靠谱》里那个永远读不懂小女友心思的呆萌教授,《盗马记》爱叼着烟斗扮古典侦探的脱线警察,再到《不再说分手》里老挨女友教训的天真顽童,郑伊健屡屡演出这一类萌大叔气场强大,又稚气未脱、玩心旺盛的大男孩,逼真到令人难以置信,在我看来,比那些从漫画书里跳出来的人物,更接近他的本色。

    郑伊健出生于1967年,今年已经47岁了。通常香港男星到了这个年纪,会选择演出父亲一类的角色。但郑伊健即使去演,也没有说服力。《不再说分手》中有一个他的脸部特写镜头,我观察了一下,他有一双年轻到令我惊讶的眼睛,清澈,纯真,充满活力,如果只露出眼睛,我愿意相信它属于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而不是47岁的中年人,更无法想象是在娱乐圈这样的是非之地打滚了20多年的老牌明星。看年轻时候的郑伊健,只觉得他是个热爱运动、身材健壮的型男,随着年岁渐长,与年龄不相称的青春活力却越发显露出来,他可以不费什么力气演个30出头的青壮年,而且看他目前的状态,最起码还能把这份优势保持至少5年,这是无数还没到中年就已经大腹便便、被少妇唤作“阿加西”的男人们欣羡不已的。

    保持年轻态的终极秘诀,在于一颗永远追逐新鲜的心。熟悉郑伊健的影迷和歌迷知道,他在生活中好奇心强烈、非常随性爱玩、热衷尝试各种新东西,对于需要严肃视之的事业和爱情,也一样抱着享乐主义、随心所欲的态度,所以他的演艺事业和爱情关系,在旁人看来,都是起起落落,不温不火,让他的粉丝颇有点怒其不争。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他认可的理想生活状态。这种性格中男孩与男人的矛盾之处,相继在最近几部电影得到体现,从《我老公不靠谱》中的聚散离合,到《不再说分手》中的无数次分手。

    可以说,郑伊健演的压根就是他自己,而且对他来说,不存在影片不接地气的问题。我们老说华语爱情片太空中楼阁,但假如把本片的主角想象作郑伊健本人,那么作为一个明星,他完全有能力过片中描述的生活,没有经济压力,无需事必亲躬,可以放任童心泛滥,家里堆满玩具,随时溜号玩耍,永远精力旺盛。我不清楚是剧本为郑伊健量身定做,还是先有剧本再选演员,如果是后者,我想不出全香港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他人生中某一段感情关系的半自传式演绎,周秀娜的角色,也颇有他某一位前女友的影子。

    周秀娜是我的女神。我是从2010年看了《婚前试爱》后爱上她的,之后又了解到她的嫩模出身,从此把她的形象和夜店、派对等联系到了一起。她演过不少电影,但给我留下印象的只有《婚前试爱》的大波人妻,《西游降魔篇》的艳舞女匪。总而言之,她不像个勤勤恳恳的老板娘,更不像在男女关系中处于成熟、干练、强势一方的人选。看得出,周秀娜演得十分用心,虽然从个人气质上,无法跟郑伊健的那位著名的前女友相比,而且有些争吵的对手戏,明显用力过猛,但必须承认,郑周双方对于这段女强男弱的感情的诠释,确实捕捉到了坊间对那段爱情长跑描述的精髓,至少是满足了圈外人最贴近现实的遐想。

    有些情节比较古怪,让人跟不上双方的生气和冷漠从何而来,说实话,我也看得比较迷糊。身兼编导的郑丹瑞有“爱情专家”的美誉,他以前的作品,从来没有给过我这种感觉。我推测,他将太多郑伊健的个人经历写入了剧本,因为现实总是千头万绪的,不可能像戏剧那样条分缕析,什么都说个清楚。片中有一幕是郑伊健下定决心要求婚,临到头又把戒指塞回兜里,集中体现了作为一个大男孩,对感情缺乏安全感的心态,完全可以回答郑伊健现实感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感情很容易像片中描述的那样,表面上风平浪静,大秀恩爱,其实底下不知潜藏着多少的暗礁,随时可能令整段关系翻覆。影片结尾,没有情人相拥,没有笑容绽放,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谜。但作为观众,我们更愿意把自己想象成那对“脱衣式分手”后复合的情侣,他们的关系要简单的多,也美满的多,这是我们在七夕需要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呗。(文/方聿南)
  3.   有人说男人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尤其是在自己深爱的女人身边。好多女人感觉自己有了男朋友以后又当保姆又当妈,完全找不到被呵护被宠爱的感觉,反而感觉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而还没有让自己的男人成长起来。男人们爱贪玩,这仿佛是个共性,如果有一天他变得沉默安静守在你身边或一心追逐在工作与事业的道路上,他变得不是成熟,而是内心失落已没有憧憬与激情。女人的嘴都是硬的,对自己的男人说出来的话永远都是指责对方的不是,自己感觉说的没有错却一次次伤害了男人们的心,也许会得到男人们的妥协与求饶,可一次次的胜利只是证明你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他对你的溺爱。爱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这个能力是靠鼓励与相信维持下去的,他也许会为了爱情不惜放弃尊严放弃一切去追求你的原谅,可是面对你一次一次的说放弃,他也会渐渐地失去了爱的能力。女人是一个感性的生物,动不动就将分手作为要挟的借口来考验对方的真诚,殊不知每一次说分手都是对男人心灵的一次打击,放弃的字眼特别尖锐,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让人不想再经历第二次,而女人毫无顾忌的将分手一次一次的脱口而出有恃无恐的以为这是要求对方妥协的砝码,当男人看清这一切的背后以后,对女人的反映只会是放弃与疏离,一旦男人的心冷了,不管你做任何的改变都永远做不会原来的样子!

      电影就是在讲述一个真实爱情故事里面发生的事,它真实记录下了男女之间的那种爱情甜蜜与平凡琐事,以一个第三人称旁观者的形象来描述爱情故事的前前后后。电影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一个爱情故事潜移默化的发展,它蕴含的深意不断的从细节与氛围中慢慢突出,剧情的变化搅动着感情的变化,这一切都被导演完美的牢牢掌握在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故事与剧情,更多的是融合了自己很多相类似的情景与体会在里面,这也让电影比较有说服力而产生诸多体会与共鸣,爱情里的强势总会带来一种说不出口又道不明白的委屈与不解在里面,这不再是恋人双方的彼此理解彼此相信,取而代之的是一方的不满与另一方的隐忍,久而久之感情明显的趋向于对立两方,一边永远是对的,另一边永远是错的,沟通不在变得容易与简单,诉求与不满也越来越变的尖锐与突出,争争吵吵,吵吵争争,最后面临感情破裂的边缘。电影含蓄的为我们表达出来爱情的真谛,爱情不但是彼此之间的包容也是对彼此之间的尊重,没有尊重的爱情迟早会被一方所放弃逃离,爱情是可以追回来的,可是冷了的心却永远暖不回来,心一旦冷了,就代表着爱情的永远结束。电影用几段不完美的爱情小插曲来烘托着男女主角的爱情,这也让这段难得的感情更为显得弥足珍贵,电影在不断推进剧情的同时用慢推进的长镜头与伤感的配乐来展现爱情背后那难解的心结,那哀伤的气氛与刻骨铭心的表演无不让人纠结的心痛与落寞的流泪。我们久久的沉醉在纠结悲伤的气氛中难以自拔,也被电影所感染出来的情绪所深深地自责与检讨自己,种种的经历过后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曾伤透过爱人的心,是不是也该拎起他的手紧紧的攥紧他的手心?

      电影很用心的用细节来打动观众,慢慢的酝酿出故事的情感与教育的氛围,我们不知不觉的就深陷其中,被他所营造出的气氛所感染我们的情绪。有一种感动是从一点一滴的事情中所表现与感觉出的,有一种反思是到了最后结局的悲伤才肯低头认错是自己的不对,无论错还是对,放弃一段刻苦经营的感情是多么的难以割舍,痛彻心扉。趁着还没有完全的决裂与死心的放弃,紧紧抓住他的手,挽回这曾经的一切美好。

      成熟有那么重要吗?电影里的女主角总是说男主角不够成熟。每一个女人旺夫成龙的要求有没有想过男人们的感受,有没有想过试图改变对方的后果与遭遇?作为一个男人我们很能理解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的痛苦与难过,面对指责与争辩难道只有变得和女人一样才是女人们眼中想要的成熟?丢了原先的自己怎也还能找回原有的快乐?电影里面周秀娜的表演堪称惊艳,郑伊健的表演也让人感觉这对情侣是今年最让人有感觉的银幕CP!
  4. 这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分手迷你仓”部分拍得太用力,把故事的重心分散了。如果单看王文森和小岚这一条主线其实挺成功的,看到一半就明白了这是一个作女和大龄男孩的故事。介绍把“双琪夺面”当噱头,其实电影里的这条感情跟第三者无关,王文森和小岚的问题始终是两个人自己的。
    王文森对什么都三分钟热,没责任心,40岁还是那么爱玩。他的想法是成功了,但不代表他就都是对的。大部分人可能只看到小岚不停挑剔王文森,三天两头玩分手,作得人神共愤,可她说的那些王文森的毛病都是真实存在的呀。一个男人到了40岁还这么没责任心,换做其他人可能早走人了,但小岚在最后意识到可能会真的失去这个男人时,却还是主动上前去牵住王文森的手,这大概就是爱情吧。
    再说小岚这个角色,她是个好女人,刀子嘴豆腐心,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文森,除了老是说“分手”这点。但也就是输在这一点上。无论一个女人是对是错是美是丑,整天提分手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代表着一句潜台词:“老娘看不上你”。最后那次分手就正好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忽然就不爱了的那一瞬间”:前一秒,王文森还痛定思痛试图用结婚挽回爱情;下一秒,他忽然发觉自己不知道要怎么再爱下去。其实只要小岚不那么作,换个方式跟王文森相处,以王文森对她的爱,她完全可以将王文森调教成一个成熟的好男人。但她偏偏用了最坏的方法:否定他、打击他、嫌弃他的朋友、不满意就说分手。这样的女人得到电影这样的结果,一点都不意外。
    看似开放式的结尾其实是确定的,就是王文森不爱小岚了。最后虽然王文森没有甩开小岚的手,但这段感情的主动权已经由小岚手上转移到了王文森处。从此以后,小岚不是“不再说分手”,而是“不能说分手”,因为现在的她比王文森更需要更倚赖这段感情。从来都是爱得比较深的那个人处在弱势,是小岚亲自将王文森对自己的爱情断送。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题目颇讽刺,想要对方“不再”说分手,原来只有一种办法,就是爱得比对方少?

    周秀娜这两年逐渐看到了进步和潜质,只是没想到她这回直接把Ekin甩出一条街。Ekin本色演出的大男孩部分还是有说服力的,人人都知道Ekin出名爱玩。但最后三分一的表演则完全面瘫了,甚至还不如当年的陈浩南。对比起来,周秀娜则被衬托得特别饱满,开头的无理取闹,中段的挑剔不满,后段的猛然醒悟,小岚这个角色的层次感比我预期要好很多。也许还谈不上会演戏,但看得出周秀娜比其他同是靓模出身的女明星更重视演技的磨练,这会让她比同期的花瓶们走得更远。

    郑丹瑞在离开黄真真后,终于不那么激烈和说教,电影的结尾更像一句叹息。我还是蛮喜欢旦哥对这部电影的处理的,除开用力过猛的“分手迷你仓”,他将一对爱情长跑的情侣刻画得还算有说服力。深爱到心淡的过程,不外乎都是生活里那些琐碎争执的累积。而“分手迷你仓”的部分确实拍得太过强势了,作为一个本片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固然起到非常重要的“道具”成分,但这个元素能扩展和发挥的作用实在太过强大。那些分手故事看起来似乎更加跌宕起伏惹人遐想,以至于盖过了王文森和小岚这种每天就发生在你我周围的平凡爱情。旦哥的失误就是没能把一个普通故事拍得更加犀利入骨,却让金句和故事段子喧宾夺主。

    这样的小格局爱情电影也许缺少吸引力,但我觉得它是合格的。至少不再贩卖那些挖苦两性和离间中港的噱头,认认真真在讨论男女之间的情感模式。如果还要再给这部电影多加一句评语,那就是——明年的金像奖必须给王菀之一个最佳女配提名!(《金鸡SSS》真的足够拿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