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如何设计拥枪派的“王牌”?
并非“斯隆亲笔写表格”和“安插卧底女助手简”而已,影片在这两件事之前还交代了一个关键“人物”——苏格拉底,没写书却为人熟知的苏格拉底。
片头的听证会后,是13周前,斯隆尚未跳槽,她疾步赶往洗手间吃药,简紧密相随(从摄影角度看,俩人关系密切),简说她要辞职,她更爱学术,斯隆说简很蠢,刚还清大学的欠款又回去读研究生。
除开斯隆在洗手间吃药,两人几乎都同框,从她们对话中我们越发清晰了解俩人不同的价值观。斯隆说,人读书是要为进入现实世界做准备,简回答,她可能并不喜欢现实世界。
关键点到了——斯隆又说,你就喜欢把自己埋在苏格拉底的书堆里吗?简回答,不,那都不是苏格拉底写的。此后,斯隆转移了话题。
这是苏格拉底第一次出场,不着痕迹的出场。
之后,斯隆和拥枪派领导闹僵,夜晚被彼得森·怀亚特公司的CEO史密斯招募,斯隆犹豫了,应该是在深夜三点(笑),她打电话给简,问如果苏格拉底什么都没写,那别人是怎么知道这个人的呢?简怎么回答,电影没交代。
这是苏格拉底第二次出场,痕迹很重。
接着就到第二天开会的场景,斯隆亲自填写了表格还和简确认一番,被之前挨骂的富兰克林质疑了,富兰克林告诉我们这么做是不妥的,斯隆在日后的对头康纳斯进来前制止住了富兰克林,至此,“王牌”的设计完成。
倒回“那夜三点”,简的回答的内容很容易得知——苏格拉底的书是柏拉图写的。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是述而不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言行都由弟子们记录。罗素讲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一个始终一贯而又极其有趣的人物,远非大多数人能创作出来的人物,但他认为柏拉图是有能力创作出苏格拉底的。总之,我们知道的苏格拉底几乎出自柏拉图笔下。
所以,斯隆当了一回“柏拉图”,“伪造”(填写)了那张表格——设计了那张“王牌”。
为什么简会跑去当斯隆的助手?
还贷是其一,其二是她学的是哲学,可能专攻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实行民主制,哲学与政治交集很大。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每位公民皆需具备辩论演讲的能力,若有诉讼,公民皆亲自上阵为自己辩护,哲学家更是精通此道,所以那时的哲学家也被称为辩士。当时十分流行花钱(或束脩)聘请辩士教导雄辩术。
因此,研究苏格拉底的简来做政治说客斯隆的助手就不出奇了。
律师问斯隆为什么不向同事透露计划,斯隆说至少要有五年的信任。斯隆没有一个合作超过五年的同事,要么她跳槽频繁要么行业人员流动过快,侧面反映此行业艰险。
只有两年助手经历的简对斯隆的计划知道得最多(她应该只知道“王牌”这部分),在目睹斯隆翻牌时她意识到在政治上有作为实在太难。
《申辩篇》(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前的申辩),苏格拉底说:“雅典同胞,我如果从事政治,早已死于非命……”所以,简“逃”了,不想再碰政治。
但,简在斯隆身上更多的是感动而非恐惧,所以她并非“逃”而是“重新拥抱”自己的学术,可以说,斯隆间接鼓励了她,她也功成身退。
苏格拉底后,雅典民主制度迅速走向没落,消逝在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及漫长的中世纪,直到意大利城邦的成长与文艺复兴同时并起,人文主义者才能将对“自由”的爱好,及“约制与均衡”说,由古希腊传给文艺复兴时期,再传给近代、现代,现代民主承继了古代民主,当然也承继了古代民主的腐败、险恶与黑暗……
“打个奇怪的比喻吧——(我)就像一只牛虻,叮在我们城邦的之马的身上,这匹马虽然身体强壮,但个子高大懒惰,非有这个牛虻刺激不可。”——《申辩篇》苏格拉底如是说。
斯隆翻开“王牌”那一刻,真像一只现代民主制的牛虻。
从康纳斯翻开简的辞职信夹着的小纸条来看,斯隆有殉道者的意味。
斯隆与苏格拉底皆能运筹帷幄,苏格拉底能带别人兜一个大圈后别人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苏格拉底赢了申辩,但还是被判死刑,斯隆赢了,也下狱,断送职业生涯。
苏格拉底被冤判死刑后,有机会逃跑,但他不跑,他说他跑了就是弃雅典民主制度于不顾,而且他相信死后能进入天堂,能和神在一起,和以前的哲学家在一起自由自在地讨论问题......苏格拉底的殉道者行为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
在斯隆身上,我见到苏格拉底复苏,人性复苏。
片末,我相信有人来接她。
附送剧本链接: 4A 密码: 7swb
不要直接点击!!!
不要直接点击!!!
不要直接点击!!!
直接点击无效,请复制完整链接粘贴到浏览器打开,直接贴出完整链接会被豆瓣屏蔽。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故事,所以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创作《斯隆女士》的新手编剧Jonathan Perera的真实故事,其精彩程度几乎不亚于一部好莱坞电影。每个做着编剧梦的读者也许能从他的经历得到启发。
《斯隆女士》是Jonathan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并且他本来不准备将其示人;
这是原创剧本,并非改编作品,这在好莱坞也越来越不常见,为了保证票房,好莱坞很多电影改编自动漫、畅销小说等媒介;
他是这部电影唯一署名的编剧,这在好莱坞非常罕见;
他是英国人,但他写了一部关于美国说客的电影;
他通过一封询问信(query letter)找到了自己的经纪人,经纪人说这是唯一一个他从询问信签下的编剧;
他的剧本在2015年被列入好莱坞黑名单(Black List是当年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未被制作的剧本名单),很快就进入正式制作环节,并于2016年底上映,速度之快在好莱坞也是异类。
Jonathan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也并非成长在什么高尚社区。事实上,他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一手被他母亲带大,大学专业是法律。为什么学法律呢?他解释说,自己虽然不喜欢法律,但是在英国读书相当昂贵,基本上很多学生都会因此背上巨额债务,为了毕业后能顺利偿还债务,他选择了一个可以找到高薪工作的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进入一家大公司成为一名公司律师,但这份工作他只做了两年,还清了大学债务,他清楚知道自己并不想继续这样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每天工作16小时。他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以及可以做什么。
他给自己列了两个清单,一边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有体育、旅行、建筑、电影等等,另一边是自己擅长的事情,这边的清单很短,他意识到自己从来最擅长的就是写作。如何把喜欢和擅长结合起来?他甚至想过当体育记者,但最终选择了编剧。
辞掉工作,他来到中国当一名英语老师,他说这份工作虽然他一个月只能挣300美金,但好处是空闲时间很多,每月只需完成很少的教学任务,其他时间随他支配。他从来没有上过什么编剧课,更不要说电影学院,于是开始自学编剧。看过麦基的《故事》,上面划了各种重点,更关键的是,他开始详细分析各种电影剧本,看它们吸引人或不吸引人之处。他说自己时常采用一种方法:早上先读剧本60页,然后放下,去上课或者做其他事,但自己会在脑海中想故事后来的走向,然后晚上再把剩下的60页读完。
《斯隆女士》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他听BBC的一个名为Hardtalk的节目。他戏称自己对新闻上瘾,会在网上看很多新闻。在这次BBC的节目中,一个前美国说客因为游说工作中的违法事件被送入监狱,之后写了一本关于自己游说经历的书,节目中他就在推荐自己的书。Jonathan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成为一个好题材,表现政治的电影很多,但是专门谈说客的电影或电视却几乎没有。
之后,他花了4个月来做写作前期准备,看各种书,查询各种资料,甚至他下载了BBC节目上的前说客的听证会记录。当整个故事都已经形成后,他又花了不到两个月把它正式形成剧本。
这个剧本他并不打算让其他人看到,最初写作它就是当作一种练习。于是这个本子在他的电脑中静静呆了几个月,在几乎快忘记的时候他突然有一天看到一个报道,说Harvey Weinstein的公司准备拍一部电影,其构想和他的剧本有很相似的地方,他想如果说Harvey都愿意拍这样的电影,也许他可以试试找个经纪人来兜售自己的剧本。
他当时在韩国教小学生英语,不认识在美国的任何一个人,更不要说洛杉矶好莱坞的圈内人。为了找到经纪人的信息,他查看了历年好莱坞黑名单明细(这也真是诡异的地方,他最初查了黑名单找到了经纪人的联系方式,后来自己的剧本还上了黑名单!),不是为了看哪些剧本入榜,而是想查到这些剧本的代理经纪人是谁。找到几个经纪人的信息后,他给他们发了一封询问信,信很简短,主要就是简单介绍了剧本大纲,很快得到了Scott Carr的回复,Scott表示对他的这个题材很感兴趣,希望看到完整剧本。Jonathan发了pdf版本给Scott,但之后几个星期了无音讯。
Scott有一天突然想起还没看静静躺在自己邮箱中Jonathan的剧本,于是抱着尝试的态度看了看,本来以为看10页可能就没什么兴趣了,但想不到一口气读完了,而且非常喜欢。Scott立马给Jonathan发信,问他是在洛杉矶吗,如果在,找个时间一起聊聊。
这时Jonathan才告诉Scott,他是英国人,而且他人在韩国!Scott当时可能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Scott自己后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知道Jonathan的国籍和他身在何方,一定不会理睬他的query letter,因为太麻烦了,这个外国人无法合法在美国工作。但他那时已经看了剧本,而且很喜欢,这条船他已经不想下了!
Jonathan的成功既有偶然又是必然,套用一句俗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他静静潜伏在亚洲,拿着微薄的薪资,享受着自由的时间,不忘记自己的真正目标。我想,如果他不能凭这部《斯隆女士》出头,也一定会通过之后的创作取得成功,要知道《斯隆女士》就是他的一部习作啊!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剧本,编剧说他学习过麦基的《故事》,在仔细分析过这部影片的每一场每一幕之后,发现它是那么工整,几乎完全符合麦基说的最常见的三幕形式。
一、建立故事背景(前半小时):S团队和前公司之间的对立关系建立
前面差不多半小时建立起S的女强人形象,工作等同于慢性自杀,已让她陷入困境,这个困局如何破?
本片建立最大冲突的关于枪支的议题出现,S对NRA的提议嗤之以鼻,随后接受了NRA游说对立方Schmidt的邀请;S前公司顺利拿下NRA的案子;两边的冲突对立关系正式建立。
二、故事展开部分(共50分钟,34’----- 1h25’):S团队逐渐建立优势的过程
S通过晚宴安排演员在晚宴上提问促使议员表态,这个事件恰恰是Esme事件的预演(就像Jane说的,S会给队友安排在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的位置);S逐渐安排Esme从事幕前工作;S铲除内奸;对手方威胁掌握6张vote的议员Hank,但被S安排了游行围堵扳回这局;这一部分的最高潮出现在TV辩论上,Esme过去被揭示。
三、故事转折部分(半小时,1h25’48’’---1h54’11’’):S团队优势尽失
S团队通过Esme事件本来建立起优势,只需要4票就能获胜,但Esme差点被枪杀的事件又让事情发生了反转;各种对S的负面报道,女记者的刁难;对手为国会听证会寻找出证据; 议员出示NRA的王牌——S填写的为议员安排旅行的表格。至此,大家都觉得S团队必输,除非有一场地震。
四、高潮部分(10分钟,1h54’11’’---2h03’46’’):剧情再次反转
S的听证会自述打出王牌,引发地震,剧情反转,S团队重获优势。
五、尾声(最后3分钟):
法案的最终结果出炉;影片最开始提出的困局基本解除,没了工作也就不会慢性自杀;S出狱。
按照麦基的方法,以上的一属于第一幕(30分钟),二、三属于第二幕(80分钟),四、五属于第三幕(15分钟)。大家去看看麦基的第九章“幕设计”就知道编剧Jonathan是多么好学听话的学生,而且关键就是这样的剧作设计是有效的,至少对于我来说,第一遍看的时候,字幕奇差,但也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到影片最高潮还会被煽到。
另外除了三幕设置外,编剧在全剧几乎是每20分钟,有时候甚至10分钟就会出现一个小高潮,所以看上去一点都不会觉得枯燥。这里具体说几个:
20分,S拉着团队跳槽,但助手Jane没有跟着走;
30分,S在听证会上不再用宪法第五修正案作为挡箭牌,她面临审问不能再保持沉默;
48分,S在晚宴上使用了Plan B,顺利让发言的参议员表示对S团队有利的态度;
1小时,S揪出自己团队中的叛徒;
1小时10分,S在电视辩论上暴露了Esme的背景身份;
1小时30分,Esme差点被枪杀;
1小时55分,S在国会听证会上作最后的陈述,引爆“地震”;
除此之外,整部片子节奏相当快,每一场戏2-3分钟就结束,转场非常迅速。这样的节奏感也很难让观众感到无聊。
刚看完电影就让我想起诺兰的《致命魔术》,两者之间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开片和结尾都有一段可以揭示影片关键的独白。《致命魔术》是关于魔术的三个步骤,而这里是S最开始说的关于lobbying的独白,当这段独白在高潮部分又一次出现时,观众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S一直先于对手一步。
编剧很擅长在影片各处安排各种重要元素,且这些元素会不断出现以加强观众的印象。
比如吃药这个细节至少出现了7次,它不仅说明了S被工作侵蚀的生活,处于慢性自杀中,还在听证会上起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参议员问到S嗑药,S才发作,不再继续用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作为挡箭牌;
再比如win(赢),这个全片反反复复出现至少六次,而对于输赢,S前后的观点也发生了转变,正如在影片最高潮她的自述中说的,最开始她接受这个挑战是因为想要赢,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赢地更多,但越到后来她越体会到游说限制枪支法案的通过是right thing to do(正确的事情),这才是更大的驱动,因而S从一个一心只想着输赢的人变成了在某种程度上为正义和正确的事情而奋斗。这里的心里转变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事情有关,特别是她利用了Esme,甚至让Esme差点死在枪口下,在机场相见的那场戏中,她是有内疚感的,模范姐这一场戏的表演很有意思,在一方面你感觉她在做戏,包括擦眼泪的时候都感觉她是演出来的,但另一方面又会觉得这样的表演很真实,因为S是一个不善于在别人面前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人,一旦流露出真实情感反倒会觉得虚假,甚至她自己也可能吓了一跳,所以她需要赶紧马上掩饰掉它。
另外,影片的首尾呼应并不仅仅是那段关于lobby的独白,还包括自杀这个话题。影片刚进行差不多15分钟,S跟她的医生有一次通话,医生称她的行为就是慢性自杀。后到了影片结尾处,律师去监狱探访S,律师问S:为了这个案子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值不值得?S回答:“Career suicide is not so bad when you consider the alternative is suicide by career . (职业自杀并不那么糟,如果你考虑到另一个选择是被职业弄自杀的话。)医生会告诉你这样做其实符合我的利益。”S从最开始的职业困局中走了出来,这一问题在影片结尾处得以解决,虽然我们不清楚她之后的路会怎么走 ,但至少不会太坏。
另外还有一个被提及了两次的名字:苏格拉底。最开始我一直想不通安排这个哲学家的名字出现到底是为了什么,豆瓣网友也有做分析的,但都不太能令人信服。当然有分析说S就有点像美国民主制度的牛虻(类似苏格拉底的自喻),这个我还是比较认同的,这是从意义的方面作分析。但我还想了解在剧情发展上这个小细节到底起什么作用,后来又仔细看了看,我想到了一个理由,当然也不一定对,欢迎批评指正。第一次出现这个名字是S和助手Jane的谈话中,Jane说自己要回去读研究生,S说:你想把自己埋在苏格拉底的书堆中吗?Jane说:苏格拉底事实上从来没写过什么。而第二次出现苏格拉底,是S在参加了party后凌晨三点给Jane打电话,S问Jane:苏格拉底什么都没写过?那其他人是怎么知道他的?影片中,Jane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镜头直接跳到了第二天白天的公司,S在干什么呢?她在填写表格,填写的正是为参议员安排旅行的表格,而这个表格在全片起了重大作用,正是这张表格成为国会听证会的直接证据,没有它,就没有听证会。所以苏格拉底是什么都没写过,但其他人可以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认识他,但S从中得到的启示并不是什么都不要写,恰恰是要写出来,才能设好这个局。
这种反复出现的元素还有不少:比如蟑螂;还有地震;再有5年,这个5年每一次都代表的是作伪证的判刑是至少5年;又比如叛徒,S在真正抓出叛徒之前就已经和女手下涉及到这个话题;再比如赢得女性的支持,在S跟老板正式说自己的pack已经募集了1500万美元之前,已经有至少两个地方在表现她在拉女性支持了,而这个想法最初是由NRA方那个老头提出的;关于说客不能为国会议员安排旅行的说法至少出现了三次。
这些是为了什么呢?一方面是给你下个hook,引出后面的重要情节,另一方面要知道观众的注意力是不可能特别集中的,你得不停去强化一个元素,这个重要元素在后面才能发挥出其不意的作用。种种铺垫在剧作上有着重大意义,是一个故事能否讲得通顺而天衣无缝的重要环节。
编剧Jonathan的心思之细密,甚至连那个试图杀死Esme的枪手也不仅仅出现了一次,之前有一个大屏幕的镜头,屏幕上是Esme在宣传限制枪支,而背影那个穿着带帽外套的男子就是枪手的第一次出现。
当然,剧情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S因为快输了而发作,愤怒地把桌上东西都掀到地上,这个情节特别不合理,因为S明显是大局掌握在手,这种情节设置完全就是在欺骗观众。
我认为这部片子的剧本真可以用典范来形容,编剧不愧是学法律出身,基本上全片情节安排滴水不漏,而其非线性叙事也把观众积极带入剧情中,让他们必须跟着一起思考。很开心看到这样的电影,它就是一部编剧教科书啊。
(本文为习影记原创,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
2017年1月x日,美利坚26周岁网民薇薇安在自己的推特主页转发同志游行照片,并写下“撑同志,反歧视”,认为自己是一位站在边缘人群平权一线的自由斗士。她是一位斗士吗?是的。她所支持的人群边缘吗?在薇薇安所处的网络环境下,难讲。由于过度照顾边缘人群,高喊着他们的名字成了主流趋势,而为主流群体讲上一星半点,反倒成了争议性话题。以上为对近五年美国电影学院选片倾向以及荷里活影片[斯隆女士]的“评论”的观后感。
可能喜欢本片的人会暴露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对政治缺乏基本的概念,且热衷于浅薄的戏剧性感官刺激。所有对两党政治有着清晰明确概念的观众认为本片美化白左,哗众取宠,毫不现实。那就把话说在前面,本人,对政治一无所知,对电影勉强算得上是爱好者,十分喜爱本片,且认为其在戏剧结构上难以挑剔,并好过不少今年呼声很高的影片。
鼠目寸光如我,当然也知道片中所呈现的政治环境极其戏剧化,现实的政治更残酷,但绝不会这么“好看”。不少人说编剧可能是索尔金的脑残粉,本索尔金脑残粉看完以后盖章认证了该同好身份。非线性叙事、快剪、集中精英群体和刻薄的幽默感,的确很有索尔金的味道,而且把控得相当不错。戏剧冲突环环相扣,紧张刺激,且充满惊喜。你可以说一连串的惊喜之后的结尾大反转已经不能算出乎意料了,但你不能说你全程都没有被惊喜过。我看完出了影院立刻买票进去看第二遍,更关注细节和技巧,铺垫和逻辑性完美无缺。至于不少人诟病的政治倾向,实话实说,我作为一个分不清左右的路人毫未觉得影片究竟在美化哪一派,影片是政治题材,但说白了只是女主的个人传记,人家说了,我挑哪边不是因为我相信什么,而是因为我喜欢赢。
说到女主,我们杰西卡·查斯坦女士的表现惊为天人。她美丽,智慧,自信,坚定,步步为营 同时恰当地表现出脆弱与感性,影片中第五修正案的台词重复十几次,在不同阶段却表现出微妙的情绪变化。尽管这显然是一部“剧本为角色服务”型的作品,但由她来挑大梁当之无愧,且收效卓著。教科书一般的“女强人”形象当代作品里有不少了,但是能把老款角色演出自己的味道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个争议性角色不可能得到学院奖,却是我个人心中今年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