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天鹅绒圆锯 Velvet Buzzsaw(2019)

简介:

    美国洛杉矶未来艺术展览会上, 画廊主、经纪人、艺术家、收藏家、评论家、艺术顾问以及多金买主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言必称的艺术,离不开的金钱。艺术圈的小女子约瑟芬那(扎威·阿什顿 Zawe Ashton 饰),某天发现住在同一栋公寓的无名艺术家意外死亡。在偶然走进对方的家中时,约瑟芬那被大量未公之于众的艺术作品所倾倒。她将画作拿给有男女关系的评论家莫弗(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对方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些作品背后的巨大价值。在此之后,所有业内相关人士如同苍蝇闻见了腐肉,对这批神秘作品趋之若鹜。而莫非则开始调查这个名叫维特利尔·迪斯的神秘画家的过往。

演员:



影评:

  1. 一件艺术品,除了欣赏它本身之外,还能目睹它杀人的全过程。而且杀完人之后,连带尸体又形成了一件新的艺术品。

    是不是很有意思?

    喜欢《天鹅绒圆锯》这部电影,第一次看到一半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找个时间,好好再看第二遍。

    可能由于自己是视觉控,所以对这部讲述艺术品杀人的电影,有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如同电影中Vetril Dease的画作一样,让人撇上一眼就中毒了。

    其实,自己对艺术向来一窍不通。虽然喜欢看展览,也只是在看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根本深入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而在跟别人讨论的时候,自己总是愧于词穷,只会说“有点意思”。

    影片《天鹅绒圆锯》中,自己只看出来了一件艺术品,它挂在Josephina客厅的墙上,是安迪·沃霍尔的《帝国大厦》。

    其实,这个作品原本是一部超长影片,有近500分钟,大学期间有看过这部电影。三年前去过一次安迪·沃霍尔的展览,当时也见到过这个「帝国大厦」。

    老实讲,这部电影挺无聊的。以安迪·沃霍尔的个性,相信他也会这么认为。只有给电影打低分,才能真正尊重他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

    回到电影《天鹅绒圆锯》本身,就像文章开始提到的那样,它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于,让死亡的方式显得艺术,类似与艺术家版的《电锯惊魂》。

    电影中出现了6个艺术品杀人的场景,每一个都透露着一种怪异的美感。

    第一个是Bryson,他在清洗伤口的时候,墙上画里面的猴子活了过来,死拉硬拽把他拖了进去。

    第二个是Jon,他在自己展厅里,被一只莫名出现的手,拉着上了吊。

    第三个是Gretchen,她把手伸进展厅的一个「球形」作品里面,然后被绞断了胳膊,流血过多死亡。

    第四个是Josephina,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是被颜料杀死了,被印刻在了涂鸦墙上。

    第五个受害者是Morf,被一个叫做「流浪汉」的展品,从背后干死了。

    第六个是Rhodora,她是被自己后颈上的「天鹅绒圆锯」纹身,给锯死了。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想要从过世的“艺术家”Vetril Dease身上谋求点什么东西。其中,Bryson、Gretchen、Josephina、Rhodora都想从他身上获得金钱,而Jon和Morf则想让世人皆知他的“往事”。

    而Vetril Dease的愿望,是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抹干净,作品也要随自己一同死去。显然,上面那群人违背了他的愿望。

    既然他们给了自己作品生命,Dease就要把他们的生命夺回去,一起陪葬。最终,这些靠艺术品而活的人都厄运缠身,被艺术品给生吞了,而且是被自己嫌弃过的「艺术」。

    就比如Josephina,当她表示了对Damrish涂鸦作品的嫌弃后,最后变成了涂鸦。

    其实,上面那群人之所以落得这样下场,主要是他们都是唯利是图的人。

    Rhodora算是艺术品交易行业的boss 级人物了,在Piers的全盛时期,会故意留了一些作品进行库存,并选择一个好时机再放出来,以赚取巨额的升值空间。

    除此之外,她还会找准时机,采用捆绑销售、签约新人等方式来牟取暴利。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Rhodora的目标就是,看准每个人成名的15分钟,然后紧紧套牢好从中赚钱。

    不过,电影中Rhodora的眼光貌似也就一般,其对艺术市场的嗅觉,靠的全是安插在Morf身边的卧底。

    而Morf扮演的则是,艺术届的上帝,动动嘴皮子就能决定一件作品的成败。记得他不止一次点评Josephina的肤色和着装,连葬礼上的棺材都要评价一番。

    在谋杀了Josephina前男友的声誉后,Morf表示一篇糟糕的评论,要比默默无闻好得多。而Dease想要的就是默默无闻,这也是为什么,Morf最后会被自己诋毁过的艺术品给谋杀的原因。

    记得克劳德·莫奈和格哈德·里希特,都有在生前毁掉自己作品的习惯,不过他们是在追求作品的完美,跟Dease的初衷是不一样的。

    据悉,电影为了塑造Dease的暗黑画风,一种制作了100多幅作品,其灵感主要来源于Henry Darger这个边缘艺术家。

    Henry Darger生前是个看门人,1973年被房东发现死在家里,并留下了13000页的作品,从而被世人知晓。

    由于Henry Darger小时候,在收容院受过虐待,所以作品中透露着暴力和恐惧。有人描述其为“心理上的连环杀手”,还有一些人认为他与一桩悬而未决的谋杀案有关。(貌似跟影片中Dease的故事有很多重叠)

    除了Henry Darger,为了塑造Dease的画作,电影还援引了很多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比如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他的人物重影或形象模糊的作品。

    <Man in Blue VII>

    <Francis Bacon’s Study for self-portrait (detail) 1976>

    <电影截图>

    亦或者是爱德华·蒙克的作品,电影中有个虐待的场景特别像他的「The Dead Mother」。

    <The Dead Mother>

    <电影截图>

    电影中的Dease会用自己的血液当颜料,而现实中的纽约,纹身艺术家Vincent Castiglia也会用自己的鲜血作画。

    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有一个名为“Self”的系列作品,是用他自己的血液作为颜料,做成的雕像。

    电影中,一些画作复活的场景,在现实中也有一些素材可循。

    像美国画家比尔·斯托纳姆的《迪奥的世界》,以及布鲁诺·阿马迪欧的《哭泣少年》,都算是比较知名的诡异画作。

    《迪奥的世界》

    《哭泣少年》

    整体看来,Dease的厄运并没有作用在其他艺术家身上。合理的解释可能是,艺术家其本身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一部分灵魂,而并不是作品带来的收益上。

    当Piers看到Dease画作的时候,他兴奋地重新拿起了酒杯,各种迹象表明他很是欣赏喜欢。(而他在之前的聚会上,一直在找水喝,可见他早已摆脱了酗酒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Piers巅峰时期的作品都是在酗酒状态下完成的,一旦离开了酒精的刺激作用,他的灵感貌似也消失了。

    然而,灵感丢失的原因,大抵主要在于Piers太过清醒,功利心也因此变得愈加强烈。从楼下的作品复制工厂就能得出来,Piers已经不思进取很久了。而艺术创作的现实情况却是,“Creativity plays with the Unknown”。

    所以,只有回归原本的自我,享受当下的创作时刻,而不再追究它的价值留存,艺术可能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此时此刻,Piers也不再介意海浪把作品冲刷了。

    不过,反过来再看,电影中所谓的艺术,真的是够讽刺的。

    流浪汉的涂鸦能成为艺术,一个视力矫正眼镜被认作是Persol的最新款,一堆垃圾袋也有成为艺术品的空间,一个女人死在了展品旁边,大家居然也以为这是“艺术的一部分”。

    而艺术家们,貌似都特别喜欢用人体的某个器官来进行隐喻,尤其是电影中出现的「球形」。

    难道这就是,艺术品想要展现的某种趣味?只能感叹一句:艺术家的世界,自己不配了解。

  2. 首先,本片在内在上有一个巧妙的对应:艺术家的创作源于自身的内心情感(迪斯对人生的愤怒和仇恨,开场一幕中“伸手进洞可以探到你的欲望”的圆球艺术品---对性欲的强烈暗示。)而另一方面,艺术品商业从业者的行为处事同样源于内心情感(对金钱的欲望而产生的压榨艺术家、同行竞争。吉伦哈尔和黑人女友的做爱时手探入裙底的镜头---对圆球艺术品的对等性呼应,吉伦哈尔为女友报复艺术家前男友而写出违心的艺术恶评,女友为了名誉从单纯的行业新人变为掩盖迪斯画作获得途径来合法化画作买卖的商业老鸟。)而在前半段,主线是商业从业者对艺术家的,基于“欲望”的压榨----画廊间争抢黑人艺术家;迪斯死亡时出现的猫,与女艺术品买家的猫(女经营家在谈论拿下画作,而猫在看着自己当做食材的鱼---猫是经营家的象征)构成对应,暗示了商业艺术品经营者对艺术家一方的迫害。这一关系的高潮和转折发生在中段:吉伦哈尔的假公济私恶评艺术展导致了女友前男友的死亡,迪斯的画作被擅自大肆卖出。

    而以此为转折,后半段,开始了商业者的被反噬,以男画廊经营者被马尔科维奇嘲弄为开端,后续发生了:偷运画作者被画的幽灵杀死,吉伦哈尔看到迪斯的幻觉并且和黑人女友分手(此处夹杂了黑人艺术家抢走女友----艺术家对吉伦哈尔的反击报复),女买家被圆球艺术品杀死,吉伦哈尔在音响艺术品的参观时听到自己对艺术家的一系列恶评而精神失常,吉伦哈尔被自己电影开头恶评而被扔进仓库无人问津的机器人艺术品杀死,黑人女友被迪斯的画作淹没而死(对应了迪斯生前交代“销毁作品”而导致买卖全部成为非法---迪斯对黑人女友和女画廊买家的反击),女艺术品买家被天鹅绒圆锯纹身锯死(前半段的台词和乐队照片的特写强调:女买家原来是天鹅绒圆锯乐队的乐手,纯粹的艺术家,而后转型成商业买家。因此她可以说也是被作为艺术家时代的自己所反噬)。而在这些段落中,均会交叉剪辑入画作的特写,来强调“艺术家对商业一方的反击”。

    巧妙的是,在剧情上,毁灭商业一方角色的是他们自身的欲望过剩,而艺术家的作品同样源自于艺术家的欲望。因此,后半段既可以是艺术家对商业一方的反击,也是“自身欲望对商业一方的吞噬”。进一步来说,电影两次给到女买家的纹身“NO DEATH,NO ART”,加上女画廊经营家死于圆球艺术品时观众以为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的设计,又暗示了“艺术家通过杀死商业经营者们来完成自己的艺术”这个信息。由此来看,本片的内在逻辑非常巧妙:艺术家和商业一方在内在原动力上对等;而且在达成自己的目标---商业盈利与艺术完成--时,在压榨/毁灭对方的行为上形成对等;而商业一方的被毁灭同时具备着两重意义。借助这种巧妙的内在逻辑,丹吉尔罗伊或许暗示着“艺术家对商业一方的毁灭即是商业一方自身的自毁”,而再次隐喻了商业一方与艺术家基于自身内心的内在对等?

  3. 畫布?

    沙灘

    藝術人性化 or 人類物化

    dondon去到皮爾斯的創作室,把垃圾誤當做藝術品;格雷琴死在《球體》旁邊,參觀者誤將其尸體當做藝術品的一部分。

    最先死掉的布萊斯稱自己是個「藝術家」,他覺得他會因為自己的工作讓人看扁,「我做的不只是維護和包裝,我有的不單是原始技能 」;羅朵拉說「維特瑞·迪斯」這個名字對他的作品是「錦上添花」。

    影片里莫夫第一次和約瑟芬娜親熱前,莫夫讚美約瑟芬娜「你的皮膚,是杏仁色和鞍棕色最美的交融」;約瑟芬娜找到迪斯的作品后帶去尋求莫夫的意見,剛見面的時候,莫夫很喜歡約瑟芬娜的上衣,說「喜歡你的毛衣,米綢色很適合你」。媒介可以是人,可以是皮膚,可以是毛衣。

    戴姆利什回到了之前的非商業展覽聯盟裡,羅朵拉和約瑟芬娜誘惑他的方式是告訴他,羅朵拉的商業展覽館可以把他帶上世界舞台;《流浪俠》的代理人對莫夫說這個作品是「面向世界的作品」,《流浪俠》後來因為莫夫的壞評價而默默無聞。展覽場館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媒介,評論者的意見同樣如此,即便從最商業的角度來說,同樣如此。那麼,誰說的戴姆利什回到自己屬於的那個費商業展覽館,他就不能被世界認識呢?

    換句話說「被世界認識」是否是藝術與藝術家的媒介?莫夫認為「收到差評,總比淪為無名氏大部隊的一員好。」

    羅朵拉在莫夫和約瑟芬娜死去的那晚把臥室里迪斯的畫作翻了過去,因此躲過一劫。她把罪惡歸結到藝術上,因此清除了家中所有的藝術品,最後被自己的紋身殺死。

    街頭小販把畫在紙殼板上的迪斯的作品以五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對情侶(或夫婦),看起來這次買賣似乎不會引起什麼血腥的罪案。情侶問價格的時候,街頭小販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五美元?」這里的「我不知道」是挺重要的一句話。

  4. 其实这部电影的缺点非常明显,那就是电影的性质没有把握好。大部分观影者包括我一开始看完这个电影都有茫然感就是这个原因。

    大家都明白这是一部有讽刺意味的电影,因为电影中很明确的显示出它的前期铺垫和后期结果。前期铺垫是每个人物的塑造,艺术圈的复杂,各种场景的展现和各种细节的处理。后期结果就是这些人性复杂贪婪的人最后消失死亡。

    但是!导演把所有人的死亡,非常没有耐心处理的直接交给了一个画中的灵魂,并且为了呼应他们的死得其所和死亡所展现的艺术感,把死亡场景完全交给了惊悚科幻风格。这样本来沉浸在讽刺意味的电影氛围,瞬间又把观众错误引导到“画中的灵魂到底怎么回事?这群人死于画中的灵魂也太瞎扯了吧”这种肤浅的讨论上,从而淡漠了讽刺意味才是电影主题。包括结尾一幅画随意卖的讽刺意味,都让人最先想到的不是好的艺术变街头商品的命题,而是又在猜测会不会又有很多人又被画中的鬼伤害。电影的主题风格完全没有把握好,东拉西扯。

    那么电影主创们到底想干什么呢??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前面的铺垫基本没什么问题。而后半段每个人的死亡场景,导演的思路是这样的:后半段是讲所有人怎么死的,有两个要素,一个是似乎能杀人的迪森的画,一个是死的人本身。

    首先第一要素作品。伟大艺术家的作品确实是能够引起观赏者深刻的共鸣,因为那些作品是经历了艺术家的人生波动产生的深刻感受经过艺术创作展现的。电影中迪森这个画家孤僻不为人知,小时候经历过凶残黑暗的时期,受过欺凌,杀过人,却也有和爱的人的美好回忆。这些都是他创作画的情感素材,所以当他的画展出时,大家才会静静的沉入画中的世界,表情既严肃又呆愣的观赏画,大家才会说,他的画能和人交流。这不是因为画里有鬼,而是因为观赏者感受到画家的灵魂。所以那个创作生命球的黑人艺术家和片尾在沙滩作画的艺术家,一开始都深深的被画的本质感动,在迪森的画展静静地感受画,后来也没有追名逐利的有艺术之路,所以他俩才没死。所以说导演的功力或是表现意图不够好,所以他本来想表达的是那些画有巨大的魅力,就像印象派的画,梵高等等的画,只是静态的画,却有动态的效果和身临其镜的感受,但是导演却用一种科幻的惊悚的方式演绎出来,很容易就误导观众曲解了导演或是编剧的意图。

    其次,说完了画,就要说人。这些人为什么会死呢。我们刚刚说了,画会有感染力,死的那些人再怎么肤浅也是有知识和艺术修养的人,但是在风格百花齐放,又物欲横流的世界,想生存就要特立独行,哪怕是不正确的,表面肤浅的,只要与众不同,在进行一些暗箱操作恶性竞争,就容易生存。这就是死的那群人的共同特征。但是这些人最终会因为贪婪自负,导致很多不好的后果产生,并渐渐的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可耻,因为这种可耻感,羞愧感,再加上每天接触的艺术品,总有一些像迪森的画那样有感染力,能洗涤人灵魂的艺术品,渐渐的他们神智就失去控制,像电影中那样,仿佛产生了巨大的幻觉,最后走向死亡。

    我觉得或许每个人死亡相关的艺术品和艺术场面是有寓意的,既然有寓意又艺术相关,导演就应该耐心的思考并认真的写剧本拍摄下来,类似艺术评论家摩夫在声凝屋子里听到的幻听,那就是一种自我羞愧所产生的崩溃。每个人死的时候其实应该都是这样的状态,他们想起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但却夹杂着低劣的手段,大脑中那些闪回的艺术品的感染力强烈压迫着他们的神经,最终他们死在了自己手上。这些东西如果好好编排会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感官冲击,电影也会上升很多档次,观众也不会对这部电影如此费解。但是导演却摆脱不了自己的商业片,惊悚片的风格,在想尝试艺术讽刺片的目的中,硬生生用快节奏的惊悚主题把电影撕的四分五裂的。尤其是女主,那样一个看点颇多,复杂的女人,结尾死的那么突然。

    很多刚看完有点懵的人因为电影视觉质感很好,并且演员演技的优秀,把电影的一盘散沙定沦为可能是比较前卫,类似实验电影,所以有一些不成熟。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反应过来这部电影的主题和思路后,我感到非常生气和失望,一个简单的讽刺主题加上艺术与商品的命题,不好好拍,非要加上惊悚和鬼怪故弄玄虚,这是导演的不深刻和不负责,以及对作品方向把握的欠缺。

    有关艺术讽刺片,我看得第一部是保罗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深沉,美好,讽刺穿插其间却又爱上生命的美好,这才是一个导演该有的思考和态度。如果加一点悬疑,朱塞佩的《最佳出价》也拍的很有风度。尽管这部天鹅绒圆锯能看出导演的企图心,但是他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也是事实。所以说不论是艺术还是电影,现代派的东西不是简约,哗众取宠,而是更简单,更深刻,更谨慎,更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