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想到这一期《十三邀》的对象居然是何多苓!简直太喜欢这一集了!没搞懂这期嘉宾为什么是他,以往的嘉宾,不都是选当下比较火的么?而何多苓作为中国当代油画里最具水准并最独特的画家之一,早已成名多年,艺术和商业价值并存,多年前其作品已卖超五百万,但其声名并不那么为圈外人所知,近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动作。难道是上半年魔都《草 色》展和年底帝都798区《凝香 姿态》展带来的关注?还是老许被何多听古典写诗作曲搞建筑的斜杠人生+出自书香门第又混文人圈子诱导了?视频放出来的部分,老许大部分时间就跟个孩子一样,就听着,这很不老许啊。难得“很老许”地问一次“您觉得您现在有特别大的瓶颈吗”,何回“哦哦,很平静很平静,我就尽量让自己简单……”哈哈哈,真是笑不活了。老许试着一次次去找何不自洽的地方——他认为一定是有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老许成功地被带偏了。
对比一下之前也是满足入世生活的蔡澜那集,这集里的老许面对对方的言行合一,无奈感好像少了很多,当然也可能是给自己留白,噗嗤。
很高兴看到老许在片头就反省自己和现实太近,实在是很厌恶跨文化境域深刻叠合生存文化背景之下人人当自己意见领袖、人人关注深刻变革,而忘记在这持续的影响中,忘记追寻身为一个人,自身又需要如何构建的现状了。
这一集,在我看来,是展示何多苓在自己的理想国如何自然而骄傲的老去,是对《十三邀》之前很多太现实太严肃的内容的一个转向,也更是与之前互为补益、互为彰显而相生相和的一集。另外,这一集,相当滴有“四川”味儿,作为一名四川人,感到非常亲切,非常非常滴喜欢。
何多苓,熟悉的人和朋友称呼他为“何多”,“多苓”是英文dawn的音译,因出生在黎明,是他那作为西南财经大学始建人之一的爸爸何高著教授取的,作为在川大长大的孩子,从小看的是珂罗版的画册、听的是古典音乐,在大凉山的知青生活中,他进行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阅读”,看了很多俄罗斯油画大师的作品,大凉山,成了他吸收艺术营养的天堂,“那时的环境是我特别追求的,辽阔的土地、稀少的人、远处荒凉的山、蓝天、白云、阳光,一到傍晚便是很大的风”“既渺小又很博大的一种东西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这个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因此特别享受”①。他对于文学和哲学的喜爱,也让他对于艺术的认识理解与常人不同,这应该是他对题材的选择与众不同的原因。
何多苓曾在著名女诗人唐丹鸿对他的访谈中,将自己的艺术创造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习作阶段,就是上大学时画的大量的习作肖像,这一阶段在技法上属于学院派,是受法国印象派和苏联写实主义影响下的产物。第二阶段是从《春风己经苏醒》开始,此阶段的创作受怀斯的影响,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神秘感,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90年代去了美国的时候,在美国看到中国传统绘画时深受感触,开始在创作中加入一些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第三阶段从画《迷楼》和“春宫”系列开始,这一阶段是一个全盘否定的时期,进行了许多全新的尝试。第四阶段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开始创作婴儿与女人体系列。
作为历经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三个重要时期一一“文革美术”、“伤痕美术”及“85思潮”的何多苓,他的题材和同时期的画家们不大相同,没有批判,没有苦难和伤痛。
他曾说:“就我个人看来,我认为生活本身,它的本体是很平庸的,不值得入画。有的人可能认为平凡的生活刚好值得入画,但我相反,但我也不认为崇高才可以入画,而是说生活本体是不值得入画的,在某种程度上我可以采取它的一些局部出现在画面上,但应该赋予它另一种东西,说的俗气一点,‘诗意’吧。”
所以一说到他是“伤痕美术”的代表,轰动一时的“春风已经苏醒”是其中的代表作,他并不认可。
只有在08年汶川地震之后,以这一期视频里出现的88年《偷走的孩子》为主题,在上海艺博会开了个展,内容都是关于大地震后的孩子,他说,因为“诗也好、画也好,肯定要留下些东西。要是一点东西都没有,他们就白死了。” ②视频里这幅《偷走的孩子》的浮雕版,也展出了。
关于在美国,其实他去过两次,一次去了很短的时间就回来了,第二次,就是视频里提到的一年多、逛了博物馆什么的,是和前妻翟永明一起去的,他们去了很多博物馆。视频里提到的信是写给周春芽的,内容如下③:
再看看当时在美国,他和别人画的彝族人有什么不一样吧。下面是高小华的:
再看看何多苓笔下的彝族人:
何多苓的作品
风格成熟后,他的画有一个重要的特征——灰色多,起稿时的草稿线条容易保留下来,更显技法和笔法,也留下了一幅画从开始到结束,整个时间序列的痕迹。灰色,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色彩语言,在画里大量使用,使画面或含蓄平和,或神秘肃穆,或柔和悠远,无论如何,总是有微弱的遥远的感觉,我以为,也正是这种距离感,才使得他的画更具有诗意。
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何多苓一直说受怀斯影响,我倒是觉得何的生活,艺术道路,色彩所传递出来的感受,更像莫兰迪。他们并不传递描绘对象在光线环境下的影响,而是自己的精神状态。而精神,是不可捉摸的、超脱现实的,令人回味无穷的。
视频里出现的音乐
这首歌是Joan Baez写的,本来是反战歌曲,但年龄大的人唱起来,大概就等同于《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吧。
Joan还有一首diamonds and rust,更是喜欢。这两首歌,前一首齐豫和齐秦一起翻唱过,后一首齐豫在94年的英文专辑《敢梦》里也翻唱过,并有附识为:钻石象征坚定和闪光的过往,铁锈代表着质变和时间的印痕。
肖斯塔科维奇和舒伯特就不说了,听古典的人都跳不开的大师。
视频里出现的这张专辑,是波兰最牛的爵士四重奏即兴音乐演奏团队High Definition在18年获得大奖的一张,《bukoliki》。有高音萨克斯、钢琴、低音贝斯和鼓,来过重庆,听众很少。这张专辑主要是乐队里的钢琴手对波兰作曲家Witold Lutosławski的作品进行了一系列全新改编,说实话,我对爵士怎么都没感觉。
视频里出现很多诗
提到何多苓和诗歌的关系,就跳不开他的前妻,著名的诗人翟永明。翟永明原籍河南,出生在成都,在贵州当知青后返蓉。也是相当好看和有意思的人(果然好看的人都和好看的的人在一起呀)对他80年代的艺术风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现在关系还很好,前几年华为手机出新款,他们还为此共同站台。
翟永明为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当过编剧,这是部非常令人感动的“伪”纪录片,里面有被历史的车轮碾去的人,有新时代对先辈的悲悯和致歉,是成都消失的一面,也是诸多类似420厂的单位、人的故事。有人说这是超长房产广告片,我是觉得完全是打胡乱说啊。腾讯视频可免费观看。
很小我妈就给我买《星星》诗刊,但我长大后完全不喜欢现代诗,关于翟永明的作品,最喜欢的是一本三联出的随笔《毕竟风流去》,写了早已过去的时代,我非常非常喜欢,推荐给喜欢看过去的故事的人。
前两年有个重庆的跨界音乐人,找了几个诗人把他们的诗谱成曲,其中就有翟永明的《迷途的女人》。qq音乐里有,链接就不上了,有兴趣的,可以找来听听看。
翟永明还很喜欢拍照,她又很喜欢一字眉的弗里达,拍了一系列的致敬相片。
她的姐姐莫然,是90年代就在《十月》发表文章的作家,内容以商战为主,后来做了编剧,电视剧《康熙秘史》的原创框架和第一稿分集故事就是她完成的。
这张照片,是肖全为何多苓、翟永明拍的。
说到肖全,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就不能不提下面这些照片,文艺中青年们估计都看过,无一不是出自肖全之手:
四川美术学院
何多苓作为川美77级油画明星班的一员,这个班总共20人,就出了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周春芽、秦明、张晓刚、杨谦、陈安键、雷虹等人物。喜欢坐茶馆的,知道老川美原来的交通茶馆的,一定要看一下陈安键的茶馆系列,实在是很鲜活,几十年里,小小的四方桌见证了天下诸事,每次看到实在是感慨万分。去年川美八十周年作品展,有这么一幅展出了:
这些年,关于川美出大腕的原因分析不少,每次想到在黄桷坪老校区度过的时光,有江水里裸露的石头,铁轨边冒出来的野草,夜里的一声声警笛,昏暗灯光下的游戏,交通茶馆里的速写,戏台下的观察,画室里昼夜不灭的光,还有遇到的师姐、师兄们和他们的故事,就觉得也只有那种各种人事杂处的地方,才有那么多思想和力量的聚集。啊,又想起好吃到令我难忘的前门对面的番茄丸子粗米粉、开到现在的蹄花汤,还有后门的糖醋里脊了。
现在的新校区,地广且平人又稀,风景好,一年也会去个几次,看展买纸笔以外,还有天气好的周末也会去散步,校外还有条不大不小的步行街,吃喝方便。
川美罗中立美术馆前的大卫铜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用原作直接翻模制作后赠送的,加上原件,全世界就四尊,国内就这一尊,想要不出国看大卫,就来这里吧。斜对面星爸爸和臭豆腐、本地连锁烤串店挨着一起,随便选一家,吃吃喝喝坐到夕阳西下,都很舒服。
白夜酒吧
其实这期视频里并没有提到白夜,但翟永明和肖全都提了,没道理不提白夜。总之,旧的白夜么,“每年圣诞,何多苓会买几罐彩色喷剂,在大玻璃落地窗上,喷绘一幅圣诞漫画,有时是圣诞老人乘驯鹿雪橇,有时是圣诞老人背大口袋发礼物。这是白夜的圣诞标志,一直会延至春天,才清洗掉。 2006 年,艺术市场火起来了,不时有收藏家来白夜。一位收藏家听说了这个故事,大惊小怪闹起来:就这样洗掉了?好像我们暴殄天物。我说:不洗,难道你把白夜的落地窗切下来,抬走?他居然说:也许。” ④
新的就在宽窄巷子,白天有茶晚上有酒,去打卡是很可以的,旧白夜圣诞的待遇,不知道还有没有的了,但另有民国时期的四柱三山式西洋门头在。
最后,本来想八一下视频里的工作室,但因为也是刘家琨的作品,就不说了,因为在西南地区当画图狗的,建筑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应该从读书期间就看到很多次关于他的作品的各种内容了,就不啰嗦了。最后,再看看这个理想国吧。
部分参考资料:
① ②何多苓:我的艺术之路(采访:刘珍)
② 《天生是个审美的人》(何多苓)
③ 《以白夜为坐标》(翟永明)
是的,很难,要改变这些局面非常难。千万的家庭,千万的问题。
从某方面来说,我们的确是失去了很多(认为的)可能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每一代都有那一代的困扰和机会。至少,至少我们大部分情况下不再为了温饱而担心,前提是,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只是“商品消费”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空头支票”,太多的虚假承诺,这是我们着重着重需要看清楚的地方。
节目中有一幕:
吃饭时,有个男生侃侃而谈。男生说“希望有一个可以一直从事下去的东西,但前提是满足第一点(安居乐业),或者是跟老师学习写一点点文字之类的东西”。黄老师说,你是可以写的。老许问,你想写点什么?男生说,还不知道。
而后他问老师,原版不应该是属于他的吗?老师说,我只是暂时保存,你们想要拿,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我那里拿。男生回答:好的,等我有勇气的时候,回去看一下。
镜头切到黄老师,又切到男同学,男同学低下头沉默不语,黄老师轻摸了一下眼角。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道长(梁文道)曾经在他的节目《一千零一夜 出走季》第一集(印象中)提到他在大学演讲时的经历,最后的问答环节,其中有一个同学告诉道长,让他记住自己的名字,道长问为什么呢?同学说,以后他一定最后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CEO。道长感慨这位同学很有志向,于是问道,那同学你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呢?同学说,他还不是很知道。
这其实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不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不愿意去做那个真实的自己。即使他们每天宣称:“我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当然,这可能就是大家“真实”的一面——一边幻想,一边逃避。
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很多人一开始就从内心认定了自己的不可能。这并不是一种深刻思考过后,行动失败的结果,仿佛是一种程序式的印记。
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说读完大学,考研,甚至博士就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人生从此就OK了。可大多数人就像蔡志忠老师说的,从来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自己的筹码。并且,总是习惯在失败中妥协。(蔡老师原话 出自《生命觉者系列》)
这个话题没法写下去,太杂了。这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今国家正在往一个更高的阶段发展的轨道中,所以我们更加不能放弃。其次,回到自己,每个人把注意力先放在自己身上,先独善其身,而后有能力了再谈达济天下。
写作的确是一个疏导内心的极佳的方式,特别是在当代。不要怕被人看见,就像节目最后的那个女生,当然她也经历过是不是要写下来的内心挣扎,并且暂时还没有给家人看的勇气,不过她说出来的那些话,就非常有勇气。写出来的是自己的,管他们怎么看,怎么说。
2021马上过去了,不如明年再见。
祝好,朋友们。
龙乾rock
长沙
从2016年5月首播到现在,《十三邀》已更新到第六季,虽然每次都会迟到,但没有缺席。它的片头曲和旁白依旧好听,广告插入自然巧妙,主持人许知远还是一头卷发,穿着长袖白衬衫和紧身牛仔裤,没什么变化,单是胖了些。
相比其他文化访谈节目,《十三邀》在内容选题上与《圆桌派》趣味相近,话题偏向于人文社科类,邀请的嘉宾集中在文艺界和商界,上一季圆桌请了尹烨聊生命科学,这季十三邀采访鲁白关于神经科学,只不过圆桌攒一群人把话题聊透,十三邀则是由一个人提出许多问题。
在节目构成上,《十三邀》与《奇遇人生》、《仅三天可见》属于同类项。从采访风格来看,许知远和柴静一样,都是看情况发挥的感性型记者。
第一季《十三邀》以许知远的尬聊出圈,作为主持人不占主导地位,比嘉宾还感到不自在,于是变成被审视的客体。中年精英知识分子的不合时宜与自以为是一起袒露在公众面前,掀起了一波群嘲的狂欢。
六季走来,许知远的采访水平是否提高未知,但观众的接受度明显宽容了。对采访时短暂的冷场不再焦虑,对主持人的外貌不再攻击,转而变成了赞美和欣赏。
当许知远与同频的人聊天时,像采访项飙、罗翔、唐诺、黄灯等人,这些学者一方面提供了当代语境下思考问题的新颖角度,一方面又流露出现实受限的无力感,刚好与他合拍,因此整个访谈非常流畅。
当许知远与同频不同向的人聊天时,比如马东、罗振宇,他们共贴着文化和商业双重标签,拥抱市场的姿态有深有浅,互相伤害又互相理解,呈现出一场各自为阵的唇枪舌战。
如果嘉宾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历经沧桑睿智通透,像历史学家许倬云、画家何多苓、导演赖声川,许知远通常会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一说一的专业见解,让观众有种获得感。
如果嘉宾是演艺圈人士,他们频繁被采,其实很难呈现出新意来。所以,《十三邀》张艺谋那期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工作状态,因为本人不多话;毕赣那期是去贵州凯里转了一圈,边走边回忆;贾樟柯那期没谈现实主义,谈到了宇宙科幻;姜文特别能说,就坐窗边聊了一整期。
当然也有一无所获的时候。采访冯小刚时,双方明显兴致不高;五条人那期,仁科的散漫让许知远感到莫名烦躁;采访木村拓哉、黑木瞳,也许是他们太客气了,也许是语言沟通障碍,整期节目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有时看《十三邀》的弹幕,发现有的观众有一条嘉宾鄙视链。在最底层的是演员,尤其是女演员。其实她们优秀又善良,经常在许知远忘词的时候主动接话解围,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意识。
最新一期嘉宾是高圆圆。简而言之,看完这期,你会觉得:“真正的圆圆比她的角色更有魅力。”
四十而不惑。在表演方面,她曾经怀着成为朱丽叶·比诺什那种演员的梦想,但拍《南京,南京》时,即使每天特别用功地沉浸在《魏特琳日记》里,她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她承认自己天赋有限,沮丧之后继续努力,结果还是做不到。
当高圆圆说自己有一段时间讨厌别人关注她的容貌,后来她克服了虚荣和伤害时,弹幕上飘过一句:别矫情,除了容貌你真没什么别的。关于外貌、演技、生活,她的表达清醒有内涵,但是仍有很多人停留在美女的刻板印象上。
高圆圆希望自己放肆一点,可她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她31岁去香港拍《单身男女》,心想如果自己20岁来到这座城市求学求职,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这也让出身背景相似的许知远很赞同:莽撞、窘境中会激发出我们更多的可能性,我心里很大的遗憾,就是更年轻的时候没有去真正地生活。
在该投入的时候选择了审视,在该释放的年纪自我压抑,后来感叹青春里满是白月光和遗憾。
什么是真正地去生活?是变色龙似的扎进世俗现实里,忘记书本文字的禁锢?还是挑战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一败涂地后经历痛苦和成长?
没有答案。
但起码在《十三邀》里,可以看到相似的焦灼和困惑以及没有放弃寻问的努力。
十三邀这一期的主题是996和躺平,确实体现了当下一部分年轻人的痛点,我比较喜欢十三邀的其中一个地方是提供了像刘擎这类有着丰富学识和经验的学者他们看待当下时代的视角,他们是如何把握这个时代的特征的,如许知远所说他们那一代人有一种生活和历史经验的高度浓缩感,而这种甚至在全世界范围里面都很罕见的高度浓缩的经验尤其在像刘擎这类学者身上反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优势。他们以理性又非完全被动的姿态从刚远去的巨大的时代转折中走过来,他们拥有着相对年轻一代而言极其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及更为重要的是比较的眼光,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然而生命体验却很单一的背景之下,作为普通人的感受性被结构进一步剥削而变得愈发单薄,我要如何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看待更宏观的造就我们生活形态的社会和时代,只能努力去从社会学、哲学、科学等等不同的角度尝试找出那个靠近答案的答案,而这些学者以他们专业的视角提供给我们一些参考,然而我们都得接受因时代的局限性而无法以超越的眼光看待当下这件事。
我总结了一下这期访谈中比较有意思或者比较认可的一些地方。
远方的暴政
关于996和躺平这种流行词汇的诞生,刘擎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想象变化的结果,原先凝固的社会想象由于背景的变化以及很多人的期待开始落空从而逐渐松动甚至分崩瓦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不吃原有那套叙述模式,虽然在客观的生物需求上更容易被满足,但生活需求的压力在感受上增长,满足这个需求的比较好的、体面的能达到生存标准的供应方又不够 ,在一段较为短暂的时间里以为通过增长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这种落差感,但到了后面会发现这是结构性的问题,目前它能容纳的社会流动的空间有限,然后个人的沮丧感就会随之而来,那种非理性的叙述比如躺平就会出现, 因为在这个可以完全把控的,可预测的小空间里的自我的存在是真实、持续的。这种变化它既非激进也非保守,但会感到当下一直处在一个好像待定的转折的但是不知道往哪走的状态,影响命运的要素变量越来越多,它是远方的未经你同意就支配了你影响了你所以叫远方的暴政。
生活在这个时代,二者同时赶到
当代生活的反讽性在于一个空前想象力、开放性、创造性的时代同时又特别单向度,从公共行为到私人行为都被类别化无孔不入地蔓延到整个文化、精神生活,它是技术规约和社会机制的全面绑定,一方面好多打开的空间另一方面规训的网织得越来越密,不被系统在任何意义上所命名、规范、区分、衡量的世界完全消失了。虽然选择变得容易但牺牲掉了暧昧的多样性,自由野蛮生长的地带越来越少,从试错当中从一个偶然的事物当中诞生新的可能性的窗口一个个都被封死关闭。
你相信人类会斗争、会厮杀难道比相信人类可以共存、和平相处更深刻吗?
那些天天叫嚣着弱肉强食一味追求强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们也无非是拿着西方那套过时的野蛮文明而沾沾自喜,虽然残酷竞争的逻辑会在一段时间内奏效,但从一个更大维度上看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生存逻辑,斗则两伤,和则两利则慢慢成为现实的规范逻辑 。 一个好的社会想象应该是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很多不同的可取的生活方式,但一定有非价值、反价值的部分。
你既不能怀疑自己到失去判断力又不能变成一个绝对自负的人
反思不是站出来把自己的情景客观化,反思的位置所需要的资源、视角可能是从社会内部的异端中获取到的,也可能是在社会外部的资源当中获取的。抽离出这个社会主流是因为社会的边缘、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外部社会给了那些资源和视角使得你有能力对主流进行反思,反潮流代表了一个更好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邪恶的。判断力永远是有限的,判断力的标准与你的学识、经历、见过的人事汇集而成的经验以及对这个经验做出的反思有关,它凝结而成判断。判断是存在高下之分的,判断力包含着对自己判断标准不是彻底准确的意识,而这个意识又非常重要,其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分寸感即你既不能怀疑自己到失去判断力又不能变成一个绝对自负的人,这种恰当是经过无数次的过线之后才能慢慢找到。
这只是一个线索,是通向更开阔的更深厚的更重要的那些著作的桥梁,我希望架起这个桥梁。
现实生活世界它是有背景的,这些背景没有完全的概念是不能把握的,但只有概念又会跟现实有一种不接。 现实世界跟理论有关但关联又是复杂的,理论只能起到一盏灯的作用照亮它但又不能直接对它产生什么作用,即使照亮也不是通透的整个照亮的,是有明有暗的。穷究不一定更好,也不一定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解答,深度的哲学思考把自己跟一个更大的背景甚至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或许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直接作用,但是可以作为一个更充分意义上的人在生活,那种精神性是人特别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