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Fabrice Maruca
编剧: Anthony Lemaitre Fabrice Maruca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21-09-06(法国)
集数: 30 单集片长: 2分钟 豆瓣评分:9.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A Musée vous, à musée moi
《蒙娜丽莎》为达芬奇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半身肖像画,现存于巴黎卢浮宫。画作中的女子可能是意大利女贵族Lisa Gherardini,她是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因此又名《乔孔多夫人》)。其神秘的主题表达,精巧的构图,微妙的表情使之成为今世最有价值的画之一。1962年,它曾以1亿美元的价格保持着历史上已知最高绘画保险估值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一集中提到的500亿梗源自2020年疫情时的新闻。受疫情影响,法国经济出现大幅下跌。当时跨国科技公司Fabernovel的创始人兼CEO史蒂芬·迪斯汀昆在采访时表示,法国应该出售《》,以此缓解国家目前庞大的经济债务。在谈到名画该卖出多少钱时他说:“如果想要这笔交易有意义,它必须卖得特别贵。我估计至少要500亿欧元作为起售价。“
作为奇趣美术馆三季常客,Lisa的傲气其实是很有底气的。据说卢浮宫的参访人数在2018年就已超一千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为了《蒙娜丽莎》画作而参观卢浮宫的人占一大半。但在500亿面前连Lisa都笑容逐渐消失,该说是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还是疫情拮据所致?
《马拉之死》描绘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遇害的雅各宾派领袖让 · 保尔 · 马拉被刺的情景:马拉倒在浴缸中,鲜血从他胸口流出,带血的匕首掉落在地上。马拉的躯体无力地垂到一边,手中还拿着刺客的信函, 右手握着笔。他审批的木箱上有墨水瓶和纸。
手上的便笺写的是:“1793年7月13日,玛丽 · 安娜 · 夏洛蒂 · 科黛致公民马拉:‘我’十分不幸,指望能够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
而木箱上的便笺上写的则是:“请把这五个法郎的纸币给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季很多结合疫情背景,明明已是两年前,如今竟也十分应景(苦笑叹气)。
第三的片段中的夏夏——夏洛特 ·科黛,也是桌上便签里提到的孩子母亲,正是刺杀马拉的那位女士。
科黛小姐因不满马拉等人(激进派)对吉伦特派(温和派)的迫害与国家的局势动荡,萌生刺杀之意。她以向马拉举报康恩地区的吉伦特党人为名,进入马拉的浴室,向患有”疱疹性皮炎“的马拉行刺。然后并没有逃走,而是从容就捕。科黛小姐在审讯过程中也坦言自己之所以选择刺杀马拉,是由于她实在看不下去马拉等雅各宾党人疯狂的杀戮行为。最终无畏赴断头台。
大卫画中的马拉宁静安详,下垂的手臂也接近耶稣圣徒的形象,整体光影布局干净明朗,甚至还在毯子一角画上了补丁来凸显马拉简朴。事实上是完全将一个暴戾的独裁政客,包装成一个具有慈悲新的、无私的人名之子形象,大卫刻意隐藏了马拉患有炎症的丑陋皮肤,也将便签上本可能是待杀害的吉伦特党姓名换成了善良的留言。
画家刻画了革命者的圣像,歌颂马拉的勤奋与献身,塑造出虽然死去却永远活着的英雄形象。可我依然赞同,夏洛特.科黛并非受人指使的暗杀者,刺杀马拉是出于对暴政的愤怒、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无畏挺身而出的女性是值得敬佩与尊敬的。
无论如何从艺术角度这依然是非常出彩的作品。19世纪法国现代派诗人、评论家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点评《马拉之死》:
“没有迂腐平庸之处,既有一种柔和的的情调,同时又有一股动人心魄的力量。该画作是一出触目惊心的戏剧。一种非常强烈的表现力使得该幅作品成为现代艺术的奇迹之一。”
对了,还有。记得不要在泡澡的时候充电玩手机。
《我们能做到!》是一张由J.Howard Miller为西屋电气公司制作的美国二战战时海报,画中的“铆工罗西”被作为鼓舞女性员工士气的形象。但这张海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却很少出现,它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重新发现,并以多种形式被广泛复制,多用来宣传女权主义和其他政治问题。
第一个片段中提到的杰拉尔丁 · 胡弗,一直被认为是米勒创作这幅海报的原型。1942年合众国际社拍摄了一位密歇根州安娜堡的一位17岁女工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她正在仔细操作一台金属冲压机。但其实胡弗本人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米勒在制作这样一张海报。
如果米勒真是由这张照片获得的灵感,那么在创作这张海报的过程中他也做了大量的自由发挥,胡弗整个人明显强壮了很多,右手紧握成拳,左手撩起右手的衣袖,并且头也转过来面朝观众,衣领上还增加了西屋公司的员工身份徽章。
因为无从考证,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比如我们画中的主角罗西女士hhh。
第二片段简直了!好爱这位姐姐!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讽刺原作者本用这个富有力量的女工形象来动员女性,但其本质不过是“希望你可以当你的男人在前线战斗时去工厂工作,让男人也能像你一样终于可以在家休息一下。”(手撕信纸)
对此罗西表示:
当然这张海报在后来宣传女权主义有着深远影响,人们理解“我们”是指“我们女性”,敢于去传达一种女性力量,为性别不平等作斗争。1994年3月,《史密森尼》杂志在封面上刊登了这张照片,邀请观众阅读一篇关于战时海报的专题文章。1999年2月,美国邮政局根据这张照片制作了一枚33美分的邮票,上面加了“Women Support War Effort”的字样。在很多地方都曾以此为宣传海报。
最后,涉及美国当然不得不cue一下:
《哈莱姆街头生活》中威廉·H·约翰逊塑造了夜晚时镇上一对衣着优雅的情侣。1939年,《纽约阿姆斯特丹新闻》曾报道了哈莱姆萨沃伊舞厅的人群聚集情况,风格和肤色一样,是许多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成长的非裔美国人的骄傲标志,但在摇摆音和吉特巴在美国流行很久之后,佐特西装的华丽外表曾引发种族紧张的局势。
第一个片段提到的乔治 · 弗洛伊德,非洲裔美国公民,是5.25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事件的死者,生前是明尼阿波利斯一家小酒馆的保安。2020年5月25日,以德雷克 · 肖万为首的四位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乔治·弗洛伊德死亡,终年46岁。
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画中男主角提到的“Black Lives Matter”,即BLM,是一场国际维权运动口号,起源于非洲裔美国社区,抗议针对黑人的暴力和系统性歧视。
第二个片段中提到的“棉花俱乐部”,即后来在哈拉姆发展的盛大的黑人爵士音乐表演夜总会。这里诞生了太多精彩的黑人爵士乐、歌舞剧、踢踏舞、摇摆舞等等,以及包括画中女主提到的艾灵顿公爵——美国著名作曲家,爵士乐主要创新人物,1966年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代表作《芳心之歌》《巴黎狂恋》《上帝与舞蹈之赞》等。
起初哈莱姆的夜生活是清一色的黑人娱乐。白人歧视他们,他们在这里也歧视白人,黑人集会和协会活动固然不接纳白人,即使黑人开设的娱乐场所也不让白人入内。后来风气起了变化,也为了本地区的利益,黑社会势力渗入哈莱姆,白人在这里开夜总会,不论设在哪里,规模大小,宗旨是一样的:为白人服务,向他们提供私酒和异国情调演出,同时又不逾越白人与黑人的界线。当时有三家大俱乐部:康尼旅店、天堂和棉花俱乐部;尤其是棉花俱乐部经过几年经营,把百老汇风格引入哈莱姆,又把哈莱姆风格引入百老汇,二十岁以上的纽约人可以不过问哈莱姆区里发生的一切,但是没有不知道棉花俱乐部的爵士乐歌舞剧;美国白人更是通过爵士这个另类艺术,才开始接触到与他们朝夕相处了两百多年的黑人的灵魂。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电影《棉花俱乐部》曾以30年代纽约曼哈顿黑人区的著名棉花俱乐部为背景,讲述两组黑白人兄弟的故事。
这副十七世纪的画作如今看来也仍然是新鲜有趣的,画中描绘了一位天真的女孩与一个掩笑的仆人,穆里罗的巧妙之处在于用窗口这个框架捕捉了这一有趣的瞬间,让人忍不住想象,到底她们看见了什么,又是什么让她觉得好笑。
喜欢这副画的脑洞!
女孩吐槽人们来博物馆看画拍照只是为了证明他们来过,但这并不妨碍两姐妹在Ins上自拍冲浪不是吗?(笑
当然她们也可能在等无人机配送的海鲜饭外卖。
又或者在观察邻居。这里致敬了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
其中女孩提到的马克 · 兰迪斯,是一位技巧高超的赝品大师,他能完美复制毕加索等大师作品,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从不为利益将作品出售,相反他将自己的心血结晶捐献给各大博物馆,为达到目的他甚至扮演过发挥人道主义精神的捐赠家,执行遗愿的哀恸亲人,耶稣会神父等角色,可谓天才骗子的赝品艺术家。
哥伦比亚画家费尔南多 · 博特罗的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他往往在作品中强调一种肥胖的可爱。《舞者们》这幅画描绘了一对在屋子里跳舞的夫妇,从环境氛围可以看出这是哥伦比亚传统的家庭聚会、节日或新年庆典。另外,这应该是《奇趣美术馆》中目前创作时间离我们最近的一幅画。
博特罗用同一个名字画了几幅非常相似的画,还有几幅是80年代年画的。同样是跳舞的夫妇,在人物配色和动作上有些许的差异。
费尔南多·博特罗的标志性风格借鉴了Giotto和Paolo Uccello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再到20世纪抽象表现主义运动,并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其特点是使用圆润的人物和夸张的形式。他1961年的作品《蒙娜丽莎,12岁》体现了他对抽象表现主义动态笔触的典型运用。
感谢评论区友邻old love指出舞者们跳扭扭舞这一段致敬了昆汀的电影《低俗小说》。
扭扭舞片段的BGM也用了电影中的配乐《You Never Can Tell》
动作、舞步均模仿了电影中Mia和Vincent的舞蹈桥段,比赛以及得奖设计也参考了电影情节。(恭喜两位在马拉松舞蹈比赛中以二十年的时长胜出,真是辛苦了)
谢谢友邻,欢迎其他补充~
这幅自画像是凡高在自己割下左耳后不久创作,尽管从画面上看其伤势严重而显著,可是这幅自画像却没有受苦难的画家的迹象。6个月前,凡高曾把自己描绘为牧师或者僧人,而在这幅作品中,他恢复了更为平实的身份。他穿着工人的上衣、戴着皮帽子,看不出精神错乱或痛苦的痕迹,即便遭受着身心痛苦的折磨,依然从容地吸着烟斗。
第一个片段中与文森特 · 梵高通电话的是他的弟弟提奥,他是文森特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自文森特开始从事艺术弟弟提奥就一直不间断地给其提供经济与精神上的支持,二人亦终生保持书信来往。
可以说梵高成就了艺术,而提奥成就了梵高。可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副画,他死于对绘画的癫狂,对提奥的愧疚。而凡高自杀后,伤心绝望的提奥很快也撒手人寰。
第二个片段中提到的加布里埃尔, 传言是收到梵高耳朵的妓女。根据当地当时的新闻报道,梵高将自己的耳朵送给了一个叫瑞秋的妓女。而瑞秋这个名字在阿尔勒不常见,后人在小镇的人口普查记录中只找到一位1952年过世的名叫加布里埃尔的人符合梵高传记中提到的瑞秋形象。
可通过后代确认,死去的加布在1888年只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且并非妓女。那么,她又是为何出现在妓院,梵高又如何与之相识,又为何要把耳朵送给她,这些都成了未解之谜。
梵高喝的苦艾酒,是一种高度蒸馏酒,酒精度一般在65%以上,主要酿造原料为茴芹、茴香、苦艾这三种。酒体常见的以绿色为主,也有黄色、棕色以及无色等,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酿制工艺来决定。值得一提的是苦艾酒的酒体在阳光下一般会发生奇妙的变色效果,由绿变黄。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很多领域的艺术家们,都对苦艾酒情有独钟。高更在巴黎初见梵高,就向他推荐苦艾酒,还说,这是唯一适于艺术家喝的东西。
第三个片段中梵高已显得神志不清。有人认为梵高后期的疯癫与切耳等都跟苦艾酒有关,因为苦艾酒不仅是是一种烈性酒,还是一种能让人致幻的酒。苦艾酒能致幻听来有些神化的色彩,但其中确实可以找到科学依据。苦艾酒中的艾草是一位中药材,在浸泡泡的时候会散发出侧柏酮,恰巧侧柏酮的致幻分子与大麻的分子相似,所以致幻是真实存在的。
(一个题外话:想起锈湖系列游戏中有一章番外《阿尔勒》就是致敬梵高,游戏中出现他的画作、房间、向日葵、苦艾酒等等元素,设计得很有趣。)
玛丽 · 安托瓦内特——法国最后一位传奇皇后。 作画的伊丽莎白 · 勒布伦不但是玛丽·安托瓦内特最喜欢的画家,也是她的朋友。画面中的女王娇弱沉静,可现实中的她却被历史搅得不平静。在画作完成后不到十年,她就被马车押送往协和广场,在那里迎接她的是断头台。
被批判又被神圣化,被人称赞又被人侮辱,被追捕又被渴望。作为“洛可可皇后”,她诠释着真正属于皇室宫廷的艺术。 皇后从来不追赶时尚潮流,因为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时尚。虽然在服装上,玛丽并没有做出什么“发明创造”,但作为凡尔赛的头号模特,只要玛丽穿什么款式,那么这一季贵族们的时尚潮流也会跟随她而变化。
不得不说,关于法国大革命玛丽皇后真的十分有梗。 路易十六:“这都是什么地狱笑话。”
想要高定洛可可口罩的皇后,连手机壳都如此华丽。
出逃失败哈哈哈哈哈。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茨威格《断头王后》
《晚祷》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 · 弗朗索瓦 · 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常认为这幅作品描述一对农民夫妇在远处教堂钟声响起时,放下手上的工作,虔诚祈祷的情景,体现出他们对命运的虔诚,一天的耕种后他们感谢上帝赐给他们劳动的恩惠,也祈求上帝保佑,画面平静祥和。
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存在多重解读,最为著名的是萨尔瓦多 · 达利在其著作《米勒晚祷中的悲剧神话》中宣称这实际上描绘的是一幅葬礼的画面。1963年,在达利的坚持下,卢浮宫对作品进行了X光扫描,发现装满土豆的篮子的地方原本画着一个小棺材。
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善于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抽象荒诞的形象,他对超现实主义与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杰出贡献。
达利对米勒的画十分感兴趣,并据此创作了许多相关的作品。1933年他在超现实主义杂志《牛头怪》(Minotaure)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古怪的文章,标题是《对米勒<晚祷>中迷人形象的偏执狂的批评性解读》。1938年,达利又写了一本专著《米勒〈晚祷〉中的悲剧神话》。
到这里最后一幅,对上课过敏,又随口音乐剧的群像也太可爱了!
17世纪的荷兰画家还有一些表现解剖学课的作品也很有名,例如下面这幅由密尔威夫特(Michiel van Mierevelt)绘制的《凡德密尔医生的解剖学课》,就曾被《剑桥医学史》采用作为封面。
最后有个插曲,这幅画曾在霍格沃兹的楼梯墙壁上出现过。
1.La Joconde, ou Portrait de Monna Lisa 1503-1519
Léonard de Vinci
2.Marat assassiné 马拉之死 1793
Jacques-Louis David 雅克 路易 大卫
3.We Can Do It! dit Rosie the Riveter我们能做到!又名 铆钉女工 1942
J. Howard Miller
4.Street Life, Harlem 哈勒姆街头生活1939-1940
William H. Johnson
5.Deux femmes à la fenêtre 窗口的两个女人1655-1660
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 巴托洛梅 埃斯特班 穆里罗
6.Bailarines舞者们 2000
Fernando Botero 费尔南多 博特罗
7.Autoportrait à l’oreille bandée ou l’homme à la pipe 耳朵上扎绑带叼烟斗的自画像 1889
Vincent Van Gogh
8.Marie-Antoinette, Reine de France 执玫瑰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1783
Elisabeth Vigée Le Brun
9.L’Angélus 晚祷 1857-1859
Jean-François Millet 让 弗朗索瓦 米勒
10.La leçon d’ostéologie du Dr Sebastian Egbertsz 艾格贝尔茨医生的骨科学课 1619
Arrtibué à Nicolaes Eliaszoon Pickenoy 尼古拉斯 埃利亚斯 皮肯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