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女孩 Girl(2018)

简介:

    主角 Lara 于15岁之「老龄」才加入芭蕾舞班。由于较其他女孩迟起步,她每日下尽苦功,甚至练到脚尖破皮流血亦不肯歇息。

演员:



影评:

  1. Lara的胸很平。

    那天他去上芭蕾舞课,结束后反锁厕所,脱掉衣裳,我才知道这件事。不是女生日常自嘲的那种平,而是连A杯也差了老远,像十二三岁的小男孩。

    顺着往下扒,没穿内裤,只在两腿之间缠了胶带,须得沾湿了手去揭,扯得肉皮生疼。

    后来有一天他从睡梦中醒来,低头发现自己迎来了一场晨勃,把睡裤撑得像个帐篷,赶忙盖上被褥遮掩。之后缠上胶带,将那个部位捂得严严实实。

    尽管医生说不能这样,因为已经感染。

    好在只要他配合,手术不日就能实施。到时医生会将他的阴茎全部切除,以此造一个新的子宫和一个新的女性生殖器,并根据肠道组织决定其深度。

    ©️[女孩]是导演卢卡斯·德霍特的处女作,其于去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亮相,惊艳四座。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儿身,但在片中饰演想变性成女孩子的Lara

    电影叫[女孩],讲的是男孩想变成女孩的心路历程。

    里面有他对自己男性躯体的厌恶、同学的霸凌和包容的家庭,有为了练芭蕾伤痕累累的脚,更有他时而恐惧又时而坚毅的眼睛。

    (注:为防阅读时产生混乱,本文中的“他”、“她”均为出生时的性别。)

    很久很久以前,变性人被视为神明的化身。

    比如古希腊神话里,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儿子赫马佛洛狄忒斯,就是个有着女性性征的男性神灵。

    ©️壁画上的赫马佛洛狄忒斯,绘于公元1-50年,现藏于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

    可神话到底是神话,算不得数。真要论起来,史上第一个变性人应当是古罗马的奴隶斯波洛斯

    公元67年,罗马皇帝尼禄爱上了16岁的奴隶斯波洛斯,无奈当时社会不允许有同性之爱,他便将斯波洛斯阉了,使之变性成女子,改名Sabina,并装扮成女皇的样子,与他成婚。

    婚礼上,两人频繁热吻,毫不避讳。到了洞房花烛夜,竟还玩起了角色扮演。

    斯波洛斯扮丈夫,尼禄扮妻子,他还模仿那些初尝禁果的少女,大声叫床,佯装有破身之痛。

    ©️尼禄,罗马帝国第5任皇帝,一生娶了四个女人,最后一个就是本为男儿身的奴隶斯波洛斯,其时常佩戴标志着罗马皇帝妻子的徽章,与尼禄共同出入公共场合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一百多年后,罗马帝国第25任皇帝——埃拉伽巴路斯,一生三娶,强奸女祭司,同时又喜欢男人,尤其是运动员、奴隶、马夫这种下等男人。

    后来他干脆画眼影、戴假发、着女装。又觉不过瘾,便悬赏征集医生帮他变性,好容易成功,第一件事竟是跑去花门柳户做鸡。

    还在皇宫里开辟了一条卖春街,“像娼妓一样站在门边,摇动门帘,娇声媚语招呼着路过的人。”

    ©️据说,埃拉伽巴路斯非常爱美,曾采集玫瑰花瓣制造花瓣雨,最终导致宾客窒息。讽刺的是如此一爱美之人,最后竟死在厕所里。图为《埃拉伽巴路斯的玫瑰》

    但在大部分国家,变性人始于太监

    据史载,首个用太监当仆役的,是公元前21世纪的苏美尔人,其后有拜占庭人、奥斯曼人、印度人、波斯人和埃及人。

    实在好用,既能担起一般女仆做不来的差事,又缺了一嘟噜好玩意儿,没法儿跟主子抢女人。

    只是阉割之法异常残忍,动辄以生命做代价。

    比如奥斯曼帝国,先从非洲购得6-10岁的黑奴,将那活儿用力向外扯,然后快刀切断,在伤口处堵上一团蘸了沸油的海绵球。止血后,以抹了油膏的布子裹住全身,埋在热沙子里头,只露出脑袋。

    死亡率70%,若有幸活下,将被以高价卖到伊斯坦布尔上流阶层的闺房里,服侍贵族名流。

    ©️在奥斯曼帝国的皇室后宫,掌事太监(黑人)被称作“阿迦”,意思是“女子首领”

    ©️中世纪的阉割之法

    中国也舒服不到哪里去。

    1870年,英国官员史汀德写道,清朝的净身过程是“先用白布或绷带扎紧下腹,以高温辣椒水清洗手术部位,再用镰刀状小刀整个切断。后将白蜡针插进尿道,用浸过冷水的纸覆盖于伤口上,包扎。

    这还不算完。

    晚清太监孙耀庭在自传《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里写道,“太监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防止有些人没阉干净,再给他们挨一刀,叫刷茬儿。”

    ©️晚清四名太监合影,右起:长春宫太监张海亭、养心殿御前太监刘兴桥,养心殿东夹道带班太监王凤池,养心殿御前太监杨子真。其中王凤池因为“长得比女孩儿还像女孩儿,是宫里有名的美人,深得溥仪宠爱,有一段时间两人形影不离”

    可到底是被阉割,如今看来,顶多算半个变性人,另一半是封建社会强加上的身份属性。

    性别是一种选择,不是属性。

    真正做出这项选择的,或可说有Gender Dysphoria——“性别不安”的,是英国女人汉娜·斯内尔

    所谓“性别不安”,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性别指定并不符合自己的性别认同,因此而遭受的痛苦。

    1745年,汉娜·斯内尔22岁,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遂从姐夫那里借来一套男装,如花木兰一样变装从军,加入海军陆战队,上阵杀敌。

    后来腹股沟中弹,她担心暴露出性别,指名要求由一位女医生取出子弹。

    ©️左图是汉娜·斯内尔的肖像,右图是当时《绅士》杂志关于她的报道

    法国外交官夏尔·博蒙也是如此。

    1777年,他49岁,开始以女装示人,声称自打出生起就是女性,还要求法国政府承认他这一性别。

    国王路易十六和法院依从了他,甚至出资为其准备了一个衣帽间,里头挂满了得体的女装。

    ©️虽没做变性手术,但这改变不了夏尔·博蒙后半生是女人的事实。在此之前,有关他真实性别的彩券还曾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博蒙也被邀请参与,但他拒绝了,认为脱了裤子验明正身会让人身败名裂。赌注因此被弃。图为画家托马斯·斯图尔特1792年绘制的博蒙肖像,现存于国家肖像馆

    1910年,德国性学家马格努斯·荷西菲尔德发表了一篇关于“异装癖”和“易性癖”的论文,首次提出可以用医学手段改变人类性别的想法。

    9年后,他在柏林建了一座性学研究所——世界首家性诊所,专为变性者服务。

    最著名的手术,是1931年为丹麦风景画家艾纳·莫恩斯·韦格纳变性成女人莉莉·艾尔伯

    先是切除睾丸和阴茎,再用阴囊重塑一个女性生殖器,后将另一个女人的子宫移植进去。但因医疗水平落后,莉莉在术后第二天死于排异反应。

    ©️莉莉·艾尔伯,世界最早接受变性手术的人之一,一直渴望变成一个真正的女性。1931年,他前后接受了5次手术,包括移植一个26岁女性的卵巢和子宫,希望以此获得生育能力,但最终失败

    荷兰媒体刊了这一消息,但很快被人遗忘。

    直到2000年,作家大卫·埃伯肖夫据此事写了一本小说,取名《丹麦女孩》。15年后,它的同名电影[丹麦女孩]上映,莉莉由埃迪·雷德梅恩饰演。

    ©️[丹麦女孩]中,男演员埃迪·雷德梅恩凭借莉莉一角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但无论成功与否,莉莉·艾尔伯都给了躲在黑暗里羞于见人的变性者以勇气,尤其是迈克尔·狄龙

    她原名叫劳拉,从小到大都喜爱穿男装。1939年,她在伦敦查令十字医院接受了阴茎再造术,并通过服用睾酮补充剂阻止月经出血,最终切除子宫。

    手术进行了13场之多,是世界首个女变男案例。

    ©️由女人变性成男人的迈克尔·狄龙,是第一个接受睾酮疗法的人

    到50年代,因为荷尔蒙疗法也就是人造激素的应用,变性手术突飞猛进,发展日趋成熟。

    当时有个叫乔治·约根森的美国大兵去了一趟丹麦,2年后回国时,已变成一个叫克里斯汀的女人。

    金发飘飘、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一派熟女的妩媚,笑起来却是天真又娇俏,像个性感尤物。

    据说,他吃了一年的人造雌激素,让胸部发育,同时喉结变小、皮肤细腻,之后进行了下体改造。

    几乎是一夜之间,他成了新闻媒体的热门话题,持续数月不衰。《纽约时报》称他是“变性人的典范,散发出的魅力赢得了数百万人的心”。

    克里斯汀本人也四处演讲,鼓励人们活出自我。

    有媒体恶意中伤,他优雅回应,“虽然我不能生孩子,但却能以女人的身体享受性爱,你可以把我看成一个切了子宫的女人嘛。

    此话一出,竟引得更多人不再视变性者为变态。

    为克里斯汀主刀的医生Christian Hamburger也收到了多达465名美国变性者的信件,他们在信中明确表示有改变性别的愿望,渴盼做变性手术。

    于是,1952年,Christian Hamburger在纽约和旧金山设立分院,变性手术自此走上规模化正轨。

    ©️克里斯汀

    一年后,中国台湾也迎来了这场“风暴”。

    《联合报》头版头条,标题黑体加粗、大得惊人,“我国医学史上的创举,谢尖顺变性手术成功”。

    继西方的克里斯汀小姐之后,又出一位谢尖顺小姐。其表面看去已像一个女人了,头发蓄长,声音亦由粗糙变为尖细,谈吐与举止行动各方面,都已女性化了。现在看到男人就有点害羞。
    ©️图片来自《中央日报》,原《联合报》资料已损坏

    彼时,谢尖顺还以为自己是国内唯一,后无来者,殊不知40年后,一个叫金星的人也接受了变性。

    那是1995年,很多现代观念都尚未成型,金星躺在手术台上痛得撕心裂肺。因怕麻药影响效果,他没有打,“肉皮翻开的一瞬间,钻心的疼,一个摄影记者看了当场就晕过去了。”

    进行到第三阶段,连医生都看不下去,说“你的胸做完了,胡须和喉结也没了,别再做了”,但金星坚持,“医生,你不要开玩笑了,这算怎么回事。”

    ©️金星早在青春期就接受了自己的女性意识,没做手术时就穿着大花裙子走街串巷,对性的意识非常清晰,几乎是在没有任何心理抗拒的情况下做了手术

    千禧年以后,变性者层出不穷,有超模莉雅·T、安德莉亚·皮吉斯,导演沃卓斯基姐妹,演员拉弗恩·考克斯,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布鲁斯·詹纳。

    2015年,他以变性后的新身份凯特琳·詹纳登上《名利场》封面,下面一行字,写着“叫我凯特琳”。

    他还用这个名字注册了一个新的推特账号,说,“如果我到死都瞒着这个秘密,什么都没做,那么死前躺在床上,我会对自己说,’你虚度了你的一生,你从没有面对过你自己。’我不希望那样。

    ©️左图为奥运冠军布鲁斯·詹纳,右图是其变性后的新身份——凯特琳·詹纳

    在此期间,有关变性者的电影也陆续出现,比如[玫瑰少年]、[男孩别哭]、[穿越美国]和《姿态》。

    比如[普通女人]里,接受男性生殖器切除术的玛丽娜。[迷恋荷尔蒙]里,李佩斯饰演的变性舞者。

    ©️[迷恋荷尔蒙]

    还有[女孩],Lara送弟弟上幼儿园,老师问,“你是他姐姐吗?”Lara迟疑了一秒,但很快笑着点头,语气干脆又轻快,“是,我是他姐姐。”

    随后离开教室,踏过走廊,这5秒钟里,他两只手抓着背包带子,脸上始终挂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就好像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女孩]

    可不就是认可?敢于活出真实的自我,为此不惜经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勇气,当然值得被认可。

    讽刺的是时至今日,金星微博评论区里,依然还是“你这个人妖”、“不男不女”的辱骂之词。而就因为有这些辱骂,中国400多万跨性别者,有超十分之一的人曾尝试自杀。

    该怎么说才好呢?

    一个真正自由的时代,是不会用性别做戒尺的。无论出生时什么样,每个人在性别上都是自由身,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与生活。每个人变性都是因自己想要,而不是为迎合社会的性别规范。

    每个人都在意你的核,胜过你的壳。

    -

    作者/六姨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2. 如果要在2018年的电影中选一部最让我难忘的处女作,那我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这部《女孩》,尽管还有两个月这一年才会结束,但我依然可以肯定,不会再有哪部处女作能超越《女孩》给我带来的观感。这部早在今年五月就亮相戛纳电影节的比利时电影,在当时可以用惊艳四座来形容它映后的反响,各国媒体不但异口同声的夸赞这部电影,更有豆友戏称这部电影的导演,年轻帅气的,会成为下一个戛纳电影节的“亲儿子”。最终,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的摘得了戛纳影展中“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表演和金摄影机最佳处女作两项大奖。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我有幸在这部电影的北美首映礼上观看了影片,也绝对相信了戛纳电影节上它收货的赞美,绝非浪得虚名。

    导演与主演亮相戛纳电影节

    电影的名字是《女孩》,但影片的主人公却是一个男儿身,主人公的名字是Lara,她是一个酷爱芭蕾舞的孩子,虽然她的生理特征是男性,但她的心理,却始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子。由于她对于芭蕾的热爱,她要尽可能的保持身体线条的纤细才能跳好女生的动作,因此她不但要服用雌性激素,还要在每次练习舞蹈的时候,把男生的性器官用胶带缠住。除了一个青春期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外,Lara平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练习芭蕾,以及定期去医生那里领取雌性激素并查询何时可以进行变性手术。

    随着一天天的成长,Lara要面对的,是每时每刻如何抵抗自己变得更加男性话的身躯,因为她太想完成能让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芭蕾动作;尽管爸爸和家人都给予了Lara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关心,但为了跳好芭蕾舞,Lara还是要不断的与自己的身躯以及心灵抗争。最终,为了能够真正以女儿身跳芭蕾,Lara还是做出了年轻人在偏执的时候会做出的傻事…

    男儿身女儿心的Lara

    可以说,这部电影所塑造的主人公,是今年大银幕上最幸福也是最“不幸”的人。她的幸与不幸都来自于她对于自己身份的认知。她是幸运的,因为她内心无比坚定的相信自己是个女孩,这份属性的认同,有着无比珍贵也无法取代的意义;这份认同,是完全源自她最原始的心底,由内至外,不需要别人的评判。然而,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的身躯毕竟保有男孩的特征,因此她就不能完全的享有女生在舞蹈时那种得天独厚的自由。

    她的幸与不幸,还自于她对于芭蕾舞如同痴迷一般的爱恋。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深爱到忘却一切痛苦的梦想,对于这个梦想的强烈追求,已经上升为一种无比强大的信念。这个信念,强大到一切都可以为之让步,也强大到让她可以克服所有阻碍,甚至不惜用最原始的手段克服生理的障碍,即便那种痛,让人无法言表。可恰恰就是她要承受的这份痛苦,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幸”,男儿的身躯,需要她比芭蕾舞队的同龄人(无论男女),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她不但要承受用更多胶带缠裹脚趾、并跳折脚趾的疼痛,还要面对寝室里女生们对他男性身躯的好奇与嘲弄。然而,她的这份不幸,也恰好源自她这份近乎偏执的信念

    为芭蕾不惜一切的主人公

    作为自己的处女座,导演卢卡斯.霍德特在整部影片中没有半点怯场的意思。在交代故事的时候,他将主人公生活的诸多片段串联在一起,让观众跟随镜头,感受主人公面对自己身体时的矛盾和挣扎,虽然电影中有很多值得人感慨,甚至情绪崩溃的地方,但导演却都在最恰当的时候收住情绪,从不让人感到滥情或煽情,这份冷静与克制,对于一个新人导演,十分难能可贵。另外,更难得的是,导演将这样一部LGBT题材的电影,拍出了一份内核平静如水、不卑不亢的特质;毕竟以trans-gender(变性人)为主人公的电影,都多少会从这个人群受到的不公以及自我在权益上的抗争做文章,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然而这部《女孩》恰恰没有这样做,它更加纯粹,更加简单,影片的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无比清晰的认知,她无需别人的肯定,也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也就使这部电影顿时充满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质。

    导演的颜值真的没谁了

    之前提到,这部电影在今年戛纳电影节取得了“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表演奖,这个奖项颁给这部电影的主演,绝对实至名归。这个小男孩真的是这个角色最佳的人选,或者说,正是这个小演员精准透彻的演出,才让这部电影焕发出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维克多尚未发育完全的身躯本就纤瘦,再加上他白皙精致的脸部线条,都为他诠释这个角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除去外形的优势,维克多的表演也是十分生动,在动作和神态上,他不但把一个“女儿心”在青春期的害羞与腼腆呈现出来,还把“男儿身”带来困难时,这个角色本身的坚强和任性演绎的细致入微。

    小主演是全片最让人欣喜的发现

    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两处:一处是主人公Lara由于脚趾被过度包裹并用力跳舞受到极大损害时,她要在舞蹈教室强忍住所有疼痛继续跳舞的神态和举止,明明已经疼到满头大汗,她依然在踟蹰着默默擦汗,并不断呼气,此刻她充满坚韧和恐惧眼神微颤,让人顿时心生怜悯。第二处是电影的结尾,在经历了诸多痛苦之后的Lara,自信优雅的行走于地下通道间,你能从她轻轻上扬的嘴角和微微昂起的头颅间,感受到一份经历风雨之后的洒脱和自信,说实话,这个镜头可以列为2018最美的镜头之一

    最后,我真的要点名表扬这部电影里的爸爸,他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我见过最善解人意、对孩子报以最大温柔与理解的父亲。

    电影中的爸爸,可能是今年最让人暖心的爸爸

    无论片中的小主人公Lara做出怎样的决定,爸爸这个角色在影片中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不但跟Lara 一同见医生、咨询手术的事宜,还总在Lara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如果这世界上所有LGBT人群的家人都如同这位爸爸一般,那这个世界绝对可以美好数百万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3. “不 我不想成为榜样 我只想成为一个女孩”

    爸爸回答说:“可你就是个女孩。”

    《女孩》

    2018年的《女孩》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不仅拿到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和酷儿金棕榈奖,演员维克托·波尔斯特更是凭借对主角的出色诠释收获了一种关注单元最佳演员奖。这部遍布痛感又克制压抑的跨性别题材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中的Lara是一个梦想成为芭蕾舞者的15岁女孩,“老龄”加入芭蕾舞蹈班的她不是很在乎每天练习到脚尖流血,因为更加疼痛的是关于自己生错性别的苦楚。一点点被揭开的生活暴露出Lara的真实性别,还有关于身体和灵魂的抗争。

    但当被询问是不是弟弟的姐姐时,Lara会开心地点头回答:对。

    金色的画面和轻盈的步伐。发自内心的笑。然后害羞地拢拢头发。

    本期周限定观影共有22人参加, 一共22条评论, 平均分数为77分

    @ 65/100

    更多的是主人公自己跟自己的博弈,关于认同感,直面与接受。

    @ 70/100

    觉得结尾的处理有点小失控。看之前担心影片会出现过多的外部矛盾,所幸导演没有选择这样,大部分呈现的是主角的内心冲突,反而更加令人揪心。音乐让我想起了菲尼克斯的《她》。

    @80/100

    其实Lara已经非常幸运了,拥有开放包容的家庭和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家人,身边同学虽然还是难免戴上有色眼镜看他,但至少影片中并没有展现出过多被欺凌被侮辱的情况。但即便如此却仍然看的非常揪心,毕竟从Lara每一处细微的神情中都能看出,做这样一个决定绝不仅仅是有足够的勇气那么简单,方方面面要承受的痛苦与挣扎都太多太多,我甚至难以想象更多那些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的人该如何坚持下去。导演主演都是宝藏,导演处女作便能拍的如此稳重实在难得,手持拍摄与光影的运用也都不错,而主演更是出色,雌雄同体惊为天人的气质相貌与细腻的情绪把控着实令人难忘。

    身体的冲突 身体的痛苦

    @ 75/100

    电影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疼痛”,不仅仅来自于身体上撕裂流血的疼痛,更多是来自于内心上的疼痛。外界对于他的好奇不解嘲笑,与家庭对于他的包容关心心疼形成的强烈对比,一次又一次引领我们走进劳拉的内心。愿世间善待那些勇敢矫正上帝失误的人们。

    @ 75/100

    即便灵魂是个女孩,但依旧被身体支配着,笑而不语,在澡堂的约束以及最后的决定,都是灵魂在与身体抗争。少了来自家人的压力,多了来自医学的帮助,要真正地做自己,这似乎还是很难。

    @ 78/100

    夹紧膝盖,打开胸廓,踮起足尖,高挽发髻,穿上芭蕾裙,套上白丝袜,她是最傲的玫瑰,最美的女孩。剪刀咔擦一下,Victor彻底消失,Lara涅槃重生。

    @ 80/100

    完全不像新导演搭配新演员的作品,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变性前的一段心理,叙事和情绪表现很稳。周围环境的包容反过来变成压力让身体上的束缚尤为显眼,什么都变了其实在自己看来是什么也没变,影片反复展现观察身体变化的段落比最后那一下更让人揪心,心理的溃败让人心疼。

    迫不得已进入浴室的Lara 和快要习以为常的不自在

    @ 70/100

    比起社会和家庭的包容与支持,最重要的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坚持。色调与配乐相得益彰,但剧情太过重复,除了主人公内心的斗争,外部的矛盾过于平淡。几处强烈引起心理不适。

    @ 75/100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演员演技灵动,电影整体节奏有些拖沓,练舞的段落尚有很大的设计空间,剧本稍显粗糙。

    @ 80/100

    “女”主角的演技绝了 完全看不出是男孩子演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家庭氛围 最让人难受的是 即使家人都认可了 从心底完全接纳自己也还是好难 电影中的每次流血都是钻心的痛啊 但是最后破茧成蝶的那一瞬抬头 真的太美了 《女孩》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过多的技巧 甚至显得有点青涩 但却很好的展现了成长之“痛”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部LGBT电影

    @ 85/100

    我不想当世界的榜样,我只想做一个女孩,导演用冷静的视角纪录了Lara这样一个跨性别者的心路历程,从心理再到生理的一个蜕变,虽然她身处一个开明的家庭中,但是她依然克服不了自卑和他人的压力,导演尤其对她在芭蕾舞校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特别多的特写,一个美丽的舞蹈却要承受无比强烈的痛苦,主角的表演真的是出彩,就是章娘娘的那句极有层次感,所有的情绪诠释非常到位,作为一个新人演员真的是意想不到的好了。


    同为2018年跨性别群体题材的美剧《姿态》反而刻画了众人物绚丽多彩的人生,透过身处80年代五光十色的纽约里的边缘人群展示出更多的骄傲与反叛。只不过,时代变迁却依旧陈腐,偏见歧视与冷漠疏离无一例外阻碍他们成为她们。

    《姿态 第一季》台词

    而Lara的生活也绝不是茫茫众生中的一粒,在看不到的和被忽视的阴影处,多少挣扎的人也午夜梦回流淌过她的眼泪,不过是为了做回自己,行如常人。


    @ 75/100

    去你马的一切都很好,我一个人怎么对抗这整个世界。

    我明明活出了自己的样子,而你们却问我正不正常?

    @ 80/100

    维克托·波尔斯特的独角戏,精湛的演技着实让人惊叹,情绪上的拿捏也十分到位,简直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女孩”一词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 70/100

    从风格到内容让我联想到前年的《生吃》,但《女孩》相对平淡化,真实化。主角台词极少。我难以得知主角这两份热爱的缘由,导演也并没有着墨于此,于是作为观众丢失了大部分的代入感,甚至结尾的高潮也略显力度不够。可是疼痛感是真实的,就好像纪录片式的疼痛。

    @ 90/100

    它不仅仅是一部lgbt电影,也是一部青春片。懵懂时对性的探索一段被处理得十分精妙。与父亲间的欲言又止,关心与埋怨参杂其中的关系描写真实地晃眼。她勇敢,他坚强。可惜的是,又婊又立的人总是存在,侵犯人格后的谢谢更是刺耳。阳光下踮起脚尖带着的微笑越自然,也越让人悲伤。随着第一次萌生情愫,席卷而来的是对自己无限的怀疑与厌恶,当我闭着眼睛听到剪刀下去的咔嚓一声,蜷缩着感受由内至外的疼痛。所幸的是,听到急救车和父亲呼啸而来的声响。父亲的角色品格设定已经大大超过了平均值,关心呵护,懂得倾听,善于引导,尊重决定,但即便如此,女孩儿还是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进行转变,那现实中的她们又是多么辛苦呢?

    Don't you think she is beautiful?

    @ 75/100

    Lara之所以美,是因为优雅的芭蕾舞之外她有着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灵魂,勇敢且坚定。

    @ 78/100

    看到最亲近的爸爸也会无意识就闯进房间的时候其实心会被刺一下 其实Lara才是自始至终都在捍卫自己的人 身处在一个眼神和一句话语都像细针的环境中还在忍着眼泪坚定地做着成为女孩的努力 所以看到结局大步前行的Lara才会觉得 真的已经是勇敢的女孩了 主演的选角实在合适 无论情绪还是动作都非常到位 芭蕾舞的几个旋转看得窒息

    @ 85/100

    不畏惧疼痛,只想尽快的摆脱这副身体,迎来新生。对男性本体的厌恶与青春期的焦灼表现得很到位,看完之后,想到一句话『做女人,难』…

    @ 81/100

    努力练舞后的脚伤痕累累,风言风语下的心血迹斑斑。她是个女孩,那么勇敢又那么脆弱。半路出家的她,怎么才能化茧成蝶,跳出美丽的芭蕾?

    影片聚焦在一个普通变性者身上。少见的是,并没有着力渲染来自外界的压力,在相对理解的环境下,主角内心的挣扎和疼痛变得更加深刻,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对敏感神经的煎熬。很难想象这种痛苦会在现实中被放大多少倍,希望每份勇敢都能得到理解与尊重。

    最后的Lara

    @ 77/100

    如同那练习芭蕾留下血淋淋的伤,每一步都是那么艰辛痛苦, 演员是真的很棒每一个表情动作都能看到所承受的痛苦却很坚定,莫名想到了国内一位舞蹈家,看似光彩夺目的后面却是旁人无法体会的付出,不管怎么说追随自由和希望的人是勇敢而且值得尊敬的,愿冷言冷语的人少一些。

    @ 75/100

    克制而又细腻,在如此包容的社会中,作为T生活也是如此艰难,虽然我觉得她身边的环境已经很温暖了。只是觉得以这种突破平静爆发式的决裂方式作为收尾过于草率了。

    @ 75/100

    真是看着都疼系列,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更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本片涉及常人很少了解的变性题材,加上冷静克制的叙事节奏和稳重的表演风格,使它避免沦为一部平庸之作,电影中无处不透出主角对现在身体的厌恶和想做一个女孩的渴望,做女孩,痛并快乐着。


    献给那个女孩 和女孩们


    本周“春天的放牛班”周限定观影就到这里,以上。

    See you next week.

    PS:欢迎加入【春天的放牛班】,卑微看客开开心心热爱电影~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往期回顾

  4. 《女孩》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欧洲电影,长镜头,较稳定的手持摄影,同一场景内的不连续剪辑,视觉重复,片段式情节拼贴,以及往往不把一段情节拍“完”,必要的信息一旦传达给了观众,就由“因”点到即止地切到这一事件的“果”……然而在2019年这一套语法系统放在欧洲电影的维度算是相当陈旧了,导致整体视听落入了窠臼(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出彩的段落,比如中段舞蹈镜头、结尾的自我阉割前后的长镜头)。

    《女孩》的叙事逻辑也非常简单,芭蕾舞练习和家庭生活相互穿插叙事形成互文。从文本节奏上可把影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大约在一小时以前,情节组织非常细碎闲散并且波澜不惊,也可以认为在为后四十分钟做铺垫,交代了Lara关于其特殊生理属性的诸多生活细节和不便之处,这种变性过程中的视角选择已然十分清奇巧妙。在表现一个变性过程中的男(女?)孩时导演特别难能可贵地摒除了来自社会环境或者生活环境的恶意,而从Lara的角度放大了来自人物内心原本极其细微的敏感和痛苦,比如在和同龄女孩玩闹时的无所适从,更衣洗澡过程中的极度自卑,面对同(异?)性时的尴尬处境,诸如此类的细节经由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准确地被描绘出来。镜子作为道具频繁出现承担了重要作用,导演不断让Lara的男性身体直接先以镜像的形式出现,代表Lara对自我的观看审视,达到的效果就如同我们对着镜子凝视自己的一些缺陷或者先天那么不令人满意之处时的心态,当然Lara所面对的比常人要痛苦得多。

    一个小时之后,电影的段落时间变长,同时被赋予了更抓人眼球的戏剧性,从参加同学的party被强硬要求看生殖器(这是为数不多来自外界的伤害,但这种伤害的来源不是人性恶也不是歧视,而仅仅是一种过于自我的好奇心)开始,到逐渐和父亲失去沟通,从舞蹈课上频频受挫,到面对邻居男孩却难以接近的痛苦,一波接一波的具体集中的事件把前一个小时琐碎铺陈的各种潜在矛盾推向高潮,最后因严重受伤而未能参加舞蹈演出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了Lara的自毁行为,动机铺垫足够令人信服所以视觉和情感都极具冲击力。

    前松后紧、前缓后急且不露痕迹的剧作结构使全片节奏有一种灵活的张驰之感。当然这种结构的舒展性牺牲掉的是文本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也就是剧情被限制在了文本内部,情节正空间以外缺乏负空间的延伸,我们只能了解到导演拍了的,导演没拍的(更深层次的人物肌理),则是难以捉摸、模糊不清的。

    对我而言电影最难以完全共情的地方在于,它几乎没有提及Lara为什么想成为一个女孩(我本人完全尊重任何人去选择自己的性别,但作为电影这一点不做交代实在有损情感共鸣),如果缺少一个内在情感动机的驱动,那么“变性”在我看来就只是一个硬设定,况且这个电影并非旨在社会批判,而是人物状态主导的私人化表达。除此之外,刻意制造“真空”环境,让整部电影仅属于Lara一个人,几乎没有其它非功能性角色,唯一有所立的父亲也因过于理想化,以致其人格是丧失的。以及过于草率的结局也令人不适(而且医生明明说了只要耐心服用药物就会正常发育,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原因?最后还得Lara自己动手)。

    《女孩》固然题材大占优势,但仍然未能冲进主竞赛,首要原因在于对于戛纳这类电影节,对准边缘少数群体的电影实在太多了(像前一年的《每分钟120击》),这种欧式写实风格也太常见了(已经被达内兄弟玩得差不多了)。而且《女孩》在技法层面确实平庸且无所建树,“一种关注”入围并且给了表演奖大概就算是对它最准确的定位和肯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