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记忆月台 A Memory to Remember(2013)

记忆月台 A Memory to Remember(2013)

导演: 罗景壬

类型: 剧情 爱情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2013-11-06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如果说罗景壬为伊莎贝尔喜饼拍摄的《我们结婚吧》让他的作品在大陆小有名气,那么《记忆月台》则是让他几乎圈内尽知,圈外闻名的成名作。《记忆月台》改编自英国BBC报导的地铁遗孀请愿新闻。Margaret McCollum与演员丈夫Oswald Laurence在这个地铁站相遇,“Mind the gap”(小心月台间隙)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后来两人恋爱、交往、结婚生子,牵手走过40个年头。Oswald Laurence录制的“Mind the gap”从1950年代后就开始在伦敦地铁北线播放,2007年Oswald因心血管疾病过世。“我知道就算他走了,只要我想他,我随时可以走去听他的声音。”Margaret 说。但是新的PA数位系统装设后,Oswald的声音便在去年11月之后消失了。当伦敦交通局接到通报,听到了这则故事,相当感动的交通局决定在堤岸站换回Oswald版本的Mind the gap。

    广告开始,几个空镜头,通过英文站牌、地铁隧道,展示故事发生的地点——英国地铁,也就是原故事的发生地点,向下移镜头出现的白人站台工作人员也印证了这一点,一支台湾广告,专门在台湾的林口摄影棚搭建了一个伦敦地铁站,主演也全部是白人,可见还原来源故事的决心。一开始几组的镜头都集中在站员身上,然后“小心月台空隙”这句广播出现,随之出场的还有女主角,一位老太太,孤单地坐在车站长椅上。站员和老太太遥遥相望,令人猜测他们俩是否产生情愫。站员开始独白:“我从未与她说话,几年来一次都没有,我总是看到她坐在月台的同一个座位,从不搭车,只坐在那”此时背景不同但是老太太动作连续的镜头快速切换来展示老太太向椅子上坐的过程,同时表现“几年来”这一持续时间段。“我总想着,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什么都没问,因为她至今没和我说过话”这段依然展现老太太茕茕独立的状态,戴眼镜,不戴眼镜,穿短袖的夏天,戴围巾的冬天。同时这种两相观望的独身男女的情节设置也让人想起王家卫的风格,两个老人是会擦出黄昏恋的火花还是会做好朋友呢?继续推进剧情前进。前面站员 “她至今没和我说过话”话音刚落,老太太就开口了:“先生,小心月台空隙”,并向站员走来。站员问“我能帮你什么吗”,老太太解释:“这是我丈夫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站员似乎很感兴趣,想听完整的故事,请老太太坐下,两人坐在一张长椅上。老太太开始解释“40年前,我和我丈夫在这个车站相遇,我们恋爱,约会,生了个孩子,他是个很好的父亲,声音也很好听。幸好,星探没有发掘他的好嗓音,我得以独占。 不过,整座城市的人都能听见他的声音,虽然他已在三年前过世。”此时开入一辆地铁,站台广播又开始说“小心月台空隙”,只不过是女声,老太太说:“你听”,但是脸上的表情十分困扰。站员问她“以前广播是你丈夫的声音吗?”回答是“是的,但是被换掉了。我没有这个权利,但还是想求你件事,我能否拿到他的录音带?”站员也探口气:“他的声音也伴随我几十年了,但我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今天刚把整个系统都换掉了”老太太强颜欢笑地说没关系,站员表示抱歉。老太太离开。站员又开始独白“那天之后,我再没见那位女士来车站,当然,他没理由再来了。时间让一切悄悄流逝,知道什么都不剩。”之后闪回到老太太的丈夫年轻时弹吉他的镜头,色泽暗淡,清晰度似在模拟DV录像带,丈夫在弹吉他,唱着一首歌(是一首专门做的歌曲《It was may》),在这样的背景音下,纪录片一样地叙述(回忆)两人相遇(男生对女生说“小心月台空隙”)相爱的过程,间或回到现实,重复老太太“坐在月台的同一个座位”的等待听丈夫声音的情景(此时的歌词为“你说,听见你的声音,便是重逢日”),之后再到丈夫弹钢琴唱这首歌,以及在录音室唱这首歌,表示这首歌一直在被唱着,暗示他们对这首歌的重视。录音室是丈夫在试音或者面试,但是面试官不很满意,打断了深情唱歌的丈夫,不过请他帮忙录那句“小心月台空隙”,解释了他的声音是如何被当做站台广播的。镜头切到车站,字幕显示“两个月后”,依然是开头一样的站员背后镜头,之后老太太出现,带着行李,车辆停下,广播传出的声音——是她丈夫的那句“小心月台空隙”,站员走来,老太太露出笑容,站员说“太太,我们找回你丈夫的声音了,虽然不是整座车站,但是至少这座车站是。”然后给她一枚金士顿U盘,说“他的声音是我们共同的回忆”,这是全片唯一出现品牌的地方,7分35秒中仅占两秒。站员看到她的行李问“你要去哪里吗”老太太双关地回答“我可以往前走了”,意示放下了之前的悲伤,站员提出帮老太太拿行李,这时是站员的肩后镜头,下一个镜头反打,拍原是站员的正面,但是站员确变成了年轻的丈夫,对依然没变的老太太说出初识那句“小心月台空隙”,镜头切至两人远景,年轻丈夫和老太太背影,音乐响起,镜头成为年轻丈夫肩上镜头,老太太回到年轻时候的样子,笑靥如花,仿佛两个年轻人初遇的怦然心动。然后镜头再回到两人远景,回到了现实,是站员送老太太上地铁。最后一个镜头,站员摘下制服的帽子,地铁站灯光依次熄灭,站员走远,LOGO出现,影片走向尾声。最后几个反打的镜头是全片的高潮,也是煽情最用力的一段,像极了《本杰明巴顿奇事》,那种时光流逝,真爱永恒的主题,再加上两位老人之间的善意,催人泪下。

    “有个朋友突然打电话来谢谢我,他的爸妈分居好久,快二十年没有讲过话了,却因为看到这部广告片,重新恢复联络了。”罗景壬说这部影片的评价,这是他今年听到最好的赞美。

    在“V电影”网有一位叫“阿V不熬夜”的网友这样评价:“很早就看过这个广告,它讨巧,可是讨巧的不会令人生厌反而铭记于心;它简单,但是里面的拍摄技巧,适当的闪回使用,意象化结尾,旁白和字幕,特别是音乐,精致的让人无可挑剔。它是广告,可是成功的将故事融合了产品的特质甚至包括对于用户心理的解读,这是现在很多广告做不到的。这条片绝对不应该只值4.2分。”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微电影的经典之作,电影的质感和叙事结构,闪回时色泽的变化,定制的背景歌曲,可以说是罗景壬执导水平的里程碑之作。同样的还有金士顿的另一部微电影《记忆的红气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对逝去的妈妈思念,而给警察局打电话,想要找回妈妈的催泪背景。然而本以为会是一次斥责或是无视,但接电话的警察大叔却用最暖心的方式答复了小男孩。在小男孩的心中,红气球是特别的存在;而在警察大叔的心中,小男孩也是特别的存在,因为警察生活到了该退休的年纪,见惯了各种情况,在快退休的最后,大叔的决定给了这个男孩生活的希望。影片同样在结尾时发力,退休的警察带领整队的警察来给小男孩送来礼物,刚硬的警察形象和柔软的内心产生巨大对比,同样令观者落泪。但是《记忆的红气球》传播度并不如《记忆月台》广泛,也许因为主题不是最容易被转播的爱情主题。
  2. 金士顿的短片《记忆月台》中老奶奶丈夫所唱的那首歌是由柯智棠演唱并创作的歌曲<It was May> /《那是一个五月》

    我认为这首歌在短片里起到了抒发情感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在老奶奶得知列车员帮不到他并且走后,短片响起了<It was May>这首歌,老奶奶和已经过世的老爷爷年轻时候的快乐时光一幕幕闪过,他们彼此相识相知相爱,从第一句 “Mind the gap”开始,就跟这月台有了不解之缘,后来,歌曲结束,是老爷爷年轻时在录音室,阴差阳错,替全英地下铁录制了一句“Mind the gap”,这是他们相识时,对老奶奶说的第一句话,更令人感动的是,歌词中写到“And I will count the hours when will you return, 我会倒数着你何时会归来的日子/ And you said, I will return when I hear your voice again ,而你说 当我再次听到你的声音 就是重逢之时。 /I will return, as promised, when the roses bloom again. 正如我的许诺,玫瑰再开花之时,我会回你身边。”

    再次听到你声音时便是重逢之日,于是老奶奶每天都来月台听老爷爷对她说的第一句话,“Mind the gap”

    影片最后又响起了这首歌,老爷爷的声音回到了这个月台,老奶奶也要去别的地方,因为人要向前走,而陪伴她的有最美好的记忆。

    逝去的并不是逝去了,活着的人还有着和他的记忆,那他就依然活着,活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Still,memory ling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