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人生的另一天 Un día más con vida(2018)

简介:

    1975年,华沙。43岁的Kapuscinsk是一名出色的记者,经验丰富且满怀理想,是革命与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在波兰的新闻社,他请求上级派他前往非洲安哥拉。这个国家正陷入独立前夕的血腥内战。Kapuscinski由此踏上了一条直达战争核心的自杀式旅途。他再次直面战争的残酷,内心首次产生一种无力感。安哥拉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他在波兰是记者,从战场回来后却变成了作家。

演员:



影评:

  1. 你是否还将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单纯地理解为必须得由实拍影像构成?

    事实上,自电影史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诞生之后,纪录片的定义与内涵就在不断地向外延展,而在过去近一百年里,纪录片也早已发展出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念。

    《北方的纳努克》海报

    今天,DOCO君要向大家推荐的这部作品就从形式上彻底颠覆了纪实影像的传统概念,因为它不仅是改编自真人真事的非虚构题材,而且还采用了80%的动画+20%的实拍回访,是以一种嫁接的方式完成了对客观真实的演绎和记录。

    《人生的另一天》,一部改编自波兰战地记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 1932年至2007年)同名报告文学的动画电影,同时也是一部讲述西非国家安哥拉摆脱殖民地身份、走向内战的历史题材电影,此片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首映后曾摘得多项大奖,近期也已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中国观众终于能一窥其庐山真面目

    《人生的另一天》官方海报

    影片的主人公即卡普钦斯基本人,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战地记者之一,从1958年起,他开始在波兰通讯社工作并负责远东新闻,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他曾多次报道非洲、中东和世界各地的战争、政变和革命事件,并根据这些经历写下多部报告文学作品。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

    1975年,怀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卡普钦斯基说服上级将自己派往西非国家安哥拉,因为在此之前,安哥拉已被葡萄牙殖民侵占三百多年,但到了6、70年代,该国开始出现民族独立的征兆,国内也相应地酝酿出了好几拨游击武装力量。

    然而,70年代正是美苏冷战的白热化阶段,安哥拉内部不仅出现了由苏联、古巴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MPLA,简称安人运)和由美国、南非支持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UNITA,简称安盟)两股势力,而且这两股势力更在后来安哥拉独立后爆发长期性内战。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 党旗

    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 党旗

    肩负着战地记者的责任,卡普钦斯基试图前往这场战争的最前线进行采访报道,并以此让全世界看到安哥拉最真实的样子,事实上,当1975年安哥拉爆发内战时,他是唯一在当地的外国记者,而《人生的另一天》所记录的正是卡普钦斯基的这次特殊旅行。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在非洲

    在本片中,编导主要通过动画的形式来讲述故事,但在近60分钟的动画内容之余,影片又夹杂了近20分钟有关此次事件的人物采访和档案资料,曾经帮助过卡普钦斯基的朋友、女战士、司机乃至接受其采访的安人运将军法鲁斯科均有出镜画面。

    《人生的另一天》剧照

    影片的最高潮是卡普钦斯基在获得关键采访信息后所面对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因为当时的安哥拉正值冷战最前线,很少有人知道那里正在发生什么,但卡普钦斯基的独家新闻却已经具备高级情报的价值他只要发出报道就可能被美国中情局截获并影响到安哥拉整个国家的命运,最终,卡普钦斯基在再三斟酌后决定隐瞒自己的发现。

    《人生的另一天》剧照

    本片主要部分虽为动画,但它却弥补了历史题材中影像材料不足的缺点,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纯纪实和口述历史的窠臼,让人们看到了纪录片与动画发展的新尝试。

    例如在刻画卡普钦斯基与另一位记者目睹一场可怕的公路大屠杀时,影片既以丰富的视听语言还原了卡普钦斯基在书中的记录,而且又避免了让观众直接看到战争与流血画面,确实有一种扬长避短的效果。

    《人生的另一天》剧照

    又如在刻画卡普钦斯基于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之间艰难抉择,即犹豫要不要发出独家新闻之时,影片还穿插了部分超现实主义和不同时空的想象性画面,也算从另一种角度补充了卡普钦斯基对战争的混乱状况的描述。

    《人生的另一天》剧照

    《人生的另一天》剧照

    《人生的另一天》剧照

    或许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动画一直都是一门高假定性的艺术形式,它所呈现出内容也多是虚构的创作,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动画同样具有纪实性,有重现真实的功能。

    尤其是在历史和科学探索类等还原与想象成分比重较大的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动画的影子。

    早在1918年,动画尚处于一种视觉奇观与娱乐的时代,美国导演温莎·麦凯就制作了一部名为《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The Sinking of the Lusitania)的动画短片,这部短片以严肃而阴郁的风格叙述了1915年英国跨大西洋客船被德国U型潜艇击沉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真实历史事件。

    《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海报

    在照片和录像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温莎·麦凯用他的动画技巧对灾难事故进行了一次戏剧化呈现,同时又有力地号召美国人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

    该片以动画形式再现了整个悲剧的发生过程,影片内出现的情节与人物,透视与比例,节奏等等都完全写实,这种完全写实的风格更贯穿整部影片。

    这一表现方式既获得了观众心理上的认同感,也让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了事件的真实性,因而它也被学界定义为第一部“动画纪录片”

    在此之后,“动画纪录片”的概念又被一系列作品所深化,《空中致胜》(1943)、《星星和人》(1964)、《雷恩》(2005)等案例都使得“动画纪录片”的形态和类型不断丰富并扩展。

    《空中致胜》海报

    《雷恩》剧照

    到了2008年,由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制作的《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一片更将“动画纪录片”的概念推向最高潮。

    该片不仅完全使用动画手段还原了1982 年贝鲁特大屠杀事件,而且影片作者还以半自传体的方式对历史事实进行重演,技法极其高明,从而达到了以小博大的效果。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剧照

    现如今,《人生的另一天》可谓又一次继承了《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先锋理念,并且还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融媒体的形式,将动画与实拍画面杂糅在一起,使得观众更加接近于作者所表达的真实世界。

    《人生的另一天》动画创作过程

    伴随着动画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大量使用,“动画纪录片”的概念早已从学术界进入创作维度。同时,动画对纪录片的挑战也使我们看到了动画服务于影像纪实功能的独特价值。

    在未来,纪实类动画又将出现什么新的表现形式,我们拭目以待。

  2. 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忘记自己的理想的?

    我是一个喜欢幻想未来的人。多数幻想都仅限于幻想,只有一个,被我很认真的研究过、计划过、渴望实现过。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把它忘了。忘了这个曾经的理想,选择了完全无关的专业,完全无关的道路。4年前一个阴差阳错的机缘,我进入到了这个曾经只在我幻想中存在的行业。人生仿佛被按下了开关,一直以来的所有冲动、渴望与激情都找到了安放与释放的出口。某个疲惫归家的深夜里,看着街边熟悉的建筑与景象,我忽然想起:啊,我好像曾经幻想过这样的生活呢。

    然而半年前,我选择了离开自己的理想。这个选择跟当时的东家有关,与环境有关,也与生活有关。我的理想无法养活我。人在无法维持生活的情况下没有资格谈理想,想要生活得更好的我,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理想。但是多年的理想以及近四年的从业经验,早已将许多东西刻入骨血,即使肉体离开,心与灵魂也始终都在。即使每天忙到没有时间吃饭,也要留出几分钟上网看看今天发生了些什么。看到每一条新闻,都忍不住思考这背后隐藏着的真相或是意图究竟是什么。或义愤填膺,或热血翻涌,很多时候,我渴望冲到第一线,去了解真相,去讲述事实。我了解并且理解同行的无奈,但我仍旧无法舍弃想要揭露真相,想要改变世界的这份心。更多的时候,我无奈摇头,呵,哪里是什么无冕之王,有的只是满腔的不甘与无奈罢了。

    我几乎看遍了所有有关记者、有关新闻行业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在捏造的,美化过的世界里,做着自己无法实现的梦。

    电影的最后,旁边的姑娘睡着了,而我,啜泣不止。真的好羡慕主人公啊!他做着自己认定了的事,并且真实的改变了世界,改变了历史。除了感动,更多的是羡慕。那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啊!多想再有机会骄傲的说一句:我是一名记者。

  3. 记得大学时上选修课,看过一部讲述战地记者的纪录片

    从那以后成为记者似乎成为了我的人生理想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求索与挣扎后

    我才发现无需去战场你也能够体验人生的残酷

    如果倒退20年

    看过这部《人生的另一天》后我可能禁不住要高唱国际歌了

    然而如今再看完这部让那些热血青年心中燃起熊熊正义之火的片子

    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主角Ryszard Kapuscinski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战地记者

    本着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不够近。” 的原则亲赴前线探寻真相

    主角无疑是勇敢的,心怀信念的

    他看到了不满20岁的女战士为理想而慷慨赴死

    他也看到了一位“弃暗投明”的gongchanzhuyi战士殊死抗敌的英雄事迹

    他似乎早已选择了历史正确的一边

    然而现实是无论漂亮国还是苏大鹅

    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在这个非洲富国抢占自己的资源

    至于为这些资源要付出多少当地人的生命代价

    他们才不会去在乎

    曾经习惯以“正邪对抗,正义必胜”的简单思维思考的我

    如今已不再那么笃定这就是真理

    Ryszard Kapuscinski此后又参与报道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巨变

    他发现无论什么zhuyi似乎都难说自己全然纯净如宝石

    目的总是复杂的,而利益永远是核心

    他唯一不变的信条似乎只剩下为 “世界各地仍然年轻并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而写作

    于我而言

    如今我更像是片中那位81岁卖面包的大妈

    “她不是为了我们,也不是为了他们,她只是为了生活,为了活命和面包”

    这不过是生命的另一天

    反对非正义的,也未必就是正义

  4. 这是一部通过手绘风格动画和实拍回访表现的反战纪录片,这种动画纪录片的呈现方式不算是首开先河,在它之前,有「北方的纳努克」、「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等,但以其在戛纳电影节斩获多项大奖来看,可以说是在视觉奇观化、影像感染力、社会批判性方面较为成功的范例。

    本文不对背景和情节作过多赘述(因为是历史盲)。故事主线从一名波兰的战地记者卡普钦斯基展开,当时正值美苏冷战白热化阶段,西非国家安哥拉也成了国际势力抗衡的牺牲品,卡普钦斯基为了让安哥拉——这个几乎被炮火摧毁的主要战场——的声音被全世界听到,只身前往战争最前线,不想却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我只说一个有意思的点。

    当时的安哥拉解放内战由两个阵营组成,分别是苏联、古巴支持的“安人运”和美国支持的“安盟”,二者的语言略有不同,只要开口就表明政治了立场,局势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当地人甚至打个招呼都会被枪毙,在卡普钦斯基南下的途中,尸体是路边最常见的“风景”。见图1~3,这是一个中弹的安哥拉人,但让人费解的是,临死前的他,不是求救,不是呻吟,而是乞求战地记者为他拍照。更让人费解的是,他不是个例,卡普钦斯基回忆道,“他们都想让我拍照,为了留下痕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至此,这位伟大的战地记者便下定决心,要让这里的人们“永远存活”(一个伏笔)。

    这是本片最触动我的地方,在战争中,最容易被遗忘的就是人民,手无寸铁的他们是最无谓的牺牲品,尤其是这个国际上几乎没有话语权的安哥拉。而在将死前,人们最强烈也最卑微的愿望,只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存在过的证明(这里想到寻梦环游记)。又想拿“蝼蚁”作比,但不合适,他们连蝼蚁都成不了,如果没有相机,野地里他们横尸的土地,或许是最后的痕迹,而就是这片土地,最终也会被风侵蚀。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片名「人生的另一天」的由来,在卡普钦斯基的同名报告文学作品中有过一段描述,大意是,战争就是安哥拉的人们对生活的全部记忆,从黎明破晓到黑夜降临,他们所能感受到的命悬一线的不安感从未消失,昨天、明天、后天,不过是人生的另一天罢了。

    前面都是铺陈,让我感兴趣的在这:上文标注的伏笔处一定程度影响了卡普钦斯基在得到重要情报后作出的决定,他选择延缓战争结束的时间,让当时安哥拉的无辜民众得以继续存在。卡普钦斯基的学生提出质疑,认为应该让战争尽快结束,将伤害降到最低。这又是“小我”和“大我”该舍弃何者的无解命题以及“now”和“future”何者重要的二元对立,关于这一点,我的世界观中还没有标准答案,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