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 / 锦绣年华
导演: 罗纳德·尼姆
主演: 玛吉·史密斯 罗伯特·斯蒂芬斯 帕梅拉·富兰克林 戈登·杰克逊 西莉亚·约翰逊 Diane Grayson 简·卡尔 Shirley Steedman Lavinia Lang Antoinette Biggerstaff Margo Cunningham Isla Cameron 罗娜·安德森 安·韦 Molly Weir John Dunbar 雷格·托马森 Roberta Tovey Helen Worth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1969-02-25(英国)
片长: 116 分钟 IMDb: tt0064840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姑娘们校服真好看,还有活泼的氛围,女孩们牵着彼此的手成对起舞,头上蝴蝶结丝带飘扬,我也想在女校读书!
译名稳准狠到有剧透之嫌,我其实不喜欢布罗狄小姐夸张到有些做作的戏剧腔(没有不尊重玛吉奶奶的意思),但完全理解学生们会如何着迷于她——没什么比小女孩对特立独行的成熟女人的崇拜来得更容易了。这崇拜往往如此猛烈、盲目,一举一动都渴求她的认可、希望同她更接近,而她竟然投下了爱!布罗狄小姐宣称愿意为她们倾注一切,包括自己,学生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若这只是师生情深性转死亡诗社我大概只愿给三星,漂亮的是安排了Sandy的“背叛”,这个戴着眼镜、总是一语中的的聪明姑娘,布罗狄称她dependable,但她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学生们,她陶醉在自己的浪漫幻想里,给她们安上自己的人设,看不到被她评价“她就是我的一部分”的珍妮比她单纯活泼,她在珍妮身上投射了多少愿望啊,想把她打造成另一个自己,认为她美而富有直觉,是最好的爱人,甚至想将女孩推到自己情人的床上——完全忽视了Sandy才是真正像她的那个。同样叛逆,对抗权威,同样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会像头暴怒的狮子,何况Sandy内心深处想成为她(至少获得某种承认……像珍妮一样,而不是在评论姑娘们时最后一个点到她,词汇有些枯竭了般,需要思考一番才称赞她的洞察力和可靠),布罗狄小姐说珍妮会成为艺术家的模特,会是伟大的情人,会变得崇高,她问“那我呢?”,在得到间谍、秘密保守者的评价,在被说成“不为情感支配(尽管这是句夸奖)”时多么愤怒,不惜选择成为画家的模特(她们那个二流美术老师!见鬼地捡了便宜),不惜吐露布罗狄的秘密(“我不是你的间谍!”她同老师对峙时大声吼叫),不,Sandy是真正接受了布罗狄式教育的人,她学会美、热情、爱,同时摒弃了盲目的崇拜和牺牲,布罗狄自己对抗体制却要求学生们绝对忠诚于她,只有Sandy学到了这一点,她站出来,用背叛完成了布罗狄教育的圆满。
女孩们对她们同性长辈(常常由老师充当这样的角色)的爱是危险的,几乎没人能像Sandy一样挣脱,她们投注全部的热情、信任、崇拜,愿意为她做一切(看看玛丽-玛格丽特,为了成为她老师的“英雄”,她可以去死),自动为她的不足辩护,贪婪地凝视她(并从中看到美丽、优雅、高贵——人世间一切美好的品质),为她的敌人发展出恶毒(想想《裂缝》),绝对的爱、绝对的驯服——这太危险了。
教育片往往能拍出孩子的崇拜,不幸的是,或许加个优秀的老师,他们便觉得事情解决了。但这样的狂热本身就是危险的,教师本人如何倒在其次,所以你看这部、裂缝、死亡诗社(尽管它显然对师生间的感情持赞成态度)……它们不约而同地出现学生死去这一情节,这些死亡各有喻义,但于我而言都归向同一点:绝对的爱招致灾难。
就连Sandy,那么聪明的Sandy,她都没能摆脱这样的崇拜(……或许她是最爱布罗狄的,在潜意识里)。美术老师只是个工具,她借此宣判布罗狄对自己预设的错误,隐秘的叫嚣是“快看我啊!我难道不美吗?不情感丰沛吗?不能成为艺术家的缪斯吗?快看我!快承认我认可我!”玛丽死去,她狂奔向布罗狄的住处,一遍遍敲门,即便这时她依旧怀有期待——你的狂热害死了我的一个同伴,你能忏悔吗?你会作何反应呢?而我不太确定地猜测着倘若布罗狄开了门,倘若她看见她的悲痛,她会怎么做呢?原谅她吗?——内心深处,Sandy是否还抱着一丝期许,只要布罗狄落泪悔悟,她便能……原谅她?
最后的师生对峙中Sandy一直占据上风,她指出布罗狄的虚荣、对政治的狂热,吼叫着告诉她玛丽不是英雄只是白白死去了而她对此负有责任,“弑父”一直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标志,Sandy将布罗狄赶出学校,实际上是完成了自己的弑父之举,她真正长大了——尽管她自己也落了泪。
她是布罗狄真正值得骄傲的学生,她继承了她老师的勇敢、独立、反叛,只有孩子才会盲目地信仰她的老师,亲爱的Sandy,你长大了。
而长大必然是伴随着痛苦、泪水和背叛的。
天啊,伟大……太精妙的一部戏
Jean原本还属于Sandy不认可,但信任着依赖着的人,但Mary死讯传来,Sandy最需要她的那一刻,她缺位了。Sandy因此实现了最终的独立,完成了自我的重塑。Jean也是在那时错失了得救的机会。
用“得救”这个词,是因为她最喜欢的Giotto画是蛮典型的中世纪宗教画,她向往着一种“更高的意志”,所以她读历史总是读“英雄”,用个人主义去读历史,把历史读成史诗……
她“热爱”艺术、美和真理,然而影片很清醒地借助各人之口警惕观众,那是一种虚荣,一种媚俗,请慎之又慎。
Jean与校长在片中关于教育理念的讲话很有趣,“我发掘孩子们生来就有的品性,我不灌输给他们知识。”然而她所做的,却与她所说的背道而驰,她春风化雨一般带给学生们知识,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的爱”强硬灌输给学生怔质*理念。她确实不是一个好老师。她称Sandy是assassin而非murderer,一是她把自己抬到leader(duce)的高度,以使自己的一切言行仍具有某种“崇高”;二是客观来看Sandy这一举动确实不属于谋杀罪,反而是斩断所爱的正义之举,用刺杀这一词也就别具意味。
Jean身上的矛盾性在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的。
——她高举个人主义旗帜,推崇天才论,却急切地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集体,墨索里尼的魔怔团队正好让她把自己的历史想象和浪漫情怀生搬硬套用上去,缓解自己无所属的焦虑。
——她对于爱情有着极高的想象,她说出“音乐是一种兴趣,画画是一种激情”,很明显她已经有自己的取向。她更爱罗伊德,她对Lloyd有着难以自禁的激情,然而她却委曲求全与Lowther交往(当然我不觉得Lloyd是什么好东西)(另外Jean给Lowther做了餐点但只是很机械往他嘴里塞的那个场景也可以论证,xswl)(Sandy从Lloyd画室出来时,Jean和Lowther一人两手空空,另一人抱住满怀食材的场景其实很有烟火气,虽然他俩确实不合适)
——无可否认她对自己学生的爱,她复出耐心和关怀,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延伸,这确实是一种爱。但这种爱是对的吗?她亲手把Mary推上战场,却把责任推卸到Mary的哥哥——而哥哥居然在敌方的gczy队伍。她又试图把Jenny送到旧情人的枕边作为自己的延续,她想要“成全一个艺术家”,她把勇敢投射在她的心理补偿对象,灌输给一个少女跨越道德边界的勇气?一个少女如何承担毁坏一个七口之家的后果?
——她的风度多么优雅,“沉静是一个女子最美的品质”,她以蒙娜丽莎来自比。然而被Mary撞破与Lloyd接吻时,她是怎么做的呢?她威胁说古时候人们挖掉背叛者的双眼。
——她的教育方式是那么先进、前卫、不拘一格。她的思想格局却还是旧式的英雄中心主义史观,是以独身作为“牺牲”来“奉献教育”。以及落后的敌我意识,她无法整体地认识校长和Sandy,只认定前者是敌人,后者是背叛者。还有她给学生们生硬地套上了她的设想,给她们下自己的定义,这是未来的舞蹈家,这是未来的情报工作者,这是完美爱人……而学生们本应有更多选择。
教育有时候是提供一个模仿的偶像。
学生们幻想Jean的私生活,摸到Lowther的卧室对着一条枕头底下的睡裙编排情节,听闻接吻事件的秘密后,便表演起他们的亲密,甚至还写同人文(编造回绝信)……Jean扮演着是学生们性幻想的偶像,同时也是她们人生的偶像——Sandy与Lloyd的不伦之恋也是一种模仿。
正因如此,教育才要规避“怔质立场”,谨慎“夹带私货”,开导可以,引领可以,灌输却不可以。(这是60年代的电影了,我们自己的电影如果到现在都只会歌颂,只会神化某些职业,那真的落后了太多。)
影片结尾是学生们学期结束,海浪一样倾泻出学校,到街道上去——她们会成为各种各样的人,受到了各种老师的影响,她们会让观念具体化。而Sandy脸颊上挂着泪,带着这断奶之痛,带着这打碎偶像重建自我的痛,走向了校长所说的“广阔天地”。
玛吉史密斯和帕梅拉富兰克林演得太好。玛吉为那篇同人文与校长对峙,分毫不让的气势;播放幻灯片时强忍的泪和控制的言语;终局时揭底斯里的转变……帕梅拉从初中那个聪明、探索的女孩,到高中那个清醒而挣扎的少女,精准,又灵动。
电影很多次拍学生们的腿,舞步、体操训练、深色丝袜和皮鞋,某种令人陌生又熟悉的强劲生命力。
“我只为爱、艺术和真理而活。”激情的幻想转瞬即逝,激情的语言如何塑造人——活在镜中的Lady of Shalott死于粗粝的真相,摩登时态下的Madame Bovary飘摇在革命年代,可前者见风即雨,后者全心全意。如果说基础教育就是教师在白板上任意涂画那么,有人白纸澹澹,有人砂纸俨俨。权力关系下的师与生,教师抑或领袖?当面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应以平等的姿态面对之,而非等闲视同成人;是你应该蹲下去,而不是等孩子踮起脚来。(女主自圆其说也很有意思:“你们应该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
三十年代与六十年代的时代互文:法西斯崇拜,劳伦斯翻案,性压抑与政治狂热,性唤醒与激素勃发;理性成长的现在完成时:一个女孩懵懂而决绝地成长为少女,一个如梦似幻的女人旋即老去。是的,如梦,她的悲剧在于热情来得太快,如高烧不退般酡红满面(这也正是其魅力之所在),但从不睁开眼睛在世上看看(所以迎来了注定的惨败)。
少女情怀是酷烈的爱与恨,残忍至极,又纯真肆意。她确实一直爱着她,也是真的决意抛却她;而她努力维持着Rosebud的尊严,可是她的Prime已不再来。单性别教育必涉及同性恋或谋杀案,令人想起Eva Green的《裂缝》以及《悬崖下的野餐》诸片;《无辜之人》里的Flora长大了,神情间像极了Lauren Bacall。本片对于大龄未婚单身女性的恶意略大,可是我好喜欢Maggie Smith这种造作的风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