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Lessons from a Calf
导演: 是枝裕和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1991-09-30(日本)
片长: 47分钟 IMDb: tt0236515 豆瓣评分:8.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如果没有最后一场关于是否要还劳拉的讨论,如果没有老师带来关于为什么要还劳拉的反转,养牛可能只是一个看上去有些特别有些酷的PBL项目,当然考虑到这是30年前的PBL,会更酷一点。这个项目看到最后,实在是非常优秀,是因为这场讨论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认清了、也接纳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对情感,尤其是集体性共同情感的认识和接纳,可能是一生中也很难有的经历。
是否要还劳拉?
答案是预设好的,要还。
为什么要还?
因为劳拉是农协的,因为我们六年级会更忙没时间养劳拉了。
老师对这样的回答生气了。如果因为劳拉是借来的,所以要还,那么养的这俩年又算什么呢?所以这两年养劳拉,只是因为比较闲吗?如果你们和劳拉这样不亲近的话,现在就把她还回去吧。
逻辑链:因为有时间养-借劳拉-养劳拉-还劳拉
只从客观条件来看问题,养劳拉好像是一个被动的、可有可无的、刚好发生了的行为?
但是不是这样的啊!孩子们明明那么期待养劳拉,明明那么努力地养劳拉,刷毛挤奶打扫牛舍卖玉米赚饲料钱罗瑟尔死了也特别难过品尝牛奶一滴都不浪费,明明他们一想到要把劳拉还回去也特别特别舍不得的啊。原来,是主观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养劳拉这件事对孩子们这么有意义。
考虑到农协主人的感受,他们已经表达了很久善意,不能辜负。考虑劳拉的感受,可能回到真正的朋友中间会对她更好。孩子们考虑到自己的感受,很难过,但是也不想让帮助自己的农协和劳拉更为难。
共情和善良,就这样发生。
对于做决定来说,客观冷静没有错。
但对于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处理好主观感情来说,更进一步地思考和表达,有更深远的意义。
“这两年我们学到了很多,也很开心,谢谢劳拉,回农场也要保重。“
“这次告别,我想我们都不后悔。“
当劳拉被提前一周接走的时候,很多男孩子追着劳拉的车跑,很多女孩子蹲在车经过的路旁流下眼泪。但正如那个男孩说的,这是没有遗憾、没有后悔、没有怀疑的送别。
看完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后再去看他早期拍摄的纪录片,抱着随意看看的心态,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不得不说,是枝裕和在题材的选择上总是令人惊喜。
看了《幼儿园》后再来看《另一种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学会自立到学会生活,这两部片子从平凡中给了我很大的感动。
“何谈教育?”这是我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看着片中无忧无虑的小朋友们,我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他们在养牛,种玉米,自己认真做下每个决定,感受每一份感情,每个人都在参与,每个人都不曾落单;而我在每天机械化的上学放学,从期待和同学们见面到反感上学。我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这样的模式从小学直到高中,现在老师在鼓励我们多参与实践活动,可对于人生经历,我们仿佛更看重成绩,而伊那小学里没有成绩,不分优劣,每个人都有大把的经历侃侃而谈,而我,我想不起来我小学究竟经历了什么,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哭着背乘法口诀的记忆。让我想想,那些应该早就明白的“知识”我是到了多大才自己瞎琢磨了解到的。如果让现在的我当着父母的面谈论关于“性”的知识,我可能还是无法开口,甚至回避。因为从小,父母连和我一起看电视都会紧张的跳过吻戏部分,然后到了一定的年龄疯狂输出“保护好自己”的观念。而这些道理,春组班的小朋友们,通过动物,了解到人类,这或许过程很复杂,但我想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何为生命?”这是我的第二个思考。我活在童话里,“人去世后变成了一颗星星,不,也可能去了另一个美丽的地方”这是父母对着小时候的我说的话。我不认为这是错误,可我想,有的孩子或许变成了错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见“某孩子杀人事件”,“去世不可怕”“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在保护他们,他们却无知的以为生活在童话世界。从美好的谎言到知道真相后的害怕,这个过程很痛苦。生命我们无法把它说清,但珍惜,是我们应该从小就懂得的。
“离别”,很悲伤的一个词。人生中我们经历无数个离别与相识,可自私会让我尽量不让自己感到悲伤。性本恶还是性本善,这是一个讨论不清的话题,但是我记得小时候,我会拿了别人的东西因为自己喜欢而故意不还,春组班的小朋友们和劳拉感情或许不亚于我们与好朋友的感情,如果当时那是我,我会说“我不愿意劳拉回农场”,这很自私但也正常,或许我们会觉得这群小朋友们太早熟了,这样的话和这些行为不该是她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但是她们有一个好老师,不是在逼他们忍痛割爱,却是让他们好好感受这份爱的重量并且理性对待每一份爱,这可能是我现在都不敢保证能做到的事。
“教育?还是生活”。在我看来生活就是教育,这是我看来,最适合教育小朋友们的方式。
(我还只是一个学生,这可能也是我所有不够成熟的看法,这也是我第一次写感想式的影评,只是因为太过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