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Women in Taipei
导演: 李芸婵
主演: 桂纶镁 王柏杰 夏于乔 林思宇 杨谨华 天心 陆明君 李霈瑜 曾恺玹 姚以缇 连俞涵 张景岚 张孝全 林柏宏 石锦航 凤小岳 宋柏纬 禾浩辰 巫建和 周厚安 范少勋 林嘉俐 温吉兴 杨贵媚 陈如山 项婕如 黄礼丰 蔡君茹 吴子霏 段钧豪 游安顺 赵逸岚 陈怡叡 海裕芬 陈家逵 侯彦西 朱芷莹 谢翔雅 丁春诚 洪小铃 张毓晨 李杏 连晨翔 钟政均 陈雪甄 蔡嘉茵 初孟轩 李铭忠 吴心缇 塗茂るな 陈婉婷 孔令元 洪于晴 张楷奕 华天灏 徐裕杰 曹芯瑜 张菁菁 黄湘婷 吴岳擎 管罄 林芯仪 吴志庆 金在勋 潘嘉丽 秦仲尼 蔡明仁 莫爱芳 高俊耀 叶慈毓 黄瀞怡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2022-09-21(中国台湾)
集数: 11 单集片长: 55分钟 IMDb: tt22173072 豆瓣评分:5.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一旦女人有了野心和欲望,当女人也想要往上爬,不仅意味着男性竞争变得激烈,这也是对父权制的挑战与威胁——当女性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当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男权制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
Disney+重磅推出的《台北女子图鉴》,虽然顶着《东京女子图鉴》巨大的IP头衔,请来桂纶镁担任主演,也有王柏杰、张孝全、凤小岳、杨谨华、天心等众多知名演员助阵,口碑却一路下滑。当前豆瓣评分已经跌破及格线,只有5.7分,远低于原版的8.6评分。
看完这部剧的网友多为不解,至少,这绝不是他们期待中的《台北女子图鉴》。究其根本,是这部剧的叙事导向出了问题——将原版的“欲望叙事”,改弦更张为“爱情叙事”,失去原版的精神内核。
原版直视女性欲望,不做道德评判,《台北女子图鉴》立意上的偏离恰恰是做了道德判断,丢弃了这部女性作品宝贵的女性意识。
2016年引爆东亚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讲述来自日本秋田的女主人公绫去往东京的奋斗史。所有一切的出发点,源自她对小城生活的不满足,内心对大城市、对物质的强烈欲望。
大学毕业后,绫如愿来到东京。她没有多高的学历,没有令人称奇的才华,依恃的是还可以的长相,每一任男友都是她的引导者,他们固然利用着绫的青春,绫也在利用着他们,每一段感情都是绫向上爬的阶梯。她居住的地方,从东京的平民郊区一步步靠近东京的富人区,工作与收入亦一路进阶。只不过,绫虽然一步步靠近她的欲望,也成为杂志上令人艳羡的东京女人,但她从未在感情上获得圆满,甚至就连欲望本身也总差一步之遥。
《东京女子图鉴》不做道德评判地呈现了一个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女孩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在东京的打拼,不是偶像剧,更不是爽剧。
反观《北京女子图鉴》和《台北女子图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版的欲望叙事,却也有本质性改动,即,弱化女主角的欲望驱动,放大她的感情线,并试图在最后给女主角一个情感安定之所——兜兜转转、历尽千帆,她们终于知道真情可贵,明白真情比欲望更重要。
《台北女子图鉴》中,女主角林怡姗(桂纶镁 饰)的确也是渴慕台北的繁荣,才从台南北上。不同于绫对于大城市有明确的欲望,林怡姗其实并不太清楚她来台北是为了什么。固然她每一集就拥有一段新的感情、一个新的男友,但大多数男友与她的欲望并没什么关系,原版的“欲望叙事”成为“爱情叙事”。
林怡姗遇到的男人们,有的男人很老实,却让未来生活一眼看到底;有的男人很渣,玩腻了就玩失踪,最后来个短信分手;有的男人无法点燃她的激情,谈不上满意也谈不上不满意,分手反而让她倍感轻松;有的男人是控制狂,以爱林怡姗的名义操控她的一切;有的男人明明出轨,林怡姗也知道自己是小三却耽溺于这段感情不可自拔;有的男人可以让林怡姗进入豪门,代价是让林怡姗丢弃自我……
《台北女子图鉴》的主线变成“台北女子爱情图鉴”。林怡姗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男人,为现代人总结了各种各样的感情模式——这是如今烂俗都市言情剧在做的事。称其为“女子图鉴”,未免以偏概全。
女性的欲望去哪了?女性对于物质的欲望,对于向上爬的欲望,究竟去哪了?
《东京女子图鉴》中,绫的感情史很丰富也很重要,但这一切都服务于绫的欲望。绫做出了她的选择,同时这道选择题也扔给荧屏前的观众:我们会如何选择?
一个最主流的评判是,将绫视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物质主义者和拜金主义者、一个一边得到一边丢弃最后什么也没剩下的不幸福的人。所以,绫的争议性很大,她是新时代的“恶女”。
《北京女子图鉴》和《台北女子图鉴》不约而同试着将女主角更正向化。她们的确都在刚到大城市立足之时抛弃适合过一辈子的老实男人,就像原版中绫抛弃初恋男友时所想的:这样的老实男人,小城市里就找得到,这种小富即安的生活在小城市也可以拥有,既然在大城市就不该满足于此。
这样的算计,贯穿绫的整个感情经历。到了林怡姗这里,为了不让她像绫那样“势利”,为了不让她成为利用感情的“恶女”,编剧的策略是:放大感情在林怡姗生活中的分量,试图让林怡姗偶尔为爱情丧失理智。这个逻辑就是:女孩子把感情放第一位,代表她渴望真爱,代表她不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代表她有纯良的内心。
这样的叙事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阉割”:它其实已经在给绫做道德评判,认为绫的确是“恶女”,绫不值得效仿,所以绫这样的人不适合当女主角。改良后的绫,就成了林怡姗;原版中女性欲望的真实狂欢,到了台版也就戴上了一个纯情的虚假面具。
其次,编剧想凸显林怡姗的“偶尔纯情”,可纯情的边界一旦未能把握得当,就会让林怡姗沦为依附男性的“恋爱脑”。比如第五集,林怡姗与一个拥有开放婚姻的已婚男子干柴烈火,林怡姗很快被他的温柔、体贴迷住,剧中用了很多大篇幅床戏来体现二人的欲望难耐。林怡姗因此就爱上了已婚男,甚至去找他的妻子、希望妻子可以与他离婚……从对方口中得知是已婚男不想离婚后,回途中林怡姗崩溃地嚎啕大哭。
暂且不论那几段情欲戏缺乏美感,林怡姗在情欲中迷失方向、丧失自我,更是不啻于人设崩塌。绫始终清醒地驾驭欲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她干脆洒脱;林怡姗却被情欲冲昏脑袋,她一直是这段关系中的被动者,而此时她也忘了她昔日一心想来台北的初心——这也是观众看完这部剧的迷惑之一:林怡姗来台北的欲望到底是什么。或许这部剧也未曾理清林怡姗来台北的底层欲望。
如此飘忽不定的人设、前后矛盾的剧情,可惜的是桂纶镁的演技。她明明是观众心中极为适合演绎台湾版绫的女演员,一身傲骨脸,可塑性完全担得起独立、自信、坚韧的为欲望不断向前奔跑的女人。遗憾的是,女性欲望未能彰显,哪怕是都市女性的恋爱史,也像是浮光掠影的意淫流水账,白白浪费了桂纶镁的脸。
说到底,《台北女子图鉴》叙事与口碑的崩塌,根源在于就连编导都无法直视女性的欲望,怎么可能复刻出原版的灵魂?
而事实上,对女性欲望的排斥与贬抑的确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态度。犹记得《东京女子图鉴》播出时,弹幕上乌泱泱一片是对绫的挞伐,把绫视为女人的负面典型,很多人认为:女人就不该有这种乱七八糟的野心和欲望,找个老实人结婚过上平平淡淡的生活不好吗?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并非赞同绫的选择,但我们要捍卫绫的欲望。试想一下,假若把绫的性别换成男性,恐怕很多观众就不会有太大的诧异感,因为就文艺史来说,“野心男”的叙事源远流长、汗牛充栋。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经典野心男,《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红与黑》中的于连,尤其是于连一直受到很多同情。很多人默认:一个男人往上爬很正常,一个男人为了事业牺牲爱情大概率是因为他有什么苦衷。
相反,很多人无法接受女性有向上爬的欲望。这是男性中心、男性优先的思维作祟,牢牢把女性锁定在“女主内”的位置上;男性去拼去闯,去发光发热,女性就应该收敛野心,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做好贤内助。所以,绝大多数男性推崇的女性品格是温驯、顾家、无欲无求、宜室宜家,他们排斥有事业心、有上进心、有野心、不囿于厨房与育儿的女性。
自然地,他们对绫这样的女性充满警惕。一旦女人有了野心和欲望,当女人也想要往上爬,不仅意味着男性竞争变得激烈,这也是对父权制的挑战与威胁——当女性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当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男权制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
所以,很多人千方百计污名化女性的欲望,对女性的欲望如临大敌,这种敌意甚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潜意识——默认女性有欲望是不好的,所以不敢直视,不敢不做道德评判地呈现。
诚然,女性的欲望不意味着就是绝对真理,就比如绫的很多选择也值得商榷。但考虑到女性的生存处境,当务之急不是忙着给女性的欲望做判断、下定义,不是大声疾呼女性的欲望是多么危险;当务之急是,正视它、呈现它,不再把女性的欲望视为怪异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女性的欲望已被视为自然而然,观众再来做道德评判与适当引导,才是真的有的放矢,否则就只是在虚设靶子,以引导之名扼杀女性欲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面上那些直面并张扬女性欲望的影视作品就显得难能可贵。无论是英美剧《欲望都市》《傲骨贤妻》《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我的天才女友》《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抑或东亚日韩的《黑色皮革手册》《纸之月》《迷雾》,它们并不污名化女性的野心,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塑造让更多身处蒙昧中的女性意识到:原来还有这样的活法,原来女性也可以去追求这样的权利和自由。
一群女性唤醒一群女性,并给了她们重新整理人生、活出自我的勇气。不必跟风成为下一个绫,而是直面你的欲望,坦荡地追求它、驾驭它,去成为你自己,去成就你自己。
——首发VOGUE公众号,未经其许可勿转——
目前台湾当地讨论热烈,不过是负评如潮,一部剧一次得罪每个地区的台湾人,台南永康是最邻近台南市的地区,还算热闹繁荣,不是剧中那么偏僻落后,而且台南到台北高铁只要90分钟就可以到了,城乡差距真的没有那样大,所以剧中不断突显城乡差距让南部人感到不真实并且被粘贴负面标签的感觉。
台北人对于剧中被描写冷漠也是极为不满,在台湾所谓「战南北」都是常年不断的议论,然而被台湾人戏称根本不了解「台湾」的编剧,用自己的想像结合心中的刻板印象创造出来的戏剧,即便大牌林集也救不回全民的非议,难得的大作最后只能以失败收场。
---------------------------------------------------------------------------------------------------------------------------
更新補充:
有人会有不同意见,认为“只是戏剧何必这么较真?”、“重点在乡下女孩在大城市奋斗的故事,何必拘泥在不重要的旁枝末节?”然而如果只是一般戏剧,在尊重自由创作之下当然不好太苛责,例如《欢乐颂》也被人批评有些内容不真实,但更多人是选择不计较,问题在于《台北女子图鉴》用“台北”这个真实地名,他最开始设定的目的便是希望描写众多北漂到台北异乡人的故事,当中有心酸也有喜悦,人物虽然是虚拟的,但故事却是真是的,是所有台北北漂族共同的写照,并且写的不只是外地工作的血泪,特别是指到“台北”工作的心声,否则何必多拍一部《台北女子图鉴》直接观看《北京女子图鉴》或《上海女子图鉴》就好了,最理想目标就是如同《欢乐颂》的“樊圣美”一样,就这个名字变成一个形象图腾。
既然它是描写你、我的故事,大家自然用自己的经历去看待这部戏剧,然而在真实具体的背景设定完全错误下,形成平行时空,大家有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自我带入感直接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失望及愤怒,姑且不说想表达的精神、剧情是否到位有意义,一开始便让观众出戏,便注定是个失败之作。
(更新至EP02)
改编自《东京女子图鉴》,但从滤镜到剧情都做了台剧本土化暖色系改造,使得非典型物欲挂女主内核与台湾小清新背景呈现了不叫人出戏的融合画面。尤其是,原生家庭和原生朋友圈戏份显见的比重提高,也与更家庭本位的社会氛围相适应。
很喜欢每集都有一个名字,配合女主人公林怡珊的台北人进阶路,叙述脉络清晰,一如她想拥有水晶球般虚幻美丽人生的初心不改。想要的更多,就是她一个模糊而又纯粹的愿望,或者——欲望。
林怡珊想要属于的台北,永远是那个水晶球般的耀眼的充满无所不有的可能性的台北。
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
它的宁静需要对现实和历史产生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它的宁静需要永久性地被消费暴力来维系。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我想城市女子图鉴系列为何择取女性视角,与消费社会中大城市水晶球般令人眩晕的浪漫幻想是分不开的。欲望被精美的商品橱窗粉饰,直到女性的身体也成为商品的展台、商品的领地。
这个系列的女主是完美的消费社会人,并不是具体或明确的出人头地野心在催她们奋发向上。于她们而言,事业或是家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不安定的想要更多更好的永不满足的欲望。更精美的饰品、更有格调的餐厅乃至更昂贵的旅行套餐,她们持续地贪恋这些美妙却虚幻的消费体验,如同泡泡浴一般美丽而梦幻,令她们沉醉难以自拔。
欲望之所起,已难觅影踪;而能支撑这种欲望的,只能是被商品完美包装的梦幻大都市。
不必强求完美女主人公,我们都知道,这确实是都市女性众生相里难以忽视的一部分(当然事业型女强人也需要大城市的土壤,那是另外的故事)。因为她们确实是耀眼的,如同消费社会最美的人造物;因为她们也是普遍的,与商品经济一起成长起来。一直做梦的人生,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选择罢了,其间冷暖自知。
台剧总是一如既往地,擅长舒适的节奏,画面清新,服化道都主打一个清新,美得不张扬,无侵略感。
11集的故事,不是9个男朋友的故事,我更愿意解读为是013自己的成长故事,从茫然的台漂小青年到独当一面的都市女性,这一路走来,也是找寻自己的过程。
年轻的时候,要大房子,要车子,要帅哥男朋友…可后来,渐渐地,也在那些男孩教会我的事里,流过眼泪,也有过甜蜜,有过遗憾,也有过心酸,缓缓地也看清了自己,找到了答案。
大抵普通人也是无法拥有像013这样丰富类型的男友list,可是谁又能否认,在那些我们通往幸福的路上,谁能幸免于那些当中的曲曲折折呢?而正是那些曲折,伴着我们成长,在曲折中,和自己和解,也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桂纶镁演的女主,很勇敢,我还是很欣赏她每一次都在认真地爱,不遗余力地爱,勇敢地拥抱谁,也勇敢地说再见。尤其是酒局上认识的经适男,分开的时候,013还是跑到车站,好好地说再见了。我想在感情里,面对不爱的人,感谢他的付出,好好地说再见,也是成长中坦诚面对自己和和别人的一节重要功课,遗憾自己在成长节缺乏了这样的勇气,所以在看这部分的时候,觉得很有感触。职场部分,也没有国产剧女强人那种的煞有事地故作姿态,处理地还是很自然,差不多也就是我们身边的那种可见的职场人。
小女孩看过世界,成长成了大女主,最终没有成为任何人的附属品。最后的主题,回归到了家,朋友是家人,妹妹是家人,日渐老去的妈妈爸爸是家人,还有那个和自己组成家人的混血小宝宝是家人。在家人的给予的爱里,每个人都要好好生活。
结尾,重逢的是自己最初遇见的面店老板,两个人遇见的时候,大概脑子里都回忆起了那个当初青涩的自己和逝去的时光,可是至少,在那个时候,他们也是认真地爱过,在那段彼此窘迫的时光里,拥有也温暖过彼此。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自己努力地成为光源,走在自己的光里,不再寄望于被别人照亮。可是这一路走来,谁不是走了很多弯路才来到这里呢?所以,要好好地跟过去说再见,拥抱那个走在光里的勇敢的自己。
我还是要为013证明,她不是海王,她只是走了很远的路,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也从青涩的小女孩走到了这里,那些成长里的弯弯曲曲,也都分别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曾经三字头之后年龄就变得成为了令自己惶恐的某种力量,可慢慢随着场景和境遇的变化,也渐渐开始坦然了一些,人生的每一站都有风景,勇敢地接纳自己,珍惜现在还可以拥有的。在爱里,每个人都要好好生活。
那就好好地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