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少女洛荷 Lore(2012)

少女洛荷 Lore(2012)

又名: 纯真消逝的年代(台) / 黑屋 / 萝芮 / 萝拉 / 洛荷

导演: 凯特·绍特兰

编剧: 凯特·绍特兰 罗宾·慕克吉 Rachel Seiffert

主演: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内尔·特雷波斯 安德烈· 弗雷德 米卡·赛德尔 凯-皮特·马立纳 尼克豪拉斯切克 尤拉西纳·拉尔迪

类型: 剧情 惊悚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澳大利亚 英国

上映日期: 2012-09-20(澳大利亚) 2013-04-15(北京国际电影节)

片长: 109分钟 IMDb: tt1996310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LORE萝拉”是片中主人公Hannalore(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Saskia Rosendahl 饰)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不久前的德国。萝拉是位生来养尊处优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党卫军军官,曾在白俄罗斯处决过大量的犹太人和无辜市民。萝拉和她的姐妹们对犹太人 的遭遇知之甚少,她甚至还是一名希特勒青年军(Hitler Youth) 的光荣成员,对纳粹信仰充满了崇敬之情。如今,希特勒已死,而德意志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萝拉开始了一段痛苦而深刻的长大成人的经历。

演员:



影评:

  1.        看过《Lore》之后,感觉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要数Lore和Thomas戛然而止的爱情了。这个没有结局的结局,让我禁不住去想,Thomas究竟是什么人,后来会和Lore重新在一起吗?带着对电影中某些情节的疑惑,又去看了Rachel Seiffert的小说《the dark room》。结果,小说和电影除了有相似场景之外,几乎是两个故事。小说里的Thomas真的是犹太人,而电影里的Thomas,有理由去怀疑,他不是犹太人。
    电影里的Thomas,根据先前看过的其他二战小说电影里描述的形形色色的人,很可能是前纳粹、集中营看守,乔装成犹太人逃离了追捕。何以见得?
          先说说哪些事情不能证明Thomas是犹太人。首先,证件不能说明Thomas是犹太人。因为结尾处,Thomas的犹太身份证明来自于其他死去的犹太人。然后是,纹身,Thomas手臂上的编号刺青不是只有犹太人才可以有的。在一部犹太人写的小说《纳粹与理发师》中有一段情节,主人公SS军官穿越森林回到柏林第一件事就是在手腕上纹上编号,乔装成犹太人。所以,纹身不是犹太人专属,可以伪造。
    但是Thomas必然曾经在集中营呆过,看守或者被囚禁。当时德国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集中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Thomas有犹太人的全部证件,在《辛德勒名单》里详细介绍了这些东西会在集中营里如何被分拣,所以,能持有这些东西人要么是德军及其狗腿子要么在集中营被解放之后在里面逛了一圈(小说里的Thomas就是这样);Thomas“像”犹太人,有刺青,知道树林里的小孩说的是波兰语,说明他对集中营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在苏占区让他们藏着不要被人看到,说明他知道苏军的作风(狼一般的毛子见到妇女就XX,详见《柏林的女人》和波兰电影《罗莎》)。
           再说说为什么怀疑Thomas曾是德军。小说里的Thomas在Lore面前比较畏缩,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怯于袒露自己的身份,怕Lore知道而离开他。但是电影里的Thomas坏坏的,第一次开口交谈就企图霸王硬上弓;一向直勾勾地看Lore毫无羞涩或者怯懦自卑;偷偷接触Lore的手或者脚,后来直接躺在她身边;Lore骂他犹太人时只是坏坏地一歪头开始摸Lore裸露的脚踝;对杀戮和死亡司空见惯,出手狠辣毫不犹豫,看到Guenther死了毫不犹豫地脱下那孩子的鞋逃离;爱烟嗜酒,杀了船夫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他的酒,G死后他也在那喝酒,这么年轻就这么嗜酒,当时的犹太青年多半没有这种机会,反倒是集中营里腐败的德军极有可能(看《辛德勒名单》就会见识到);最重要的是,证件一丢,在盟军面前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立马溜走,真是犹太人的话解释一下、费点周折,不需要与Lore分别,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被通缉。另一方面,Thomas说自己战时没有去打仗,而是在偷窃,被关在监狱,很可能是在暗示自己被分到集中营、剥削犹太人财产以及剥夺生命;他丰富的野外生存知识和能力很可能来自于训练和经历(比如乔装成平民从波兰穿越森林跋涉回德国)。
           那为什么Thomas不告诉Lore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和她老爸一道儿的?首先,他是战犯、对自己的身份讳莫如深,不然即使Lore不说出来,她的弟弟妹妹没准儿会说漏嘴,而且可能会引来Lore的鄙视,即不能确信他们会继续保密并且继续与他为伍。其次,经历这么多,他根本不认同纳粹对犹太人的宣传和做法,并且对他们感到愧疚,所以在爱人面前自己充当犹太人、对她好、用行动感化她、破除之前纳粹给她的洗脑。所以,Thomas不介意Lore“知道”他是犹太人,而且每次Lore鄙视他是犹太人时他都一脸不屑,小样儿懂个啥啊。
  2. 《少女洛荷》是一个发生于二战结束时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它从始至终笼罩在一种阴郁的情绪之中。在这种时间设定的基础上,导演凯特·休特兰以一个新鲜的角度切入二战,关注纳粹军官的女儿在父母被捕后价值观的重建和情感的养成,在少女洛荷姐弟几人食不果腹而又危机四伏的寻亲路上,战后德国破败的景观、残殒的信心以及堕落的道德被一一呈现,甚而从纳粹母亲一辈威严的训斥中你还能归结出一点点纳粹之所以会产生的因由。

    围绕她所选取的巧妙角度和意图触碰的丰富主题,凯特·休特兰利用特写和音乐尽可能地把悲伤、愤怒、厌恶和恐怖放大。片头梦呓般的数数声(在电影中段我们才知道这个声音来自无关紧要的跳绳动作)预示了这种不恰当放大在影片中的泛滥,肉体局部细节、粘稠液体、肮脏的手、病变等画面大胆又不厌其烦地出现在银幕上,音乐和慢动作的运用也难脱不加节制之嫌。在这诸多因素渲染和造就的末世情绪之中,主人公的自哀自怜和对苦难的变态沉溺逐渐显示出来。

    为了理解二战,我们有必要以纳粹的视角思考问题,凯特·休特兰拍摄本片的初衷和本片的独特之处想来亦在于此。然而,她却像是忍不住显露自己对纳粹的批判态度。这样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很难建立起对洛荷的同情,洛荷、她的父母、她的祖母,甚至洛荷前去乞食的老太婆,在导演的视角之下仍然显得像是怪物,比如他们对犹太人发自内心的厌恶、比如对偶像的崇拜、比如让人不舒服的性爱场景和畸形的性爱交易观。为了影片的走向不背离自己的初衷,导演不得不将情感强加到我们身上,细节、音乐和慢动作便成了她急功近利的手段。

    洛荷的母亲是本片中最冷血的一位角色,当她对丈夫说出“你是一个懦夫”,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莎翁笔下唆使丈夫反叛、最后服毒身亡的麦克白夫人。从她不满的面孔和焦躁的言语中,从她最后献身信仰的行为中,我们看不出丝毫对子女的爱意。处于叛逆期的青春少女洛荷,有意而又无意地继承了母亲身上的种种特点:自视甚高、歧视犹太人、对人缺乏信任、不顾及他人感受,以及一副仿佛全世界都亏欠自己的表情,甚至包括她要求托马斯抚摸自己,也似乎是出于对母亲的模仿,性爱在她那里,不会有比交易更高的意义,她生来便是为了忍辱负重。

    正是爱情拯救了洛荷,也拯救了这部电影,使它即便有上述缺点,仍然不失为一部美丽的影片。是托马斯向她证明,这个世界上并不全是私心与恶意;是托马斯的谋杀,让她认识到纳粹的罪孽;托马斯钱包中的照片,让她知道了犹太人也是从小长大。总而言之,是托马斯让人类的正面情感在这位少女的心中复活。在影片快结尾处,洛荷坐在田野上翻阅那些照片,眼泪不期而下,她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也给了观众唯一一次可以毫无顾忌地投射情感的机会。在这之后,她摔碎了所有的瓷鹿,仿佛是要跟纳粹的罪孽告别,然而,她可能永远也走不出内心的阴霾。
  3.        特写空镜特写空镜特写空镜…完完全全文艺片的气质,尤其在片头对Lore梳头的那段描写,加上跳房子的数数,显得扑朔迷离。对男女主爱情的描写也是十分小清新:男主倒挂在树上对在湖中Lore划水,此时镜头倒转,唯美的气质油然而生;在树林里躺下休息,两人面对面,镜头对两人面部的特写,那绝对是某些人的挚爱。
    Lore之前的生活自然继承了父母的性格:自傲冷漠,种族歧视。这也就是为什么Lore把男主的手伸进自己裙底下又把他推开。她深陷爱河中无法自拔;又时刻提醒自己他犹太人的身份。两人欲分又合的关系和Lore迷茫痛苦的感觉通过几次接触与逃避很好的展现出来;而这也是Lore信仰动摇的开始。
        一个人给了你充满谎言的信仰,痛苦不在揭穿之后,而在于揭穿的过程:在牛棚举着手臂对着农夫说”希特勒万岁”,得到的仅是一声浅浅的敷衍;看到父亲在集中营的照片,再与自己手中衣冠楚楚穿着军装的父亲对比;途中休憩的家中寡妇有个已经自杀的纳粹分子丈夫,而寡妇还让两个小男孩唱对殉职阵亡的将士的挽歌《好战友》,Lore匆促催大家离开;死去的弟弟Gunter和后来另一个弟弟Jurgen把头埋在浴盆里的苦闷;以及仍拥护纳粹的外婆。这一路来Lore经历了多少痛苦是其他人无法感受到的。而且还有爱情的离去和她对男主的误解,更加深了对信仰的质疑,以至于到最后看到许可证上那个犹太人美满家庭的照片时,情绪终于在最后一刻爆发,打破陈规,踩碎那象征所谓信仰的小鹿。她知道是时候醒悟了。
        逃亡时所有人落魄的气氛充斥着整部片子,压抑与冷郁便是必然。但唯美的镜头又同时为影片增色不少。关于信仰与谎言的很好诠释。
  4. 《少女洛荷》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好看来自于它的技巧手法,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工整而连贯。女导演爱用的表情特写流、情绪放大法,休特兰表现得张弛有度,挥洒自如。少女的慌张、困惑、犹豫和绝望,镜头上都有完好的交代,反复强调、渲染,久久不散。 一般人被《少女洛荷》打动,那首先肯定是摄影和画面,相当耐看。片中有如此多的特写和空镜头,对准逃亡路上的尸体伤口,也对准林中的树枝和迷雾。时而血腥,时而美丽,交相出现,有如设计好的化学反应。这种镜头组合和剪辑节奏也降低了整个电影的行进速度,以致有人会猜想,少女一行人也许达不到终点。观众的心理也被干扰,当事人不可能以那么近的主观视角去观察,所以,类似镜头要作用的对象更多是对准观众。在这个层面上,《少女洛荷》又是一部“不好看”的电影,有些时候,它会让人觉得压抑,不是太舒服,整个路程就是缓慢拉锯,随时会有也必然会有危险的发生。 作为澳大利亚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少女洛荷》选取了近年常见的二战反思故事。更准确的说,二战题材一直比较热门,但2000年后又有迅速升温之势,从《窃听风暴》到《朗读者》,莫不如此。 二战作为时代背景出现,除了相关照片,《少女洛荷》几乎没有真正表现战争的场面(包括提及洛荷父亲的事迹)。即便是被猜疑的男孩身份,如果对欧美人种有所辨识,应该能很快会发现,他和犹太人似乎还有外形上的较大差别。再者,真刻意安排这样的和解,电影恐怕会招致很大争议。这也是为什么说,《少女洛荷》表面上好像另辟蹊径,实际上,电影早已规避了任何会引发误会的风险。 影片始于洛荷的家庭坍塌,帝国毁灭之后,父母来不及告诉他们行踪,旋即消失。突然的消失也就是时代的隐喻,对纳粹的追随者来说,在帝国覆灭后,他们是无法真正解脱的。简言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实已经被纳粹所影响和同化。就说父母对洛荷的教育方式,那必然也是纳粹一套。选择少女的青春期,选择一场危机重重的黑屋出逃,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太过强烈的隐喻。 逃亡之路有死亡的阴影笼罩,也有不速之客的加入。对这等年纪的少女,两弟弟一妹妹还有一个baby,洛荷想靠一己之力去完成逃亡,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如果逃亡之路有那么简单,那么,《少女洛荷》就会是一部格格不入的小清新电影。这时候,男孩在黑暗的角落中出现,他们用互不信任和猜疑的眼神完成了彼此的初次交换,然后迅速充当了领路人角色。 在平静时,片中会出现男孩倒挂树上看洛荷的镜头,文艺浪漫得紧——以至于有格格不入的错觉。如果往深处想,这种一带而过的场面也是两个人的身份差异写照。在猛烈时,观众都在等待男孩的出手,完成那道必然要出现的血光之灾。把一群孩子置身在这样的环境,天平倾斜的方向已经相当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年轻演员的表现都挺不错,至少是有型且有性格的那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留意。他们不至于像某些选角失败的电影,演员一出现在片中就显得很跳,完全脱离情境。而且,比主演年纪更小的小孩和小baby也很出彩,尤其是说哭就哭的baby,相信看过的观众都印象深刻。 总体来说,由于《少女洛荷》的沉重主题,我会认为,它是一部充满了较多设计的电影,就像baby的哭,就像一群孩子的逃亡组合,就像逃离毁灭和走向成长的路途。或许,在导演看来,抵达终点、弟弟意外甚至是信仰的崩盘毁灭都不是真正的打击。洛荷对男孩的爱意,她的抗拒、犹豫以及纠结反复才是真正的、迟迟到来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