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父子(2006)

父子(2006)

又名: After This Our Exile

导演: 谭家明

编剧: 谭家明 田开良

主演: 郭富城 杨采妮 吴澋滔 林熙蕾 秦海璐 许茹芸 徐天佑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

上映日期: 2006-12-01(中国大陆) 2006-11-30(中国香港)

片长: 120分钟(香港) IMDb: tt0768114 豆瓣评分:6.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阿宝(吴景滔饰)梦中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坐,一手拿着风车,一手紧紧地抱着,然而美梦破碎。落魄父亲周长胜(郭富城饰)有着烂赌恶习,母亲阿莲(杨采妮饰)为此无法忍受,决定出走后被抓回。为了挽救夫妻间已经破裂的感情,父亲一厢情愿地安排全家去坐邮轮度假,母亲趁机离家不归。

演员:



影评:

  1. 我是带着相当大的期望去看谭家明的《父子》,因为自己太喜欢他十九年前的前作《最后胜利》。然后《父子》在上画前夕就拿了金马奖,一时满城尽写谭大师,传媒都把谭家明的名字与陈冠中、张叔平、王家卫、徐克、电检、禁映、新浪潮等一大堆文艺老中青趋之若鹜的名词捆绑在一起。《父子》背后的宣传和报导,比电影来得更引人入胜。

    意见不会是一面倒的,我有不只一位在不完美家庭真实地活过来的朋友看过《父子》后,不约而同的叫我不要看,不要浪费时间。他们说,不长进父母领导下的家庭故事,并非如此单薄。

    郭富城拿下男主角奖,那是合了台湾人的文艺胃口。有位资深新闻工作者说,不应该找郭富城演烂睹父亲,问题也不在他的演技浮夸,而是一个沉溺赌博的厨房佬,哪有环境和自我纪律去完成六块腹肌?

    观映多年,我调校着自己过份的期盼,但还是恭敬地看了足本版。

    《父子》故事薄弱,自然要靠演员去把它起死回生。郭富城饰演的周长胜好几次大喊:“屌!”然而不是你说了粗话就能演活粗人,广东粗口是一种易学难精的语言,斯文人或外省人(如台湾评审)听起来可能觉得有剧力万钧之势(你看《疯狂的石头》中的“顶你个肺”就知道粗口也可以很exotic),我等会“屌”人之辈一听就知未够火喉,不是那回事。 说到要“屌”,我暗地里也“屌”了几次──周长胜每次痛哭时我心里就要暗骂:“屌!男人老狗喊乜能野!(操!堂堂男子哭哭啼啼的干啥?)”当然我知道我是太无情,我听到戏院中的男男女女在跟周长胜一起啜泣。

    演周长胜儿子的阿BOY吴景滔太可爱了,几乎无人不喜欢他,我也喜欢这个小孩。问题是,我不能相信一个废柴烂睹爸爸和一个好逸舞女妈妈可以调教出如此温柔敦厚的儿子。吴景滔的番书仔口音,提醒着我他是其实是名媛司马燕的儿子。阿BOY本身是个人格分裂的角色,他不愿父亲迫他偷窃,却会在自愿的状况下顺手牵羊。他并非有良知,只是痛恨父亲不够义气,没有做好掩护,所以本来温顺的他也要咬掉周长胜的耳朵。有这份强悍,为何不老早把父亲教训,或至少早日脱离他的魔掌。

    杨采妮同样没有说服力,她既然只容郭富城的手留在她的上半身游走,谭家明为何不另找一个能豁出去的女星来演,《烈火青春》的夏文汐与《雪在烧》的叶全真都为谭家明交足货,二十年后换来的是倒退。据说合内地尺度的两小时版本大幅删减了妓女林熙蕾与郭富城的情欲场面,那就等于将谭家明的拿手好戏宰了。因此,看足本是有必要的。林熙蕾其实比几个主角都称职,阿肥、阿肥妈咪、杨采妮在舞厅的姊妹,甚至招待所的东主,都比几个主角演得真实到位。

    一个人能成为败家睹徒,不是他独自成就的,正如年前谈得热烘烘的“隐藏青年”,同样要靠家人朋友共襄善举方可玉成好事,周长胜的确有个得力儿子,甚至事隔多年,儿子还是对父亲有着依依不舍之情。可是观众看到的周长胜不过是一面倒的令人讨厌,根本找不到令人又爱又恨的基础。

    谭家明重视剪接,剪接是展示他的“电影语言”(引号中的这个唬人的名词常常出现在谭的访问文章)的主要手段。我算是开了眼界,然而语言是用来说话沟通,而不只是用来摆姿态。要是这样,这跟某些伪文艺青年一看到电影说法文就大叫浪漫诗意有何分别呢?那些跳动的镜头是否用得恰当且不说,有组镜头我觉得特别碍眼:输干输净的周长胜坐在小餐厅,手中把玩着他剩下的两块钱,一个快镜剪接,那两块就被侍应生抢去。这样的手法当然可供文艺影痴解读成山穷水尽的失意无奈,可是我思疑在最下等的食肆的侍应生也不会如此挑衅无礼。退一步说,就算有如此侍应生,曾两次拿侍应生来刁难的周长胜又为何会突然温顺起来,不哼半句?

    日前遇上位朋友的长辈,谈及《父子》的种种不足。他提出谭家明的东西其实很中产,细想实有道理。谭家明最著名的《烈火青春》,虽然有来自公屋的汤镇业,但整部电影的主场景,还是饱食终日无须为口奔驰的中产家庭。《父子》在香港收了六百多万,票房算是相当不俗,看来是对正了中产口味,整个宣传活动的铺陈,属哈佛商学院应该收纳的文艺电影推广成功个案。

    谭家明在片首用字幕说:“没有一部电影可以满足到所有的观众。”有谁不知“绝大部分母亲是女人”呢? 说出这句话,反而令人觉得导演连面对批评的最基本勇气都没有。
  2. 一個只有佔有慾而沒有責任感、還不懂反省的父親,失去妻子、兒子與及自己的人生將是一件必然的事。

    一百六十分鐘的導演版把這個悲劇發展循序漸進而理所當然地展示了出來。

    譚家明導演這十七年來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放棄了過往在新浪潮時代的電影語言探索,回歸到人生於社會中最基本的倫理關係描繪,交出一部並不催淚卻叫人看後久久難以釋懷的悲劇。

    導演在影片開首打在屏幕上的幾個子表達了他對觀眾的期望:「...我希望觀眾在電影裡感受到的並不是沉溺的傷感,而是清醒的感動。」

    白的說,如果你不能通過電影向自身反思,而只沉溺到悲劇情節裡面,那你將錯過了這部不論運鏡、人物與情節都平實不過的電影中最動人的一面了。

    它動人的地方源於你將思及你的父親、母親、你對責任的態度、你對別人的倚賴以至你自己是否懂得反省、改過。

    你作為觀眾凝視周長勝(郭富城飾)的視角也將會是你身邊的人凝視你的視角。

    從電影開始的時候,你或多或少希望周的妻子不要離他而去、寄望周懂得反省改過、為兒子對父親的不離不棄而感動。到後來,你漸漸認同了妻子的離開,甚至想跳到影片裡面著她帶走兒子,使他免於父親的糟蹋。這是因為你對周長勝徹底失望,你知道這個不懂反省的人將不會改過。你知道了一切將以悲劇收場。

    你這份對周長勝的失望過程,恰恰為你解釋了一些人怎麼從你生命中離開。你將無法避免地思及自己過往的一些生活應對,而這就稱作反省,周長勝所不懂得做的一件事。

    這種反思,取決於你有多投入到角色,是否能把角色的行事投射到自己身上觀照。這有賴於影片對角色描寫的功力;《父子》一片則正好告訴了你,這件事能做到多精細。

    畢竟,一個角色的生命力在於他能有多大程度喚起觀眾的生活經驗。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性格上的複雜性、跟生活處境的矛盾(矛盾帶來爭扎,其過程具放大鏡之效,把人的不同性格特質凸顯)和其應對過程中的微妙變化。

    於是耐性是不能或缺的,本片為此做了一個精彩的示範,展示了一部由人物帶動的影片如何一點一滴地累積味道同時提出問題,讓觀眾得來「清醒的感動」。
  3.     看《父子》之前,我对这部貌似在打亲情牌的片子并没有太大期待,尽管它已经在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拿了很多奖项。故事梗概之前已经听说:女人不堪家庭困苦离开,男人带着年幼的儿子艰难度日。听起来老套之极的情节让我觉得无外乎两种可能,要么拍成温暖的励志片,要么拍成催泪的悲情片。结果又一次证明了我的眼界狭窄。

        不愧是谭家明,不愧是香港新浪潮时期与徐克、许鞍华等并称的才子导演,《父子》也无愧为《杀手蝴蝶梦》之后17年又出山的力作。影片拍得真挚细腻,又不滥情拖沓,处处显出清醒的深情。

        片子开始,杨采妮饰演的母亲送儿子上学,并暗自准备好离家。儿子发现端倪,跑去告诉郭富城饰演的父亲。郭怒冲冲跑回家里,与杨大吵一家,阻止了她离开。情节毫不新奇,但十分真切细腻,你会不由想到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这样的争吵,也有这样的矛盾。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逻辑,各自觉得自己委屈,其实谁都有错的一面,谁也都不容易。

        杨采妮最后还是离开了,郭试图寻找未果,又因高利贷逼债太紧只好带着儿子跑路。他们到了另一个小镇,住旅馆,郭打算找一份工作,后来也想过去英国挣钱,但是都没有成功。生活实在窘迫,郭竟然唆使儿子去偷盗。

        儿子叫做阿宝,上小学,后来不得不中断学习。他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妈妈离开,爸爸暴力,家境又十分艰难,与那些富贵同学相比,他很难维持自己幼小心灵的尊严。但是这样一个小孩子,依旧善良、单纯,偶尔咧嘴一笑,让人想到纯纯的小白兔,简单而美好。饰演阿宝的演员叫做吴景涛,演技真的非常出色。他控制感情收放自如,该乖巧的时候十分安静克制,该释放的时候也不声嘶力竭,只是眉头紧皱的看着你,或是低声啜泣不已,让人心疼。这与影片的整体格调非常和谐,宁静中掺杂着小剧烈。

        唯一的一次猛烈释放出现在少教所里。阿宝偷东西被人抓住,但是爸爸看到警察来了不敢去救他。当他去看阿宝时,阿宝就那么皱着眉头盯着他,又恨又放不下。经头一转,郭富城一个人蹒跚地走在夜色里,左耳包扎着绷带,隐隐带着血迹。观众正在猜测之时,才出现情节的回放:阿宝在爸爸俯身过来安慰他时突然咬住爸爸的耳朵,死死不放,直到爸爸挣开,他放声大哭“你为什么让我偷东西?我不敢去,你偏要让我去……”

          这个动静的处理极妙,完全意料不到,又出乎情理之中,相信观众看到这里都是一恸。很少见这样描写父子关系的电影,父亲也不是不爱儿子,但更多时候,儿子是他占有的财产,是他情感的依赖,甚至成为他生活的方法,他的得到少于付出。这个个男人对待女人也是一样,你无法说他不爱杨采妮,只是他爱的方法让人难以接受。

        郭富城的演技也很让我吃惊,难怪又夺得这次金马奖的影帝。之前大家交口称赞的《三岔口》我没有太多感受,但是《父子》里面这个落魄困顿的中年男人,被郭富城演绎得十分到位。他终于脱离了以前只靠外貌、舞蹈吃饭的日子,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杨采妮的演技我也很欣赏的,尽管很多影评都说她不具备风尘女子的气质。不过我觉得《父子》里面着重要表现的是她在家庭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对于坐台女的工作并没有怎么强调,她的隐忍、矛盾表现得很充分。

        片里还有郭富城跟林熙蕾的一段戏,后者演一个妓女,与郭同住在一个旅馆里。两个清苦、漂泊的人产生了相互依恋的感情,只是郭无法给林承诺,也害怕重复被抛弃的经历。这段戏本来应该很好看的,据说大陆上映的版本删减了很多。还好林熙蕾我不喜欢,也不觉得太惋惜。

        片子结尾,阿宝长大了,回以前住的旅馆看看,把以前自己偷的金表物归原主,又找到许久未见的父亲,看到他与新的女人走在一起,脑中想起以往种种情景。这个结尾我以为是个败笔,还表的情节显得生硬造作,看到父亲的这个交代也似乎没有必要。尤其这里还有一段独白,之前都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与前面的流畅、细腻相比,结尾显得非常突兀。

        瑕不掩瑜,这部片子整体深情、真切,郭富城几次恸哭并不煽情,但让人觉得辛酸,觉得他的无力和悲哀。谭家明自八十年代开始由电视转向电影,积攒到现在功力果然深厚,导演、编剧都很不凡,之前由他剪辑的《阿飞正传》和《杀手蝴蝶梦》都是精品,这次镜头剪辑更有独到之处。推荐!
  4. 天色渐渐暗下
    万家纷纷亮起灯火
    小孩抬头望向夜空
    夜空星光灿烂
         --自《父子》官方网站

    一、 无忧的梦境

      黄昏,静谧的水面微微荡漾,深夜,蓝色夜幕中小船慢行,稚嫩的童声轻声吟唱“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一点忧愁,一丝云翳,一段父与子的故事缓缓开始。
      虽然空气略显燥热,虽然路边水渠是泥色的流水,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段美妙的梦境。父亲载着儿子穿过田野,一手风车无忧无虑的转,一手幸福的搂住父亲的腰,孩子的目光诉说着无忧的欢乐。欢乐的梦境总是容易破碎,人与梦一起摔倒在草丛中,醒来,一个马上就要破碎的家庭缓缓呈现。
      父亲本该是一个家的阳光,给孩子光明与温暖,给母亲幸福与温存,而阿胜带给阿宝的,是一个阴霾遍布的童年,带给阿莲的,是无法回首的往事。剧情似乎从一开始就过于沉重,重的让人无法呼吸。那个萧瑟颓败的成人世界,犹如午夜浓稠的漆黑,让人睁开双眼也一无所见,而阿宝梦中的欢乐场景,却犹如正午过于明亮的阳光,让我们无法正视。
      影片的结尾,阳光温煦,微风轻柔,浅蓝的水面倒映着天上的浮云,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摆,一段紧凑急切的钢琴独奏突起,如同阿宝纷乱的心绪。天,云,水,草,叶,一切突然变成了怀旧的色彩,一阵铃声想起,儿时的梦境再现,一对父子无忧无虑的穿过田野,孩子美美的攥着呼啦拉作响的风车,头紧紧依偎着父亲透着温暖气息的腰身。童年的种种伤与痛随之而来,在成年阿宝无法细致描摹的表情中戛然而止。


    二、 一朵美丽的花

      阿莲清秀,娴静,像一朵美丽的花,“仿佛风轻轻吹过,就能把她身上的香气,吹到遥远的山谷”。而生活有时就是过于残忍,它给了这个女人足够的美丽,也给了这个女人无法承受的哀愁。她只是阿胜名下的财产,情感的依赖,面对没有承诺的婚姻,面对不幸福的爱情,她一直默默追求美好的生活,却每每感觉无能为力,而一个女人的隐忍,总有尽头。
      她不是不爱,不是想要离开,她跟与丈夫一模一样的男人偷情,她无法抵制阿胜在自己身上游走的双手,她屡屡在绝望中寻找残存的幻想,而无情的现实总是迫不及待的击碎这一切。只不过是改变一个男人,貌似很简单的梦想,却只能在想象中短暂停留,然后渐渐模糊,直到彻底消失。
      如果爱情和幸福就像忽聚忽散的云朵,那我们的驻留和期盼又算什么呢。当她耐心的策划和等待离家出走,当她近乎义无反顾的投奔新生活,虽然对阿宝的亏欠会是永远无法挽回的哀痛,我还是想,让她自私一次吧,作为一朵美丽的花。

    三、 气球先生

      阿胜是个有情无义的男人,一个头脑简单而不清楚自己弱点的悲剧人物,他性格暴躁,萎靡颓废,有着男人最令人憎恶的劣根性,但又不时惹人怜悯,让人禁不住唏嘘。
      哭有很多种,他总是哭,虽然不必每次都眉头紧皱,痛不欲生,但我还是被男人本质上的脆弱感动了;他身着破破烂烂的T-shirt,皱皱巴巴的裤子,趿拉着拖鞋,一副瘦小卑微的样子,却时时不忘男人的尊严,虽然那点自尊可怜的不堪一击;他对爱情,对儿子都无数次许下承诺,最后都如同黑夜里的万家灯火,各自熄灭;他嗜赌如命,全然不顾阿莲的感受,他逼迫儿子行窃,又在关键时刻只顾自己逃离,无情的自私让人痛恨;他缺乏自我拯救的能力,每次忏悔与改过都只如困兽斗,内在的懦弱惹人怜悯……
      美丽如花的女人,纯净善良的孩子,足以求生的手艺,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被一个只有占有欲而没有责任感,又不懂得反省的父亲无情的毁灭。妻离子散,对于阿胜来说,不过是个应得的结局。也因此,一部演绎父子情仇的电影,我们只看到了恨,却找不到爱的理由。
      虽然他主宰着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的命运,虽然他狂妄倨傲,从不肯认错,但他却只是一个本质干瘪的气球,不管看起来多么的巨大与饱满,都禁不住针尖轻轻一碰。

    四、 阿宝的爱与恨

       阿宝本是个敦厚而且单纯的小孩,而生在不幸的家庭,他的一生注定是阴郁的。阿莲和阿胜都心疼阿宝,但他们的爱都有限度,他们显然更爱自己。阿宝只是个孩子,他只能生活在他们给的世界里,他无法摆脱这种封闭和残酷的命运,这似乎是谭家明导演骨子里的犀利与残忍。
      人生有许多事情,是阿宝还弄不明白的,大人的忧伤与愁苦,只有大人自己才会懂。但小孩也有自己的爱恨。有家不能回,有学无法上,再嫁的母亲让他感觉冰冷,无心悔过的父亲更让他生出恨意,其间的愤怒,哀怨与无奈也不断累积,最终以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他咬掉了父亲的耳朵。但由爱而生的恨,又岂是一只耳朵所能释放的。
      在此之后,之前持续剧烈扭曲变形的内心世界,忽的平静下来,一种落寞,开始无边无际的蔓延。再混蛋的爸爸也是爸爸,阿宝始终无法忘记父亲,虽然他不知道该爱,还是恨。多年以后,虽然对观众而言不大可信,阿宝归还了多年前偷走的手表,用一颗纯净如初的赤子之心完成了对自己和父亲的救赎。当所有的爱恨再次浮现眼前,阿宝已成年。
      水,在西方的宗教里,是孩子灵魂所在的地方。影片的开篇与结尾,都是微微荡漾的河水,高潮之后的急转之下也是阿胜站在水里,一动不动,在黄昏……让我们猜,一个让人不知该爱还是恨的父亲站在无边的水里,他会是像一根木头一样逐渐腐烂,还是像冰块一般慢慢消融。谭家明只是要阿胜在寻求死亡的过程中得到反省,势必没有对水本身做太多的考虑,而我宁愿把所有水的场景理解为父子关系的融合,理解成父子间达成的谅解,让阿宝所有的爱与恨,全都溶解在同一片水域中。


      也许我们会同情,但有谁能真正懂得别人的苦难,以及那些在苦难之中做出的选择。如果一切能够假设,我希望时间从阿胜走入水中就永远停止,不要让我看到长大的阿宝,不要让我去想象一个破碎的人生。或者,就让一切都重回起初的梦境吧。在那里,阿宝不懂大人的哀伤与忧愁,一如我们不懂他们的哀伤与忧愁。但我不希望,人生果真抵不过一场香甜的美梦。
     

    注:原文写与2007年1月,其实只是一篇解读,不算严格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