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朗读者 第二季(2018)

朗读者 第二季(2018)

又名: 朗读者2

导演: 董卿 刘欣

主演: 董卿 姚明 贾平凹 袁泉 许鞍华 胡歌 李彦宏 罗大佑 谭元元 王石 王洛勇 孟非 刘烨 潘建伟 薛其坤 宗庆后 徐卓 双雪涛 崔之久 余江 徐国义 矣晓沅 阿乙

类型: 脱口秀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8-05-05(中国大陆)

集数: 12 单集片长: 75分钟 豆瓣评分:9.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5月5日晚8点,央视综合频道,《朗读者》第二季正式回归。

    作为2017年现象级文化节目,第二季《朗读者》第一期将回望“初心”。首次亮相电视节目的文学大家贾平凹、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著名企业家宗庆后、守鹤人徐卓,与董卿一同带来一场以“初心”为主题的朗读。


    我们为什么期待《朗读者》?

    文学、名人、金句?都是答案,又都不尽完整。

    文字与人生水乳交融——调动生命情感而非朗读技巧来讲故事,这或许才是动人之处。


    2017年《朗读者》第一季开播,首期节目中,96岁的翻译大家许渊冲,用一句“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感动无数观众。

    那期节目播出后,老人家获得粉丝无数,好多年轻人在网上留言说,爱死这位“萌萌的”老先生了。

    的确,一年后重新翻开《朗读者》,回望第一季的舞台,那一篇篇美文金句犹在耳畔,而那些如许渊冲这样的先生的面孔也总会浮现在眼前

    ——第一季超过80岁的老人就有20多位,83岁的王蒙先生、90岁的潘际銮先生、80岁的樊锦诗先生、93岁的叶嘉莹先生、89岁的余光中先生、99岁的钱谷融先生……甚至在第9期节目的最后一段,集结了13位清华大学的老院士、老学者、老教授,年龄加在一起超过1200岁,为大家读了一段《告华北同胞书》。

    仅是这些先生,便再一次确证了文字与情感的生生不息——伴随着阅读,将变得伟大,变得深刻,变得欢愉。


    许渊冲:遇见

    这期节目中,96岁的许渊冲登上舞台,用被人称为最苦行业之一的翻译,让很多人思考,什么才叫热爱!

    谈起心爱的翻译,他兴致盎然,可爱得像个老顽童。翻译对他来说不是苦差事,而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他说:“同一句话,我翻得比别人好,或比自己好,这就是乐趣。这个乐趣是别人夺不走的。

    许渊冲带到现场的名片可谓“狂”,他敢在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渊冲解释说:“这是事实!1958年,我已经出版了一本中译英、一本中译法、一本英译中、一本英译法。六十年前我已经一样出一本。那个时候,全世界没有第二个人。

    他现在仍然笔耕不辍翻译莎士比亚,已经出版了六本,交稿了十本。

    ——“说实话,翻译一本是一本,不敢吹牛,活一天是一天。如果我活到一百岁,我计划把莎士比亚翻完。

    他现在还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对于“熬夜”,他贡献了一版颇文艺的说法,“从夜里偷点时间。”

    许先生说起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林徽因的《别丢掉》。这首诗是徐志摩飞机事故去世后,林徽因经过徐志摩故乡,见景生情写下的。

    许先生感动于林徽因情感的真挚美好,将诗译成英文。

    许先生笑说当时译这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但当他再度朗诵其中的诗句,却哽咽流泪了,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许先生现在还会反思,觉得当年有些地方译得不当。


    王蒙:告别

    -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

    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在《朗读者》第一季第七期中,王蒙朗读《明年我将衰老》送给他故去的妻子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

    王蒙是一个有着“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的老先生,他说告别有两种,一种是时间的告别,一种是空间的告别,每一种告别我们只有面对,八十多岁的老人,看惯了生死,见多了生死,更容易想的开。他说虽然告别会给我们带来酸痛的体验,但是也会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面对告别,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告别北京,告别新疆,再告别妻子,79岁的王蒙回头打量39岁的自己,他觉得今天的作家王蒙与那16年大有渊源。“维族人有句极端的话:‘人生在世,除了死亡以外,其它都是塔玛霞儿(玩耍)!’”他说,“这样的人生态度,对我影响深远。”

    王蒙写道,他也读到——我坚信我还活着,心在跳,好好活着,过了地狱就是天国,过了分别就是相会,我仍然获得了蓬蓬勃勃的夏天,风、阳光、浓荫、暴雨、潮与肌肉。浅海滨我去了三次,我喜欢踩上木栈道的感觉,也许光着脚丫子踩沙滩更好。去年与你同去的,我期待月出,更加期待繁星。在秋与冬春,我与渤海互相想念。

    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梦,一个尚未结束的故事。

    很少有悼亡之作如王蒙这篇,哀恸渐渐淡了,反倒把思念越酿越陈。行文有天空海阔的清淡疏朗。“明年我将衰老,今年我正青春”,我答应你在这世间好好走,你答应我“奈何桥上等三年”,过了这分别我们就相会。

    分明是暮年之作,却有少年人满涨的生命力。


    樊锦诗:勇气

    相恋在未名湖,相守在珞珈山,相守在莫高窟。

    ——录制前,樊锦诗告诉节目组,自己一定要读这三句,送给她的爱人。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她是出身优渥的上海娇小姐,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54年。

    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领衔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被称为“精致绝伦、佩服之至”。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季羡林先生都赞她“功德无量”。

    她与丈夫两地分居19年,用51年的时间守候挚爱的文明。在极其恶劣艰苦的环境下,尝尽了大漠孤烟的孤独与寂寞,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解,她一笑而过,坦然处之。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

    节目中,樊锦诗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她的年龄大了,自己的生日都记不住了,数字敦煌的网址却能脱口而出,那是她毕生的心血。

    莫高窟以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消逝着,她拼着命把莫高窟记录下来,送到千千万万人的眼前。

    用董卿的话说,那是“逆天”的勇气啊!

    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樊锦诗用一辈子的执念证明了这句话。


    叶嘉莹:味道

    - 味道,是记忆的魔法 -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那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一个结。

    “一个人不经过绝大的困苦,不会觉悟。”第一季第十期《朗读者》嘉宾叶嘉莹说。

    她一生之中的选择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不禁感叹“一生劳瘁竟何为”,但现在,她终于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那就是将自己投向古典诗歌,做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她似荷花优雅大方,无论服装抑或气质都透露着中国味道。她已与诗词和古典文化融为一体,所以也许这就是诗词的魅力通过她在向我们展示。

    访谈中,她吟诵《哭母诗》,“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尽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

    母亲的突然去世,给了她莫大的打击,她唯有通过八首《哭母诗》诉衷肠:“诗句吟成千点泪,重泉何处达亲知。”叶嘉莹多次表示,苦难是催伤,也是锻炼,通过诗词的写作可以使感情得以抒发,使悲痛得以缓解。这是叶嘉莹人生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这就是她,一个用诗词去记录人生、感悟生命的灵魂工程师。

    她与诗词的渊源结于少女时期,那时候的她倔强执着,爱上诗词更与其成痴。不解其意间诵读的“坐愁红颜老”引来家人的欢笑。她十五岁时,就开始作诗了。

    《秋蝶》
    几度惊飞欲起难,
    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
    满地新霜月乍寒。

    她喜欢用吟诵的方式去诵读诗词,因为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因此吟诵诗词能够使她更深刻的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叶嘉莹的恩师是顾随。他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法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40多年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黄宗江、吴小如、杨敏如、王双启等都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叶嘉莹以老师晚年名号“驼庵”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以奖励后辈学子。纵然她在曾经的生活里饱经忧患,但苦难让她尝到生活况味,懂得了诗词的疗愈。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叶嘉莹


    钱谷融:青春

    - 青春,是无悔 -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那今天就让我们在或许正青春,也许不再青春的人们身上,去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

    第一季最后一期,节目组在上海为钱谷融先生录制了视频。

    钱先生选择朗读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生命的路》: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

    节目录制后半年,2017年12月,“这一个”有着独特性格的人,“这一个”拥有率真未泯童心的人,与世长辞。而《朗读者》中这段影像,定格了许多人对于先生的最后记忆。


    余光中

    这又是一位被《朗读者》留下生命最后阶段影像的大师。

    2017年12月,宝岛诗人余光中逝世,《朗读者》节目组披露了他录制的一段视频。

    董卿称:“第一次看到余光中先生为我们《朗读者》录制的诗《民歌》,是在2017年5月2日的晚上。录制是在先生的家里,《民歌》也是他自己挑选的,最想要朗读的文字。当看到余老先生颤巍着写下‘谨以《民歌》一诗献给中华民族:我的同胞’的时候,当听到他读出第一句‘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

    这两个画面,在之后日子里经常在董卿的脑海里闪现。这种深邃入骨的苍凉与顽强,对汉魂唐魄的自豪与眷恋,令人动容。

    余老先生曾经说过自己像蒲公英,而那一刻他随风而逝,终于回家。

    ……

    第二季,还会有哪些大师、先生,会让人念念不忘?

  2. 文|珞思(珞思影视研究组)

    台湾资深制作人方儒曾在一档节目中爆料:“胡歌很低调,就算给他一亿人民币,他也不可能上一天的真人秀。”这些年来,胡歌不仅在影视作品上低产质优,粉丝也的确没有在任何一档综艺中见过他的正式加盟。

    不过,第二季《朗读者》第三期,胡歌破例了。自去年宣布暂别演艺圈出国深造之后,他将“复出”首秀献给了这档由董卿担纲制作人、总导演和主持人的现象级文化节目。并且时隔十二年重谈2006年的那段“不堪承受之重”,借莎翁名篇扣问生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此献给所有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人们。

    胡歌的出现,只是《朗读者》在嘉宾阵容上极度“珍稀”的一个缩影。这方群贤毕至的舞台不仅集结了一群远离综艺、工于作品的文艺界人士,更让众多来自文学界、科学界、体育界、教育界等各大领域站在“金字塔尖”的大家集群,有了和大众精神对话的窗口,这是很多年来都未有过的荧屏景观。

    文化的孤独和娱乐的狂欢之间,似乎总存在着一种内生性的矛盾,但是《朗读者》是“偏执”的,它不断为文化综艺拓展外延、深化内涵,试图带领观众走出娱乐喧哗的信息茧房,见识何谓真正的星光灿烂。

    这里没有堆砌的浮华和浅薄的流量,其珍贵和稀缺之处,更在于精神世界的辽阔之至、厚重空前。

    “超级IP效应”持续发力

    节目云集站在中国各大领域“金字塔尖”的无价面孔

    注意力经济时代,董卿个人知性、博学、亲和的公众形象,使其早已成为文化节目领域的超级IP和流量入口,也使得《朗读者》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星光灿烂”。这份先发优势,令受众更容易接受她对文化节目的设置议程,从而成功激发大众对朗读、对文学的兴趣。

    在这档以“文学之美”为根基的节目中,顶级作家群体因节目集结发声,是在任何一档综艺都不曾有过的先例,而这也印证了《朗读者》在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历数从第一季至今伴随节目台前幕后的文学大家,几乎囊括了中国最为权威的两大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明星面孔”,以及迈出国门、拥有海外影响力的中国作家,比如荣膺世界科幻协会“雨果奖”的刘慈欣和斩获英国“笔会奖”的阿乙。

    从泰斗和大师级别的王蒙、钱谷融、余光中,到文坛大家铁凝、贾平凹、李敬泽、冯骥才、余华、梁晓声、刘震云、毕飞宇、麦家,再到代表着年轻力量的双雪涛……他们的作品在豆瓣读书上的平均分值达到8分以上,这些中国文坛的中流砥柱们在《朗读者》厚重发声,共同为大众打开了一片璀璨而广博的文化银河,耀眼而震撼。

    顶级学者保驾护航,让《朗读者》的文学水准攀上了同类综艺只能仰望的一座高峰。董卿和制作团队倾尽心血,源于满怀一份迫切的使命感,“真心地感谢所有用命在写字的人,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光,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让这道光照耀在更多人的头上。”

    《人民日报》曾如此作评《朗读者》的意义:“文化大家的作品,凝结了一生心血,感染和影响了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有的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对这些文化大家身上的文化元素、文学艺术修炼的成果,应当有抢救的紧迫感,加以充分发掘、研究和传播,这也是在保护一个时代的文化宝藏。”

    不止是文学界,第二季《朗读者》在科学领域的开拓和挖掘,也到了令人心生敬畏的地步。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薛其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同为中国“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得者。接下来,原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著名数学家杨乐,今年3月刚刚获得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等等顶尖科学家,都将陆续和观众见面。

    这些兢兢业业奋战在科研岗位推动着时代进步的国家脊梁,是综艺节目求之不得的“无价面孔”,岂不也正是无数观众的“荣幸之至”?

    做一次农民吧,只管播种!

    从许渊冲到薛其坤的走红,

    坚定了《朗读者》啃“硬骨头”的决心

    超越传统概念的嘉宾范畴,《朗读者》集结不可思议的面孔,努力跳出电视综艺的既有边界,希望和大众碰撞出同样不可思议的绚烂火花。

    如果说第一季旨在带领大众亲近文学之美,第二季则在深度、广度和厚度上进一步延展,不仅分享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也在试图从社会的不同切面和文学的不同领域,纳入更多震撼人心的经典文本,用多元文学世界推动我们情感世界的丰富及真挚、推动我们精神王国的强健和壮阔。

    人们总在问,《朗读者》这类节目的大火,有多少会转化为对知识本身的渴求?毕飞宇寄语董卿和《朗读者》:“做一次农民吧,只管播种,收获就在大地上,你慌什么慌?话又说回来了,谁能预知收获?

    有这么一个值得分享的现象:第一季《朗读者》收官之后,根据舆情热度指数计算模型得出的数据显示,关注度第一的是老艺术家斯琴高娃,她用深情的语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感动了亿万观众;排在第二位的是翻译家许渊冲,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用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思考,令广大观众深受鼓舞和感动,《朗读者》将这一居功至伟却默默耕耘的知识界人士从幕后推至前台。极高的关注度本身,反映了观众对这一群体的崇高敬意,也证明了大众并非对他们“不感兴趣”而是过去认识的机会太少。

    本季节目开播之后,大众鲜有耳闻的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瞬间成了“网红院士”。节目中,他用两个“39分”的励志经历,让观众再一次相信所谓“天才”不过是比任何人都努力罢了。

    更为打动人心的一幕,出现在薛其坤和清华大学物理系众院士隔空朗读《礼记·大学》,致敬中国物理学的先驱、中国物理学大师、清华大学物理系创始人叶企孙先生,勉励当代青年不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的赤子初心。网友们齐呼:“太燃了!致敬清华大学物理系”“真的感动,伟大的人不能被遗忘!”

    第二季《朗读者》以豆瓣9.3的超高评分,继续证明了它在观众心目中一如既往的白金品质。从文学大家贾平凹到顶尖科学家薛其坤,从《礼记·大学》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从关注器官捐献到演绎戏曲名篇……节目纵横古今中外,跨越不同题材,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喂饱了更多在精神世界如饥似渴的灵魂。

    “为了它更好地存在,去拼一把吧!”再苦再难,董卿和团队也坚定了“啃硬骨头”的决心。

    不要再抛弃真正的时代偶像了

    暂别娱乐喧嚣,

    能走进《朗读者》静谧深处的人是幸福的

    如今的国产综艺圈,流行着这样一种烦恼:节目太多了,嘉宾不够用了。所谓的“资源短缺”和“反复消耗”,使得众多内容千篇一律,鲜有亮点。

    《朗读者》的出现,为国产综艺的创作方向和实践路径提供了全新可能:是不是只能围绕着娱乐明星下功夫、做文章?是不是一定要坚持“流量为王”?创作的视野,限制了作品的想象力。

    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媒体的扎堆创作,才加剧了公众的“信息茧房”效应。就如许多社会学者所忧心的那样,如果受众总是过量的接触过于刺激性的信息,我们的欲望就会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样——永远也关不上。

    近年来,关于“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何不如娱乐明星”的疑问,总是不断被痛心疾首地提及。比起科学家的“关注冷遇”,更令人担忧的其实是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的缺失。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生们十有八九都会把“成为科学家”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的一项“00后画像报告”显示,只有4.2%的孩子憧憬从事科研,排名居首的是演员、作家、设计师之类的文艺工作。

    中国新闻网评论认为:“以前科学家曾是多数孩子的偶像,而现在,偶像从精神性转向物质性,意味着今天的偶像并不完全用于信仰,而往往用于娱乐和消费。偶像的物质化转型,实际上是精神价值丧失的结果。”

    与娱乐综艺不同,文化综艺有着天然的使命感。它自出生起,就被寄予了一定的关于传承和改变的希望。这种改变往往厚积薄发,会像是大海的涌动一样,表面上可能只是一个鼓动的水波,而其深处的波澜蕴含着极强大的能量,给人以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邀请到这些“珍稀”的面孔,让“时代巨人”们的精神之光照耀更多人前进的方向。《朗读者》在幕后做出巨大的努力,“这些人是无法计算所谓身价的。他们都是埋头研究、惜时如金的人,我们感谢他们切割宝贵的时间来陪伴我们,从等待到录制前后至少五六个小时,最终的呈现也就十几分钟,我们很受感动和鼓舞,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托付”,董卿说。

    因为极度稀缺,所以格外珍贵。就像观众所评价的,《朗读者》使得在娱乐文化、技术文化、商业文化面前一度被淹没的精英文化重回公众视野,让真正的“国民偶像”走向台前,让耀眼的时代光芒不再被公众遗忘,取得了文化节目的“第一定义权”。

    爱之心切的观众们不遗余力地推荐它,希望《朗读者》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更认为这是一档值得二刷、三刷的节目,在反复咀嚼中品尝它的丰盈、感受它的力量,通透领悟文学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

    有人说,“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深处的人是幸福的。”我们更想说,在娱乐喧哗之中,能走进《朗读者》静谧深处的人是幸福的。它呕心沥血建构的这片星空,是这般深邃又迷人。

    套用大哲学家康德的一段话:“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而仰望星空,一定是人类最为优美的姿态。

  3. 故乡是一座桥,跨越岁月的羁绊;故乡是一道虹,连接起新旧世界的交替;故乡是一根线,牵引着不管多远的归人;故乡,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是我们心头永远的温暖与眷恋......

    对于贾樟柯来说,故乡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他历经波折,年少时怀着导演的梦想,拼命地想逃离故乡;他拍电影二十多年,除了记录着时代的变革,也记录着他记忆深处的故乡。

    (一)

    留长发、跳霹雳舞,组诗社、印诗集,在大杂院一家一家地串门“蹭”吃,在奶妈家学会如何表达情感,在窗边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轮回,在炕头听西北风呼啸而过把电线吹得呜呜作响……汾阳留给贾樟柯很多温情时刻,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牵挂与思念,让他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从容镇定,但也曾给年少的他造成某种封闭感:周而复始的相似,在一个年轻孩子看来,实在枯燥。

    初中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他渐渐意识到:原来汾阳就只是一个小县城,10分钟的路程就能走完。他开始想象远方:10公里之外是什么?100公里之外是什么?也更加迫切地想要去看看远方:于是,他和同学偷偷到30里外的孝义看火车。

    一路寻找,终于看到一列拉煤的慢行火车,缓缓开了过来。铁路上,几个人持注目礼望着火车走远,满满的仪式感。

    相似的场景后来就出现在电影《站台》里:县城文工团的青年们偶然看到一列火车驶来,立刻从载着他们四处演出的大卡车上跳下来,兴奋地朝着火车远去的方向大喊。对那时的贾樟柯来说,那辆朝他驶来又忽而远去的火车,就是《黄土地》。

    坐在电影院里的他,才看了5分钟就泪眼婆娑,心中摇摇:“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把我家乡的风貌,人的不容易,人的状态全部拍进去,而且那样的诗意。”贾樟柯为此立志要走出故乡,连续考了3年,在1993年的时候,终于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

    (二)

    成为导演的贾樟柯实现了他的心愿:离开汾阳。

    但他的电影镜头却又对准了那里的人和街道。27岁,他在汾阳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小武》,并接连完成故乡三部曲的后两部:《站台》和《任逍遥》。在2006年的电影《三峡好人》中,煤矿工人韩三明和女护士沈红从山西来到重庆奉节寻人,

    2015年的电影《山河故人》也是在汾阳拍摄,可以说,在贾樟柯的每部电影里,都可以看到故乡的影子。

    家乡是一个人的根,贾樟柯对故乡的依恋,在他的作品中转化为对人物命运的悲悯:《小武》里的县城小偷,《世界》里世界公园民俗村的舞蹈演员和保安,《天注定》里陷入暴力事件的大海、三儿、小玉和小辉……他总能用镜头体恤到平凡人的酸楚。怪不得侯孝贤有一次谈到贾樟柯时说:

    “和凯歌、艺谋比,和冯小刚比,
    贾樟柯是不同的一种动物。”

    因为他的电影有时真实到残酷,在他的长镜头中,我们看到了生活,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故乡。

    (三)

    贾樟柯在创作中无限接近故乡,受益于故乡,但实际生活中,却又离这座城市和朋友们越来越远:“有一年春节过年回家,天黑以后我出来散步,老朋友、同学擦肩而过,我也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确实难张嘴。那几年我们同学聚会也没怎么参加……”

    贾樟柯把那段日子用一句歌来形容——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飞到现在他停了下来,重新认识故乡的人际关系。过去的他特别不喜欢参加婚礼和满月酒,现在却乐此不彼:“因为我觉得就是人情。有一次聚会,三五杯酒后,朋友唤他的小名“赖赖”,问他什么时候要个孩子。

    这个只有亲人才会问的问题,让贾樟柯痛哭流涕:人生是多姿多彩、多种味道的。我在北京缺了一种味道就是亲情,很多好朋友,但是没有亲情,也没有从小长大的朋友。我需要这些亲情,然后我需要他们,用力地帮回去。

    2015年,贾樟柯用一条微博,告别了文化中心北京,回汾阳开设“山河故人·家厨”电影主题餐厅、筹建贾樟柯艺术中心、筹建种子影院、在平遥办起了国际电影展……导演、老师、投资人、商人,这些身份交叉重叠的贾樟柯,用自己微小的力量,试图带动整个城市的文化。“汾阳小子”的野心和梦想,从改变世界变为改变故乡的文化现状。

    (四)

    一个人心里没有家,再怎么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也不是一个浪子。浪子是因为他有一个家,所以有时候离开,有时候回来。

    贾樟柯说自己可能也是一个浪子,有一天也会卷起铺盖,然后去到另一个地方。但他会把家放在心里面,跟着他一起走。精神,会永远在故乡。正如贾樟柯在《朗读者》上所说:“故乡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你才真正获得了故乡。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一个人只有获得了故乡,才能获得自由。才能知道想一想你是谁,从哪儿来。年少时,贾樟柯并不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直到他离开之后,才真正理解故乡。

    从山西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山西,这个粗糙又细腻的汾阳小子,这个将故乡的冷月拾起的游子,这个记录社会与现实的边缘人,这个执拗于让赵涛当自己电影主角的导演,这个把资本与艺术融合得恰到好处的文化商人,这个平凡又坦率的贾樟柯,用电影讲述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固执地用自己的“故乡元素”来表达自己的“世界思维”:出了故乡我们都是游子,这个世界再大,我们都在游动之中。当我们面对广阔的世界甚至宇宙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原点。那个原点就是你出生成长的地方,就是故乡。

  4. 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去靠近它。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

    上一段是《朗读者》第二季第一期的开场词,这一期,讲“初心”。2018,朗读依旧,初心不改。

    这一季的《朗读者》让我十分强烈地感受到大众对影视娱乐的关注度高于很多正儿八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因为第二季《朗读者》开播这么久了,我完!全!不!知!道!

    自从前几年的各种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火之后,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综推出了各种赚取收视率的真人秀节目,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收视率,节目组请各种高身价,高流量的明星,还制造各种槽点笑点。观众刚从一期综艺中笑着跳出来随即又进了另一综艺哈哈大笑起来。

    很多综艺,做着做着就违背了初心,但始终有那么一些综艺,不是为了让你笑,让你哭,让你痴迷于它,而是希望你能在人心浮躁的今天,守得本心,回归真实。《朗读者》的初心很朴素,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

    我对《朗读者》有一种不同于旁人的独特的情感,因为那承载了我很多高考时候的回忆。第一季朗读者开播时间比今年早几个月,由于这是一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好节目,学校为了缓解我们的压力,开始在广播站“引进”这档节目。

    学校非常会利用我们的时间,他一般会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三十分钟内在广播里播放节目,而那段时间刚好是我们吃饭洗澡的时间,所以在学校里所谓的“看”《朗读者》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并且还只是些许片段。但是,回家之后,我会在那紧张的复习之后,“偷偷地”看完一整期的《朗读者》,边看边感慨“哦,原来他长这样啊!”“我见过这人,只是不知道名字!”。

    董卿不会知道,当时的《朗读者》抚慰了多少备战高考的学子那紧张不安的心,但我们知道,《朗读者》带给我们的是那段艰苦时光里的一抹光亮,是拼尽汗水也想要争取的那片刻的欢愉。

    第二季朗读者开播了,这一届高三学子也快要面临残酷的高考了。他们没有我们那么幸运,能够在高考前“听”完第二季的《朗读者》,但我也希望在剩下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能够幸运地至少“听”上一期的《朗读者》。

    “初心”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词,它代表着回归自然,回归真实。高考复习的时候,班主任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句座右铭贴在桌子醒目的地方,当所有人都在写“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再逼自己努力一把!”时,我整整齐齐地写着“不忘初心”。温和可人的四个字,有些无欲无求“不思进取”的意味。但谁也不知道这四个字对我激励远比“拼搏”“奋斗”大得多。

    写在桌角的“不忘初心”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记住你为了什么要拼尽全力的准备高考?记住你考大学又是为了什么?

    我高考的初心始于高二,周末早上6点听着流水的和煮饭的声音起来,晚上12点枕着缝纫机“嗒嗒嗒”的声音和敲榔头“咚咚咚”的声音睡去。我知道,有人起得比我早,睡得比我晚,并且还要在工作的空隙照顾我的饮食。我为我的玩世不恭感到抱歉,我为我日益下降的成绩感到愧疚。所以我抱歉、我努力,我愧疚、我奋斗。

    我希望现在的我能够给他们带去希望,我希望未来的我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可“不忘初心”比“初心”难多了!“初心”人人都有,可“不忘初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我将这四个字写在桌角,是希望我不要三分钟感动,而是要一直感动下去,至少两年,甚至更长。

    “初心的形成也许很简单,但是它的完成是一个很艰苦很漫长的过程。”

    朗读者物理学家薛其坤不忘初心,在艰难的日本求学生涯后回国带领清华的学子搞科研,现取得科研上的巨大突破——“量子霍尔效应”。

    朗读者徐卓不忘初心,追随着大姑、爸爸的步伐,在林业大学深造后回到扎龙自然保护区,成为丹顶鹤的守护人。

    朗读者篮协主席姚明不忘初心,在脚部严重受伤后依然为国家的荣誉二战,宣布退役后成立大鲨鱼俱乐部,成为篮协主席,为国家出最后一份力量。

    朗读者企业家宗庆后不忘初心,在哇哈哈企业做大之后依然喜欢坐着高铁的二等座,穿着布鞋,和很多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样,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朗读者作家贾平凹不忘初心,在人人在追求着写公众号月入三万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写长篇小说,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

    每一个有着初心的人都是平凡的人,但是每一个不忘初心,坚持初心的人都是不平凡的人!我想为这些平凡的人鼓掌,也想为不忘初心的每一个人鼓掌!

    愿你坚守所爱,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