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酷毙了 Dope(2015)

简介:

    马尔科姆(沙美克·摩尔 Shameik Moore 饰)是一位决心不走寻常路的高中生,形式高调又异常古怪的他常常会成为众人眼中的怪胎,因此受到欺负和孤立,日子很不好过。对于马尔科姆来说,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高中的最后一个学年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演员:



影评:

  1. 这部电影可以跟Straight Outta Compton一起看,这篇影评也可以跟我对Straight Outta Compton的影评一起看。推荐。

    我的标题并不独特,但这恰恰是我看完脑中所想的。约翰·休斯 (John Hughes) 是拍了很多经典成长类电影(《早餐俱乐部》《春天不是读书天》)的大师,而《街区男孩》(Boyz N the Hood)是写实描绘黑人在不公的社会、司法系统下挣扎的经典电影。每几年都有讲少年成长的电影,好莱坞也频频放出涉及种族的电影(被不精确的笼统概括为“主旋律”),而这部电影将前者和后者的结合,怀旧中满是可爱和新颖,让我非常钦佩。

    《酷毙了》由 瑞克·法穆易瓦(Rick Famuyiwa)导演。主角Malcolm (Shameik Moore饰演),和他的两位意趣相投的挚友Diggy (Kiersey Clemons饰演)、Jib (布达佩斯里演Zero的Tony Revolori) 是即将毕业的美国黑人高中生,钟意玩90年代的音乐。三人在一场派对中被卷入贩毒帮派的互斗,Malcolm 第二天发现自己的书包里被人放进了毒品和枪。他必须在不染黑自己葬送前程的前提下跟危险的人物打交道,一场疯狂的闹剧就此上演。

    豆瓣的翻译给了电影原名Dope一层解释,然而实际上,正如电影开篇所告诉观众的,Dope 一词大致有三个意思:(n.)毒品,(n.)傻逼,(adj.)酷。几乎每一种语言里都有这种让外人迷惑的现象:怎么同一个词会有傻逼和酷毙两个近乎相反的意思呢?其实,Hip-Hop——这一在电影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元素——很擅长旧物新用,就连Hip-Hop本身都是人们在条件非常局限的情况下利用老的东西创造出来的。Hip-Hop的态度就在这里。规则都是人造的,对人和事物的评价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认为是傻逼的东西,另外一些人可能以为很酷呢!诶,这恰好是我们的主角Malcolm 所处的境地。

    主角们住在洛杉矶Inglewood被称为"谷底"的地区,电影将它描绘得蛮精确,这里我去过,夜里街上很乱,警笛长鸣,是黑人聚居,毒枭横行,犯罪滋生的地方。由于成长环境危险混乱,教育资源匮乏,这里很多孩子到了高中都早早对未来失去了兴趣,沦为混混,甚至成为新的毒枭。(想更具体的了解,请去我的豆瓣日记里找《通过一个Key&Peele小品简要普及一下美国教育个别现状》,并读我写的《冲出康普顿》的影评)。

    我对主角们太喜爱了。Malcolm 算是三个人里最聪明的了,成绩全A,想要上哈佛却被老师打击。"哦你是不可能进哈佛的" 这句话我是听非常敬重的大法官亲口跟我讲过的,所以我明白那感受。第二喜欢的角色是Diggy,她的打扮是假小子,女同,很解放很开朗很有义气的美女。我!爱!她!她是我近年看过的青少年角色里面,最有自知之明、最有自信、带着足够的傲慢劲却又同时不让人厌烦的可爱角色。三人组里稍窝囊点的是Jib,在Malcolm迎接突然戏剧化了的生活难题之时总是很现实的怯场,很多台词都蛮逗的,但要紧的关头也算靠得住。我特别喜欢三个演员的表演,平时生活中的古怪灵通、面对危机时的挣扎疲惫和成熟,以及乐队排练、演出时真正的酷劲,三个人都表演得很到位,很真实。

    三人同上一所公立高中,同是黑人血统,也分享着对90年代Hip-Hop最活跃鼎盛时期艺术和时尚的钟爱。他们成绩优异,有自己的乐队写自己的歌,衣着也是扎眼的90年代风格,非常聪明,关心的不是帮派、受欢迎,典型的小众边缘"怪胎" (Geek),这也是他们不合群的原因。他们觉得酷(dope)的——比如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喜欢Childish Gambino (Donald Glover, 也就是《废柴联盟》里的 Troy)——在环境好一点的地方明明很正常,在这里却被大多数人称为"白人垃圾" (dope的"傻逼"涵义)——而他们也常常受到"强悍"一点的同学欺负虐待。但我们主角的生活并不阴沉,他们仍是高中生毛孩子,处于青春期,每晚打手枪、对漂亮女孩痴心流口水,脑子被小弟弟牵着走,这让观众能更容易的与角色共鸣。

    (就我个人而言,除了对大屁股打手枪这种浅层的共鸣之外,我也对不被理解、被嘲笑、被轻易摈斥深有体会。我很少能遇见既明白我身为外国人在美国的处境、又能跟我一起探讨美国流行文化和政治议题的人,我自己的亲朋好友父母都不理解我,觉得我对于公益事业的追求是很肤浅很不负责任的——我所喜欢的东西,我认为很dope,他们却认为很dope,就连网上写个影评,都会因为夹了很少的英文被误解、因为回复中不愿退步就成了小人,却很少人愿意接受:这只是我在自己的特殊语境下自然而然养成的表达方式罢了。)

    而共鸣的同时我更爱上了他们的强大:他们喜欢上学,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享受自己的艺术,自己的梦想、自己互相之间的玩笑和慰藉,更可爱的是他们情商很高,甚至将自己的乐队命名为"奥利奥"——你们说我们的东西“白”,我们就称自己是奶油夹心的黑色饼干好了。(*注:此处应该是我听错了,乐队名字不是Oreo,而是Awreeoh.) 我时常发觉自己在试图向别人解释自己,因为我生活中有些人会让我对 "坚持" 产生愧疚和自责,于是我就迂回的假装比真实的自己更柔和、更"礼貌"、更"谦虚",但每次都显得"请接受我吧"那么可悲,因此备受折磨。而主角们对自己的看待,是大气而自信的。这让我想起了 《权力的游戏》中 Tyrion (提利昂) 对 Jon (琼恩) 说的话:"永远别想忘了你自己是什么。这世上除你之外的人都不会忘记(你是什么)的。不如把这标签穿在身上当盔甲,这样别人就不会用这标签刺痛你了。" 这么可爱、这么有创造力的三个孩子,让我在听他们一开口唱歌时险些就感动得流泪。

    于是,虽然角色们对自己身份属性的定位与周围大多同龄人不同,但电影却没有着重老套的表现他们对自己身份属性的挣扎,相反,他们拥抱自己的独特和不同,也因为彼此的支持而不怎么孤单。这种坚定下,主角人物的发展路线便不是那种常见的”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明白到很多大人们所教条的东西都是狗屎“、”更加放松、有把握的面对未来“等等见惯不怪的老梗了。那么,为什么还讲它是一部成长电影呢?

    首先,这些主角确实就是在成人的节骨眼上,前文提到了青春期,而Malcolm的生活里也有遇到两位非常性感的大美女。Zoë Kravitz饰演他的女神,不巧她跟毒贩子关系复杂,就是因为想靠近她,他才被卷入了自己从未踏入的圈子。而维多利亚模特Chanel Iman饰演的Lily是更加性感、非常饥渴、好像天上掉馅儿饼似的,是Malcolm破处的大好时机。身为少数、弱者、怪胎的Malcolm一开始都不知如何跟女生打招呼,在这方面的”成长“,是二线剧情。(以上这段为免剧透我讲得很含糊)

    而主线上,他们也确实成长了——他们走过了一段自己以为永远不会、也不需要走的经历:从自己Geek的小世界里走出来,真正的看一看周围现实存在的这个——即使自己在精神上跟它差十万八千里,主流社会的人们也依旧会用它来标注、定位自己的——Inglewood,看一看"谷底"的这些真实的、并未被里根、布什、Bill O'Reilly妖魔化的被主流社会所抛弃的群体,跟他们打打交道,见识到"江湖"上也有可爱的傻逼、也有其实很聪明懂道理的人,只是他们没能走出去罢了;意识到他们便是我,我就是他们,而随着主角这黑水趟得渐深,我们也看得到在这里生活的人不犯错误有多难,即使是热爱自己的艺术和追求,明白自己的价值,聪明于常人的主角们,"歧途"其实才是最自然的轨道。这就是当"约翰·休斯"遇上《街区男孩》。在电影的开始,主角对自己的认识只是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成就、自己的目标,他从不逃避自己的出身和种族,但他觉得谈这些很俗;而在电影的结尾,主角则真正的面对、承担了自己的种族,将它完整的纳入了自己的身份。最后Malcolm对镜头那一笑,多半是因为收到了好的消息,但我更愿意相信,即使信上写得是相反的答复,他依旧可以笑得出来。电影完了,故事还没完,这之后再怎么过自己的人生,面对怎样的选择,又令人遐想。

    就这样,电影既扫过了一些沉重的背景(我在最后也差点落泪),而在整体上又更算是一部喜剧,这喜剧并不荒诞夸张,而是从Malcolm的视角出发,根据人物的经历反应出来的喜剧,是很亲切很真实的喜剧。以前评价导演 David O. Russel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美国骗局》) 时写过,这种根据现实经历的反应而产生的喜剧效果,才真妙。

    我并未在90年代跟Hip-Hop一起成长,就算想撒谎称自己喜欢Hip-Hop都举不出例子来(I can do Lose Yourself right now with no problem yo.)。但是听着电影中rap的歌词,那种劲道和涵义,跟今天很多讲大屁股的歌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整部电影中的配乐真的很赞,我经常发现自己和周围的观众在随着节拍点头跺脚。除了90年代经典的歌,制片人Pharrell Williams也原创了一些歌(演员们都是有乐魂的,而这部电影的原声带你肯定也会听好久)。这音乐,再加上导演对于叙事方式独特的处理(大牌+制片Forest Whitaker的旁白以及镜头风格的变换等),不仅让三位主角早早俘获了观众的心,更使得电影充满灵性,即使中间阶段有点乱套拖沓,我仍然非常享受。

    所以,我不觉得它老套,我觉得它复古,它会是2015年的经典。The question is: Can You Dig It?
  2.       又是一部青春电影啊,人家怎么就可以拍出五颜六色的青春啊。这是美国黑人社区的小年轻滴故事,他们有的是随时一个运气不好就被街杀的可怕环境,出生如此是要混吃混喝,破罐子破摔,还是杀出一条血路,又或是出淤泥而不染,问题是人家能不染吗,又或者淤泥到底洗得干净吗?
    电影妙在这个其实蛮沉重郁闷话题却拍得欢乐异常,用上一切黑人社区的标签,贫民窟,说唱,毒品,流氓,街斗,同样大反转也是,我酷故我在,标签就标签了,我贴了满身的标签,我挂了一身的淤泥了我还是朵莲花,这样的正能量可赞。
          另外OST太强大了,既然要标签,人家就无限扩大,我们就是能唱能扭,天生滴,肿么样。再PS,这位黑人小T是亮点啊,星星眼。
  3. 在大家看过的黑人街区电影中,那些黑人孩子大多都沉浸在一个肮脏、混乱、憋屈的环境中。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常常陷入“帮派”战争、忍受着贫穷所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

    各种导演和编剧都想为黑人在美国的不公处境发声,于是都非常写实的表现出了这些暴力街区的“不适宜居住”。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滤去那些负面情绪、以一种诙谐的方式体现出街区孩子们的生活又会怎样?

    《Dope(酷毙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早在2015年就在美国上映了,但缓慢的艾沃米最近才看0 0)

    于是,这部电影里的黑人主角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人。他们不混帮派、不玩体育、玩滑板、看漫画,和白人一样喜欢听广播电视、准备申请大学。这些在其他圈子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使他们变成了“谷底”这片混乱街区的“white shit”。所以,受到来自高年级运动员的霸凌便成为了家常便饭。

    但剧情并没有往他们带着怨恨奋起反击发展,主角们对这些霸凌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尽自己所能逃避这些欺负,遇上了逃不过就只能认栽,然后继续嘻嘻哈哈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这部电影也弱化了“谷底”的危险程度。其中的毒贩自带黑色幽默,不是半天听不懂一个“滑坡定理”,就是开个枪还能打到自己。贩毒、吸毒的场景也没有了一般电影的阴暗感,反而是以一种全民糜烂、娱乐至死的姿态展现了出来。主角也不再是生活困难的黑人孩子,他们不会为了生活忧心,而是和普通孩子一样沉迷各种潮牌和Air Jordan的限量色。这样的风格,太讨喜了。

    Diggy——一个男性打扮的高中女同性恋,是艾沃米今年最喜欢的一个电影角色。作为一个生在传统黑人家庭的孩子,可以想像她的家人是如何想尽办法让她变得“正常”。然而Diggy还是继续着自己的个性。

    她骨子里透露出一股天然的自信。不只是在打扮以及性取向的坚持上,保持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兴趣爱好、对其他人叫自己Nxxxa的抵抗也是如此。但她却尤其的有自知之明,对朋友也很忠诚。真的太爱她了!!(另外她的颜也超级超级赞!)

    在看片的时候,艾沃米感觉到了一位女主角的面孔尤其的熟悉。于是看完后一Google……我就惊了。那个全裸出镜的吸毒滥交妹Lily,居然是由频频登上《Vogue》封面的维密天使Chanel Imen出演的!

    这个Lily放荡到吸毒吸high了可以直接当街撒尿。于是在这部影片中Imen一反她的女神常态,非常狂野。

    比来自超模大胆放开的表演更惊喜的是,这部电影超棒的音乐制作。斩获各大格莱美奖项的Pharrell Williams与吹牛老爹的联手,使贯穿全片的各式Hip-hopmusic带动着观众们的身体摇摆晃动。就算电影结束,OST也可以循环播放好一阵。(放在开头的那首就是由三位主角演唱的~)

    整部电影都在营造轻松的氛围,主角在最后进行的独白便成为全片难得的严肃场景。曾经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甚至有一点清高的主角在经历了自己从未想过会经历的一切后,认同了自己黑人的身份。在前段轻松剧情的反衬下,这段独白所承载的内容尤其铿锵有力。

    无论你正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理想,当阻碍你前行的glass ceiling出现时,管它是种族、性别还是其他,just get together and fight for it.

  4. 我是跟着“权总”来看的。一开始觉得男主真的不好看,好在剧情让我看了下去。“为什么我要上哈弗,如果我是白人,你还会这么问我吗?”电影音号很棒,有着随音乐而流转的剧情。“我”是全科拿A的乖小孩,也是在网站做黑市的黑手。当曾经饱受欺凌的“我”拿起枪的时候,你们只能畏惧。对于音乐,这部里有太多经典啦,90年代的嘻哈音乐,hip-pop…… 还是为所有配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