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侠系列的传统问题和解决之道
2015年的《兔侠之青黎传说》自然是延续了四年前《兔侠传奇》的各种设定,我还是重复一句之前提过多次的“老话”,动画和科幻是两块“空白中的空白”,但这只是基于类型而言,因为各种原因,之前港台地区较少涉及,也几乎没什么代表作品,但类型和内容是两回事儿,就好比这几年的中国动画,还是古典传说,以及古怪硬凑的赛博朋克的天下,另外就是和科幻一样,变成主旋律的另一种载体,不管是近现代,还是古代的“主旋律”……
兔侠系列似乎不方便再“延续”港式武侠的风范,不管是邵氏嘉禾,还是后来的所谓新武侠电影,这当然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跳开这一脉,除了动物动画武侠这个“类型”本身,实质的内容呢?总不能就是京味文化,东北口音,或者《武林志》那样的老电影……毕竟曾几何时,武侠作为某种落后腐朽文化,在这边“失传”了好多年,即使后来“风向”变了,却始终没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美学与风格来,总不能是提张纪中,或者徐浩峰吧?
而另一方面,老美这边“致敬”起港式武侠,是比周星驰还要没有心理包袱,以及精神负担,虽然那些老武侠电影里,充满了千篇一律的内容与套路,但从中提取出最鲜明,也是最鲜活的部分,充塞到一部动画里,自然是绰绰有余……更别说这部动画的角色都是动物,便更能发挥动画与动物的长处,做出和真人电影不同,甚至更有创意的段落来。相信这也是日本动画能够跨越文化与国别障碍的一大原因。
而兔侠系列一方面没有了“戏仿”的武侠传统元素,同时在有些关键点上,确实有欠考虑之处,并没有在动画与动物方面继续深挖,整体更像是真人演员戴了个动物面具后,继续演武侠老电影的效果……
比如最多被提及的反派,一只伪装成熊猫的白熊。这背后的动机,当然是需要解释的,比如说这只白熊本来非常瘦弱,甚至还有别的什么缺陷,小时候在熊孩子堆里一直受欺负,总是被打成“熊猫眼”,还被起了绰号什么的……后来他可能也和兔二一样,有一番武功上的奇遇,自身脱胎换骨了,但即使如此,他再也不想承让自己是白熊,也不愿再回到那里去,而是继续以“熊猫”的身份行走江湖,同时非常不想自己真正的身份被人揭穿。
另一方面,就是动物本身特性,与动画角色的结合,在兔侠系列里做得也不是太过充分。比如主角兔二,除了拿长耳朵拨弄,转开摊开的面团,以及“群演”猫守卫看到光点,就要去追逐,这些少数几个,跟主线关系也不大的地方外,似乎就没有更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同样的道理,就是在古代故事里出现当代元素,比如跑步机……但老实说,更多还是需要当代思维本身,以及能影响全局的创意,而不是像港片那样,充斥着各种小“碎片”。
比如,兔子除了长耳朵外,更鲜明的特征,还有兔唇。而这一特征其实也发生在人类脸上,当然被视为一种异常,得矫正。但如果这种特殊心理,发生在拟人的兔子角色身上呢?比如其中一个兔女孩,就不知怎么,觉得自己的兔唇不好看,需要矫正,然后引起整个兔群社会的批判,认为大逆不道,匪夷所思,既而这个角色更加叛逆,“自绝”于整个兔子社会,并和别的动物势力联合起来,后续再引发,升级了更多的矛盾与危险。这样子的话,可能就比通常的武林纷争,或者神秘力量一统江湖,更有动物与动画感。
另外,仿生象形武术,当然是中国传统武学里的一大内容,而在港式电影里也形成了套路,老外归结为“盖世五侠”,虽然有点简单,便还是如上文提及的,本来是人类模仿动物,现在重新回归动物角色本身,便有了一种可能很生动的趣味。
而且这种方式可以不用像老外用的那么简单,同时又跟中国传统武侠的门户之及相勾连。比如说虎爪,蛇拳之类的,本来就像传男不传女这种陈规陋习一样,只在自己的族群里继承流传着,之前从没听说一位兔子要去学虎爪,或者蛇拳的,一来会被笑掉大牙,二来因为门规所限,压根就不可能。
但这故事里兔二因为是个所谓的武痴,同时兔子本身除了弹跳,速度不错外,很少听到本门有擅长的武功,所以他希望打破成见,到别的族群里采各家所长,甚至到最后集大成,发展出一套属于兔子,又是对各门派武功扬长避短的功夫。
这样一来,就把兔子本身在仿生象形拳法中的“地位”,以及最传统的打破门户之见的内容,转化到了这样的动物动画中,也不需要像老外的此类动画那样,都围绕着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预言,从而讲一个如同《黑客帝国》“救世主”式的自我认定与成长的故事。与此同时,这样的打破仿生门户之见的设定,虽然不见得能达到《疯狂动物城》的“社会学”背景高度,但至少会让一个各种动物杂居的社会里,显得更有章法规则,既而再尝试打破章法和规则。
李翼。
之前两年十一月的评述链接
以及相关“电影人”评述豆列(应该需要登录豆瓣)
还有香港电影魔鬼辞典
(计算机页面 可点击“香港电影魔鬼辞典”各条目开头的“李翼的广播”链接 进入比较“人性化”的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