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项调查,“小时候最怕看见,而成年后最感恩的一句话”。
想必答案中,一定会有这句——
朗读并背诵全文。
千百年来,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内心独白。
2016年,一档文化类综艺《中国诗词大会》火爆全网,带我们回到了语文课堂,再度感受了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
至今四季节目,每季评分都在8分以上。
这足以可见,中华诗词在国人心中的分量。
最近新出的一档新综艺,用全新的形式,再一次让我们领略到诗词的魅力——
豆瓣评分8.8,超过一半的观众给出了五星好评。
不同于以往同类节目中常见的选手答题竞争和嘉宾讲解,《邻家诗话》用“雅集”的形式,为我们解读那些千古名篇。
何谓“雅集”?
这个名词源自于古代,专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
而且不是简单背诵前人作好的诗文,而是在现场因时、因地、因主题重新创意古体诗词。
地点要“雅”。
2400平米的中式庭院演播室,布景、灯光,无不美轮美奂,营造出月门花影、茶炉灯火的浓浓中国风。
内容要“雅”。
除了主角吟诗作文,还有琴、棋、书、画、茶……种种雅元素,一应俱全。
参加集会的人都有谁?
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国乐大师方锦龙;
《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南师大文学院教授郦波;
歌手阿兰、谢春花、好妹妹乐队,演员张晞临、张睿;
画家夏茜、舞者古丽米娜……
各行各业,从少到老,从现代到传统。
只要是真心喜爱古诗词的人,都可以是《邻家诗话》的嘉宾。
节目没有主持人,所有穿针引线、协调交流,甚至随机才艺表演,都交给了常驻嘉宾老戏骨王劲松老师,而他也确实不负众望。
雅集以茶会友,王劲松本人正是资深“茶迷”,每一集都会亲自挑选、泡茶,给诸位嘉宾品用。
据说,他每次拍戏进组都会随身带很多品种的茶,还会根据不同时间、季节喝不同的茶。
节目的另一位嘉宾,演员张晞临也是因为喜欢喝茶而和王劲松成为挚友。
台词功底更不必说,《血色湘西》里那段精彩的华夷之辩,至今仍是B站的镇站之宝之一。
《邻家诗话》里,每一期节目的开头,都是王劲松先把这一期要分享的诗文朗诵一次。
短短几分钟,就能把所有人都带入诗文要营造的情境之中。
比如讲李商隐的《锦瑟》,这首充满了意象和用典的诗文,大多数人读完的第一感受,大概就是结尾的“惘然”二字。
王劲松朗诵完整首诗后,全身放松,弯下腰扶着栏杆叹了口气。
这是个下意识的行为,但也正是这个行为,显示了他的沉浸与投入。
讲《蒹葭》时,聊到“秦王善击缶”,王劲松现场就来了一段即兴表演。
讲王阳明的《泛海》时,王劲松还献出了荧幕唱歌首秀。
本以为就是随便唱唱,结果王老师一张口就是开口跪的节奏。
还有方锦龙和郦波老师现场伴奏,黄婷婷和声,古丽米娜伴舞,完全是一场诗情画意的视听享受。
再回到节目的主角,诗词。
《邻家诗话》里选取的诗文,大多都是我们在语文课本上学过的、耳熟能详的诗句。
从《蒹葭》,到《如梦令》,甚至到唐诗第一课《静夜思》。
然而,或许也正是因为熟悉,熟悉到张口就来,我们却很少去深思诗文中字句的含义。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人叫它《渭城曲》,有人叫它《阳关三叠》。
其实前者是诗名,后者是曲名。
“送元二使安西”应该断句成——“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要送的老友是元二,他要去的地方是安西。
元二是谁?
王劲松说得好,他是我们天下所有人最知心的朋友。
王维写《送元二使安西》,岑参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杨万里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没有这三位大诗人,元二、武判官、林子方是谁,没有人知道。
但因为有这三位大诗人,这三首诗一写,这三个人名垂千古,直到今天我们送别朋友,万语千言也有了最精炼的情感着落点。
精炼到什么地步。
“渭城朝雨浥轻尘”。
为什么是“浥”字?
浥者,润也。因为是朝雨,所以刚好把轻尘盖住了,路面是湿润的,但并不泥泞。
雨一大,就泥泞了。
浥字刚刚好,好就好在这个送别的清晨的路面,都被诗人细微地收入了眼中,收入了心中,写在了诗中。
又比如《蒹葭》,我们都知道它选自《诗经》,却常常忽略它属于《诗经·秦风》中的一部分。
秦地,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史记》、《战国策》中都有记载——
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带长剑兮挟秦弓。
秦地,是善于征伐的地方。
秦国人炼就了强悍的品格,带着他们的勇猛和坚韧,一步步从边陲的甘肃迁到了陕西的关中。
《诗经·秦风》里的篇章,大多都是讲述战争的。
只有这首《蒹葭》有一些不同,它充满了柔情。
但要表达的,依然是秦人那种“道阻且跻”,也要“溯洄从之”的决心。
《诗经》讲究,“赋比兴”。
写蒹葭,也正是因为白露时节,秋意渐浓,只有它不畏严寒,在秋风中苇花绽放,一派盛景的景象,和秦人的品格是如此的贴切。
把诗讲解完了,还要以乐和之。
讲《垓下歌》讲到四面楚歌,方锦龙现场吹了一段埙。
朴拙的颤音就像哭泣一样,非常地符合当时项羽的心情。
讲到《十面埋伏》,方锦龙一边弹奏琵琶一边解释,琵琶是如何表现出刘邦的气势,
如何表现战车的轱辘声、行军的沉重、刀枪的铮鸣。
看了这一段,才会了解为什么古代行军打仗总是离不开琵琶,“欲饮琵琶马上催”。
才会了解中国的乐器,讲究的是“韵无穷”。
把诗文理解透了,再去演绎——
有画。
有歌。
有舞。
有人生故事。
一方庭院、一壶清茶、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侃侃而谈。
从诗词歌赋到平生轶事,从这个角度说,《邻家诗话》很有些像“诗词”专题的《圆桌派》。
作为一档全新的文化类节目,全新的尝试,又融合了这么多种艺术门类,肯定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但它最难得的是,肯去做这样的尝试。
它让我们带着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又重新体会到了上语文课时的心情。
也更加明白了中国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情感是共通的。
在这样快餐的,碎片化的消费习惯之下,有这样一个节目,能让我们一天之中有40分钟可以静下来,去读诗,去看画,去欣赏音乐,已经是功德一件。
*本文作者:cqq
相信许多人都曾惧怕过这几个字。
这五个字的出现几乎每一次都伴随着血泪故事。
上学的时候,诗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应试任务,即便每次都背诵下来,但往往都不求甚解。
反倒是随着诗文而来的插画更能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再创作热情。
确实。
正如大学里头疼的高数到了毕业后或许一生都用不上。
许多人觉得“诗词”是比较遥远的东西,除却某一些特别词语可以用作情话之外,当年背诵的那些全文几乎都被岁月给吃了。
毕竟,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很少用到这些,幻想一下跟朋友晚饭聚餐,散步回家遇到邻居,邻居问:“去哪吃的啥啊?”
且回答一个“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试试?
邻居可能就会拿起手边的电话。
但是,在某些时候,确实只有诗词才能解释当时的复杂心情。
失败的时候会安慰自己“卷土重来未可知。”
离别的时候会想读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重逢的时候脑海里或许会想起一句“金风玉露一相逢”
相思的时候会想起那句“劝君多采撷,此物更相思。”
中国文化的魅力就是这样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几个字总是能代表出很深层的意思。
不过,自认为能拽几句的常驻语文课代表的槽哥在看到《邻家诗话》后,忽然觉得这么多年的语文可能有点白学。
说实在的,如果说看《中国诗词大会》是追求比赛的刺激。
那看《邻家诗话》就像是节目里品的那壶茶:不缓不急,越品越有味。
第一期节目《蒹葭》。
相信许多人跟槽哥一样,虽然曾经在语文课本学过这首诗,但是大部分人对这首诗的印象是觉得这是一首描述爱情的,尤其是那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让人深刻觉得这是喜欢的人就在某处却求而不得的复杂情绪。
然而,在《邻家诗话》中,在嘉宾们不断的聊天中,《蒹葭》的真正意义被记住了:蒹葭代表着水边旺盛的生命力。
从先秦的历史讲到秦人们的艰苦环境进而延伸到秦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而诞生的《蒹葭》。
整个过程并没有完全去追求讲解每个词语的意思。而是从背景开始把一首诗所代表的情绪与情怀娓娓道来。
第二期《垓下歌》,郦波老师从《史记》说起,还原项羽留下此诗时的境遇,讲到项羽平生从未一败的英雄经历,再到他与虞姬之间刻骨的情感。
这其中穿插着“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
原以为这是一堂语文课,没想到居然还有历史课。
第三期《送元二使安西》,依旧是茶话,但主题变成了送别,由古及今,正如郦波老师说的这句话:
放在今天,许多人都会在酒桌上把千言万语变成一句话:都在酒里。
与当年送别友人说的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其相似。
上学时学这些诗词的时候,我们都更专注于记住词语,记住作者,记住其中的用词典故,也记住了些许意境。
而在这个节目中,诗词的真正意境这一课才被更完美的补上。
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节目或许不够深入。
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诗词,了解诗词的意义和意境,才能把这些古人留下的智慧变成自己的。
至少在酒桌上就多了一句劝酒词。
言归正传。槽哥并没有把这个节目中的很多知识点罗列出来。
首先是太多,一篇根本讲不完。
其次是没必要。
相比较于知识点来说,节目中所还原的诗词意境其实更可贵。当你随着讲述跟着一起穿越到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境遇,再品味他所留下的诗文,才能更深刻的品味到那层情感。
这层情感无论古今,而是人的共通。
这就需要看过节目才能体会到。
我们常常会感慨生活的无聊,会有某些时刻在紧凑的生活节奏中觉得有点空虚。
其中一个原因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情感太容易被撩动,看到喜剧哈哈哈,看到悲剧呜呜呜,看到惊讶我勒个去……碎片化的情绪感受让人很难沉下心来去体会真正珍贵的感情。
今人能轻易得到的,对古人来说遥不可及。
而古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热情与感触,对于今人来说则是非常可贵。
这种时候,当我们静下心品味一首诗词,去感受古人对生命的深刻感受,相信会对生活有更多理解,也会更加珍惜,更加感恩生活中的一切。
很少看栏目,今天无意间点开,第一眼被里面的景迷住了,然后再看了一会,发现还是很新颖的,结构也蛮好,最起码不枯燥,就是感觉时间很短,还没讲到什么就结束了,内容略显均衡,文艺类的和谈话类的几乎平均,作为观众来讲还是更希望听到诗词背后鲜为人知的背景,在娱乐消费的时代没有请一堆小鲜肉卖萌很勇敢也很敬佩,也算是纯干货了,但颜色调的不太好看,其他都挺好的,良心之作,尤其期待郦波老师和方锦龙大师的出现。
或许验证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当《邻家诗话》突然出现在豆瓣国内口碑综艺榜上的时候,这档“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传统文化综艺已经播出过半了。
老戏骨王劲松主持,每期围绕一首经典古诗词,有诗,有茶,有歌,有舞,有画;在温馨雅致的邻家庭院中,在清朗柔美的月光下,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听乐观舞,细品诗词,畅聊文化。
《邻家诗话》,就像这个名字一样,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雅致却又不失质朴的味道。
文化节目,谁挑大梁很重要。
《邻家诗话》中,“茶席主人”、老戏骨王劲松绝对堪称整个节目的“气质担当”。
大多数人知道“王劲松”这个名字,应该还是从近几年的一些热播电视剧和(文化)综艺节目中。
《琅琊榜》里,他是风骨鼎立的言侯爷言阙。
《北平无战事》里,他是隐忍内敛保密局北平站长王蒲忱。
《一本好书》里,他是满腹辛酸无处诉的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
《声临其境》里,他是不怒自威的美国黑手党大佬(《教父》)、是一生廉洁的千古清官海瑞(《大明王朝1566》)、是悉心教导辛巴、又温柔又霸气的老狮子(《狮子王》)。
而生活中的王劲松则是个出了名的“爱茶”之人,《邻家诗话》中,他就化身“茶席主人”,沏一壶好茶,成一场雅集,聊诗谈词,以茶会友。
除了爱茶,塑造了许多经典古装银幕形象的王劲松,传统文化功底也是了得。
《国家宝藏》中,他曾担任“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的国宝守护人,不仅生动演绎了这件国宝的前世传奇,还对其“出身地”——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历史如数家珍。
《邻家诗话》中,这些积累也会在闲聊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当然,看《邻家诗话》,最大的享受还是听王老师的朗诵,柔中有刚的《蒹葭》,悲壮豪迈的《垓下歌》,朦胧优美的《锦瑟》,都别有一番味道。
诗,不仅要读,还要讲。
《邻家诗话》就请来了几位高校文学专业的老师,带我们一字一句品味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深意,看了不禁让人惊呼“涨知识”!
比如,第2期讲项羽的《垓下歌》,诗里说“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宝马为什么叫“乌骓”,“虞姬”这个名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再比如,第5期讲到李白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床”到底指什么?
这首诗最初的版本竟然是“床前看月光”和“举头望山月”?!
又比如,第7期讲李清照的《如梦令》,词里说“浓睡不消残酒”,节目就讲到了宋代发达的酒文化。
除了讲诗的内涵,《邻家诗话》也讲人,讲诗人的品质,讲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也讲世间万物的变换与无常。
除了读诗、讲诗,要说《邻家诗话》最最最最大的特色,那还得说是“唱诗”。
品诗的同时,我们还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古典音乐知识。
节目中,每一期都会有一件独特的中国传统乐器亮相,个头儿大的比如第8期中的箜篌。
个头小的比如第6期中的筚篥。
还有第1期中,《史记》里写“秦人善击缶”的“缶” 。
第2期里,能让人耳中灌满风声的“埙”。
以及第4期中,比喻夫妻情笃的成语“琴瑟和鸣”中的“琴”跟“瑟”。
诗歌,诗歌,中国古代的诗词基本都是可以伴乐来吟诵或演唱的。
《邻家诗话》中,或用古乐,或用今音,每一首诗都被重新唱了出来。
不只有乐有歌,兴致浓时,《邻家诗话》还有舞、有戏,有画。
看第一期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档节目做得挺用心,但形式设置稍稍有那么一点刻意;没想到越往后面几期看下去,越被整个节目营造的氛围所吸引,越觉得韵味无穷。
评价它,务必请多看几期。它就像主人王劲松手中那一杯茶,会让人越看越觉得好看,越品越觉得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