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杀了我妈妈 J'ai tué ma mère(2009)

简介:

    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十六岁的少年于贝尔(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 饰)早早过上了同母亲(安妮·杜尔瓦勒 Anne Dorval 饰)相依为命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叛逆期的到来,于贝尔渐渐发现,自己和母亲之间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沟通,两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

演员:



影评:

  1.  一个人在凌晨吹着空调看了Xavier Dolan的《j'ai tue ma mere》,89年出生的少年16岁时写下的剧本,喜欢电影里慢摇的镜头和非常非常王家卫的配乐,看完电影最直观的感受是,魁北克的法语真TM难听,以及,如果一个人成了诗人,那他一定有一个非常糟糕的母亲。

      好吧,我承认,我无法理智地观影。

      我总是在Hubert忧郁的眼睛中瞥见自己的少年时光。

      “若有人伤害她,我会恨不得将那个人杀掉,可是如果让我想,我会想出一百个让我爱他更甚于爱我的母亲的人”在他对着摄像机说到这句话时我感叹,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的青春如此相似。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的父母没有离婚,他们为我维持着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两只取暖的刺猬,既彼此需要,又无法彼此和解。每个男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都是极其痛苦的。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生活便一路火花带闪电地惊心动魄。我想起了我和母亲的争吵,无数次的争吵,在我的少年时代,我从未为自己的言行向母亲道歉。而母亲总有办法让我闭嘴,她会在众人面前毫不顾忌地给我一个耳光,就像她把我生下并抚养长大一样天经地义。我是一个迟钝的人,几乎从不掉泪,唯一能让我哭的,只有我的母亲,那不是感动之泪,而是恨的泪水。我几乎可以将母亲的恶行倒背如流,不管母亲在外界的形象多么优雅多么精致,她在我眼里都是一个自私,虚荣,狭隘,脾气暴躁,肤浅毫无内涵的女人,她在我的少年时代做出的种种事情,让我一度认为,我和她将是一生的敌人。她偷看我的日记,跟踪我,给我喜欢的女生家里打电话,摔坏我父亲给我买的随身听,控制我的自由,用别人孩子的所谓优秀嘲讽挖苦我,屡次未经允许收拾我的屋子随意扔掉她认为不重要其实对我很重要的东西,不准我自己布置房间,把我的书全部堆放在书柜里但我读书时她会因为我弄乱了书柜而生气暴跳如雷。我曾以为我对母亲的爱,是道义之爱,不是精神之爱,也就是说,因为她未经我允许而将我带到这个世界,并自作多情地抚养我长大,所以在道义上,我应该用我的爱作为她辛苦的回报。

      母亲的恶行罄竹难书,但我的少年时代终究还是匆匆过去,我离开了出生的小城市,去北京上大学,后来我终于要决定离开我出生的国家,去到另一个国家,而更可悲的是,我发现我爱着那个女人,我的母亲,那个我一直认为我对她的爱仅仅是出于道义而不是出于情感的女人。当我一个人在北京发高烧时我想到了她,想到那个整晚不睡只为了起床给我喂药喂水换额头上冷敷的毛巾的女人,那个在我高考前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我做早饭的女人,我的母亲。我突然理解了她,男人无法理解女人对自己孩子的爱,就像任何男人也无法替代孩子在女人心中的地位一样,因为孩子来自于女人的身体内部,一个任何其他男人都没有居住过的地方。所以女人把孩子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个永远永远不会长大的部分,甚而她对自己身体这部分的爱,超越了爱自己本身。

      于是我在大学三年级第一次给我的父母发短信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第一次因为自己和母亲的争吵而向她道歉,第一次拥抱了哭着的母亲,第一次静下心聆听了她讲述我小时候的事,她的母亲,以及小时候她是如何整晚整晚不睡觉照顾生病的我,我从未想到那些在我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竟会带给我那么多感动。

      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使我恨不得杀了她,使我甚至希望自己是个孤儿,使我怀疑婚姻乃至决定一生都不要结婚,使我疯狂使我哀伤,使我写下那么多文字都是为了表述我对于爱和生活的幻想与恐惧,使我迟钝和麻木,使我想要逃离想要去远方永远不回来。

      然而,我还是爱着她,我的母亲,就像她爱着我一样。
  2.       靠小聪明,及无畏的年轻的心,为不断完善的小宇宙搏杀出一条康庄大道,即便这是故意设计的一种发泄私欲的笔致,是巧夺了贩卖青春所得的利路,如果这是一本小说,我依然会愿意阅读它。回悟这样的感受,可以得出结论,《我杀了我妈妈》剧本很优秀。

         再客观看待哈维尔.多兰自编自导自演的才华,十六岁编写此故事,17岁开始自费拍摄,后因经费问题遭遇小挫折,最终得到加拿大魁北克政府代理机构SODEC的协助,经历了一个适应市场的小成长,把商业的制作概念转换成独立电影的拍摄模式,19岁完成整部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收获艺术电影、SACD以及青年视野三项大奖,代表加拿大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等,以如此与众不同、年轻有为的幕后背景考量它,就更有值得赞赏的深度浮现眼前了。

          会讲故事的多兰为电影开了个好头,这位小朋友显然很有主见,对事物也有独到的见解,有艺术涵养的他,还拥有易感的心、敏锐的眼光及哲学家思考问题的习惯,知道如何把观众引入到他的独白与生活中,在别人对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电影开始,莫泊桑的话,像注入进故事血液里的文艺细胞,用理想化,救赎后的心智先肯定了母与子间深入骨髓的爱。接着,十六岁的男孩子于贝尔在黑白的镜头里,开始质疑他所受教育教化的真理。

          在于贝尔的眼里,他的母亲似乎是个特例,母亲毫无品味的喜好,世俗虚荣的脾性,冥顽不灵的无知与固执,将从一帧帧充满火药味的画面里生长出栩栩如生的样貌来。当然,母亲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却可怜地只剩下背影,并埋在了于贝尔四岁之前的记忆里。有时,生活并不爱每个人人,它若抛弃了成年人,成年人就会用不自觉的冷酷抛弃他们的孩子。

          蛋糕上的奶油胡乱地抹在母亲的嘴角处,不停舔食手指上残留的奶油、蛋糕屑,母亲不雅的吃相在主人公于贝尔的面前,像刺眼的光,激怒着他,使他无法克制地表露出鄙夷的眼神,厌恶的翻白眼,还有微妙的心理、举止。

          母亲一边开车一边涂口红,并撒谎否认自己闯红灯,而对于贝尔的主张总是心不在焉地敷衍过去,这种秀才遇见兵无道理可讲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在高八度的嘶吼中,平息,拱起,再平息。可是,母亲始终不懂,她离前进的时代越来越遥远,她滞后于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生活方式,那是需要用大脑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一味掩耳盗铃,以家长的淫威暂时囚住弱者的精神所能保住的太平。

          母亲很爱于贝尔,只是独自抚育的艰辛与生活的磨难,无形中改变着她,她自保地钝化着敏锐的情感细胞,只用无谓与固我麻木自己。所以她爱得没章法,爱得笨手笨脚,爱得一无所知。她不知道于贝尔是个同性恋,她不知道于贝尔的精神世界需要一个家的温暖,她不知道她一旦试图改变自己,那不仅不是迎合孩子或向孩子服软,那会获得尊重生命后回报给她的敬仰,她还不知道她的榜样作用是如何摧毁了一个少年对美好、甚至也可能是女性形象的全部幻想(绝大多数是天性,但也不能否认有些性取向抑或对待婚姻等两性关系的的颠覆源自后天的成长教育,不幸的遭遇,极端的仇恨)。可是,她又有坚定的意志,试图去摆脱一切她所不愿承受的压力,那就像是人的本能。所以,她的伟大在不可爱的所作所为中,荡然无存了。

          面对这样一位母亲,必须依附于她,无法独立生活的于贝尔,他表现极佳,半自传体的说法得到验证,他并非在演,是在呈现自己。于贝尔的生活如此,爱恨交织,不得不说,不得不忍受并无奈试着去纠正眼前令他厌烦透顶的一切,因为障碍是一座大山,让叛逆期的少年如此疯癫的女人是他的母亲。或许在这里还要补充一些与之前相悖的观点,那是在多兰冷静而又客观的镜头里传递出的,在一个单亲家庭,孩子是悲剧的牺牲品,同时母亲也是最令人同情的可怜人,为了孩子她们抛弃了自我,绝大多数是身不由己的。所以,换位思考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像那位女教师所言:你无法忍受你的妈妈,也许你妈妈也因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难过。说到这一点,于贝尔是不成熟、自私自利的,接近尾声的片段中,安东尼指出于贝尔只考虑自己,从不为别人着想,是用可怜伪装着的可恨之处,这种个性在我们成长中真实存在,我们并不都是正确的。

          于贝尔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经历了歇斯底里的对抗后,在疲惫的绝望中,一面臆想着母亲离世后的葬礼,一面向不可预见但终将到来的未来走去了。这部电影的名字起得非常妙,不仅与剧情相关,还有引人思考的寓意。电影中那位替于贝尔发表散文及小说,投稿应征新人奖的女教师,在她揭穿于贝尔的谎言时,那句笑话,你杀了你妈妈,不仅存在于戏中于贝尔文学作品的主题里,又是这部电影的题目,这看来是很成熟缜密的逻辑结构。

         类似这种情节上的巧妙编排,在多兰的处女作作品中可不是偶然的灵感迸发,似乎已形成了一套很熟练的叙事结构。其中支撑全重的承重墙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面儿上,于贝尔与母亲是一组,女教师与父亲的故事是另一组,再一组是于贝尔男朋友安东尼与母亲的关系。可是这又不是单一的并联,参与进来的配角,寄宿学校的同学甲,于贝尔的父亲,安东尼母亲的男朋友,即使是一个镜头,他们也同故事主人公紧密地连在了一起,亲情、情色、矛盾、冲突、友谊、假象、歧视,包罗万象,却不显做作,节奏流畅,极具戏剧张力,一路不停地展现病入膏肓的母子生活,透露出的是不健全的家庭背景这一现实。

        说到于贝尔与安东尼的同志爱,电影的噱头或许是男色、男同,但主题应该是破茧而出时大方袒露的成人仪式。介于小说与随笔之间,声嘶力竭的咆哮与没有气口的焦躁,母亲保护下的纯净、平和与寄宿学校内毒品、斗殴、放纵与荒唐,动静中勾勒了终将结束的青春期。而在有关成长的困扰与迷茫中,用极其特殊却又能引起共鸣的个案,通过DV日记中留存的我的样子,把社会、学校、家庭推到讨论成长教育的讲台,在无法撼动的环境与我之间,引出了一系列值得从新界定、决断的社会问题。

         总之,电影《我杀了我妈妈》是一部很讲究的影片。无论是画面还是电影配乐,都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着小导演多兰的不俗品位。有古典的凝重与艺术底蕴,又有现代的浮躁与生活气息。而对于贝尔这种人物角色,从娘胎里带着吃饭的天赋来到世间的天才,或许也是在影射自己,的确多半是性格乖戾,才华横溢的怪人。最重要的是在使自己的性取向合理化时,虽然没有露骨的呐喊,也不解释它的根源是否在天性,但多少能嗅到他的抱怨,性情转变与家庭有关系,每个人都自以为是地活着,伤害别人,且拒绝被伤害,可是对内心深处的我却无能为力。同时故事带出的各种感觉,又让观者怀疑,于贝尔欲拉来众多名人同志前辈为己助阵,并与之为伍的自豪与宿命论表现强烈,这也能理解,人都喜欢天下大同。

          或许,残酷本身就是成长的主旋律。结尾多兰要表达什么?跳跃的画面剪辑,金灿灿的田园风光,穿着婚纱的母亲与他隔空相遇,他奋力追逐,难道他本不该来到这人世?他又像回到母亲腹中的婴儿一样蜷缩在浴缸中,他剥落掉了一直代表母亲的泥娃娃脸上的泪痣,他与母亲十指相合,四岁前幸福的画面复活。随着时间的流逝,爱会化解所有的憎恨,多兰可能完全明白了他与母亲间永远割不断的情。还有自省之意,只有成长了,才会读懂母亲,她们如此美丽可爱。

  3. 我看着最初画面里的于贝尔就像在照一面镜子,桀骜不驯的姿态,高扬的头,不屑的言语,微微无助的表情,以及不经意就流露出来的爱意。只不过镜子里的是男孩,镜子外的是女孩。黑白画面就是那个再简单不过的年纪,可是眼神里又有太多需要穿透的东西。 我对年幼时身边的母亲印象并不太深,唯一记得的是某天夜里,我因被父亲打肿了屁股而趴着睡觉,母亲一边哭一边给我擦药,泪水一直流。再后来是15岁那年母亲彻夜彻夜的昏睡,不吃饭,眼泪也未曾看到,但是她的心痛我能感受,因为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开始了长时期的低潮。 16岁我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学校,新的朋友。我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话,我不想让任何人走进我的世界,我甚至都不想尝试沟通。那时我的依赖性很强,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只是因为她对我好。分开时痛不欲生。 是的,只是因为,她,对我,好。这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但是那时的我,需要有人对我好,需要很多的爱。我不会像喜宝说的那样,没有爱可以有钱,没有钱可以有健康。我只需要爱,我要父亲的也要母亲,我要有人听我说话,随时随地,最好的是可以陪在我身边。我没有安全感,到现在都空空如也。 风风火火的过完了高二的叛逆期。发脾气,摔东西,逃课逃考,老师朋友满世界的找,我还是无动于衷。那时候母亲常常做的一件事,是敲我的房门问“宝贝 出来吃饭吧”,但是我的回应通常很伤人。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度过那段日子的,还陷在父亲离开的悲伤中,却来挽救叛逆的我。 可是全世界,只有母亲知道那时的我哭了多少回,受过多少伤。高三那年被最爱的人拒绝的一干二净,只有母亲在我高三考试的前夕,躺在我身后抱着哭成一团糟的我说:“宝贝 你要坚强”。 我不喜欢母亲在家里打电话也很大声,常常让我觉得吵。 我不喜欢母亲从小就拿我和别人比,总是对我一点信心都没有。 我不喜欢母亲一直不相信我,认为我做什么都不行。 我不喜欢母亲在我难过的时候来学我说话,那种语调让我受不了。 我不喜欢母亲总在我打电话的时候来问我问题,非让我先回答才能继续打。 我不喜欢母亲明明看到我有事在忙,还要一遍遍的叫我起身去做事。 我不喜欢母亲因为父亲哭,明明我们都知道不该用对方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我不喜欢母亲待在家里,她应该到处走到处玩,她应该比任何人都开心。 我不喜欢母亲省吃俭用都为了我,我希望她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我不喜欢母亲现在的精神状态,我希望她能抛开所有重新好起来。 有时候母亲的一些行为我真的很难接受,我尝试过但很难,我想不是我们真的抗拒那样的母亲,而是因为我们爱她们,全世界我们最爱的是她们,所以希望她过的比谁的好,比谁都幸福,所以看不得她们做任何一点亏欠自己的事。可是16岁的我们又怎么会懂得感情需要表达,懵懂的我们才开始有了自己最初萌发的情愫,蒙住的双眼看不见最近的爱。 爱会因为一件事而被发现,也会因为一件事而被忽略,但我们再抗拒再不愿承认自己对母亲那份依赖的爱,它也还是存在的。也许当我们真的静下来,像于贝尔和母亲那样坐在礁石上回想过去的种种,回想那些争执和不懂事的倔强,爱意也会顿时萌发。 夕阳照在身上永远是暖的,就看你愿不愿意等它的到来。

  4. 十六岁少年写下的剧本,正和我年龄相仿(刚十七岁不久),而本片中的主人公也正是我的年龄。尽管颇有感触,但依旧对于本片保持了一个感性和理性交融的观影体验,片中的母子关系,我已然经历过,而如今再看,更多的是感到怀念。

    想先稍微理性的发表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多兰的文本其实是存在着许多刻意为之的戏剧张力,这种戏剧张力减弱了我本应有的代入感。但美轮美奂的镜头和导演真挚的情感令我动容。期待《妈咪》。(2022.2.11看完《妈咪》后一并升为五星,喜欢克制的多兰,但也同时喜欢这样情绪浓稠、灵气袭人的多兰)

    片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恨自己的母亲很罪恶。但他们一定也恨过自己的母亲,有可能一秒,也有可能一年,搞不好更久,搞不好他们都忘了。

    确实,在我正值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也一度恨我的母亲,恨她的管教、她的自私、她的习惯……她的一切。而当时的我也是一个想要自由,想要安静,想要离开母亲的一个孩子。父亲忙于工作,并不特别上心于管教我,而那个时候与母亲的争吵是时常的。最频繁的争吵是从初二到高二这三年,这三年来我一度想要逃离母亲的管控,不喜欢她管控我打游戏,不喜欢她管控我什么时候起床,不喜欢干什么都要和她报备,更不喜欢被拿去和其他的孩子比较,她也会监控我的去向,翻阅我的日记,还会偷看我的手机……我的母亲骂人很厉害,也很难听,之前和她吵架的时候,动不动就说出“不懂人事”、“做个人”、“孽种”之类的词语。而记忆犹新地是她在每次吵架有时我们都急了,我也会用一些类似于片中主人公的那些话语,在这之后,母亲或许会给我一巴掌。尽管在争吵结束后,母亲会来关心我她打我的疼不疼,但我一直觉着母亲只是在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一度恨她,但也一度爱她。那三年,我一度也有这种“杀”了我妈妈的冲动。但时过境迁,我不敢说我长大了,也不敢说我懂事了,但就在某一天,当我回溯过去的时候,我在那一瞬间开始慢慢放下了对母亲之前的恨,而转变成另一种恨,另一种难以言表的恨。

    不记得之前在哪里看见过的一句话:“当你哪一天可以试着去理解父母的所作所为时,你就正在慢慢变得成熟,变得懂事。”

    是在自己十六岁末尾的时候,也就是片中主人公和母亲在结尾握手的那时刻,我记不清究竟是什么时候了,涌上心头的是之前母亲为我做的一切。自己还在小学的时候,父亲生意赔了,破产,而父亲也出了些状况(不方便透露)。那时全家只剩下母亲和我还有弟弟,弟弟当时才五岁左右,母亲一个从来没有工作过的家庭主妇为了养活我们,出去工作。因为她的学历不高,只能从最底层的工厂做起。那个时候我们家连上网的费用都交不起,而我也一度无聊,也并未感受到母亲的不容易,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说逃出伤痛的氛围,开始写些东西。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那个时候的我不太懂事,因为没有网络,自己的手机玩不了游戏,但别的孩子都在玩,于是母亲就把自己的手机给我留在家里玩游戏,而她一个人工作到凌晨才回家。她回来时会亲吻一下我和弟弟的额头,因为我玩游戏玩到很晚,但害怕被母亲骂,就会装睡。我记不清已经多少次在夜晚听到母亲在外面哭泣,也记不清多少次问母亲“妈,我爸呢”的时候,母亲表面上装出开心的样子回答着我和弟弟的问题,而那个时候我也知道事实,便不再过问。

    那个时候,我哪有想那么多。

    在自己即将迈入初中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母亲也找了份好工作,父亲也慢慢地继续着自己之前的生意,虽然干不出之前的红红火火,但生活也算是不错,那个时候的我也正好步入了青春期。好在初中的三年虽然与母亲争吵过多,但还是上了一个市内的公办高中。

    片中的于贝尔听到要去寄宿学校的时候已经即将步入成年了,而我去寄宿学校的时候是14岁。国家的教育方式不同,环境不同,造成了我观看本片时并没有过于感性的代入其中,而是多兰真挚的情感使我动容。高中的寄宿生活是我第一次离家,充满着期待,也并未频繁想念父母。回家后还是会因为母亲不允许打游戏,过多干涉私人生活而感到对母亲的厌恶。之前的她会侵犯我的隐私,会做很多的时候监视我,这是一种让我极不舒服的表现,我很厌恶。以及她时常唠叨,大事小事都不停地啰哩巴嗦,骂我爸骂我和我弟,每当她只要和家中任何一个人发生了争吵,都会是她强势地占据上风,从而导致全屋子的人都心情不好。伴随着我的叛逆,我的自大,与母亲的强势一直作斗争,有着源源不断的争吵,每周末最讨厌的就是回家生活。但随着慢慢地成长,自己经历的事和看过的东西,也就是阅历在不断地提升,我似乎开始慢慢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那天晚上,父母吵架,父亲将我叫到房间里去,他喝醉了酒。那天晚上我才知道,原来现在这个家一大部分资金都是靠母亲在撑着,尽管父亲很努力的工作,但不尽人意,他回不到之前了。但父亲想,他怀才不遇,我很理解他,而母亲的压力,也使得我很理解。我很少哭,但那天晚上我哭了。不是因为我第一次认识到父母亲的不容易,也不是第一次开始理解父母亲,而是那天晚上我将之前的一切都发泄了出来。

    我不再去恨我的母亲,而是开始恨我自己。

    因为当我开始去理解我的母亲时,我没有办法再去恨她,在她做了那么多之后,她从未言表,这些都是我观察出来的。我很敏感,对这也是。而现在的我与母亲不再是那种大吵的发泄,而是沉默。很多话我不愿意再与母亲交流,我们还是会有发生争吵,但更多的是她无意义的关心与焦虑。我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管是从金钱方面还是从精神方面,我变得愈发的孤独。正因为我开始理解了她,也就开始慢慢地变得所谓的“懂事”了起来。我不敢过多的要她给我的零花钱,不敢过多指责她,在她对我发脾气的时候也少了许多无谓的争吵而是斩钉截铁地结束。而因为我也开始变得懂事,她也没有之前对我施加的那些东西,我们看似比之前放松了很多,她也比之前更加顺从我的想法,听从我的意见,给了我足够的自由与天地,但这是另外一种潜在的约束,不是她带给我的,而是我带给我自己的,这种无形的牢笼般的束缚更加痛苦。如果我让她失望了,偌大的负罪感就会随之而来。

    我不喜欢她开始看我脸色说话而时常小心翼翼,不喜欢她省吃俭用供我生活而不肯给自己买一些奢侈品,不喜欢她经常焦虑我的心情是否好坏而影响她的工作……我不喜欢。

    这不是她想要的,也不是我想要的,但,这无法避免。

    我不希望长大,不希望变得懂事。我并不是选择坚强,而是坚强找上了我。无时无刻的责任与压力是母亲,也是我给我自己的,就像片中的那句话“人最大的敌人是内心的敌人”,一点也没错。我并没有变得和同龄人多么不一样,我也依旧有着家庭矛盾,豆瓣上时常可以看见豆友们对家庭的不满与宣泄,而我也是,只是我们方式不同,但归根结底,我们恨的都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我们迷茫、矛盾、看不见希望,于是将这些转嫁给了自己最亲的人——母亲。但更加令人心寒的是,我们知道问题是什么,却找不到答案。

    在影片临近尾声的时候,安东尼对于贝尔说道:“你从来都是自私的,你根本不关心别人为你做了什么。”是啊,尽管安东尼与母亲的关心在于贝尔看来无比融洽,就和我和母亲现在的关系一般,但我们不知道一个人内心的斗争究竟有些什么。看着安东尼成熟般地对于贝尔说道那些话,看着安东尼乖巧的于于贝尔母亲见面,我感到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释怀,一个抽象的、模糊的答案。

    或许,直到现在,我也想“杀”了我妈妈。

    但,我却彻底丢失了以前的那份勇气……


    母亲,我多么恨你

    我不会允许别人伤害你

    但白昼的光不会照进我们彼此的心里

    你是我的心魔

    也是我的新娘

    我爱你

    但我不会告诉你

    至少现在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