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卓别林 Chaplin(1992)

简介:

    传记作家乔治赴瑞士采访卓别林(Robert Downey Jr 饰),后者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1894年的英国,小小年纪的卓别林已经开始为临时演员母亲救场,但失祜的困苦生活导致卓别林兄弟分离,母亲也因发疯入院。1903年,卓别林经哥哥介绍进入一家英国剧团开始自己的 演艺生涯,不久他打出名号,获得美国制片厂的邀请,在美国,卓别林接触到梦幻般的电影艺术,并用自己的灵气在电影这种媒介的帮助下名利双收。卓别林无法忘记自己的出身,掌握制片权后坚持在自己的影片中加入批判精神,也因此被扣上红色份子的帽子,惹上诸多麻烦。这位卓越的电影人经历了政治打压、情人们的离去、成功与失落后垂垂老矣,他在影院看着自己当年的电影,潸然泪下。

演员:



影评:

  1.        像往常一样,劳累了一天的他踏着大皮鞋推开工作室的门,坐在镜子前准备卸妆,他默默地注视着镜子,镜子里那个头戴圆礼帽、穿着窄小礼服、留着小胡子的男人夏尔洛也在默默地注视着他……
    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多少次面对着镜子里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形象,自己给无数人带来过欢笑,但是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辛酸?当自己功成名就之时,又有多少人能排解随之而来的各种烦恼?也许,只有在静静独处时,才能更加深刻地洞察自己微妙的内心波折。
        看这部电影前,我对这部电影本身的情节、演员阵容和各种信息一无所知,我纯粹是为看几部传记片而去看的,没想到的是这部影片竟能给我带来如此多的惊喜:
        首先是演员,以往小罗伯特·唐尼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一个玩世不恭、一脸坏笑、不修边幅但有很有才华的演员,但我绝对没有想到他能演卓别林,更没想到他能把卓别林演得这般活灵活现,那些卓别林的招牌动作、那些经典桥段的再现都是如此地完美。唐尼成功地诠释了卓别林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他在遭到奚落时的坚忍、他在工作时的忘我、他在遇见失业者时的悲悯、他在意气风发时的多情、他在面对掌声时的潸然泪下,每一个细节都被唐尼拿捏得得心应手,仿佛一个活脱脱的卓别林再世。除了唐尼的出色表演外,卓别林的女儿杰拉丁·卓别林在片中饰演了自己的祖母汉娜·卓别林,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了一个虚构的传记作家、还有小有名气的凯文·克莱恩、大卫·杜楚尼、凯文·杜恩等人,更不要说其他许许多多光鲜亮丽的女演员加盟~他们的表演使本片异彩纷呈。
        电影的人物及故事线索也处理得很好,本片部分改编自卓别林的《我的自传》,我正好在初中时读过,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人物的繁杂,自传中提到的人物不计其数,几乎隔几页下面就有一大堆人物注释,要全景式展现卓别林的一生,应该选取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显得至关重要,片子在人物方面选择得恰到好处,用卓别林的母亲汉娜和哥哥西德尼表现他的童年和事业初期,用他的情人和妻子表现他的丰富的情感,借他与胡福的恩怨阐明他的政治态度立场,用传记作家乔治·海登来引出他自己的回忆,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电影在描写人物的篇幅上又注重分寸,有详有略。而整体的故事情节也娓娓道来,不拖沓不累赘。
        电影也没有刻意去维护卓别林的正面形象,而是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卓别林的人生,毫不忌讳地表现了他的一些缺点:比如,卓别林的多情花心,他对前任妻子的刻薄甚至是恶毒的评价、偶尔的出言不逊、对有声电影固执的偏见……对于这些,电影都如实反映,没有丝毫掩盖粉饰。
        1972年卓别林受邀回到美国,准备接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颁奖前,他站在舞台的黑暗中,银幕上正在播放他早期出演的作品,很久没出席这样的大场合,他本有些惶恐,无声电影的时代早也过去,自己也不复当年,人们是否还会认可他?接纳他的作品?但疑虑很快被在场嘉宾们一阵阵的欢笑声和掌声打消,他也欣慰地笑了笑。
        而当银幕上播放到电影《寻子遇仙记》时,卓别林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老泪纵横,那些跃动的黑白影像其实与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构成了一种平行的、共生互现的关系,而银幕上的悲欢离合,多少隐喻了他的童年和他尚未成名时的艰辛,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沉醉其中,谁又分得清光影与现实?当煽情的音乐响起时,我也忍不住落泪了。电影最后伴着掌声和他在银幕上的背影缓缓落幕,而卓别林本人的生命之光也在5年后的圣诞节那天熄灭了。他穷尽一生完成了后人永远无法复制的一场戏,一场笑中带泪的辉煌人生历程………………

     
    “我的名字能让人想起什么?
    一个衣衫褴褛,载着一顶皱巴巴的圆形礼帽、下穿一条宽松长裤、足登特大号皮鞋、手执一根不同凡响的手杖的落魄的流浪汉而已
    不过这根手杖对于我这样一个角色来说十分重要
    可以说体现了我的人生哲学
    我保存这根手杖不仅作为体面自尊的标记,而且也用它来和命运、厄运抗争
    我在银幕上扮演的是一个胆小怕事、身体单薄、营养不良的可怜生灵
    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向使他受尽折磨的人屈服
    他藐视苦难,他是悲惨境遇的牺牲品,但拒不接受失败
    即使在希望、梦想和憧憬被微不足道的琐事化为乌有时
    他也只是耸一耸肩,转身而去
    他力排众议,坚信这个悲剧的形像比银幕或舞台上任何其他角色更能激起观众的欢笑
    这就表明欢笑和泪水相伴,或者说泪水和欢笑相依”

     
                                         ------查理.卓别林



  2. Charlie Chaplin,其实我没有看过他的很多作品,即使有,也仅是电视转台时偶然的一瞥。电影之前,他真的是一个小丑。然后,看完全片,我开始想说,我喜欢这个演员,不是因为他演绎喜剧,而是因为他这个人。
    电影讲述了卓别林的一生,小罗伯特唐尼作为一个演员去演绎另一个演员的传记,模仿也好,创新也罢,居然真的可以融合,实在无愧于影帝的称号。

    记忆最深的几个场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第一幕——餐厅。
    当早已预订的座位被餐厅老板势利地忽略,年少坎坷的卓别林已然懂得隐忍,他沉默着,怒气几乎从不甘的眼神中溢出,却最终化作坚毅,转身离开。他第一次追的女孩,也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孩,静静倚在路边食肆听这个无名小卒谈人生理想,她是现实的,所以不言婚嫁,她更是善良的,在最低落的时刻给男孩无比真诚的肯定。有那么一刻,我仿佛看到即将熄灭的蜡烛重新点亮的光芒。
    第二幕——影棚。
    妻子的等待,兄弟的劝诫,朋友的无奈,身边所有的一切在工作时间化为虚无,他的专注仿佛入魔,脑海中盛满灵感,只待亲手一点一点实现。被打断的茫然,重回工作的自然,他的心底一定有另一个世界,属于自己。
    第三幕——路边。
    早已功成名就,早已钵盆满盈,他是一个富人,本该习惯了冷眼旁观世间穷困,像其他人那样,视而不见。可是,遇到贫苦的影迷,作为一名演员,他毫不厌烦地签着名说:“我希望他们想要我的钱。”这位以喜剧著称的演员满眼悲悯,从前,为了自己的人生;现在,为了别人的人生。
    第四幕——庭院。
    关于庭院的感动有两次,第一次是他和他最后一任妻子初遇。
    很多人都会用约会的借口中途离席,他也不例外,但有几个人会在不愿离开之后坦诚告诉对方:对不起,我骗你的。身为女子,我承认,瞬间喜欢上这样的真实。
    第二次有关私生子绯闻的披露,可以用钱埋没的风波他偏偏亲自站出来承担,原因是要告诉妻子自己的清白。官司输了,法庭上他对着那个没有血缘无知微笑的女孩招手逗乐;亲子鉴定公布,他抱着小自己很多岁的妻子无限宠溺。这是一个花心的男子,但每一次都付出真心,教人如何不爱。
    第五幕——奖台。
    坐着轮椅,垂垂老矣,最伟大的演员被自己最大的敌人打败,时间带走一切过往。他支撑着站立台上,在人前,依旧强势得不愿被照顾。大银幕播放起几十年前的默片,他第一次如此惶恐,怕久远的影像不复辉煌,怕别人不懂,怕被人遗忘。幸好,台下的笑声逐渐响亮,眼中有泪,是欣慰更有怀念,落寞不再。
    第六幕——阳台。
    盖着厚厚的毛毯讲述生平,赞誉或者质疑统统都不重要,他一如既往的谦逊平实,淡淡地说:“我没有改变什么,只是让人们笑了。”翻成中文多少缺乏原文的韵味,I'm not changing,一语双关,他没有改变世界,也没有改变自己,当年那个眼神坚定的少年历经沧桑,人生起伏,终于,他不曾遗失自己。

    电影就是这样,多少粉饰人物,所以也许比起现实,我更喜欢电影里的卓别林,在台上刻意搞笑,剩自己一人深沉,他很努力想要改变什么,虽然做不到,但换来一生精彩,值得了。比起有声电影,默片告诉我们更多;比起华服政客,戴礼帽的小丑更像君子。
    滑稽外表下,我看见,一颗真挚不变的心。
  3.       从马戏、杂技、滑稽等技巧上来讲,查理·卓别林是那种不世出的天才演员,想要重现这些技巧几乎不可能。小罗伯特·唐尼有这种天赋,并且在当世的演员中也堪称高手,但还不够。
        尤其,想让年轻的唐尼来演卓别林的一生,这提出了更高的难度。在这种难度下,我们期待看到优秀的化妆,以及唐尼的补充性表演(为了抵消年龄)。但尽管唐尼在动作上基本完成了模仿(仅关乎青年卓别林),其对中年和老年卓别林的表演却乏善可陈——这完全可以理解,跨年龄的表演都有巨大的风险。这种演员设置本身就有问题。而本片对老年卓别林的化妆则基本是灾难性的,老年卓别林看上去要比旁边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精神得多,尤其考虑到安东尼本身已是未老先衰那类演员了。
        编剧有最大的责任,尽管有自传作为丰富的资料,他的失职使得本片没有情节,宜乎不少观众称其为“流水账”。
        由于以上的问题,主题也就不可能突出,谁能体会到剧终卓别林的眼泪呢?这本该有更好的呈现。而将“卓别林的情人们”作为煞有介事的主题,更是体现着侥幸的心理。
        传记题材对电影是高难度的,因为没有能说清人生的主题是什么,而究竟传奇式的经历又该如何呈现(不是一个传奇,而是传奇式的人生)。像《甘地》这样的好题材和好演员的结合,太偶然了。如果没有这些而只有流水账,那么就要有《阿甘正传》这样呼之欲出的主题。再次,如《莫扎特》、《海上钢琴师》这样,以情节以外的东西取胜。如果唐尼的肢体表演能够多一些,也许对本片还好一点。
        

        
  4. 我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个男人去看医生,说他很沮丧,人生看起来很无情和残酷,说他在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上觉得很孤独。医生说疗法很简单,“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来了,去看他的表演吧。那能让你振作起来。” 那男人突然大哭,“但是医生”,他说,“我就是帕格里亚齐。”笑话不错,观众都笑了,鼓声响起,大幕落下。——《守望者》

    笑匠

    这部改编自卓别林自传的电影,并没有给人太大的惊喜,整个故事在叙述者和倾听者的互动中娓娓道来,对每一段历史和节点似乎都是匆匆带过,而几乎每一段都是通过他和某个女人的故事展开,以致于本片的另一个译名便直接译作《卓别林与他的情人》。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名人事迹,一部电影想要完全讲清楚也是不可能的。

    抛开传记的部分,本片更像是一次对卓别林的致敬,好在这些致敬都十分生动有趣,处处都能戳到点子上。

    要说本片最大的亮点,那可能就是RDJ的表演了,毫不夸张地说,这应该算是他的演技巅峰了。

    卓别林说过,想要了解他,就去看他的电影。这话一点也不假,从他的作品中,便能看到他的大部分人生经历和个人性格、思想。

    卓别林的母亲也是一位演员,父亲在他12岁的时候死于酗酒,他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早年,由于他的母亲患有精神病,收入微薄,无法支撑一家人的开支,他被强制送到救济院。

    本片中的母亲形象

    可以明显地看出,之后卓别林的影片《寻子遇仙记》无疑是来源于这一段幼年生活经历。

    《寻子遇仙记》

    同样是经济条件不足,同样是被迫与自己的孩子分离。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在影片中展现地淋漓尽致,这种打击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实在是显得有些沉重。

    早期的“醉汉式”表演

    卓别林在他小时候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表演天赋,不过最早只是局限于舞台表演,而他能够去美国拍起电影便是得益于他早期的“醉汉式”的表演。

    这时候拍摄的许多短片都是以这种“醉汉式”的嬉戏打闹为主,娱乐观众是更主要目的。如《百货店巡视员》、《当铺》

    《百货店巡视员》

    而在几年后的一些短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卓别林已经慢慢开始赋予影片一定的内涵,不再是早期单纯滑稽的搞笑。

    1922年的短片《发薪日》便是这样的代表作之一,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加上其独特的卓式滑稽,使人忍俊不禁,这个时候的卓别林影片已经算是很成熟了。

    《发薪日》

    《从军记》到《大独裁者》——人道主义者的宣言

    我不知道卓别林到底相不相信什么主义,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一个人权的捍卫者。

    《从军记》其实就是《大独裁者》的前身,两部影片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在1918年的影片《从军记》中,卓别林再次用他的幽默和玩笑来讽刺战争,并在影片最后留下了一个具有争议的结尾:最后这个梦到底是不是画蛇添足?

    个人认为此结局不但不是画蛇添足,甚至称得上是点睛之笔,在影片看来,和平对人类来说只是一场梦,不断的战争才是实际的情况。而在二十年后,二战爆发,恰恰印证了卓别林的观点。

    在本片中,也有对《从军记》的还原。

    还原《从军记》的拍摄

    于是在1940年,卓别林拍出了他的第一部有声影片《大独裁者》,在该片中,更是毫无顾忌地对战争进行大量批判,并向人们敞开心扉,诉说他的和平与友爱的观念。

    卓别林用他的幽默和滑稽来道出真相,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真相。

    被打上gc主义的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大独裁者》拍摄的时候正是纳粹统治最严厉的时候,而卓别林依然敢于挺身而出,拍摄这么一部控诉的电影。这也是为什么卓别林不再仅仅是一位导演、演员,而是一位伟人的原因。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期,也愿意为人们带来一丝光明。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一般在喜剧中,主人公往往都是不高于一般人和环境的,在卓别林的影片中也是如此,他塑造了许多乞丐、流浪汉的形象,就好像我们每个普通人,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始终充满爱心,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一点在《城市之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城市之光》

    幼年丧父、与母亲分离,初恋另嫁他人且早逝,无论多么悲惨的现实,在他面对镜头时,总是会摆出一副无忧无虑的笑脸。而这些生活,也深深地影响了卓别林的创作。他的大多数影片中的女主,都是以他的初恋为原型。

    影片《淘金记》中的感情刻画或许就是他的一段真实感受,求而不得的爱,他人的喧嚣和欢乐都与我无关,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只有落寞与孤独。

    《淘金记》

    在《淘金记》中,卓别林给它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淘金成功,抱得美人归。而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他的美人直到他54岁时才出现。

    也是在《淘金记》中,出现了那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面包舞”

    “面包舞”

    时代的叛逆者

    1936年,卓别林推出了他的最后一部默片,同时也是后世最常被人们所提起的《摩登时代》,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

    他曾经说过,让戴着礼帽的人开口说话,就是在杀掉他。现在看来,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他的有声影片如《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纽约之王》整体的观影体验个人感觉是不如他的默片的,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笑点上,但由于前两者极具现实意义(分别反映二战、经济大萧条),使得他们的评分并不低。

    自从1940年开始,他被怀疑是gc主义者,之后美国麦卡锡主义横行,卓别林多次接受调查和传唤,1957年的影片《纽约之王》被认为是这段生活的描绘。

    《纽约之王》

    影片中卓别林表现出对有声电影、美国类型片、商品化的嘲讽,并借一个小孩之口对麦卡锡主义以及当时的美国政治大加批判。

    在《纽约之王》的最后,卓别林扮演的主人公最终洗脱罪名,乘飞机离开美国。

    而在现实中,1952年,卓别林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他的最后一任妻子乌娜,因此放弃了美国国籍,跟随卓别林前往瑞士定居。

    在30年代有声影片流行的时候仍然坚持默片的拍摄,在战争年代反对战争,在商品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保持清醒,在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进行反思。

    我永远仅仅只是个小丑,但这也让我的灵魂,得以凌驾于所有那些政客之上。

    “但是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

    在本片的尾声,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卓别林坐在椅子上,被人缓缓地推上舞台。

    尾声

    与影片的开头形成一组和谐的画面,一晃便是几十年的风雨飘摇。

    开头

    末尾处一组长长的卓别林经典电影混剪镜头,看得人老泪纵横。我们都会老去,英雄也有迟暮之年,回望来时的岁月,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辉煌还是潦倒,当幕布盖下,所有那些过往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如同影院黑暗中的眼泪。

    本片选择了电影《马戏团》的结尾作为本片的结尾,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结尾的。其实卓别林的《马戏团》中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一个喜剧演员的真实写照。

    他们看清了生活和世界,他们用笑话讲给我们听,他们付出、给予,始终对人性抱有希望,可是,医者不自医,他们把幸福给了爱人,把欢笑带给了别人,便只能把悲伤留给自己。孤独离去的背影似乎成了他的标志。

    《马戏团》结尾

    礼帽、手杖、小胡子、大皮鞋,“永远的小人物,伟大的卓别林。”

    我的心就如同这张面孔,一半纯白,一半阴影,我可以选择让你看见,也可以坚持不让你看见,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心酸。——卓别林《致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