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悬案密码:第64号(台) / 悬案密码4 / The Purity of Vengeance
导演: 克里斯托弗·鲍伊
编剧: 尤西·阿德勒-奥尔森 尼科莱·阿尔赛 博·艾哈德·汉森 米凯尔·诺加德
主演: 尼古拉·雷·卡斯 法瑞斯·法瑞斯 约翰·路易斯·施密特 索伦·比尔马克 范妮·博内代尔 克拉拉·罗萨杰 路易斯·斯科夫 阿曼达·拉德里亚克 安德斯·霍夫 尼可拉斯·布若 埃利奥特·克罗赛特·霍夫 碧尔特·诺伊曼 迈克尔·布罗斯楚普 玛丽安·霍格斯布罗 薇比珂·哈斯特伦 特赖恩·帕里森 纳斯塔加·阿尔赛 亨里克·韦斯特加德·尼尔森 拉多·哈季奇 安德斯·布林克·马德森 旺达·佩德尔维茨
上映日期: 2018-10-04(丹麦)
片长: 119分钟 IMDb: tt6916362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悬案密码》是丹麦的一套悬疑系列电影,2013年到2018年五年里出品了四部。这个系列品质非常稳定,即使和好莱坞同类型影片相比,也属中上之作,四部鲤鱼都给7+的评分。
在内地属于严重被忽视的一个系列,豆瓣标注看过的人数基本只在千人左右,对于惊悚片爱好者和推理迷来说,这个系列有着非常高的可看性,强烈推荐给大家。
13年系列的第一部《笼中女人》出来时,并没有太引起我的注意。一部电影的名字真的太重要了,我最初对这个名字的印象,就是一部描写变态奇案的B级片。第二部名字也不咋地《野鸡杀手》,我也没开始看。第三部《信仰的阴谋》发行以后我才对这个系列关注起来。
首先我发现这个系列在IMDB的评分非常稳定,三部都得到了7+的评分。欧美观众对于这种类型片是比较挑剔的,IMDB除了被印度咖和土耳其奥斯曼水军攻陷了以外,其他国家出品电影的评分相对还是比较准确的。
其次我得知这个系列是根据丹麦畅销作家尤西·阿德勒-奥尔森的系列犯罪小说改编的。这几部的小说我到今天也没有读,但是我对新千年以后的北欧推理小说印象非常好。瑞典史迪格‧拉森的《千禧三部曲》和挪威尤·奈斯博的系列犯罪小说,是我在新千年以后印象最深的推理小说。
《信仰的阴谋》出来以后又拖了两年我还是没看这个系列,今年年初系列的最终章《64号病历》出来之后,我从第一集开始一天两小时,四天撸了整个系列,感觉非常不错。这个系列真的被低估了,比《千禧三部曲》也只是稍逊一筹,有着极高的可看性。
主人公卡尔是一位勇敢,尽职但稍有些冲动的丹麦警察。一名智商120情商为零的严重社交恐惧症患者。一次执行任务时违反规定,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冲入了现场,结果造成两名搭档一死一重伤。
卡尔的声誉在警局跌到了谷底,没有警察再愿意成为他的搭档。警局将他安排到了地下室的一个特殊单位‘部门Q’。一个装满五年以上没有结果悬案档案的垃圾堆。
而他的手下是一名胡子拉碴的中东裔穆斯林阿萨德,一位很体贴的暖男。两位警局的边缘人物在故纸堆中打发着无聊的工作时间。
不久之后卡尔在一宗五年前的自杀案中发现了疑点,一名和自闭症患者弟弟相依为命的美女议员在渡轮上跳海自杀,而卡尔和阿萨德在扑所迷离的零碎线索中发现,这个女人可能并没有死,而是堕入了万劫不复长达五年的绑架监禁之中。
看第一集《笼中女人》时我对电影的悬念设定感觉非常棒,我小时候认识一个朋友特别厉害,他能系出非常好玩的绳结,千头万绪一团乱麻,每次我都恨不得下剪子。到他手里他只要解开绳头的一两个扣,一抖,绳就全开了变成一条直线。现在大米包装袋有很多也差不多,剪开一个扣,扯住绳头一拽袋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推理小说中能埋下这种扣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欢,《笼中女人》中的这个扣就是案件的唯一目击证人自闭症弟弟的心结。卡尔这个是无能为力的,他跟正常人交往都有障碍,阿萨德和自闭症弟弟的沟通成为了整个案件柳暗花明的关键。
第二集《野鸡杀手》是一宗二十年前的旧案。笼中女人一案让卡尔和阿萨德组成的部门Q一战成名,而心思缜密的女秘书rose的加入让部门Q成为了牢固的铁三角。
一名离职警察的一子一女二十年前在就读一所贵族学校期间遇害,凶手在名律师的辩护下被轻判,父亲则认为另有真凶。在求助卡尔无果之后,父亲悲愤割腕自杀。
深深自责的卡尔和阿萨德再次踏上了艰难的破暗之路。
第三集《信仰的阴谋》,一只6年丢到海里的漂流瓶被发现,里面装着一个被绑架孩子的求救信。
警方对此将信将疑的展开了调查,可随着调查的深入,卡尔和阿萨德渐渐发觉受害的孩子绝不是一个那么简单,而是一系列残忍的儿童绑架杀人案,是凶手借助撒旦之力颠覆人们信仰的阴谋。
最终章《64号病历》是整个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
1961年一名少女因为和自己的表哥恋爱,守旧的父亲恼羞成怒将其送入了,处于孤岛之上的女子疗养院。这座疗养院更像是一座教养院,而入住女孩子的只有两个理由,要么大人觉得她疯,要么大人觉得她骚。
系列的第四部,在风格上有所改变,有点本格派向社会派华丽转身的感觉。比如这座疗养院瞬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说过的工读学校和现在的戒网瘾中心。很多孩子的病,真的其实就是大人觉得他们有病,然后他们就病了一辈子。
而疗养院信仰坚定的大夫则让我想起了八九十年代,活跃在中国广大农村第一线尽职尽责的主抓计生村干部。社会派的牛逼之处,就是无论在陌生的北欧,还是隔壁的岛国,都能看到我们身边的影子。
时至今日,一组工程队在装修老房子时发现了恐怖的罪案现场。卡尔和阿萨德赶到时看见了极其恐怖的画面,被掏空内脏的三具干尸,表情恐怖的围坐在桌子旁。他们的身份被警方确定为,当年入住疗养院的女孩子,她的室友和一个不相干的律师,而这座房子的房主则是当年疗养院的一名女护士。
卡尔和阿萨德侦破整个系列中,时间跨度最大,最惊心动魄的悬案过程开始了。
这个系列因为改编自成熟的小说,所以剧本显得非常扎实,风格上属于比较老派复古的推理风格。不靠血腥变态的案情博眼球,也没有太多故能玄虚的反转脑洞,北欧特有的刻板和冷静挺吸引人的。
最终章结尾卡尔和阿萨德两只大毛手紧紧相握,也是我喜欢的地方。现在两个硬邦邦的大男人之间只有友谊,没有基情的电影越来越少了,这要是英国出品不擦出点火花就出鬼了。男人与男人之间,深邃的友谊是基情之外另一种令人感动的情感。
之前说过这个系列水平很稳定,可看性强,当然还不能和《沉默的羔羊》《七宗罪》之类经典之作相提并论,在近年的同类型电影中属于中上之作。近年象《看不见的客人》这样的一流悬疑片好像也不太多,以最后一部《64号病历》来说在近三年的同类电影中挤进前十名机会还是蛮大的,看过的朋友实在太少了,有点可惜推荐给大家。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鲤鱼电影手册
今天看了《64号病例》,说实在的,我是一气呵成看完的,中间毫无尿点。
本来我以为这部片会受到好多人的追捧,可是来到豆瓣一看,评分不太高,好多人只给了3分,评价内容大概就是不够悬疑,很早就猜到结局了,剧情套路一般等等。于是我发现问题所在了,看一部电影,如果你抱着去猜结局的想法去看的话,你势必不会得到最佳的观影体验。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深深的触动了我,能直抵人心,这是好电影的一个标准之一吧。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反映了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了丹麦五六十年代妇女们的悲惨命运,强行流行、秘密绝育、人格侮辱等等。其实想想,岂止是丹麦,相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妇女们又能好到哪里去。反映现实,这也是好电影的一个标准吧,我觉得这部电影达到了。
如果这部电影放到中国来拍,相信结局肯定妮特要么绳之以法,要么自杀身亡,但北欧丹麦的电影就能让凶手活着。而凶手活着,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影片中警察根据对案情的了解,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
兴之所至,没有去查资料,写的不好,请多见谅。
总之,如果你不把它当成一部悬疑片,《64号病例》绝对是一部好片,好好体会剧情,好好感受人物的感情。
当然,你更不能以警匪片的标准来衡量本片,因为本片就不是警匪片。
很多给低分的,理由一上来就是“看了个开头就猜到凶手了”
丝毫不注意影片内容以及细节和想要讲述的东西。
电影想表达的东西除了想表达欧洲40年代-60年代种族歧视以及女性人权的被压迫史,侧面也在跟着主要故事线表达男主与搭档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以及男主的心路历程。这条线不是很好,个人觉得表现有些牵强。导致主要故事线没看过瘾,男主的刻画也欠缺那么一些,心路历程也变化的有些许莫名。
个人认为中间组织袭击者袭击警察的戏,以及最后在医生的疗养抓捕医生救女孩所想渲染紧张气氛的戏有点太啰嗦而且并不出彩。如果拍成一个一气呵成娓娓道来的故事来看会更让人有震撼后的平静,例如《猎风凶河谷》。
那些只因为一下就猜到凶手就给低分的,希区柯克小剧场欢迎你们,或者去刷柯南去吧,让你们猜个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悬疑片一直是观众比较喜欢的类型片。
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错综复杂的叙事方式,出人意料的结局虏获一大批忠实粉丝。
通过营造高度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没有鬼也能让你毛骨悚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部丹麦悬疑片。
这部影片刷新丹麦国产片票房纪录,也是系列电影《悬案密码》最终章——
《悬案密码》系列改编自丹麦小说家尤西·阿德勒-奥尔森的同名小说。
前面三部分别是《笼中女人》、《野鸡杀手》、《信仰的阴谋》。
流水的导演,铁打的主角,《悬案密码》系列电影的主演一直都是尼古拉·雷·卡斯和法瑞斯·法瑞斯。
作为Q局中两位最得力的干将,这次两人又将齐齐联手破获一宗大案。
在哥本哈根一座老旧的公寓里,一个建筑工人在一堵隔断墙背后发现了三具干尸。
一男两女,死状极其惨烈。
更让人震惊的是,男人的生殖器官和女人的整个腹腔包括卵巢都被切割下来,泡在福尔马林的瓶子里。
凶手如若不是跟这三人有仇,那就一定是个变态杀人狂魔。
经过鉴定,三人死于十二年前;而根据他们身上留下的身份信息,警方也找到三位死者的交集点——一家名为史波约的女子疗养院。
说它是疗养院,但更像是一座“自由派女性的监狱”。
这里关押着国家觉得不正派的女性,美其名曰“管教道德不端的女生”。
看着这些关键词,是不是觉得有些刺眼——不检点、不正派、道德不端…
当一个女孩被打上这样的标签,通常就会被大众当做“bad girl”。
而妮特就是这样一个姑娘。
上世纪60年代,还未成年的妮特和自己的表哥相爱。
被父亲发现两人的情愫之后,当机立断将妮特送进了著名的史波约疗养院。
在这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遵循规则,稍有反抗就会遭到虐待,或者关禁闭。
如果不服从安排,就会被医生诊断为精神有问题,然后一直关在这儿…
妮特来的第一天,就受到非人待遇。
之后她小心翼翼地适应着这里的生活,但人心叵测,还是被室友丽塔摆了一道。
丽塔发现妮特怀孕,一面怂恿妮特逃跑,一面向医生告密以获取回家的资格。
逃跑未遂的妮特不仅被关了惩戒室,更过分的是,医生在完全没有征得她同意的前提下就给她实施了流产和绝育手术。
尽管不久之后,疗养中心被政府遣散,妮特也重获自由,但失去做母亲权利的她在心底也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
看到这儿,机智如你是不是已经灵机一动猜出谁是真正的凶手?
不过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警察之所以能顺藤摸瓜找到这家疗养院,正是因为他们确认这三个尸体中的其中一具就是妮特。
可如果妮特已经被残忍杀害,那谁还会有更强烈的杀人动机?
悬案密码系列电影虽然导演不同,但影片风格大都以冷峻反思为主,色调灰暗阴郁。
通过耸人听闻的犯罪故事来表现社会暗藏的种种病态心理。
《笼中女人》讲得是受霸凌的孩子长大后对熊孩子的报复。
《野鸡杀手》描绘了一个心灵扭曲的复仇女子。
《信仰的阴谋》用血淋淋的惨案告诉我们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而《64号病例》则以真实事件告诫大众——众生皆平等,没有高贵的种族。
在上世纪60年代丹麦,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异常艰难,稍有不慎,就会被男权社会判定为“有病”。
以医生沃特为首的男性坚持奉行“人种优化”方案——人类要想进步,基因就必须优胜劣汰。
据统计,在1943年到1967年,丹麦约有11000名女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非法绝育。
对我们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但于她们而言,却是凄凉又悲惨的一生——她们永远失去了孕育生命和做母亲的权利。
这些对女性实施暴行的背后,不仅仅是性别歧视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恃强凌弱、排除异己、强者“灭掉”弱者的社会法则。
在这些人眼里,只要被打上了“劣等人”的标签,就意味着这条血脉已经到了尽头,毕竟留你一命已是大恩。
这种站在上帝视角“为全人类的生存”做谋划的想法,真的是很不要碧莲。
可历史上比这更惨烈的事情比比皆是——
当一个种族都被打上“低等”、“劣等”的标签,当权力掌握在暴徒手上,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二战期间,被德国纳粹杀死的犹太人数量高达600万…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超过30万…
电影《南京》剧照
按照种族、性别、血脉、阶级去划分人群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还拥有一颗强烈的排除异己的心——
他们信奉推崇的,就大力宣扬;他们认为“低劣”的,可以随意抹去。
所有的行为都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而被打上标签的民众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为他们手中的牺牲品。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各种标签下的牺牲品——单身狗、剩女、家庭主妇、蕾丝边、同志…
只要被打上这样的烙印,大众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就会一直萦绕着你。
可不管别人如何定义我们,我们还是要遵从内心,做最好的自己。
当我们被别人视为“异己”时,不要妄自菲薄;当别人成为我们的“异己”,不打压嘲讽。
歧视和不公可能永远都无法消除。
但只要有一个人还未屈从于弱肉强食的野蛮逻辑,这个世界就还有希望。
后台回复“64号病历”,有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