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托尔金 Tolkien(2019)

简介:

    托尔金(尼古拉斯·霍尔特 Nicholas Hoult 饰)和弟弟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亲人抛弃了,善良的神父弗朗西斯(科尔姆·米尼 Colm Meaney 饰)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兄弟两人,他们从此便浸淫在浓厚的天主教文化之中。

演员:



影评:

  1. 人们试图通过传记电影来获得传记人物形象化的“历史”,如果拒绝用事实考证订正的话,那么这种“历史”也无非是过度演绎了的、想象中的“历史”。对不关心事实细节的多数电影观众而言,传记人物的行为行动往往只需要遵循电影内部的叙事逻辑和百科上的生平简介就可以过关;而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传记人物的事实,那么即便再优秀的传记电影,比如,都会在和(“ 那部电影挺好的,我很喜欢,他们把我塑造的像骇客帝国里的史密斯 ”——约翰纳什)面前,变得千疮百孔,更不要说使电影本身都显得平庸可笑的,两位主人公耄耋之年因车祸双双辞世的离奇结局了。

    人们不难对传记电影与事实间的差距做好心理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照顾电影的叙事逻辑就能歪曲传记人物的事实;而这,正是电影《托尔金》中所发生的的事情。虽然这本书的译者给予这部电影,但有趣并且有些讽刺(这个词百分之一万与陈灼老师无关,而仅与这部电影有关)的是,我是彻底读完了《托尔金与世界大战》这本书,才明白了这部电影为何是一部失败之作,以及使之失败的细节究竟在哪里。

    本片的结构其实很简单:在一战索姆河战役中罹患战壕热的托尔金在高烧造成的幻觉里回顾其青少年时代的友情与爱情。我们姑且不谈论托尔金几乎被完全省略的后半生;本片对托尔金前半生的演绎,特别是对托尔金与妻子伊迪丝爱情的演绎几乎都是不符事实的,而且这些不符事实的演绎仅仅是为了满足电影自身的叙事逻辑,而已。

    尽管托尔金的战前生活并非《托尔金与世界大战》这本书的重点,然而本书所提及的事实已足以证明电影的多数情节均属虚妄。电影情节中最歪曲事实的一点,就是“托尔金因沉湎于与伊迪丝的爱情而荒废学业,以致在牛津大学时曾申请奖学金失败,在监护人弗朗西斯神父劝说下二人暂时分手”的段落。任何一本托尔金传记的读者都知道托尔金监护人弗朗西斯神父禁止托尔金成年前与伊迪丝交往以专心学业的事实;托尔金曾申请牛津大学奖学金失败也是事实;但二者的组合却是无比荒谬的,或者说,这是为了满足电影叙事逻辑而对传记人物进行歪曲乃至抹黑的经典例证——影片中的这一情节,把托尔金归结为一个受制于环境、完全被周遭环境所推动乃至所决定的,随波逐流式的人物;而这,与现实中的托尔金是完全相悖的。

    这里应该得到澄清的事实是:托尔金与伊迪丝的第一段交往,是仅在1909年一年内发生的事情,随后即被弗朗西斯神父禁止。读者尽可以幻想,这跟他1910年申请牛津大学奖学金失败(第二年,也就是1911年第二次申请成功)是否有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和影片里所展现的“托尔金在牛津大学时曾申请奖学金失败”完完全全是两回事。托尔金在牛津大学就读的1913年确实曾经有过奖学金危机——然而,对电影来说非常讽刺,同时就事实来讲也非常感人的是,那是他主动追寻的结果。就在这一年,已满21周岁,被允许自由恋爱的托尔金与伊迪丝恢复了联系,却发现已三年不通音讯的伊迪丝无奈之下正准备与别人订婚。于是“托尔金(离开牛津)立即奔赴伊迪丝身边,并在一周之内说服她嫁给自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他的“荒废学业”,其实是他有一整年脱离了他的本专业古典学(拉丁语和希腊语),而沉湎于古日耳曼语的世界;他对后者的造诣和展现的四溢才气,足以使他开明的古典学恩师网开一面,不仅帮他保住了奖学金,还帮他转系转到了影片中出现的、托尔金从中学时代就仰慕的赖特教授门下,并在校方特许之下“不碰莎士比亚之后的英语”,从此精心研X!古英语与古代日耳曼语的历史联系。也就是说,影片中托尔金“荒废学业而造成的奖学金危机”,究其事实,本应是托尔金本人选择忠于爱情和他所热爱的事业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电影叙事逻辑之下,事实被裁切和移花接木,歪曲到了何等境地。如果读者至此还未感觉情节令人作呕的话,我可以补充一下,电影里的托尔金和伊迪丝是在剧院地下偷听瓦格纳《指环》时正式定情的——这简直可以恶心托尔金本人和他最忠实的爱子克里斯托弗父子两代人了。

    即便不谈爱情,《托尔金》这部影片对友情的呈现又如何呢?不提TCBS(“饮茶俱乐部与巴罗人社”的缩写)实际不止四个人的事实(其中一位重要成员因体弱多病在上大学前就去世),影片对托尔金与TCBS挚友社团生活的展现,并未超过描绘过英国公学校园生活的各类电影的平均范畴(有兴趣者可以比较HP电影里亲世代掠夺者四人和TCBS四人究竟有多大差异);对TCBS成员谈笑时的青春活力刻画有余,才情、智慧与潜力却显得远远不足。无论是吉尔森、怀斯曼还是G.B.史密斯,如果没有世界大战,以他们的志向和功底,都是和托尔金一样有能力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但纵观全片,观众看不出TCBS四人在爱德华国王学院与剑桥牛津的校园生活里,在他们爱好并擅长的语文领域是如何鹤立鸡群、卓尔不凡;能令托尔金回味终生的,挚友间灵光四射、机锋百出的争论交锋,也付之厥如;托尔金本人如何对萨迦、埃达、贝奥武甫和卡勒瓦拉等北方神话史诗产生兴趣,并在朋友影响下开始最早的文学艺术创作乃至为《精灵宝钻》所作的设定积累,这一关键历程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唯一比较有分量却肤浅的情节,却是国王学院校长公子吉尔森如何在朋友支持下与父亲平等对话。更大煞风景的是爱情线的乱入:伊迪丝(!)居然闯入了TCBS,要知道事实上直到她与托尔金订婚时,托尔金才战战兢兢地略带着“重色轻友”的“负罪感”将未婚妻介绍给朋友。总的来看,友情线只能说是及格水平,但这种及格水平远远无法解释现实中TCBS挚友殒命一战带给托尔金的伤痛,也使得影片中托尔金在一战中寻找朋友的行为,与其说是友情,更不如说是战壕热中的谵妄。

    但就连作为电影叙事大背景与高潮所在的一战,影片的处理仍是草率而敷衍。以另一个令人作呕的场景为起始:托尔金在上船前往西线战场前与伊迪丝通过拥吻告别复合。真实场景则无限接近护戒远征前夕在瑞文戴尔互诉衷肠的阿尔玟与阿拉贡,却更加令人心碎:1916年3月22日托尔金与伊迪丝成婚,二人皆是凡人,是世界大战的海啸中微不足道的芸芸众生。婚后不到一个月,伊迪丝亲手将夫君送向军营和战场。在军营受训期间,埃勒迪尔的传说和昆雅语在托尔金脑中渐渐成形;TCBS此生不再有机会重聚,但在索姆河的战壕里,哪怕是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之间仍然相互传递着诗歌,相互诉说着心中的恐惧与安慰(没有希望)。影片里的一战场景,用三流的视觉特效完美回避了上述所有细节,然后让一个叫山姆的士兵救下了托尔金。编剧企图通过这种耍小聪明的方式提醒观众,这仍是一部关于《指环王》作者的传记电影;然而尊重托尔金原著与生平的爱好者对此难免嗤之以鼻,在天堂与父亲团聚不久的克里斯托弗甚至不会有任何对父母及其好友提起它的兴趣。

    最后要针对事关托尔金人生的一个重要情节,然而在影片中却被处理成一个无足轻重的镜头片段发表评论。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我的“想看”里作出了以下承诺:。在里我给出了完全出于直觉的理由(“ 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就跟霍金在楼梯上突然跌倒一样 ”),并且因为影片中出现了这个情节,我会履行我的承诺不给这部电影一星。这里想要说明的是:《托尔金与世界大战》的记叙印证了我的直觉,也就是此事在托尔金个人生命中的分量。在伊迪丝去世后,托尔金生命中的最后日子里,他在信中亲口对儿子克里斯托弗提及此事:“当初,她发泽乌黑,皮肤光滑,载歌载舞,眼神明亮,你从未见过。”而此事发生的时刻,根本不是他初识伊迪丝之时。这绝不是电影里,少男少女之间轻飘飘的罗曼蒂克式爱恋。那是在1917年的春天,托尔金因反复高烧终于被遣送回国,在注入北海的亨伯河口服预备役。劫后余生的他,与伊迪丝终于团聚,二人常在附近的树林里散步。就在这树荫下,毒芹的白花在春天怒放;就在这花海里,伊迪丝唱起歌谣,翩翩起舞。让我们来到托尔金的视角,来看这一切:他失去了父亲,他失去了母亲,他得到了朋友,而在大战之后,他又失去了朋友,他们永远年轻,只有他不再年轻。除了他的爱人,像森林中的女神一样,用美丽的舞蹈迎接着从战场漂泊流浪归来的他,此刻他已一无所有。尽管没有任何只言片语表明,伊迪丝对托尔金所创造的那个世界有过什么样的理解(也许这属于托尔金家族永远的秘密),但我相信伊迪丝知道她自己就是托尔金最珍爱的那个故事的起始,也是托尔金所创造的Eucatastrophe(在中译为“善灾”)那个词的起始:贝伦失去了一只手,但证明了他的勇气和对露西恩的爱;托尔金在战争中失去了几乎所有朋友(仅存的怀斯曼也身心受创,此后与托尔金少有交流),但伊迪丝的舞蹈重新唤醒了他的生命。此刻,他虽一无所有,但他永远不是孤独之人。

  2. 3年前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对T.C.B.S.和托尔金青年时期很多细节并不了解,多是看得懵懵懂懂。如今重看,却感受到了不平与愤怒。难怪托尔金基金会声称不承认这部电影与托尔金的联系,难怪网友评分偏低。

    当然编剧、导演可能请来了一些语言学家和顾问,也可能从电影节奏等角度考虑,调整了一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最重要的调整如下:

    1、将T.C.B.S.成员告别的延迟到了托尔金来到福克斯通港。

    2、全面打乱了托尔金与伊迪丝的各项要事。将伊迪丝的舞蹈提前到两人刚认识不久,将伊迪丝与托尔金的告白重聚拖延到托尔金出发去法国前,将两人结婚拖延到了一战后。

    当然电影不等于纪录片,一些艺术加工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们想看到的是托尔金、是T.C.B.S.、是一战前的英国社会,不能将这些内容改得面目全非,挂羊头卖狗肉。

    首先,T.C.B.S.到底是怎样的团体?这是一个有着崇高文学抱负的团体,大致来说,他们想要在复兴以前的传统文学和传统价值,以文学启迪人们的心智。他们在一起,主要是读前人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也会畅谈对时事政治的看法。当时盛行以文学确立一个民族的精神,比如隆洛德编纂《卡勒瓦拉》,就奠定了芬兰民族的灵魂。这一点甚至影响到托尔金创作中洲神话,作为献给英格兰的史诗。

    托尔金给怀斯曼的信,很能体现他们的共识和争论:

    “ 对我来说,宗教、人类的爱、爱国的责任,以及对民族主义的强烈信仰,都是极其重要的…我当然不是个军国主义者…我不再为布尔战争辩护了,我现在越来越成为家园的守卫者…我并不是要为‘德意志高于一切辩护’,但我一定会为挪威人的‘一切为了挪威’辩护 。”

    这就是当时的时代精神,这就是T.C.B.S.的信条,大家仍然相信文以载道,大家仍然相信文学作品可以带来改变国家乃至世界的力量,大家仍然相信爱和爱国的重要。一切发生在一战前,这是个纷乱但又充满希望的时代。

    电影将其改编成了什么?

    虽然也闪过一两个他们讨论文学的桥段,但电影里他们在玩桌球,在“玩大冒险”冒失地向女侍告白,在和女伴钻进巴士里嬉闹,这些不像T.C.B.S.的作为,最后一个甚至不像那个年代学生的作风(男生女生几乎不见面),西装革履之下,拍成了一部美国校园的嬉戏玩闹剧。

    电影甚至没有拍1914年“伦敦会议”,即T.C.B.S.在怀斯曼新家里的聚会。他们畅所欲言自己的文学抱负,大家决定“ 自己注定要去点亮那么一束全新的光芒 ”,托尔金将他们比作复兴古典的拉斐尔前派画派。也正是在此次聚会后,托尔金决定成为诗人,后来由此创作了开启中洲神话的《埃雅仁德尔暮星的远航》一诗。

    这些内容非常重要,事实上和一战时期托尔金痛失T.C.B.S.好友的悲怆休戚相关。得知吉尔森死去后,托尔金哀叹T.C.B.S.已死,他不仅是看到好友的逝去,更是看到时代精神的逝去。电影没有解释这些内容,所以观众很难从电影中明白,这些年轻人在所谓吃喝玩乐中如何能实现改变世界的抱负;观众也很难明白,G.B.史密斯留下的信件中,要托尔金说出的自己“未尽之言”究竟是什么。

    而这些,都是托尔金创作中洲神话的重要背景。

    此外还有一点,托尔金与伊迪丝的恋情。电影淡化了托尔金和伊迪丝走到一起的原因,即他们都是孤儿,彼此以爱互相抚慰心灵创伤。所以托尔金后来说妻子不是指引你前行的明灯,而是船难后陪你共度的难友。电影又刻意强化了伊迪丝的独立性,她可以让托尔金自由出入自己闺房,她走出福克纳太太的房间前往切尔滕纳姆是为了追寻自由,她主动去找托尔金挽回爱情。可惜,这不符合当时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也不符合伊迪丝相对内敛的个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改编将两人的恋情变成了老套的青年男女恋爱桥段,而完全忽略了是什么将两人一直维系在一起。

    当然,本片也有一些亮点。而我觉得最大的亮点不是T.C.B.S.,不是与伊迪丝的恋情,而是托尔金和恩师在院士草坪和阿狄森小道上的对话,他们对语文学的理解和热情,颇为动人。

    最后,附上本片与真实事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以及我对其中一部分区别的看法。其中一些细节错误,个人认为体现出编剧、导演对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

    02:42 “热病……到前线还有很长一段路”——托尔金的战壕热是在从前线下来、在后方的博瓦尔得的。

    04:03 “萨尔霍磨坊……去伯明翰……弗朗西斯神父给我们找到了住处”——托尔金及其母亲在萨尔霍磨坊的时候还不认识弗朗西斯神父,伯明翰的住处是托尔金母亲自己找到的。

    11:51 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找到的爱德华国王学校图片,但Barry建造的校园建筑,如下所示,与此全然不同。

    爱德华国王学校实际原貌
    电影画面

    17:26 福克纳太太:“哦,继续弹吧,伊迪丝”——伊迪丝都是趁福克纳太太不在,偷偷溜去弹琴的,而后者一旦听到就要她停下,除非是客人在时让她助助兴。

    19:20 G.B.史密斯是最后一个加入T.C,B.S.的,不可能出现史密斯邀请托尔金加入的桥段。

    20:05 四人在巴罗商店坐的地方并非如此,而是“一系列隔间,即两个大高背长椅之间放着一个六人桌,非常清净,大家称为‘火车车厢’”。

    21:32 非常怀疑托尔金是否胆大到敢去伊迪丝房间里,和她幽会。当时社会风气依然保守,他们最多也就一起骑车逛街,一起在伊迪丝的窗台上聊天而已。

    22:00 伊迪丝:“在那儿我不用弹琴”——弹琴是伊迪丝的终身爱好。

    28:00-34:00 这一段是把托尔金在《英语与威尔士语》中关于“Cellar Door”的描述、托尔金献给伊迪丝的诗As Two Fair Trees,以及托尔金与伊迪丝在茶馆约会的内容混在了一起。但托尔金应该负担不起去如此高档的茶馆,伊迪丝也不会如此大胆对着身边的顾客扔方糖,他们是坐在楼上向楼下行人扔的。

    34:56 这段伊迪丝舞蹈应该是托尔金从法国战场回来、伊迪丝生下大儿子前跳的,即《贝伦与露西恩》的灵感来源。当然,电影中有这段舞蹈总比没有好,莉莉·柯林斯跳得也很美。

    35:47 托尔金是临近订婚才告知T.C.B.S.朋友自己与伊迪丝的交往,而有可能这些朋友未曾有缘见到伊迪丝。电影中安排的见面这一幕,现实中从未发生,现实中的托尔金也不太会主动让家人与朋友两个圈子彼此见面。

    37:34 "Oh, Tollers,"——Tollers/托托是C.S.刘易斯等Inklings好友对托尔金的昵称,并没有证据证明T.C.B.S.成员也会这么称呼他,事实上他们都称呼他为约翰·罗纳德。

    37:57 伊迪丝:“你知道我每天都是怎样过的,约翰”——基本上只有个别同学会称呼托尔金为约翰,伊迪丝私下都称呼他“罗纳德”(托尔金有时给伊迪丝写信会署名“约翰”,但后者还是惯称他“罗纳德”)。而后来还有弗朗西斯神父称呼托尔金为罗纳德的桥段,证明编剧知道这点,这一错误就更不应该了。

    48:43 托尔金:“我母亲当时她生了病,如果我能付得起……”——首先,托尔金母亲得的糖尿病当时是不治之症,其次,托尔金直到成婚前都没有所继承财产的使用权,他当教授前也没有稳定收入,为母亲付治疗费根本无从说起。更何况,虽然他母亲收入有限,但弗朗西斯神父其实足够有钱,完全能承担。

    52:07 袋底洞字幕组的注释说,托尔金对牛津入学考试的莎士比亚考题兴趣寥寥,暗示这是托尔金的第一次入学牛津尝试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未必,托尔金对莎士比亚戏剧应该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他曾在辩论中分析莎士比亚的成长背景,他在论文中也曾提及《麦克白》,汤姆·希比指出,他的某些诗歌明显收到莎士比亚影响。托尔金只是不喜欢莎士比亚戏剧的演绎而已。

    52:43 弗朗西斯神父:“有人看到你从她的房间出来,深更半夜的。”——真实世界中,是托尔金和伊迪丝去乡下喝茶,给他们茶喝的人是奥拉托利会教堂(弗朗西斯所在教堂)守门人的朋友,守门人传话给厨师,厨师大嘴巴就让弗朗西斯神父知道了。当然这一过程太绕、人太多,电影要省略情有可原,但改成托尔金成天进出伊迪丝这一未婚少女的闺房,这点非常值得商榷(偶尔一两次,他和弟弟会去伊迪丝那里拿从房东那里偷来的吃的,但大部分时间,这些吃的都是由女仆通过吊篮送上去的)。当时社会风气保守,托尔金和伊迪丝也并非前卫激进之人。事实上他们每次约会都分头出入,隐蔽得很好。

    57:17 T.C.B.S.身边出现了女伴,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当时大学里都是男人的社会,女学生在郊区的女子学院读书,年轻女性要上街都必须带着女伴,风气保守如斯。

    1:01:31 托尔金:“我得退学了……我没考到足够的分数……用校长的话说,我在古典学方面没有天分。”——这句话又体现出编剧对牛津学制的不了解。托尔金参加的是荣誉古典学科考试(Mods),这几乎是最难考的考试之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完得到一个评级(degree),第二次公开考试后拿到学位。托尔金的评级是第二等,这并不意味着退学(奖学金到期),但如果他要继续走学术道路,就必须拿到第一等才行。而埃克塞特学院(是院长法内尔,而非校长)也并未劝退托尔金,而是直接建议他转去英语系研究中古英语、古英语,托尔金的学术和创作道路由此奠定。

    1:07:43 托尔金:“(伊迪丝)她给我写了信,她订婚了。”——其实是托尔金21岁生日时写信给伊迪丝求重聚,伊迪丝回信说自己订婚了。托尔金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买醉,而是立即前去见伊迪丝,赢回了后者的心。

    1:09:51 托尔金:“(《哥特语读本》)没怎么阐述哥特语本身。”——这本书是托尔金老师、资深语文学学者约瑟夫·赖特的著作,事实上是引领托尔金进入哥特语大门的重要书籍,托尔金对其大感震撼,并不会如此贬低(唯一的不满,可能是觉得其中“没有文学的灵魂”。)

    1:16:40 托尔金:“是故事,我创作的传说。”——托尔金系统创作中洲传说是从他自法国战场回来后开始的,一战前创作的基本只有那首埃雅仁德尔暮星的远航。

    1:19:48 英格兰 福克斯通港。——1916年6月5日托尔金来到福克斯通港、准备前往法国之前,托尔金已经与伊迪丝结婚、度了简短的蜜月,并作了告别了。

    1:20:41 托尔金在福克斯通看到了T.C.B.S.的其他三人,实际上托尔金是最晚参军赶赴现场的,此时其他三人早已身在法国。因为他最穷,拖不起学业。

    1:22:10 伊迪丝:“我在教钢琴。”——伊迪丝从未教过钢琴,暂别托尔金、住在切尔滕纳姆时期,伊迪丝主要是给圣公会教堂演奏管风琴。

    1:31:30 伊迪丝:“杰弗里他……他已经死了。”——托尔金是从怀斯曼的信件中知道G.B.史密斯的死讯的。关键是伊迪丝不可能是传话人,她并不熟识T.C.B.S.,怀斯曼也是在托尔金恢复了几天后再来看望他的。

  3. 出于对托尔金的尊重,我给三星,但是这个影片其实也就是两星的水平。

    影片的结构是用托尔金从后方到前线这么短的路程,闪回到他幼年、青年时期的经历。个人觉得这个手法很棒。但问题在于一战时期的托尔金,并没有成长成熟到后来完成霍比特人、魔戒的托尔金。因此,个人认为,主创错误的将托尔金阶段性的成长,作为他一生的积淀,去说霍比特人这个作品的诞生,这个还是有失偏颇的。

    毕竟霍比特人也好,魔戒也好,都经历了漫长的修改期,每一次调整其实都蕴含这托尔金本人新的经历和新的创意。而这些经历和创意不仅仅只来源于一战,更多的还是在漫长的生活当中,对人性的思考以及人生的感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语言天赋。

    现实中,托尔金与伊迪斯的爱情其实算是充满着惊喜和激情。但是影片把他当中按部就班一样的水到渠成。这让人非常失望。而且在细节当中,很多托尔金与伊迪斯之间的感情也没有得到很好很充分的体现。他们相爱的基础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同为异乡人的同命相连么。而这种同命相连最后的升华又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个人认为,现实中二人的久别重逢,要比影片中展现的离别时的激吻深刻的多,临别时候的那场吻戏,个人觉得很尴尬,很不绅士。。。

    友情是影片当中想表达的另外一个内涵。因为篇幅足够,所以这个线索的表现算是比较完整,但是感人程度却稍有不足。虽然篇幅足够,但是主创在其中添加的都是一些青少年的思辨,以及一些极具本土英伦范儿的表达,而实际信息量其实少的可怜,我们只知道四人组的俱乐部名称,他们的爱好,以及校长儿子的成长经历,还有他们最终的结局。而四个人友情的体现则相对缺乏深度,比较平面。

    最终主创其实想表达的是托尔金在战争中失去挚友的遗憾。但由于在战争中混合了一些魔戒、索伦、戒灵等等的元素(这个部分是我认为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很可能让观众的点转移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上(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在战争内涵这个方面,影片还因为表达方式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男主的表演让人很失望,能够感觉他很努力的在抓托尔金这个角色,但是表现的很吃力,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对托尔金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平和、乐观,而又很深邃的人。而男主的表现则让人感觉到浮躁,甚至有点夸夸其谈。至于女主,老实说给他的空间并不多,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情感上。

  4. 语言来自历史,故事来自人生!

    电影,成为经典的很多,但是能够震撼人心的并不多。《魔戒》和《黑客帝国》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托尔金就是《魔戒》《霍比特人》的原作者,这部电影是他的传记。老实说,这部电影拍得很是平庸,但是就冲着托尔金,它也必然成为电影爱好者浅斟细酌的对象。

    当初看《魔戒》只是源自于那些人类本性就存在的原始迷信(万物有灵),然后被各种复杂的线索所牵引,被各种恩怨情仇所带领,最终沉浸于“阅大战于涿鹿”的释放。当初也迷恋(至今仍然最喜欢)《May it be》这首主题歌,甚至还特意查过那几个不清不楚的单词,才知道这几个词,是学着《魔戒》的原作者,创造的“语言”。惊叹咋舌的我,当时还查阅了托尔金的资料,知道了他不仅是牛津的语言学教授,而且他在原著中,就是为不同的人种创造了不同的语言。简单地说,就好像我们中国人,你说闽南话,他说白话,我说潮州话,但是我们彼此都能够用普通话沟通,也能够大概地半猜半悟,根据语言的规律,去理解彼此的话。

    为什么要创造一种语言呢?我记得一个故事(忘记出处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因为孤独,所以为自己创造了一门语言,大概就是把桌子叫做面包,把面包叫做盘子,把盘子叫做桌子。当然最后他疯了,因为他更加无法与外人沟通。所以自己创造一门语言本来就是一种愚蠢的事。但是作为语言学家的托尔金,为什么要为他创造的故事世界,创造语言呢?

    首先,他喜欢创造。创造一个故事,创造一个世界,那么为什么不创造一种语言。托尔金创造了一个“中土世界”,一个人类、精灵、矮人、半兽人乃至亡灵共存的世界,那么要够真实的话,他们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必须有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同理,有其文化和历史,必须有其语言。

    托尔金,从小接受母亲的教育,很明显他的母亲是一个语言学家(或者说语言爱好者,精通多门语言),所以当他和弟弟成为孤儿,需要寄人篱下时,神父推荐说:他们的母亲在家里给他们上课,他们现在流利掌握了多门语言。而且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母亲的教材就是那些古老的故事,这些故事因为古老,所以其语言同样古老(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英语,其实也历经变化,而且变化很大)。而且这些古老的语言就和那些神话捆绑在一起(想像一下,一个家长整天和自己的孩子用古汉语、古方言讲古代的神话)所以托尔金心中一直就活着一个古老的神话世界。

    所以,当托尔金被学校开除(理由是他没有研究人文科学的天分)后,他转而向教哥特语的莱特教授求助,想加入他的班学语言学。他这样和莱特说:从小时候起,我就一直被语言深深吸引,为此而痴迷,我发明了自己的语言,完整全面的语言,请看。这是,一切。来自Breost-hord,我的心。内心中的珍宝。(这些画是?)我编了故事、传说。毕竟,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它不只是对事物进行命名,对吗?它是一种文化和一个民族的命脉。

    这话就是对托尔金创作故事同时为之创造语言的完整理解。当然,如何理解语言是文化命脉,影片给出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为了让观众理解编剧导演对托尔金语言的研究和理解,他们设计了两次对话,逐层深入地为我们展开。

    其一是托尔金和心上人伊迪斯对话时。托尔金就炫耀了自己创造的语言:

    托尔金:……(托尔金絮絮叨叨说了一段话)

    伊迪斯:什么意思?

    托尔金:都是胡诌,是关于一个老人,他注视着一个不幸的青蛙,它无法轻轻着陆,最后被狗吃掉了。

    伊迪斯:是你发明的吗?

    托尔金:是的。

    伊迪斯:整个语言都是吗?

    托尔金:动词结构、词汇、一切!

    然后,伊迪斯通过实践证明了语言更重要的东西,不是发言而是内涵。

    伊迪斯:手,这或许是个美丽的词。

    托尔金:的确。

    伊迪斯:但是与我们产生的联想相结合,它的含义才变得更加深远,触碰(用自己的手触及了托尔金的手,我们能够理解这对于陷入初恋的托尔金是怎样的感受)。美好的词并不是因为发音而美好,而是因为它们的含义。

    其二是借助莱特教授对托尔金的引导和托尔金的领悟来展开。

    莱特教授这样说:小孩指物,被教会一个词——树。之后,他学会将这种树,与其它树区分,他学到这种树的特定名称。他在树下玩耍,围绕树跳舞,站在树枝下遮阳避雨;他在树下亲吻,在树下睡觉,在树下结婚;他在上战场的路上昂扬行过,又在回家的路上蹒跚走过。据说有个国王躲在树中,或许有个幽灵住在树皮下,这种独特的树叶,被刻在他的地主的坟墓或纪念碑上,这种木材可能建造了拯救他的祖先免遭侵略的大帆船。所有这些普遍的和特殊的,国家的和个人的,所有这些他知道的事、体验的感觉、振作的精神,尽管微弱模糊却莫名地都能通过一个单音来表达:橡树Oak!撒克逊词汇,原始日耳曼语,古北欧语里的同源词:Eik。语言从来不是无意义的,语言充满意蕴,充满历史,层层叠叠。一个没有意义的词算什么呢?只是个发音而已。

    而后,托尔金觉悟了,他说:我一直在想“橡树”这个词,它的象征意义,守护神之树、变化的预兆。

    语言,不仅仅是表面的“发音”和背后的“语法”规则。还有其历史和源流,有真切的人生体验感悟和人际交流互动。

    其次,他迷恋音韵。第一天上中学,他就纠正语言老师对自己名字发言的错误。他第一次约伊迪斯谈自己的努力方向:我的下一种语言会更加悦耳,公认的发音悦耳的词——地窖门(Cellar door),音调的下沉感,嘴唇的弧度,地窖门,如果你一遍遍地重复,听起来就会变得……有魔力。

    很明显这体现了他对音韵的兴趣。正如魔戒中的“甘道夫(刚铎)”,我们怎么都觉得这样的名字好怪,但是现在想想,当初创造这个词时,托尔金肯定是感到了十分的满意,充满魔法的意蕴,就像我们唤李白做李太白时,仙气骤增。就像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梁惠王一开始就来了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比我们现代汉语“我对于这个国家也是尽心了。”字数居然几乎没差。但是“寡人于国尽心”多了好几个虚字,也只有国王才能说出这样雍容华贵的话,也只有在一开始对于儒家思想并不感冒的情况下才会冒出这样不屑的语气。音韵的长短、高低、清涩都蕴藏着不同的思想和情感。

    所以,当托尔金因为被退学而愤愤不平,半夜喝酒然后骂人,也让半个牛津都听到了一种新的语言。而后就这次酗酒骂街,他和莱特教授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托尔金:我为精灵创造的一种语言。

    莱特:我好像听出了一些芬兰语。

    托尔金:是的,我偷了不少芬兰语。

    莱特:不是偷,不是语言从来不偷。

    人类的语言如此,那么精灵的语言呢?矮人的语言呢?半兽人的语言呢?虽然都是语言,但正如古代英语被正统的拉丁语认为是粗鄙的语言一样,虽然同样是欧洲的语言,有的语言显得清晰,有的显得含糊,有的显得粗糙,有的显得细腻,就像潮汕地区有这样的说法“好甲潮州人厮骂,孬甲潮阳人呾话(宁可和潮州人吵架,也不要和潮阳人说话)”,就是因为潮州人说潮州话比较轻比较温和,潮阳人说潮州话比较重比较生硬(当然其实按照考证,潮阳人说的潮州话更符合古代潮州话的正统)。很明显,芬兰语比较轻,比较细腻,符合精灵族类的特点,所以托尔金的精灵语“偷”了不少芬兰语。再联系上面,我们可以听出橡树的Oak和Eik,欧克和欸克两个发音明显就浊清不同。如果是半兽人肯定得说欧克,精灵族自然得说欸克了。虽然我们平时没有注意,但是事实上如果半兽人和精灵族说同样的话,那么真的是除了外貌没有灵魂的对白了。

    最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托尔金故事的来源。其实那些“龙”,那些“英雄”,那些“魔法”,那些关于“藏宝与诅咒”的故事,一开始就在于他母亲讲的故事,还有听的歌舞剧,那本来就是欧洲的古代文化,托尔金不过是做了个集大成。至于故事的内核,早年丧夫丧母,寄人篱下,遇到心上人,遇到三个好朋友。大家追寻彼此的理想(有的热爱诗歌,有的热爱绘画,有的热爱作曲,而他热爱语言和故事,心上人喜欢钢琴演奏),但是大家似乎并不能够走自己想走的路(父母不喜欢孩子从事这些“艺术”)。大家彼此用友谊,相互支撑来度过快乐的时光。他对伊迪斯的沉迷,以及神父对他学业的敦促,迫使他为了学业而暂时放下爱情,这也让伊迪斯对他产生怀疑,甚至接受他人的求婚(当然,这也可能一直是伊迪斯的谎言),让托尔金接受了足够多的情感折磨。而后,学业上的波折,被学校开除,又因为巧遇莱特教授转而找到自己的感兴趣又能施展才华的语言学。再后来,又因为二战,他和朋友们都上了战场,而其中两位都为国牺牲。他和另一个好友幸存下来,但是从此对人生都有了不同的影响,好友基本不再创作,而托尔金却用创作了来展示自己心中的世界和人生的体验。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真正的经典就是历久弥新,经典艺术作品为什么能够达到其他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就是因为苦心孤诣,只有苦心才能孤诣。而苦心来自于真诚的感受,也因为那些感受刻骨铭心,所以让人愿意花一辈子的心思去完美展示,就像托尔金愿意写一个关于冒险、友谊、爱情的故事,更愿意为其中的人物创造语言一样。因为那样值得!19.8.18

    电影X学公众号

    《语文的道与术》现已全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