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城市的主宰 We Own This City(2022)

简介:

    本剧基于记者Justin Fenton的同名书籍创作,《火线》制片人David Simon和George Pelecanos共同打造。

演员:



影评:

  1. 城市的主宰

    We Own This City

    本剧核心主创是HBO经典剧集《火线》的原班人马(个人心中美剧最佳,时代周刊评价的“电视剧中的诺贝尔文学奖”),David Simon和George Pelecanos,依旧是回归火线老观众熟悉的犯罪暴力居高不下,种族冲突不断,城市治理一片破败的巴尔的摩市,只不过这次故事取材于一名记者在2021年出版同名书籍。原著作者基于大量走访调查形成的报告文学,所以这部剧一开篇就有真实改编的强烈社会纪实质感。

    第一集目前看来本剧的叙事结构是以两条时间线的穿插进行安排,辅之多条角色线。

    两条时间线:

    2015年弗雷迪格雷暴动(抗议警察执法不公,种族歧视)后,巴尔的摩警局(BPD)面临司法检查机构问责与全社会舆论声讨的空前压力。上至局长下至巡街警员开始开始畏手畏脚消极怠工,致使犯罪率飙升。无奈之下,警局开始重用以Jenkins(罚叔)领衔的枪械追踪特遣队GunTraceTaskForce打击街区泛滥的毒品枪支暴力。但在贡献高结案率的同时,该单位似乎存在与街头罪犯沆瀣一气,滥用暴力,黑吃黑等腐败警察作风的迹象。

    第二条时间线便是大选已然结束之后的2017年,此时FBI已经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对特遣队中涉嫌犯罪的七名警察(包括Jenkins)进行拘捕并试图揭开一个有组织犯罪的阴谋。

    第一集有个情节揭示巴尔的摩市基层警局和警员在2017年前雇佣黑帮分子充当街头警察,协助执法,可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感叹《火线》播出近20年后巴尔的摩市社会治安非但没有长进,看起来还偶有突破下限的创举。但把这件事放到到不断削减的公共财政支出,地方政府收支失衡的大框架下去看,我暗自揣摩这算不算是政府买服务&企业办社会的另一种形式。作为经费犯罪题材的片子,这部剧似乎要在新时代和新语境下(BLM,Woke movement,发达的互联网和剧烈变化的政治气候)再一次发问《火线》曾经抛出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市暴力犯罪的横行?为什么在有些城市无法根治?

    而这后面的答案可能是一连串的现实主义寓言(城市产业结构,政府财政状况,两种不同的治理犯罪价值观冲突,社区治理衰败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瓦解,警民互信缺失等等)回到剧名《We own this city》,then who are we?是地方警局,黑帮,社区还是联邦司法机关?是警察,犯罪分子,居民,地方政客还是联邦官员?谁才是城市生活与政治的主宰者,我怀疑这部剧最后的取向会趋近《火线》:除了这座城市本身,没有人能真正的主宰它,甚至是连个体自我的命运都无法掌握,“It’s all some parts of a game”。每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在给予的选项内尽力坚持不至出局。不过到底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还是“same city,new shit”,还要继续拭目以待。

    Btw,演员阵容有多位《火线》熟人回归,新老搭配,群星云集。

  2. 因为是火线的老粉,在某个公众号里看过一个巴尔的摩的腐败警察团队被抓的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今天试着重新上网找了找果然还留有记录。以下是从“英国那些事儿”原文转帖,仅为能更清晰了解这个剧出一份力。最后,看到很多火线的老伙计们在这部剧,在<Bosch>里重新出现,感到温暖而亲切。

    ----------------------------------------------------------------------------------------------------------------------------------

    公众号原文:

    一个被抢哭的毒贩,一个来历不明的追踪器,牵出美国史上最腐败的一个警队

    今天,我们来说说,之前曾经震惊美国上下的,美国巴尔的摩警察部门黑吃黑腐败案....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几年前,27岁的Aaron Anderson被警方怀疑是一名大毒贩,Harford县毒品重案组的David McDougall探员已经跟踪他好几个星期了,

    因为有毒品科的调查表明,巴尔的摩是两个大的毒品供应商的老巢,他们向Harford县周边区域供应了大量海洛因,

    其中一个就是Aaron Anderson,另一个,是他的对手,名叫Antonio “Brill” Shropshire的哥们...

    McDougall相信,仅仅在上一年2014年,Harford县高达80%的海洛因都是这两个人提供的…

    他之前已在Anderson的车下面安放好了追踪器,然后躲在不远处暗中观察,

    Anderson和女友最近住在Red Roof汽车旅馆,两人在阳台上打着电话。 在外面观察的McDougall推测,两人应该不会马上退房走人。

    于是他申请了对这个汽车旅馆的搜查令,准备随时伺机冲进去,连人带毒品抓个现行...

    2015年10月19日,McDougall和他的同事们坐在车里,静静等待机会撞开207的房门,将Anderson小两口抓获。

    上午11点多,Anderson终于从房间里出来了,当他和女朋友走向自己的车时,McDougall和同事们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包围。

    他们给Anderson和女友铐上了手铐,然后用无线电向外面等候的第二组人马通报:

    一切安全,可以进来!

    然而,第二组人马冲进来,迅速开始四处搜查,

    他们翻箱倒柜,想搜查预想中的毒品时,却赫然发现,房间到处是已经被洗劫过的痕迹:

    前门上是一个脚印,门锁早已碎裂,梳妆台的抽屉被拉开,除了10部不同的手机,而毒品呢?影儿都没看到…

    McDougall顿时气不打一出来,

    他厉声盘问Anderson,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想到,这名大毒贩委屈巴巴地答到:

    “我们被抢劫了….

    我和女朋友在家,两个家伙踹门进来,把我的东西全洗劫了,他们有枪,把我吓坏了…”

    紧接着,Anderson的女友又补充说,

    两周前,一个穿着兜帽上衣的人冲进她的房间,拿枪顶在她脸上,威胁要杀了她。

    之后,他抢走家里的1万美元现金,一块劳力士表,还有梳妆台里的一把枪。

    Anderson后来承认,那人还抢走了他厨房里放的800克海洛因,毒贩自己被抢了,当然不敢报警,只好找来剩下的家当逃到汽车旅馆躲一躲,

    没想到,这剩下的家当,到了汽车旅馆又被抢一次….

    竟然有人抢毒贩,还抢完一次又一次?!

    这样的怪事让McDougall惊讶不已,

    就在此时,外面的同事走进来,告诉了他一件更令他震惊的事:

    他们在Anderson的车底发现了两个不同的GPS追踪器!

    McDougall知道,其中一个是他们自己人之前安装好的,反复核实之后,同事们都表示,只安装过一个,没有人安装过第二个追踪器!

    那么,这个多出来的追踪器到底是谁装上去的?

    难道还有另外一组人在跟踪Anderson?!

    McDougall很清楚一个事实,合法追查Anderson的,目前只有他们毒品重案组这一路人马,

    因为,为了避免调查受到干扰,所有警务人员在调查犯罪对象时,都会把调查对象的信息录入一个名为“分歧处理数据库”,

    输入以后,无论隶属联邦的FBI,还是地方警局,在打算调查之前,都能从网上查到,自己调查的对象是否有别的同行捷足先登了...

    为了避免调查撞车,McDougall再次上“分歧处理数据库”查了一遍,依然没有发现有另外一组人追查Aaron Anderson的信息…

    这个谜一样的追踪器到底来自哪里呢?

    McDougall回到总部,立马给生产那个追踪器的厂家写了一张传票,

    要求他们提供这个追踪器的买家信息。

    没过几天,他们便得到了答复:

    买家的名字叫John Clewell,驾照上的照片显示,是个秃头,留胡子,约莫30岁左右的男人。McDougall把这个名字输入马里兰法院的犯罪数据库查询时,蹦出来了一大堆案件记录。

    不过,在这些罪案记录里,Clewell都不是被告,

    相反,他是官方证人,身份是警察...

    确切地说,是巴尔的摩枪支追踪重案组(Gun Trace Task Force,GTTF)的警探!

    McDougall觉得事情有些不妙,凭着长期办案的直觉,他勾勒出这样一副画面——

    一个巴尔的摩警探,使用追踪器监控Anderson,等他的车离家足够远之后,伺机进入他的公寓大肆劫掠一番,主要劫掠的东西,是Anderson藏在家里的毒品….

    难道真的是Clewell身为警务人员,知法犯法?

    想到这里,McDougall立刻拿起电话,打给了FBI…

    他以为,这只是Clewell警探身上发生的个体事件,顶多涉及一两个人,

    但是,他错了….

    McDougall绝对想不到,他打开的,是一个美国警界有史以来最恶劣的惊天腐败案的潘多拉魔盒….

    经过FBI的深入调查,一个滥用职权,一手遮天,凭借心腹势力黑吃黑,制造了数百起抢劫,谋杀,栽赃嫁祸案件的警长最终浮出了水面。

    他就是巴尔的摩GTTF的头头,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综合格斗MMA选手Wayne Jenkins。

    2015年秋天,25岁的黑人嫌犯Freddie Gray在巴尔的摩警局羁押期间无故死亡,

    这事在巴尔的摩的黑人群众中激起了极大的愤慨,黑人民众上街游行,和防暴警察爆发了激烈冲突…

    当时还是巡警的Jenkins在这场冲突中成了大英雄,他冲进骚乱的人群中,凭着不凡的身手(毕竟前MMA选手…)左冲右突,解救出了很多受伤的警员同事。

    这次事件之后,他被授予了青铜星勋章...

    2016年6月,Jenkins因屡次立功被擢升为了GTTF的头头。

    上位之后,Jenkins立刻笼络了一帮心腹,把很多曾经相熟,愿意一起混的人全都提拔到了GTTF,

    这些跟着他知法犯法的警员分别是:

    从左到右Evodio Hendrix, Daniel Hersl, Jemell Rayam

    从左到右:Maurice Ward, Marcus Taylor, Momodu Gondo

    其中Gondo早在2010年就听说过Jenkins的为人,只要愿意跟着他混,他必然提供“保护伞”,还会一路提拔,

    禁不住升官发财的诱惑,Gondo很快投靠了Jenkins,

    其他几个人,也无一例外是愿意当Jenkins的小弟,并被他从警局其他部门提拔过来的…

    Jenkins把GTTF变成他自己的部门的同时,也把这个负责枪支追查的部分,变成了黑帮….

    刚升官没多久,Jenkins就带着小弟们干了一票大的,他们首先抢劫了大毒贩Ronald Hamilton....

    通过线人,他们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关于Hamilton的情报,

    然而,手握这些情报的Jenkins等人,不是为了搜集证据将毒贩绳之以法,而是要想办法敲诈勒索Hamilton。

    线人表示,Hamilton之前在联邦监狱蹲过大牢,刚放出来两年,他举家搬到巴尔的摩,又积累起了巨额身家,买了一栋带7个卧室,两个泳池的大房子,如果突袭他家,毒品,枪支,现金能抄出一大堆来…

    Jenkins于是很快下令手下开动,很快找机会把Hamilton抓了,

    接下来的场景宛如电影里的警匪片。

    2016年7月,一个手下Gondo拨通了Jenkins的电话,

    在车后排坐着的,是一个双手被反铐在背后的男人,他就是Hamilton…

    Gondo等人把Hamilton带到巴尔的摩警察学院背后一座废弃建筑里,开始审问Hamilton,Hamilton坚持自己从未贩毒,只卖过二手车。

    过了一阵,Jenkins到了,他告诉Hamilton,自己分别在三个不同场合观察到过他制毒,而且他家里还有大量来路不明的现金…

    很快,他们还是押着Hamilton回到他那栋大别墅里..

    居然不在警察局里审讯自己,而在这荒郊野岭?

    Hamilton反应了过来,他终于这帮警察是想抢劫自己,是要来黑吃黑啊....

    他嘱咐自己的妻子,

    “啥也别交代,他们就是来抢劫的…”

    最终,他们在Hamilton在其中一个卧室里搜到了5万美元现金,又在另一个地方搜到了2万美元现金。他们就这样明目张胆地,抢了毒贩的钱...

    抢毒贩?这样的事情,Jenkins已经很习惯了..

    平常,Jenkins会在路上随意拦下任何超过18岁,备着背包,行事匆匆的年轻人 -- 在巴尔的摩,这样的人是毒贩的几率很大...

    有一次,他们就这么在街上盯上了一个这样的年轻人,看着他跳上一辆小货车。

    Jenkins随后带着手下截住了这辆车。 在车里,他们发现背包里装满了现金,还发现了半公斤可卡因...

    而车上的司机,是另一个毒贩,Stevenson。

    这本来应该是巴尔的摩警方破获的又一个贩卖毒品的案子...

    然而,破案的荣誉,显然不会满足Jenkins。

    很快,Jenkins带着他的手下突袭了Stevenson的家..

    在家里的地下室,他们找到了一个保险柜。

    他们特地录下了一段视频,录下了他们刚刚撬开保险柜的那一刻。

    保险柜里放满了钱.....

    收队之后,他们也把这个视频以及保险柜里的钱上交了警队作为证据....

    然而,

    直到后来Jenkins落网之后警队才知道...

    其实,这段视频拍下的场景,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撬开这个保险柜了。

    本来,这个保险柜里装着满满的现金,

    他们撬开了保险柜,Jenkins拿走了里面一半的现金(接近10万美元),还拿走了里面2公斤的可卡因....

    之后,他们重新关上保险柜,

    开始拍摄视频,

    把这一切伪装成他们刚刚打开的样子...

    这才把一切上报...

    于是乎,他们抓到了毒贩,抓到了10万的毒资现金.. 在警队得到了荣誉..

    同时,他们又靠这样的半偷半抢,私藏了另外10万现金,还藏了2公斤的可卡因。 随后,Jenkins找人把这些可卡因重新贩卖到市场上,赚了更大的一笔钱....

    他们凭借警队的设备和执法权力,追踪毒贩,从他们那里偷走毒品,

    一次,又一次...

    根据帮他销赃毒品的那个证人事后举证: Jenkins会把私藏的毒品放在他的后院里,然后他自己拿去销赃。事后两人对半分。

    在那段时间里,Jenkins几乎每晚都能出去找来毒品,大麻,可卡因,海洛因... 每天的量都还不低 -- 全是他靠着自己的警察身份,从毒贩那抢来的。 他帮Jenkins销赃过的毒品价值超过100万美元...

    而这两个案子....

    只是Jenkins和他手下的冰山一角...

    早在来到GTTF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各种进行的抢劫毒贩的勾当。

    来到GTTF之后,他们如鱼得水,让他们的管辖权从之前的一个辖区,扩大到了整个巴尔迪摩市里...

    除了抢毒贩,他们还开始把黑手伸向普通人,无家可归者,建筑工人,汽车销售员,只要你能想到的人,没有他们不敢抢的。

    就连在某些场合里,Jenkins也敢带人去抢药店,数袋鸦片类处方药找个由头就顺走,卖给瘾君子的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他们也不放过…

    几年下来,这伙警察这样的黑吃黑抢劫案例超过了上千件.....

    除了抢,他们还把毒品放在无辜人员但有犯罪记录的人家里,栽赃嫁祸后把人抓去邀功。

    他甚至会吩咐手下们,出去抢的时候身上可以随身带几把仿真枪... 这样万一发生什么计划之外的事情,可以直接把对方射杀,然后栽赃陷害... 恩,在巴尔的摩这么乱的地方,“对方掏枪了” 已经足以给警方一个射杀对方的理由了.. 哪怕这把枪是假的而且是栽赃的。 毕竟没有其他证人的情况下,谁又能证明这枪是栽赃的而不是死者真的持有的呢?

    事后,一位证人直言:

    “他们接管了这座城市,简直就是个犯罪集团!”

    他们做的那么大,警方真的不知道么 ?

    这么多年下来,

    经常有犯罪嫌疑人向警方投诉,

    表示他们被这伙人抢了...

    然而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是毒贩或是犯罪嫌疑人,他们的这些控诉一般很少被采纳..

    最多在警方的内部记录上记了一笔就不再有人追究了....

    于是乎,

    这货警察继续在外面嚣张跋扈,毒贩们不敢张扬,也只能忍气吞声。

    他们抓住了这个软肋,看起来,似乎没有人敢到警局去举报他们,何况这些人手上没有实锤的证据。

    那么,

    文章最早的Anderson的那个追踪器的事情呢?

    的确,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实锤....

    当时,

    Harford县警官McDougall发现了多出来的追踪器,并把情况报告给了FBI。 FBI也开始正式怀疑,巴尔的摩警局里,有人利用职务之便干黑吃黑的勾当,启动了对这整个巴尔的摩黑警察案件的调查...

    然而,

    FBI最初的怀疑对象是GPS追踪器的所有人Clewell,他们跟了他很久,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

    (事后证明Clewell只是把GPS追踪器借给了Jenkins,自己没有参与他们的团伙)

    因为没有进一步的头绪,FBI也不想打草惊蛇的找Clewell问话,

    当时的这个调查,也只能暂时搁浅...

    不过,

    他们总有暴露的一天...

    就在Jenkins等人“黑吃黑”的勾当干得顺风顺水,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

    一件节外生枝的凶手案,却让Jenkins和他的团伙暴露了目标。

    2016年7月,一位名叫Davon Robinson的31岁男子,在他女友和女儿面前被连开数枪打死。

    之后,枪手跳上一辆等待的车很快消失掉,Robinson被当场宣布死亡。

    按理说,这事儿不过是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巴尔的摩又一桩普通的谋杀案而已,

    并没有引起媒体的特别关注,却让前去调查的FBI找到了突破点...

    原来,在Robinson死前两个月,他曾被GTTF探员Rayam, Gondo, Hersl和Allers四人以持枪罪逮捕。 在他上庭之后的第二天,便被人开枪杀死。

    杀死他的人在20天后被逮捕归案,是一名绰号为“糯米”的杀手,

    不久之后,Robinson的女友告诉来前来调查的FBI探员,

    Robinson之所以被杀,是因为Jenkins的这伙人抢走了Robinson身上的1万美金现金! 而当时的他急需这笔钱还债,最终,他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被债主派人枪杀掉。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FBI苦苦寻找的,在巴尔的摩黑吃黑的罪魁祸首,

    终于浮出水面了,原来是这帮人!

    FBI锁定了他们,开始分别展开调查。

    有了这个突破后,

    之前各种犯罪嫌疑人的各种关于他们被抢被偷的指控,

    一下合理了起来...

    然而对于这些成员来说....

    他们还不知道,

    上头正发生着什么.....

    他们发现,巴尔的摩警局似乎没有在调查他们,也没有处理Jenkins和GTTF成员的打算….

    不但不处理,上头还传出消息,Jenkins可能又要升职了。

    本剧片头有这张照片。左边是赫索,右边是詹金斯。

    当他们正式接到升职通知的这一天,

    Jenkins和GTTF的小弟们得到这个消息,兴奋得弹冠相庆。

    2017年3月1日, Jenkins正式接受受衔,在手续完成之前,

    他必须去内务部解释一下有几个针对他的公开投诉,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几个不痛不痒的投诉而已,去就去咯~

    Jenkins拉上小弟们一起去为他助阵,Hersl, Gondo, Ward等一行6人都去了。

    GTTF的7个人一个接一个春风得意地走进内务部,在入口把自己的配枪全部交入安全盒里。

    他们走入电梯,

    当电梯门再次打开时,7人顿时傻眼了,

    站在他们面前的,是FBI的特别行动行动组SWAT的成员....

    原来,

    没有什么升职,只有为了将Jenkins一伙人一网打尽而设下的圈套。

    逮捕之后,FBI立刻申请了搜查证,搜查了这一伙7人的家和他们的车,

    7人脱下了警察制服,穿上橘色囚服,走上法庭受审...

    7人因数起滥用职权,抢劫,诈骗,栽赃嫁祸和造假等罪名面临审判。 光是上报了的,与他们相关的可疑案件多达284起!还不包括更多的没被上报的案件,案件数目令人触目惊心...

    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底子本就不干净的Jenkins,不断吐出了在他上位之前犯过的案子,以及牵涉其中的人员,有又多达21名现役和退休的警务人员牵涉其中。

    检察官表示,扩大调查范围之后,牵扯的相关案件会达到“上千件”。

    案件审理到现在,Hendrix, Ward, Allers和Rayam将面临20年的有期徒刑, Gondo, Hersl and Taylor的刑期可能高达60年,

    作为团伙老大的Wayne Jenkins估计要蹲20到30年的联邦监狱。

    这几乎算得上是美国警队史上最严重的腐败案之一...

    目前,

    腐败案虽然有了一个段落,

    但是关于Jenkins和他同伙之前的一切作恶的调查,却还没有结束..

    警方的注意,还在几个月前的另一起凶杀案上...

    2017年11月15日,巴尔的摩一个凶杀案警探Sean Suiter在调查一起谋杀案时,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射杀...

    凶手用了这个警探自己的配枪,对他开了3枪..

    目击者对于嫌犯的描述很模糊 -- 黑人男性,穿着黑白相间的大衣..

    现场没有留下DNA,也没有指纹...

    就在Suite警探被枪杀的后一天,原本他要参加一个关于Jenkins和他同伙的举证会...

    他原本要在庭上举证他曾经和Jenkins的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至今,他的死的调查目前还没有结果....

    Ref:

  3. 这部限定剧在开拍伊始就受到关注,不是因为制作方是HBO,也不是因为主演是乔·博恩瑟,而是编剧大卫·西蒙。这个公认的金牌编剧及制片人最著名的作品当属《火线》,这部历史上影评人和观众打分最高的美剧,一共5季,豆瓣平均得分在9.5分以上,大卫·西蒙为此一剧封王。虽然此后他制作及参与编剧了多部具有影响力的剧集,如《杀戮一代》《堕落街传奇》《反美阴谋》,但始终未能超越《火线》的艺术成就和大众评价。这部剧与《火线》一样,故事都发生在巴尔的摩,这个充斥毒品和枪支犯罪的城市。剧中的演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火线》中的演员,只不过昔日穿着大T恤的毒贩大多成为了西装革履的警察,而当年大腹便便的警察依然是警察,依然大腹便便。当某个熟悉的脸出现的时候,《火线》的粉丝们自然而然地心起波澜,甚至感慨一番。故事背景和角色演员这两点足以勾起粉丝情怀,为这部剧大大加分,豆瓣评分中必定有这种情怀分。《火线》中,表面上是警察窃听电话和传呼机信息抓捕毒贩,主旨是对城市公共政策、特定种族贫困、公立教育等社会议题的批判和反思。与《火线》不同的是,《城市的主宰》改编自同名小说,取材于真实事件。故事围绕着警察腐败的主题而展开,简金斯为首的枪支追踪特遣队一步步从人民公仆变成了犯罪分子,表面上他们风风光光,破案无数,成为正义的化身,简金斯还被警局塑造成明星警探,故事一开始他就做为标杆为新入职的警察讲课,受到热烈追捧。然而,他们一帮人不仅黑吃黑,专门打劫毒贩的钱,私吞缴获的赃款,而且滥用拦截和逮捕的权力,偷盗普通人的钱财,坑蒙拐骗,无所不为。他们还假造出勤记录,骗取了大量的加班费。而警局领导及其上面的市政厅为了政绩,谋求选票,营造犯罪率下降的假象,无视大量投诉,长期纵容部下。最后还是在FBI的暗中调查下,通过窃听手机通讯的方式将简金斯一伙一网打尽,让这些执法犯法者受到惩罚。虽然没有《火线》对体制问题鞭辟入里的剖析和批判,故事情节也没有那么引人入胜,但《城市的主宰》从整体上不失为社会现实题材方面的好剧,七集的故事用时间跳跃的方式讲述,像逆向撕开一页一页的日历,将时光不断回溯,与现实不断交替,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和冲击力,简金斯这些曾经意气飞扬的菜鸟警察被大染缸渐渐侵蚀,一点点忘掉了当年的理想和抱负,迷失方向,日益疯狂,最终走向了通往囹圄的不归路,铲除罪恶本应是积极振奋之举,但执法者成为了罪恶的代名词时,这种铲除多少显得荒谬和沉重。

  4. 首先,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犯罪率奇高地区的守法公民,你是希望Jenkins和Hersl那样的警察多一些呢,还是那种遇到暴力犯罪就假装人间消失的警察多一些呢?

    想必每个人的选择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纠结吧,为什么不能选择依靠那种既能勤于公务又能奉公守法的警察呢?

    如果是在别的地区,或许有上述的第三种选择,但这里是巴尔的摩。

    在相对比较富裕的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巴尔的摩稳居全美犯罪率前三,另外两个难兄难弟是芝加哥和底特律,这三个城市共同的特点就是黑人占了当地人口的大多数。

    在大多数原住的白人逃离以后,巴尔的摩的经济每况愈下,摆脱了种族隔离的黑人们觉得终于迎来了翻身解放,至于说上班工作赚钱,去他妈的,老子都解放了,打工?那是不可能的。

    黑人的特性造就了巴尔的摩无论白天黑夜,基本都是满大街到处是大小毒贩四处闲逛同时还伴有大量的非法持枪。所以,警察只要随便拦住一个或者几个在街头晃荡的黑人,从他们身上或者家里搜出毒品毒资和非法武器就是家常便饭了。

    起初小黑毒贩们还是很惧怕警察的,无论面对白人警察还是黑人警察,他们对制服和警灯有着天然的畏惧。

    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欧等国的反种族歧视和极左民权运动的兴起,整个社会对警察的限制越来越严苛,而对罪犯们的人权反而越来越重视,而黑人毒贩则因为肤色的天然优势,更加的肆无忌惮的敢于挑衅警察。

    走马灯一样的政客们只在乎自己和党派的支持率,在治安状况跟屎一样的的巴尔的摩,一会严格要求警察绩效,逼着警察大量抓捕毒贩和非法持枪的混混,一会又为了安抚民权舆论,要求警察克制行为甚至放纵暴力犯罪。

    为了那些即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政客们,基层警察往往疲于奔命。吃苦受累事小,赶上运气不好的很容易挨了犯罪分子枪子儿留下孤儿寡母人间受苦的。于是很多警察干脆摆烂,轮到上街执勤或者案发出警,要么消极怠工,要么滥竽充数。

    于是,在整个城市的治安每况愈下,警察执法机构形同虚设的时候,Jenkins和Hersl等人就应运而生了。他们敢于直面嚣张的街头混混,敢于冲入骚乱人群救护警察同事,敢于冒险闯入持枪毒贩的据点,敢于把毒贩们揍个鼻青脸肿。然而,他们自己也迷失了。

    在马里兰州这种比较富裕的州,普通的巡逻警察基本年薪能达到8万美元以上,再加上各种补贴,综合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并不稀奇,按理说也不算低了,(题外话,一个国内二线发达城市的正科级警务人员的年收入也就是巴尔的摩基层警探的五分之一左右,大家房价差不多,买车用油美帝那还更便宜一些)但是巴尔的摩的Jenkins们每天需要与持枪毒贩打交道,几乎每天都是把自己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工作,这样的工作,十几万美元的年薪,可真不算高。

    当然,不能说Jenkins和Hersl等7人就是法律的使者就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违背了加入警察的宣誓和初衷,对于任何国家的警务人员而言,采用黑吃黑的方式谋取私利,都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本剧也有着深深的极左思潮烙印,受迫害毒贩们哭诉被过度侵犯,民权官员义正言辞的批判警察过度执法,警局高层在媒体面前自我反省说黑警类似三十年代的黑帮,FBI调查员们惊诧于Jenkins等人的不法行为。。。

    难道说,巴尔的摩的治安问题,都怪这7个黑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