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神偷奶爸4 Despicable Me 4(2024)

简介:

    格鲁(史蒂夫·卡瑞尔 Steve Carell 配音)和露西(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配音)一家即将展开家庭生活的新篇章,迎接新成员“迷你格鲁”,而这个小宝宝也会用尽方法折磨格鲁这个新手老爸。

演员:



影评:

  1. 《神偷奶爸4》的英文名叫做《Despicadle Me》直译就是卑鄙的我。这个系列拍到现在和英文名已经没啥关系了,反而中文名越来越贴切了。

    格鲁这个角色,也算是动画领域里非常独特的存在,他高冷孤僻,外冷内柔,以作恶为人生目标,但内心充满对爱的渴望。他的形象让人想起契诃夫小说《套子里的人》里那个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和影片的可爱小女孩形成的张力是这个系列的核心魅力。

    然而到渐渐的格鲁的人设已经完全崩塌,他外表与内心的张力没有了,完全变成了一个温柔的中年大叔,因此影片的魅力也随之消失。

    主要原因,我认为主创们彻底迷失在了小黄人带来的商业利益里。由于从第一部开始小黄人的形象爆火,因此他们不在去理会格鲁的人设以及故事的质量。他们开始疯狂的增加小黄人的镜头,甚至可以和剧情毫无关系。比如现在上映的第四部,小黄人版超英联盟那条线,就真的和剧情没有关系。没有他们格鲁也已经战胜了反派。

    剩下的主线故事就已经不值一提了。格鲁明明可以很轻松的战胜反派,反派逃狱之后格鲁一家为什么要躲起来?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要铺垫格鲁这个奶爸带孩子的搞笑的桥段。 剩下还有反派人物交代潦草,最后决战不堪一击,新增加的邻家女孩虚张声势,实则人物毫无魅力,等等等等。

    我只能说,这样的剧本也拿出来骗钱,实在是对观众的侮辱!

  2. 对这部电影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给多少分了。要说好看吧,基本算保持了神偷奶爸后期续集的一贯风格,故事剧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bug,增加了很多新人物,多线进行,小黄人一如既往的是搞笑担当,也有一些小黄人的新剧情作为单线儿,但是小黄人的超级能力我没觉得有任何创意,如果是自创的能力也许会好一点,但是很明显它模仿的是已经有的超级英雄。给我感觉特别没创意也不太有意思。

    但是呢,故事非常的吵闹,看到后面我就觉得有点烦腻了,情节也非常套路,完全没有第一集那种新鲜感了,格鲁洗白之后我觉得就没那么有意思了,他们一家子也变得诡异的友善。很难想象一代大坏蛋为了躲避另一个坏蛋逃到了躲避屋然后和邻居主动问好打招呼,就,非常魔幻。不过反正格鲁的人设从之前就崩的不行了。

    新反派的蟑螂造型还挺有意思的,喜欢小强的存活力居然把自己变成了蟑螂勇气。虽然把蟑螂都做成了卡哇伊的卡通造型,作为北方人我觉得还算能接受,不知道深受其害的南方人会怎么看

    感觉电影前面还是挺无聊的,后面的大混战还算终于有点意思,有以前的感觉了,不过前提是你得能忍到结尾。想说上一部小黄人的大电影还挺好看的这部应该不会太差,没想到还是没啥新意。

  3.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电影了,就是把几个短片通过剪辑的手段拼凑在一起,看似有一条击败反派的主线,但其实戏份和塑造程度还不如其他几条支线,而且也很套路无聊。 最贴题的还是格鲁和波比去偷蜜獾的那条线。既有神偷:用尿布盖住摄像头,用别针划破玻璃进入,用爽身粉查看红外线,用果汁吸引蜜獾,用宝宝霜遮住校长视线,这一刻让我觉得格鲁有第一部盗月的英姿了;同时也有奶爸:带着宝宝和少女一起去偷,最终互相拯救。这个片段是我看到最满意的,也最符合整部系列气质的。 倒不如把反派那条线删掉,毕竟那反派还是只绿色的蟑螂,看着令人有些反感,而且毫无威慑力,明明开着蟑螂飞机,还抵不过手无寸铁的格鲁,最终大战跟开玩笑一样,制作组的敷衍溢出银幕。 总之,这个系列做电影的话基本是到头了,但如果未来往动画剧集方向发展,也许还能剑走偏锋。

  4. 本文目标人群

    - 对于「去影院看电影」这件事十分谨慎,买票前总是先刷影评确认这钱是否该花

    - 买票前没看影评,看完电影后(或还坐在影院里时就已经)越想越气,亟需互联网嘴替

    - 喜欢这部电影,但好奇为什么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并且可以接受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喜欢(我也接受自己讨厌的东西别人喜欢,所以我现在只是在自己开的页面里说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 喜欢默默观察人类一切动态,默默点赞或退出,不爱发表任何言论

    本文绝对的非目标人群(请立刻退出或关闭本页面,谢谢配合)

    - 动不动就在评论留言乃至私信里爆粗口、说脏话、辱骂别人,以此发泄自己可悲生命中的过剩能量

    - 喜欢这部电影,无法接受世界上竟有人厌恶自己喜欢的东西,妄想按头让别的人都认同自己

    - 被金钱或其它利益买通的营销或控评人士,对任何给差评的人都纠缠不休


    我批评外界的惯例是先自我反省——在我去看这部电影前豆瓣已经开分了,我,身为一个「葛朗台」,为什么不先看影评确认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就盲目买票??

    这说起来就有点像一部电影了:各种场景和巧合的累积让我走了这一着「错棋」。

    通常来说,我去院线看电影都是很谨慎的,毕竟要花钱还要花时间,而这两样东西我都相当看重——如果去电影院买票看了一部大烂片,我相当于收获「情绪损耗」的同时还浪费了两笔「生命时间」:电影持续的时长+这笔电影票钱所对应的我的工作时长。与之相对,像是在家看烂片或是买了个不好用的东西,都只是浪费一次「生命时间」。

    因此,豆瓣是我常年装在手机上的一个app,买票前总是要先看一下豆瓣简介、评分和评论,再决定是否去电影院观看。

    但自七月起,我开始严格控制「信息的流入渠道」(因为明显感受到大脑内冗余信息过多、摄入信息过剩),所以在手机上卸载了豆瓣(我不用小红书、抖音或微博,但会忍不住「刷豆瓣推荐」),只在固定时间登录电脑页面看豆瓣。

    这就导致周六晚上在外面刷到电影排片时只看了一下「淘票票」上的评分(……),而没有上豆瓣看分数(因为手机上没有!)——虽然F的手机上还装着豆瓣,但我也忘记让她看一下了(她自己也没想到看)。

    买票本身也是一个「安排外」的「即兴行为」。傍晚6点,我陪F一起去漕河泾帮她上司跑了个腿,然后在附近吃了晚饭。吃撑后我提出要去漕河泾印象城买杯饮料,正好也当散步,就往那里走去。天很热,买完饮料后骑车回家要半小时,我想在附近坐会儿吹吹空调再「上路」,于是边走边搜起电影票来——6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去电影院看了《头脑特工队2》,体验感很好,非常动人,让我们对「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件事重拾信心。此时是晚上7点30分。

    一搜索,立刻看到同一家电影院正在热映这部小黄人系列电影,外加开心麻花的《抓娃娃》。我记得自己以前看过小黄人电影第一部,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但印象里并不反感或痛恨——正如我在买《头脑特工队2》的电影票时对《头脑特工队1》的印象——于是立刻撺掇F去看这场开始于8点25分的电影:买完饮料后骑车过去10分钟,刚好赶得上开场!

    就在这样的误打误撞之下(手机上没有豆瓣——在35℃的户外走路,热得头晕脑胀——几周前刚看完《头脑特工队2》的美好印象——对小黄人这一贱萌贱萌的形象本身的喜爱),我于7点50分下单了两张电影票,然后赶着买饮料、骑车、进商场上四楼、坐进电影院:此时正好是电影开场前一分钟。

    看完这部电影,骑车回家的一路上我都忍不住想:我为这坨shit付的钱居然比我为《头脑特工队2》还多——我很惭愧,我觉得自己让这个世界更不公平了一点——做出好作品触动我心灵的人(在我这里)获得的物质利益比不上那些喂我吃屎的人。

    于是我决心一定要写篇长评痛骂这坨屎(并且绝对不再即兴买票),希望后者(以及未来的我)引以为戒。


    因为我只看过一遍,细节不一定记得准确,只说我的印象。事实上的错误可以指出,但我反正绝对不会再看第二遍。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唯一的优点是画面:画风精致、清晰度极高,各种人物形象的设计暂且不论(有些真的丑到我了),景物、建筑、家居等背景画得很「真」——我想象自己是这部电影的画师,感觉已经要抑郁了——我有这技术去干什么不好??!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拿自己宝贵的好几年生命投入到这样一部human shit里?

    「屎上雕花」就是用来描绘这种工作状态的吧,别的人派最好的工匠去雕田黄石、去雕和田玉、去雕黄花梨,而照明,用这种技术和人力,去雕一坨由某些喝醉酒或磕大药的白男编剧和导演拉出来的热腾腾的大屎。

    这是「画得真」和「剧情屎」结合的恶果。另外,「画得真」和「搞破坏」结合,就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动不动就地被掀翻了、楼被捅穿了、人被压扁了、车被碾烂了……我好几次都要提醒自己,「还好不是实景!」,下一秒又想到,画这些(无聊且可能有害的)暴力场面也是白花花的银子,甚至不一定比实景破坏来得便宜。

    所以,唯一的优点也很难称得上是优点,徒增悲叹和胆寒而已。


    接下去是对这部电影恶臭之处的一一列举和说明。

    1.配置恶臭

    领养三个女孩的家庭又生了一个小男孩婴儿,还给这小孩儿取名「格鲁.Jr」,还围绕着「父子情深」来展开剧情……

    a.这配置和味道也太熟悉了,到底是美国人也喜欢「追男宝」,还是他们来中国做过调研,觉得这样写国人最有共鸣?他们到底觉得自己的观众是谁??可能是某些欢天喜地抱着男宝的宝爸宝妈和男宝本人吧,反正不是我们这种会讲外语的年轻未婚女性。

    b.对了,F家就是三个姐姐加一个弟弟的配置,她排行老二,出生时爸都不在场;而她的妹妹、男宝的老三「姐姐」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送走了(微笑)——所以不要拿电影里表面塑造出来的什么「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bullshit糊弄我们,有点眼睛、脑子和良心的观众都知道现实里这种配置的家庭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c.另外,反派的想法已经深刻说明了主创的想法:如果四个孩子都同样重要,那他随便绑哪个都会让格鲁难受死不是吗?为啥只绑儿子嘞?(微笑)

    2.剧情稀烂

    毫无逻辑、连贯性和整体设计,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拿各种莫名其妙的无关情节和肢体搞笑水时长,主剧情烂俗也就算了,至少技术上可以写得扣人心弦一点吧?至少最终战可以刻画得精彩一点吧?啥都没有,如此期待的我等到影院灯光亮起时脸上的表情仿佛一个大傻子。

    3.笑点低级、道德恶劣

    借用另一豆友的短评「把愚蠢无知不负责任当笑点,这到底有什么好笑的?头秃的顾客和贩卖机的小黄人实惨。」

    a.超级小黄人的那些「超级英雄」段落(据别的豆友说明显是抄袭「神奇四侠」和「007」电影,我不看超级英雄电影或动画,不了解,但写在这里供参考)、露西在理发店搞破坏引起火灾(所以为什么要给她安排这样一个职业?所以为什么格鲁不用真的去卖太阳能板、她就要真的去理发店上班?逻辑上也丝毫说不通)、露西在超市里躲避被她搞秃头的女客户的(漫长且暴力且吵闹的)追逐戏……既无聊又与主线剧情无关又让我不适(根本笑不出来)。

    b.一言以蔽之,他们眼里的「搞笑」就是「搞破坏」,小黄人对人搞破坏、小黄人之间搞破坏、人对人搞破坏、人对环境搞破坏……整体来说就是非常「幼稚」、非常「超雄综合征」,像极了有些男的想要引起自己喜欢的女生注意的时候就采取「搞破坏」行动的样子、像极了明明是在霸凌别人却辩解「我只是和TA开玩笑」的卑劣青少年的样子……

    c.综上,恶作剧式的肢体「搞笑」充斥着整部电影,有宽容「bully」和「暴力」的意味。有些人肯定会说我上纲上线,「只是娱乐」「只是一部动画电影」「只是博孩子一乐」——我就想说:娱乐可以采取无数种形式,揭露现实的讽刺幽默、抖机灵式的语言幽默、卓别林式的肢体搞笑,都是娱乐,而这部电影里的娱乐,是娱乐所能采取的最坏的形式之一。我就想问:会因为这种东西而拍手叫好的孩子,凭什么不会在现实里对TA们的同学、朋友模仿这种行为?孩子只是孩子,TA们是无知的,但显然无知也会使TA们恶毒、使TA们造成伤害——有时甚至是无可挽回的伤害。

    d.另外,小黄人在本片里好几处都像极了「家养小精灵」(为主人免费帮佣)、还被当成「人体」实验对象(如果血清不成功就会死),2024年了,这种光明正大的「非人化」设置真的一言难尽。援引另一豆友的评论:「剥削片元素满满,把婴儿变成昆虫怪物已经不算啥了,把小黄人改造成超级英雄才是狠活儿,比第二部中把小黄人变成小紫人的剥削感还要强烈。好莱坞继续让我强颜欢笑」

    e.还有,一个有家庭的中年男人和未成年少女单独共处一室(还有个婴儿在旁边,对,但婴儿不会说话),成为偷窃拍档,最后少女看格鲁的眼神都透露出钦佩和爱慕……这种暧昧感真的好吗?有女儿的家长们你们看了感觉怎么样?反正我自己会很警惕这样的中年男人,绝不会私下单独与他结交。况且我还刚在《我的骨头会唠嗑》里看到某个叔叔残害了自己朋友的女儿。这个叔叔多年来都是和女孩关系很好的「杨叔」,女孩本人和她家长都没想到「叔叔」会在自己「谈恋爱」后妒火中烧,图谋不轨,最终犯下rape&kill的重罪(《我的骨头会唠嗑:法医真实探案手记·北方篇》之《消失在床柜里的女孩》)。

    4.形象塑造令人不适

    a.超级细长条如同面条的露西、双下巴啤酒肚上司、鞋拔子脸邻居、梨型身材的邻居妻子也就算了,怪是怪了一点,但可以理解这是突出特征的夸大画法。(唉,我不记得后面两个人的人名了,只能以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视角去写才能让人知道我在说谁,假如我说梨型身材的邻居和她鞋拔子脸的老公,是不是就会很迷惑——主要就是在于,电影在塑造这些角色时,就是用很男性中心的视角去描绘的。)

    b.昆虫反派和超级小黄人的塑造是真的恶心&丑陋……

    c.回家之后才知道,原版里反派造型不是泛泛的「昆虫」,而是「蟑螂」;其颜色也不是我们(大陆居民)看到的「绿色」(这个颜色确实没那么恶心,有点像蚂蚱或螳螂),而是「蟑螂」的「褐色」……为什么???为什么搞这种精神污染???我不理解。


    最后引用豆友momo的总结词:

    「虽然不要以政治正确去衡量一部影片,但作为一部2024年的动画,做成这个样子我很难不觉得是故意的。可以说是从性别意识、到种族问题、到伦理问题,全是垃圾。」()

    PS:小黄人团队,你们知道自己欠了《头脑特工队2》多少钱吗?我看到至少五条评论提到了这钱不如去二刷、三刷《头脑特工队2》(微笑)。我(绝对、当然、显然、毋庸置疑)也是这么想的。

    2024年7月21日~22日

    Grand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