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丑八怪 Чучело(1984)

简介:

    莱娜(克里斯蒂娜·奥尔巴凯特 Kristina Orbakaite 饰)是一名12岁的小女孩,为了照顾祖父,她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及朋友们,进入古城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她居然成为了最不受欢迎的那一个,同学们都喊她“丑八怪”来挪揄她的外表。

演员:



影评:

  1. 人们总觉得,善比恶软弱。
    恶总是很有攻击性,集中,具备强大的驱动。
    善是浑厚的,是天真的,是趋向一切,发散的。
    人都说孩子是善的,是这世界唯一的纯真。
    然而,我总觉得,孩子像幼兽一样,纯良,简单,极端,但是,这不是善。
    孩子的恶往往是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残酷——因为他们没有罪恶感。
    孩子也会迫害孩子。
    你不相信,那么,你看过《丑八怪》吗?

    《丑八怪》,苏联电影,1983年出品,根据弗 热列兹尼科夫的同名小说改编。
    电影在当时受到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导演就是魔鬼,电影胶片就该拿去烧掉,
    但是导演罗 贝科夫却坚守着自己的残酷,电影的残酷,他说:
    “我把自己的一生分为《丑八怪》之前和《丑八怪》之后!”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伪善,就像打满了柔光,调合了色差一样,鲜丽光洁。
    就像我们已经习惯了柯达的眼睛,再也不能习惯真实的色彩和质感。
    我们不再相信没有经过修饰的真实,因为太丑陋,因为太肮脏,因为太凶狠,因为太残酷。
    我们脆弱的小心脏不能再受一点伤——在完美的世界里,孩子天真可爱一如天使和雨露。
    可是我们知道——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天使。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再看这部电影,叙述手法和拍摄方法都已经落伍过时。
    当时受到非常赞誉的叙事方法:三重叙事视点,一个是纯客观的“游人”的视点,
    让观众看见在一个破落城市的废墟里,一群孩子在踢打一个女孩;
    一个是女主人公莲娜的视点,她向爷爷哭诉(倒叙)回顾自己如何受到同学们欺负的故事;
    一个是爷爷的视点,一个听故事的成人的视点,来观照莲娜的叙述。
    三个叙事视点大环套小环,儿童视点是核心,成人视点在孩子视点之外注视着,
    而作者的纯客观视点则在成人之外注视着孩子和成人。
    不可谓不精巧。
    但是现在看来,还是觉得陈旧和拖沓。
    最近我看电影,越来越觉得别说时代没进步,别说电影已经死了。时间是有力量的。
    证据就是:过去的老电影,现在看起来没法不土——除非真正的经典,那是可以超越时代的。
    公平的说,《丑八怪》的电影方法,不是那么先锋或者伟大,如今我看它,震动,并且想为这电影写点文字,纯粹是因为电影的故事,电影传达出的近乎绝望的呼声,在二十年后,仍旧深深的打动了我——在我以为,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故事是非常简单的。
    时代是八十年代。苏联已经从荣耀强大的自我陶醉中慢慢醒悟到残酷的现实。
    穷,贫穷。物质的富足和匮乏,使社会在慢慢分化,阶级出现了——不得不承认。
    孩子们不知道阶级,但是他们是敏感的。他们天然领悟到大人世界里的不平等。
    时髦出现了,流行出现了。社会一部分还在茫然,还在坚持过去的口号和原则,
    同时感到无力:资产阶级社会的风气已经蔓延到这个小城市了。
    这些孩子们也天然的知道。

    莲娜来了,她是一个外来人,她的唯一亲人就是爷爷,是一个大家瞧不起的老家伙。
    他把日子过得穷困潦倒,积攒所有的钱就是为了买各种各样的油画。他那光线昏沉的小房子里,到处挂满了旧时代的肖像——像一个殉葬的陵墓。他陶醉在陵墓里,忽略了外间的事。
    可以说,他的没有地位,造就了莲娜的没有地位。
    莲娜是那么的土,贫穷,,她的裙子破旧,唯一美丽的金黄色头发也扎成了麻花辫子,
    同学们一起喊她“丑八怪”——天真的莲娜却以为是一个亲密的昵称,快乐地接受了。
    孩子们信奉“有钱就是幸福”。在大人不知道的世界里,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搞钱。
    他们打狗,打死一条一块钱。
    季玛像个英雄一样阻止了打狗。
    他英俊,强壮,家世优越品性出众,他没法不扮演英雄,
    就像莲娜没法不喜欢他,爱慕他一样。他是一个领袖。
    领袖的必需品质是正直,是勇敢——这是阿尔 帕西诺在《女人香》的最后,激情洋溢说的。
    可是季玛一条也不具备。
    然而,莲娜却具备了一个最好的拥护者的品质:
    绝对的相信,绝对的服从,绝对的牺牲。
    大家集体逃课去看电影,季玛向老师告了密,大家要惩处背叛者的时候,莲娜挺身而出代替季玛接受了罪过。
    莲娜在谩骂中站出来,像领取一个凄楚的奖赏,她是微笑的,含着微微的泪光。
    她只知道她要维护她的英雄,英雄的光彩是不能有一点污点的。
    英雄感动了,说一定要说出来,一定要还她清白——可是他没有。
    因为集体的报复开始了,以一种惨烈的方式。
    他们集体跟在莲娜后面,悄无声息。越走越快,脚步越来越沉重。
    “我不能跑,因为一旦开始跑,他们就会开始追,游戏就开始了!”
    围猎开始了。寒冷的冬天,在泥泞里,男孩子女孩子用大头皮鞋踢打莲娜光裸的腿,
    他们在田野,树林里不断追赶她,这一个冬天,猎人横行。
    孩子的想象力如此惊人——他们像中世纪迫害女巫一样迫害莲娜,
    他们脱掉莲娜的连衣裙,套在一个稻草人身上,簇拥着,游行着,然后开始点火烧。
    这样还不够,他们烧掉了莲娜唯一好看的部分——她美丽的头发。

    主持迫害的领袖是“铁图钉”。一个出奇清秀好看的女孩,像个小领导,一个小革命分子一样,总是紧紧抿着自己的嘴。她是那样的坚定,她有满脑子的哲学思想,她笃定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那种冷酷是真的恐怖,当你看见一张孩子花瓣一样的嘴不断下达自以为是的判决。那些孩子也一样,他们像水珠一样倒影着周围的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季玛的怯懦和卑鄙,瓦卡利的贪婪,长毛的凶狠蛮横,都是那么庸俗卑劣。
    而莲娜,她单纯,天真,质朴,善良。
    但是,这些孩子,把善良当成愚蠢,把天真当成幼稚,把温和当成软弱,把真诚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一概加以嘲弄。
    莲娜变了——没人能在迫害中不改变。
    起初的快活开朗,把所有人当成朋友,一一被击碎了。
    季玛的背叛,打碎了她唯一的希望和稚嫩的爱。
    火焰烧坏了她的头发,也烧坏了她童年的全部梦想。
    大人们是不能指望的,他们像警匪片里的警车一样,总是在影片结束才匆匆出现,面对现实,她必须坚强。她必须要亲手挽起一切,来抢救和保护善良。
    她从火中抢下了自己的裙子,她索性剃了一个光头。
    她出现在季玛的生日宴会上,大唱大跳,如同在向人们宣告:
    并不是一切善心只能走向软弱忍让,
    并不是一切真纯都只能任人凌辱宰割,
    并不是只有恶和虚伪才有力量。
    当恶以背叛,凶残的面貌大喊大叫,善不能一直呵呵傻笑,不能一直在阴影里哭泣和等待。
    莲娜终于明白,要自己解救自己,她变得自觉而坚强了。觉悟了的善不再对任何人微笑了,
    善也变得严厉冷峻起来。
    正是如此,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真相大白,莲娜还是要走,同学们反省,挽救,追去码头,
    莲娜只是冷冷的坐在汽船上,她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这个冷漠好!去你的虚伪的和解!去你的迟到的忏悔!
    冷漠才是对善以及被伤害的心灵的最后捍卫。

    善也可以很尖锐,很强悍的。被迫害的孩子,坚强,坚强起来!


    PS:看到那则十三岁女生集体迫害一个女生的新闻,有感。
  2.         一群孩子演绎的电影,并不一定就是充满童趣的儿童片;而当孩子们做出成人的举动时,也并不都是令人捧腹的小大人效果。《丑八怪》,一部充满现实主义和隐喻色彩的苏联电影,片中,你看到的是一群孩子,演绎的却是令人震颤的场面。当孩子们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残酷时,我们究竟该感叹的是人性之恶本性,仰或是孩子这面镜子反射的成人世界的肮脏。

            故事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一群孩子活泼的在街上叽叽喳喳,接着很快又看到他们对一个女孩儿莲娜拳打脚踢,这个女孩回到家中后,才向爷爷讲起她的经历。尽管有个“丑八怪”的片名,但是莲娜其实并不丑陋,她从外地转学到爷爷所在城镇的学校,作为一个外来者,自然受到了当地孩子的审视,在孩子间的嬉笑中,她尝试着融入这个环境,但是却一再受挫。一个男孩为她的挺身而出,让莲娜感受到了温暖,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仿佛还是一群孩子习以为常的相互打闹和斗气,以及少男少女间的情窦初开。然而,故事后面的走向却带上了失控感,孩子们的一次逃课行为被泄露,孩子们彼此猜测谁是那个叛徒,他们相互指责揣度,在这个小小的班级营造着一种不安定的气氛。莲娜是善良的,天真的,在她的同学们都带着那个年代成人一般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精神时,她却更如一个孩子似的,在这一次为心上人挺身而出担当了下来。或许,这是一种爱的力量,或许也是她毫无“政治敏感度”的以为这是小事一桩,接下来,她顺理成章的被打上叛徒的标签,开始承受无休止的孤立和羞辱。

            在这部电影中,令人感到震惊的关键无疑在于一种反差感,对于孩子们,成人总是对其有着一种结合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模板化期待,一些期待甚至源远流长的在世界具有同一性。比如,他们应该有颗纯真的心,他们的言行举止应该与成人世界有一道“隔离墙”。在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中,曾经提到过电视出现后,现代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承载都在消除这种界限,让童年更早的消逝。而在《丑八怪》中,可以感受到的不是广告式的张扬的文化跨界,却是一种更具传染力的潜移默化的成人价值观在孩子身上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班级自然的形成了一种封闭结构,对异端,对“叛徒”进行孤立,而在那个颂扬集体主义的年代,被孤立于集体之外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惩罚。起初,莲娜还有心上人一同抵御这种孤立,但是渐渐的,她的心上人,那个曾经为她出头的男孩,也无法承受被孤立的状况,选择了投入集体,留下莲娜独自承担这份痛苦。而集体对个人的孤立,常常又只是惩罚的第一步,当一群人形成集体后,他们自然的将整体强力的感觉附加于个人的情感之上,同时集体造成的共担责任的一体感,也让其中的个体可以更肆无忌惮的提出残酷的行动方案,从而进一步增强这个集体不可一世的强力感。于是,莲娜成了班级强力感不断加强的对象和工具,她被不断的围攻和羞辱,小小的心灵承受无尽的痛苦,她只能不断的躲,不断的跑,却更让面对的集体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本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孩子们把象征莲娜的布人在她面前焚烧,仿佛她就是一个女巫,让羞辱仪式化,是阶级斗争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正是这一幕,让我已经完全不把这些孩子简单的当作孩子看待,他们已经学会了父辈们曾经做过的一切,他们成长后将很可能如同父辈一般对异端做出更极端的摧残,或者今天他们团结起来摧残莲娜,明天他们就将相互投入不同集体,相互争斗。这是一记有力的警示钟,就如《白丝带》中,在沉闷阴郁的故事后,揭示的真相一样,它以孩子们如同父辈般的恶行,让人想象他们成年后可能升级的暴力,令观者不寒而栗。

            莲娜的“丑”就在于的纯真,这部电影看到后面一个尴尬的感觉就是,莲娜像一个孩子一样的单纯。这是多么吊诡的状况,他们都是一群孩子,我却要为莲娜“像一个孩子”感叹,是的,这就是这部影片展现的残酷现实,童年已经消逝,孩童的世界已经开始为了那虚幻的“集体主义”你争我斗。莲娜最终做出了自己的反击,她以剃去头发,让自己显得更丑,以让同学们目瞪口呆的癫狂行为表达自己的决然,她宁肯外在的丑,外在的疯,也绝不沦为这样的“小大人”,她的异端之处,更在于她是一面镜子,照出这个社会的扭曲,照出真正的丑陋。尽管最终,真相大白,却很难令人感到畅快,孩子们很快转向那个男孩,以同样的方式令他惊恐的想要跳楼,这是一种悲哀,在这样扭曲的文化价值观下,真相都成了造成下一段迫害与悲剧的动因,还有什么可以指望?影片最后,爷爷捐出了所有搜集的油画给城镇,并特别留下那副莲娜的最爱,一个光头女孩,目视着这个班级的每一个成员,作为一段可耻的冤屈的记忆符号。这部电影拍摄于1986年,上映后,引起巨大争议,导演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那是苏联处于变动的前夕,有些人从中看到了曾经的经历,有些人则不愿面对这样的拷问。我们该如何面对历史的伤痛,该如何真正的防止它重演,或许影片最后,当莲娜和爷爷离开时,那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们剃去头发,亮出光头的送别是一种令人期待的开始,而我们,敢于像这样直面自己的丑陋吗?

  3. 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7个疯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丑八怪》,下面请看前线被人们揶揄的可怜人们愤然走开的评价了!

    Catcatcatyang:

    是你吗,陀思妥耶夫斯基?

    迷幻松饼:

    很政治,集体主义下对于“叛徒”的大清洗,意味深长。

    Spy Liu:

    情节上有些转折显得比较真空。借一个并不童贞的儿童故事反思集体主义之恶,小女孩演得不错。

    松野空松:

    女主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女孩……一举一动充满了一个成人女子的历史,所有的小孩都过于聒噪了,如果说《白丝带》的小孩子们未来在写字楼玩弄权谋,《丑八怪》就是在菜市场为了秤的误差而互扯头花。

    盆满钵满赵+:

    早熟的孩子营造出一场可怕的政治惊悚剧,压抑,让人喘不过气。 如果这是个成人故事,只会觉得这是个痴情可怜女人的可悲戏码;可这是场孩童的闹剧,所有孩子举手投足如大人一般,只觉得这是个引起浑身凉意的惊悚片。 没有人是丑八怪,所有人都是胆小鬼。

    Donnie:

    在欺压与霸凌中不乏导向自我牺牲的愚人英雄主义和仰慕爱恋之情。正因在那么小的年纪,才会如此坚信各自的正义。即使在那么小的年纪,也会有两面三刀只为左右逢源的假象。故事发生在孩子身上所以可以原谅也不那么沉重,若想象在成年人中发生,顿生悲哀之情。

    苍山古井空对月:

    以学校霸凌呈现和反思集体主义之恶,个子矮小的班长有着最大权威,一言决定一个人是否容于集体,身强力壮的男生是听话的“打手”,真正的“叛徒”害怕脱离集体而跟随作恶,知道真相者却保持沉默。米勒诺娃和索莫夫皆是害怕脱离集体者,前者利用权力在身边聚拢起群体,后者家境优渥却内心脆弱。被欺压者则是最默默无名的伟人之后。莲娜前期塑造得有点太傻白甜,结尾那个反集体主义的争辩虽然是点题,不过也有些生硬。

    子夜无人:

    “天使面孔,魔鬼心肠”的集中呈现,倒不是说儿童世界里只能有真善美,而是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恶童形象上我都看不到天性使然的成分,而是创作者个人经验出发的强烈设计感。包括小女主一开始自我献祭的“童女贞德”模式,到后面“黑化”之后冲去宴会闹场仿佛依萍破坏如萍的订婚礼,全都是来自成年人的自我臆想。如果真的把片中的霸凌关系替换成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后对苏联模式的冲击,一切反倒迎刃而解,只是就更强行了。

    大钊:

    再次印证《圣女贞德蒙难记》的伟大,女孩在教室的一个浅焦环摇镜头,光头“圣女”形象,对面部表情的强调,都与贞德一脉相承。从理性来想,是她自己想帮男孩,而误解自然也是她的期望之一,不被期望的是班级孤立,暴力欺凌。她始终希望男孩能一如既往扮演那个“骑士”的拯救者角色,所以闭口不说真相,最后演变成对小镇孩子们的批判,这是我不太想看到的。哈内克《白丝带》的小镇人性处理会更加自然。好在片尾乐队的注视下女孩和爷爷成为村庄真正的局外人,呼应片头的配乐极好,升华了影像文本内涵,他们带着村庄的善离去,应该会让小镇居民更加珍视“善”的存在吧。

    DAY7的主竞赛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丑八怪”是智能ABC输入法默认的一个汉语词组,俄语“Чучело”原意是否也是这个词就不得而知了,觉得如此中国口语化的词也许不能完全与俄语的这个单词划等号。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拿到DVD时看到封面上的女孩挺漂亮的,诧异于怎么会有这个片名。GO了一下,原来还有另一个译名“稻草人”。DVD里有国语配音,国家计划经济时期引进过吧,配音听着很别扭,幸好俄语原音没有被删掉。
      影片一如俄片惯例分为上下集,上集分段闪回叙述小姑娘沦为“叛徒”的过程,这种手法比较俗套且矫揉造作,显得回忆倾诉的聆听者——老头这个角色有些凑数多余而生硬无彩,剧情松散,不如平铺直述来得现实直接。下集回忆终了转入现在进行时,剧情的张力此时即刻得以凝聚彰显。
      作为儿童片,感觉创作者丝毫未着力于儿童时代的显征,而是将大量成人色彩带入这个儿童世界,欺骗、背叛、阴谋、仇恨(几乎可以用上窦唯“高级动物”的歌词)……几尽残酷之能事,居心险恶呀。
      作为前苏影片,难免使人不将思索的触须引向政治,制度压抑人性,连儿童也不能幸免,或许因政治审查等原因,干脆就来个隐喻式的搬演,在儿童剧场上演一出救赎主题警世悲剧,而且悲得很……
      有两个场景印象尤深,废堡内报复叛徒的方式仿佛中世纪惩治异教徒的宗教仪式,CULT至极,在一部苏联儿童片中出现如此场景,突兀之感极其震撼;其二是每到开学就会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的和蔼可亲的女校长最后一次出镜时打出脸部特写:唇颊冒出刚毅的胡茬,雄性特征表露无疑;高超的滑头伎俩将创作者的野心揭示一角。
      IMDB的评分是8.5,个人看法如此高分很大部分得宜于那帮小演员,他们哪里是什么儿童演员,简直是演员中的极品,比较而言,导演的作用仅是一次天才夏令营的临时召集人。莎士比亚就是为他们而生,可惜国籍却是沉重的枷锁,拘禁通往光环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