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被遗忘的战役 De slag om de Schelde(2020)

简介:

    1944 年 11 月,在被淹没的泽兰省瓦尔赫伦岛,数千盟军共同抗击德国军队。为德国人卖命的荷兰男孩、英国滑翔机飞行员、被迫加入反抗军的泽兰女孩,三个年轻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三人面临重大抉择:他们以及更多人的自由,现在全掌握在他们手上。

演员:



影评:

  1. 杀还是不杀,取决人性成熟与否。当一个人头脑简单的时候,很容易被告知某些人是坏人,必须杀掉(志愿加入德国军队的年轻人A被告知犹太人都是坏人)。但是,当成长并成熟之后,你就会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不是单纯的好人或坏人(姐姐劝弟弟不要去自首,告诉他不要管人质的死活,当弟弟被德国军队抓起来后,又想用地图换取抵抗组织营救弟弟,当弟弟被枪毙,又决定把地图冒险送到盟军手里。同样,爸爸在战争中作为市长和医生好像也帮助德国人,并想要和德国人讨价还价)。从一开始的服从命令开枪枪毙那个弟弟,到没有开枪杀死盟军空降兵B,反过来,B从地下室击毙德国士兵到没有杀死青年A,而A也终于完成自己的觉醒和救赎,杀死看守,救出姐姐……

    这是一部优秀的反战电影,人性的光辉是从动摇到反思,从反思到挣扎,从挣扎到觉醒,从觉醒到反抗和自我救赎的过程中迸发出独特的光彩的……杀或不杀,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痛苦的反思和勇气的抉择……

  2. 这是2020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叙述的是二战后期的一场战役,战役开始时间是1944年10月。地点在荷兰。当时盟军9月发起的市场花园行动刚刚遭遇惨败,紧接着德军在12月又发起了阿登战役,而夹在这两场大战之间的斯海尔德河战役并不大,仅为师级规模。所以后来被人们称为“被遗忘的战役”。

    斯海尔德河战役的目的是扫荡斯海尔德河地区德军,占领瓦尔赫伦岛,以保障安特卫普港的畅通和安全。战役是惨烈的,按照影片中的说法,整个战役中,3231名盟军、4250名德军和2283名平民丧生。盟军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最终胜利。这就是影片的大背景。

    影片并没有从正面去讲述战役的全过程,影片的前四分之三都没有多少战场的场面。而是通过三个人三条线索的发展,告诉我们战争是在怎样的夺去人们的生命,毁灭人们的良知,以及心存善念的人们是怎样在这场无人性的厮杀中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去坚守自己的信念。

    线索之一:威廉。他是英军的滑翔机飞行员。官二代。在参加市场花园行动中,飞机被击落。此时,他和他的战友们面临三种选择:投降、逃跑或归队。他的战友们陆续选择了逃离战场,而威廉自己在上级死去,寻部队而不得的境遇下,却坚定的向着硝烟起处走去,最后加入了加拿大军队。

    线索之二:斯塔弗伦。他是荷兰人,因为浅薄的信念加入了德军训练营。这期间,他感受到了许多事情,断腿中尉向他讲述了犹太人集中营的惨状,他看到了党卫军如何拷问和处决抵抗者,也看到了战场上军官拿枪威逼士兵冲锋。所有这些,都使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然而他在那种环境中却又无法采取任何行动。他悄悄传话给特恩,他阻止了德军士兵对特恩施暴。他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线索之三:特恩。她是荷兰的一位普通人。她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为市民服务,也救治德国人。他们与世无争,只求平安。当特恩的弟弟因为向德军泄愤被追捕时,她和父亲一起去向党卫军的伯格霍夫求情。她或许寻思着:德军固然很坏,但是也许还没有坏透。伯格霍夫彬彬有礼的接待了他们父女,并向他们许诺,只会给他弟弟轻微的处罚。特恩在向自己的闺蜜同时也是抵抗组织人员的雅娜寻求办法时,同样也保持了这样的警惕。最终残酷的现实使特恩清醒了。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抵抗组织的行动之中。

    三个人的遭遇以及他们过后的做为,令人们领悟到,在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向都是向善拒恶的。他们在自己的经历中,曾经是那么努力的去辨别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历史过去了70多年后的今天,现在的人们当然很容易的分辨出过往的善与恶,可是当你身处庐山中,却很难了解它的真面目。比如斯塔弗伦,他是自愿从军的,是为了让自己的亲人不再受苦,为了让世界变的更好一些。然而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看到了太多的恶行。受那时的宣传,他也认为犹太人都是骗子,可是他并不认为仅仅因为如此,犹太人就应该被灭绝。他亲耳听到了伯格霍夫对特恩父女的承诺,可马上就知道了他的真实想法:“虽然他只有17岁,但我不能破例。”在另一个房间,他也亲眼见到了党卫军对特恩弟弟的酷刑以及后来的惨死。再看特恩。当她和父亲得知弟弟将要被处死时,父亲立即冒死去见伯格霍夫,这时的伯格霍夫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悲痛欲绝的父亲,冷冷的关上了门。似乎在得意于自己违背承诺的骗术。之前的绅士态度、慈祥的话语,所有伪装都被撕去了。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实际上,威廉也好,斯塔弗伦也好,特恩也好,他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们没有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他们并不在乎战争中的谁输谁赢,甚至也不在乎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他们只是为了善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看到自己面对的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势力。当他们看清了面对的这种恶势力,为了保护自己心中的善,他们不得不去和恶势力去搏斗。

    影片中对斯塔弗伦的刻画犹为深刻,当他在经过了许多事情之后,对纳粹的行为早已深恶痛绝。可是由于当时他所处的环境,他并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不得不继续为德军而战,他也不得不参与了对抵抗者的处决。直到最后,他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在威廉面前,默默的收起枪,坦然接受可能到来的死亡。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思想要通过行为来体现。正如咱们这里的一些人,有了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就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去向所有人去展示和炫耀。可影片却告诉我们:未必如此。我们看到,此时的斯塔弗伦已经洗涤了自己的灵魂,完成了自我救赎,即便不为旁人所知,又有何妨?特恩也是如此,在她和雅娜送情报的途中被德军发现,她让雅娜躺在小船中,将小船远远推送出去,而将自己坦然送入虎口。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许过了一些年之后,早已被别人忘记。特恩自己也并不指望被他人所赞颂,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灵魂。

    影片拍摄的很认真。特恩和雅娜在暗夜中从芦苇丛中推出小船,远处的光亮衬托着他们的剪影,很美。对战役的描述也很准确。堤坝的炸毁,盟军借潮水从侧翼袭击德军,战场上的呐喊,强攻和退守,伤者的呻吟,都很符合当时的情景。

    对威廉这个人物的描述略显单薄。战役前方和后方的叙述也显得脱节。

    本人评分:6.5。

  3. 战争片。从三个年轻人的视角去看这场为了抢夺港口的战争,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反战情绪很浓。没有英雄,没有逃脱,非常真实的影片,盟军也会怯战逃跑,德军也会誓死抵抗,让战争真实直接地展示在眼前……

    为了为反击德国战场的盟军提供补给,盟军和德军对荷兰的一个港口城市展开了争夺。本来撤退的德军又回来布防,盟军也想方设法,要夺取这个城市。女主一开始以为盟军已经打过来了,就和女友一起去看看战况。目睹了弟弟因为照相机被德军砸坏,于是用石块袭击德军汽车,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情。虽然弟弟逃脱了,但是返回布防的德军却开始追究这个事情,而且还抓住了好几个与弟弟相似的孩子进行询问。女主的父亲知道后,找到了他医治过的德军负责人。负责人骗父亲说,只要弟弟自首,就不会重罚弟弟的。结果弟弟被带走后,德军对他施以酷刑,逼问他照相为了什么?有没有同伙?弟弟不堪酷刑,供出了同伙,结果地下组织被破坏,自己也被枪决。为了救出弟弟,姐姐不但把弟弟的照片交给地下组织,还按照他们的要求拿出了很多有价值大情报。地下组织被破坏后,她还主动去送情报,为了掩护同伴离去,自己被德军抓了,关了起来。

    参加德军的荷兰少年是因为家境贫寒,没有报答生活,自愿参加德军的,在受训后就上了战场。在一次防守战中,为了救护自己的战友,被打成重伤进了医院。病愈后到了德军准备固守的荷兰地区,做了指挥官的秘书。他目睹了女主和父亲前去为弟弟求情,帮助女主和父亲脱险,还在知道女主弟弟要被枪决时,去告知女主,结果被发现,又被发配到前线参战。前线失守,他跑回后方,正好德军准备撤退,要处决女主,这个荷兰裔德兵打死了准备处决女主的德国军官,自己也身负重伤。

    还有一个盟军指挥官的儿子,是个飞行员,驾驶滑翔机的。因为喜欢冒险,很多人都不愿意与他搭档。在执行飞行任务时,遭到德军地面炮火袭击,与滑翔机的队长以及三名战士一起迫降在德军占领区。四个战士拖着受伤的队长一路艰难前行。在发现一处住所后,他们在这几休息。其中有两个战士不堪重负逃跑了。指挥官儿子与另一个战士继续带着队长前行。在一处住所,他们放下队长,去找船只,准备坐船渡过海域找到大部队。但是当他们发现船只,回来时,有两个德国兵闯进了队长所在的房子。他们与德国兵对峙,德国兵失手打死了队长,指挥官儿子发狠杀死了两个德国兵。然后指挥官儿子准备和另一个士兵用德国兵的筏子逃走,但是另一个士兵没有上船。指挥官儿子找到了大部队,又被编入了在堤坝上冲锋的队伍,他们在女主朋友送出的情报帮助下,从德军背面偷袭了德军,与付出惨重代价的正面部队一起击溃了德军防线。最后他们冲进德军的后方指挥部,看到女主正用纱布按着血流不止的荷兰裔德国兵的伤口,德国兵已经没有了气息,满脸泪水。

    战争对于每一个来讲都是残酷的,作为观影者都希望残酷的事都会有转机,就像希望被抓走的儿子可以被善待,危难时刻会有人出手相救;希望一直抱有对同胞恻隐之心的荷兰裔德国兵可以逃出战争的魔掌,回到家人身边,讲述战争中的种种身不由己;希望战火中仇视只是因为各为其主的无奈,人与人之间恢复信赖,相互和善一些,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在战争面前都不堪一切,如幻梦一般,耳侧响彻的永远是受难者的哀嚎,绝望的叹息,以及让人目不暇接的枪响声……

    战斗场面的长镜头一直是最震撼的,一路冲锋,枪林弹雨,爆炸丛生,血肉横飞,尸横遍野,一个好端端的人,转瞬之间就变成了支离破碎的肉块,这样的震撼,常常被作用,也一直震撼着所有观影者。哀嚎声、咒骂声,如影随形的子弹,无处不在的爆炸,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到处的尘土横飞,到处的泥泞不堪,让战争的质态非常得完备,身临其境。很多的抵抗都是出于义愤,如果没有弟弟被抓事件,女主可能还是市长办公室的文员,天天干着为纳粹服务的工作,但是走了仇恨,才会不余余力地抵抗,哪怕就是微不足道地一件小事。

    很真实的一部电影,视角很好,用年轻人的角度看战争,残酷而真实,振聋发聩……

  4. 与其说是战役,倒不如说是“战斗”水平,并没有涉及到宏观整体战役描写,而是从微观上战役肌理的组成部分“小队战斗冲突”出发,更方便对故事中不知名角色的描写,你会发现看到最后你可能记不得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没有在台本里出现过多少次,而恰好也是这些平平无奇的大多数,组成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细节,成为了波澜壮阔的宏大战役的分子。

    两条线的交汇较为正常,一些角色和情节有更好的发挥可能,反而是男主澄澈的眼神和最后自杀式和救赎式的发泄成了点睛之笔,他看着挚友的癫狂,中尉的释然,同胞的处决……被战争的绞肉机无情碾过之后,他原本狂热理想主义者的深深执念被彻底粉碎,陷入彻底的虚无,而这也是本片最优秀的一点,它借助无数个普通的/平常的人的眼睛,展现了战争对人的无情的摧残与改变,那些被摧毁的信念成功成为了二战后虚无/荒诞/存在主义生长的肥料,也让我们不禁一再追问战争之意义究竟为何……(想到了「现代启示录) 除此之外,为了贴近真实战斗的表现,大量的特写/近景,手持镜头/第一人称被使用,让战斗场面的真实感得到了大幅增强。同时,绚丽的晚霞和初生的太阳,那些自然风景的出现也像「自然光线」一样成功的烘托了战斗的氛围,也是对战争意义的有力追问。本片或许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并没有到强有力的地步,但是正是为了追问「意义」,借助主角们的眼睛,大量的「普通人」片段的出现和转变让主题更加深刻。 最后,作为一部关注「边缘」的作品,本作的视角投向了「加拿大营」与「荷籍德军」,近年来这些小众国家关于二战题材佳作频出,「我们的1944」也是一样,不过后者兼关注民族解放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