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有人不喜欢香菜,有人不喜欢上班,这个世界上,也有人不喜欢活物。
[窒息]真是叫人窒息。
六十年代匈牙利,司法腐败、警察无能、冤假错案、人心凋敝。
犹如无数块湿纸巾,堵住了社会的口鼻。
尤其是这个反常规的杀人狂。
夜黑风高,路边野地干草垛,其紧扼受害人脖颈,直至窒息。
随后,勃起,对着冷冰的尸体,释放欲望。
与一般奸杀犯不同,十年内,他先后杀害五位女性,全是先杀后奸。
典型的恋尸癖。
道德人伦中,恋尸癖从来是绝对禁止,且光是看到这三个字,就已经一地鸡皮。
但再怎么反人类,也不得不承认。
对于性方面一直领先于其他物种的人类,其仅是海量性癖好中的一种。
而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至少在匈牙利,有那么一个恋尸癖。
就像有人不喜欢香菜,有人不喜欢上班,这个世界上,也有人不喜欢活物。
奇怪是,恋尸癖并非人类专利,生物骨子里似乎都有恋尸基因。
早在1912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默里·莱维克便发现了企鹅的恋尸行为。
2015年,在巴西首都某公园里,更有人拍到雄性特古蜥对着雌性尸体消遣了两天。
而人类就更早了,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有位叫希罗多德的史学家,虽非恋尸癖,但喜欢研究。
在他笔下,记载了几千年前人类最早的恋尸癖——古埃及人为防止恋尸癖,会将漂亮女性的尸体放至一段时间后,再送到殡仪员手里。
这还不算完,他还发现本国历史上还有个恋尸癖皇帝,希罗多德戏称其为“冷炉子里烤面包”。
有趣的是,恋尸癖出现在道德体系尚未健全前,没有伦理束缚,但多数人还是表现出了本能的反感。
譬如赫梯文明,就曾立法规定不能和死者发生性关系。
而进入文明社会后,道德体系完备,其就像第二把枷锁,将恋尸癖关在了历史边缘。
明面上恋尸癖的记载少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却有隐喻。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为和罗密欧私奔,朱丽叶喝下神父的假死药,在墓穴等待罗密欧将其掘出。
悲剧的是,罗密欧消息不灵通,误认为朱丽叶真死了,吻过其尸体后,服毒殉情。
还有更直白的《格林童话》。
1812年,其首次出版,但并不是什么少儿读物。
且不谈《睡美人》里包含了极强的恋尸癖隐喻,最著名的《白雪公主》,初始版本和如今也是大相径庭。
原始的《白雪公主》里,王子是位正宗恋尸癖。
当他看见白雪公主尸体后,一见钟情,欲带回城堡玩赏,结果被仆人无意撞到尸体,苹果吐出,白雪公主复活。
恋尸癖极其边缘,却始终在不同文明中若隐若现。
而其由于变态极端,实例资料甚少,直到近代,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
把恋尸癖推上研究议程的,是其本身。
1847年,法国出了位千年一遇的恋尸癖——弗朗索瓦·伯特兰德。
直到被逮捕,这位法国中士已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盗窃猥亵尸体两年有余。
他也成了学者们研究恋尸癖的一手资料。
1850年,比利时心理学家约瑟·古斯兰在一次讲座上,发明了个新词“Necrophilia”来形容伯特兰德,从此恋尸癖有了专业术语,正式归入精神疾病。
但这也仅只是开了个头,中期因缺乏大量案例,恋尸癖研究进展乏力。
终于,1989年,有两位学者结合那些星星点点的例子,将其分成了“真恋尸癖”和“假恋尸癖”。
对于假恋尸癖,其感兴趣的并不是尸体,而是尸体是谁。
就像[安娜·福里茨的尸体]中的三个年轻人,当国民女星安娜·福里茨粉丝遭遇意外,遗体又恰好送到了他们面前时,气氛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而素有“最美阿根廷第一夫人”之称的伊娃·贝隆,生前备受尊崇。在电影[不眠的伊娃]中,其死后,尸体更是激发了部分阿根廷人的恋尸欲。
至于真恋尸癖们,但凡尸体,来者不拒。
比如经典恋尸电影[困惑的浪漫]中的小夫妻,两人都是真恋尸癖,凭借丈夫工作之便,两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尸体,继而拥抱性福。
毕竟还只是偷尸,[困惑的浪漫]只能算轻量级。
真恋尸癖的最高层级,是[窒息]中的连环杀人犯,为满足恋尸欲望,不惜杀人。
不论是何种恋尸癖,都是极致的性欲倒错,是病。
对于心理疾病而言,关键在对症下药。
问题是,在恋尸癖领域,专家们目前仍无法确定恋尸行为到底是欲望宣泄的健康途径,还是病情继续恶化的原因。
因而,恋尸癖如同心理学癌症,尚无有效解决之法。
庆幸是,专家们至少搞清楚了恋尸癖的成因。
其并非基因自带,而是环境使然。
1989年那两位学者,除了将恋尸癖分类,还发现,恋尸癖们多半从事过能直接接触尸体的职业。
正如[困惑的浪漫]里的丈夫,其职业是验尸官。
而[安娜·福里茨的尸体]里,其中一位年轻人更是常年在停尸房打杂。
工作是一方面,还有性格。
恋尸癖通常社会地位低下,自尊心扭曲严重,十分害怕被拒绝。
长久下来,压迫的自尊会嬗变成极端控制欲,表现出来则是一个绝对顺从的伴侣形象在心中成型。
而尸体自是最符合要求。
[冷月亮]里,阿德和西蒙就是这样两个悲惨的男人,不知哪天,他俩偷来一具女尸,填补了这种心理上的沟壑。
此外,孤独也是恋尸癖的诱因。
震惊全美的杰弗里·达莫,集杀人、吃人、恋尸于一身,而其父曾透露,在10岁到15岁阶段,达默孤僻异常。
2016年的[瑞士军刀男],汉克为排解孤独,更是幻想捡来的尸体复活,陪他长期作伴。
可窥见,恋尸癖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各种因素多管齐下。
但说到底,恋尸癖是边缘的心理疾病,恋尸者是边缘的可怜人。
当然,可怜的是那些没走极端的。
他们的爱虽变态畸形,但纯粹,在某种条件下,甚至成了柏拉图。
譬如[特别的吻给特别的你],姗卓是个恋尸癖,但她恋尸恋的并不重口,更像是少女怀春选错了对象。
至于[窒息]里那位穷凶极恶的杀人狂,为欲望杀人,可怜则成了可悲,可憎。
毕竟,恋尸癖或许是上帝的无心之举,而人的生老病死,自然法则里早已板上钉钉。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中文片名翻译得很好,窒息,符合影片中多数受害人的死因,更为重要的是重现了那个年代匈牙利人的精神状态----政治高压让人沉默,无法发声乃至透不过气。
司法草菅人命与冤案难纠自古有之,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少见,但导演明显将马特福 凶杀案与匈牙利当时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除了用大字幕表明凶杀案发生及进展的时间,影片还有2次通过对话和电视新闻交待历史背景。
一次是升职的检察官要挟警官德塔破坏调查:
我愿意 就可以取出你的1956年文件……如果我的消息来源正确 你做的 不止是污损国旗……你把武器放在他们手里
1956年很明显指的是匈牙利十月事件,发生于1956年10月23日—1956年11月4日,匈牙利民众对匈牙利政府表达不满导致苏联入侵的暴力事件。最初以学生运动开始, 后演变成了骚乱, 在苏联军队两次军事干预并配合匈牙利国家安全局进行镇压而结束。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 苏联方面也付出了722人死亡的惨重代价。(引自度娘) 事件发生十余年后,当年记录的资料还能被用来要挟,苏联及其代理人在匈牙利的统治之严酷可见一斑。
另一次是电视新闻:
作为10月16日 在布拉格签署的苏-捷条约的一部分,在履行了国际主义义务后,我军回到了家乡,在离家2个月后 我们的士兵……
这应该是匈牙利军队1968年参与以苏军为主的华沙条约盟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扑灭“布拉格之春”后回国的新闻。当年被入侵的匈牙利,这次助纣为虐,跟随苏联去镇压其他挑战苏联权威的独立国家了。经此一役苏联的威权达到了顶峰,华约组织国家再次出事要到二十多年以后了。而这次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鉴于匈牙利1956年的悲剧没有组织抵抗,仅80名捷克人被杀。
了解了这2处历史就明白导演的意图:通过这起冤假错案迟迟不能平反的真实故事控诉当时苏联影响下的匈牙利政治体制和司法之黑暗,对民众自由进步思想的禁锢。我觉得导演同时还暗指黑暗高压统治对人产生了异化作用,引发了此惨剧。异化包括暴力狂,恋尸癖,以及受冤男主与妹妹的孽情等等。
都快被憋死了,只要能发泄出来,管他是什么途径呢!
电影一部: 《窒息》
以下就是电影内容的总述,谨慎下翻。
男主被抓入狱,原因是杀人并且死后奸尸。念及是初犯,从开始的绞刑改成了无期徒刑。
然而入刑七年 ,又被相继发现又?女性被死后奸尸事件。
与男主当初的杀人手法如出一辙。真相渐渐开始浮出水面,检察官开始调查后发现男主原来是无辜者。
男主的妹妹也看出了事情的端倪,说服男主上诉,为自己洗清冤屈。
然而可怜的男主正处于法律刚刚开始制订的时期 , 法律所代表的公平 正义 不容得到任何质疑。同时当年审判甚至虐待逼迫男主认罪的相关人员也是人心惶惶,因为男主上诉成功也意味着他们职业生涯的结束。因此拒绝男主的上诉申请。
尽管在一位正直的检察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破获了此案 抓住了真正的凶手。
然而并没有任何人为此感到兴奋。所?参与的重要人员都被降级或者免级。男主因为法律要维持人民心中公平公正的形象,所以冤屈被雪藏,不能大白于天下。最惨的是检查官 ,骑自行车走在路上,被一辆黑色的办案车直接从车头撞击,由车尾跌落而下,最后一个镜头是检察官眼睛直视车开走方向,生死未卜……
整片重点描绘了真凶作案的过程,虽然尺度大开,但看完却是满满的心酸感,影片最后真凶绞刑前的话很令人深思,他说:“你们来的太迟了。”
是啊 太迟了 全篇死了五个女性,搭进去了一个无辜者七年的牢狱之灾。才获得真相的公之于众。
我还是想替男主打打抱不平,因为男主在狱被逼供,受了各种逼供,甚至男主都有过崩溃割腕被抢救的经过。可真凶被抓就直接绞刑的过程,就显得审判的太轻微了。
‘窒息’这个电影名真的很点题,男主经历的过程窒息 法律的宣判窒息,检察官付出的代价窒息。观众看后感窒息……
总之,是一部适合你心情落寞,觉得自己是最不幸者的时候看看这部剧。相比起来,自己的挫折是不是就显得轻微多了?推荐一看。
很多去过匈牙利的游客,在离开布达佩斯之时总觉得这里的人普遍不太热情,以至于对这座城市留下了无以名状的印象:自由之中带着一丝压抑,欢乐之中透着一缕忧伤。
为了帮助观众了解人物所处的年代,导演两度借助片中黑白电视的影像交代了故事的历史背景,一次是1956年血腥的“匈牙利事件”,一次是1968年苏联伙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六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正是通过这两起事件,苏联在东欧以高压形式确立了与本国高度一致的政治体制,官僚主义作风充斥匈牙利全国。这直接导致片头那起冤假错案的发生,男主因为检察官与警察办案的调查取证不力蒙受七年牢狱之灾,即使不堪忍受屈辱而割腕也未能唤起世人关注。此时的检察官与警察们,正在为如何“证明法律和秩序的力量”而企图将这起案件的影响力降至最低。
直到年轻检察官的出现,这起案件的侦破才有了进展。尽管是现任官员的学生,他仍然坚守正义,秉公办案,最终将男主平反。他代表的是众多还未经受苏联高压模式的摧残、良心未泯、忧国忧民的匈牙利年青一代。可正是这样一位有为的检察官,却在结案之后被人当街撞伤。从自行车上飞倒在地的那一刻,他,以及无数匈牙利年轻人对这个政权,乃至对共产主义制度的信仰崩塌了。谁又能知道,在大兵压境的苏联以及无数匈牙利秘密警察的监视下,还会有多少人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而心理扭曲,还会有多少冤假错案因为这个庞大而低效的官僚系统而产生?
我认为本片最压抑的地方不在这起案件本身,而在结尾那一幕。从检察官倒地后透着惊恐与绝望的眼神,或许可以推断出撞到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一手将他提拔起来的恩师。联想到同时期发生在国内的种种亲朋好友之间的举报与迫害,我相信这是最接近现实的一种猜测。
关于“匈牙利事件”的来龙去脉,可参考我之前这篇帖子的25、26楼,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