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无人知晓单元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曼波女郎》,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误会天后们寻找自我的评价了!
落霞孤鹜秋水天:
浪漫的小资。
节南山:
过于老套,人物脸谱化,出场方式简直灾难,即使是政治隐喻也救不回来。
蝠蝠:
在舞蹈中开幕亦在舞蹈中落幕,轻松愉快,怡然自乐,老爸肯定喜欢这种片。
我们敏熙:
非常摩登范儿的华语歌舞片,和《青空娘》同为寻母,但处理的风格截然不同。
拉拉那个啦啦:
靡靡之音,不喜欢。而且每次看到他们跳舞,欢声笑语,就有点想把地板砸坏,怪我?别看,浪费时间。
Msanctuary:
蛮轻松的音乐喜剧,但是内里带着黑暗。在家庭学校生活中被捧上天的女孩,发现自己是被领养的。剧情非常单薄,女主跳舞蛮有范儿的。
飞檐:
一定会让人想到一些隐喻,但真的太妙了。单一的空间设置使人物更鲜明。葛兰热情奔放活泼好动,尤善歌舞,在他人眼里不谙世事。而结局轻松的处理看似局促,也把这种不论归属的意味拉长。
非无想非有想:
说是隐喻了香港有个穷妈妈(中国),只好把孩子送人,养母(英国)待着也极好,可孩子还是想找亲妈,无奈亲妈不愿打扰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最终没有相认。但我也看不太出来。主要还是歌舞,恰恰表演秀。
布谷卟咕:
从蔡明亮电影知道葛兰但一直没听过看过她的作品。确实很有魅力。那个时候还可以有信仰。暗喻这点只有寻根是好理解的,其他我倒没有接收到到特别批判性的信息。这个故事的基调和政治的严肃性不太吻合,所以政治解读会有点牵强,只能被当成一般的剧情片来看吧… 整个电影的风格倒也像是大白话说了一句珍惜身边人。
子夜无人:
外表摩登的少女,却藏着一张压在匣子里的领养身契。这是曼波女郎的身世,也是这座城市的身世。她是这个寄居的家庭里唯一爱唱爱跳的人,带着曾经某张版图上被暗度陈仓的记忆,改一笔换句说辞,她的生日就可以重新过,她的身份可以继续被认可,她的歌舞就可以照样响起。她最早想象到的母亲是一道怨女的幻影,穿着旧社会的破败飘在摩登的天空;而此刻在热闹的宴厅外,她的母亲偷偷张望徘徊,只敢留一道依然幽怨的背影。
##DAY7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对[曼波女郎]的第一印象或许会是单调的,或许会和当下一些顽固的思想和观感习惯相冲,这需要我们尽量回到那个特定的环境中去看——她在她的家中和一帮同学们唱歌跳舞,他们乐声响动,不知疲倦似的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招来了邻居的投诉——情节涉及代际问题、公共伦理、教育以及对于电影标题的回应,如此简单直接,但并未滑向闹剧。音乐和舞蹈不是分离式的后置背景,而与角色互为一体, 不多余也不强加 ,凸显着一种独特而明朗乐观的存在,像她在歌里明确唱到的:这是豪放,不是轻狂,这是健康,不是荒唐。电影如同是她的视像的投影(葛兰在片中还饰演了角色想象中的亲生母亲,其形象和她实际的亲生母亲都是无奈但正面的)。正因如此,当她对自己的身世、对自我存在陷入终极怀疑时,电影也并没有转移和分散视点,而是全权交由她自行寻找,透过识别歌声和舞蹈——透过一种回归本心本然的认知中去选择——无论选择结果为何,她都越过了所有庸俗的道德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