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 他們在島嶼寫作:如歌的行板(2014)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 他們在島嶼寫作:如歌的行板(2014)

导演: 陈怀恩

编剧: 徐浩轩

主演: 痖弦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2014-10-18(中国台湾)

片长: 143分钟 IMDb: tt4801654 豆瓣评分:9.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季就看了余光中、周梦蝶、林海音的三集,冲着余光中去的,结果最喜欢的是周梦蝶那集。余下就暂时没有多大兴趣了。至于第二季,早就下好了资源,昨晚才看了白先勇那集,但也只是在朋友圈写了写,触动终不如前。直到今天看了痖弦《如歌的行板》这集,感慨颇多,动容处竟至落泪。

    此片全长2小时23分钟,节奏缓而不慢,总是一个老友接一个老友,一个主题接另一个主题。《创世纪》诗刊诸友、当兵小事几件、与洛夫飙诗、爱荷华求学、写信、忆夫人、《联合副刊》往事、后辈学生如席慕容蒋勋等、回河南南阳老家、温哥华家庭与友人……

    导演用了很多慢镜头,尤其人物走动的慢镜头,但整体感觉还是相当充实。因为片中人不说话的时候,就有声音在念诗。痖弦的声音,毫不客气的说,是我听过的诗人作家里面最好听的,为了缜密,暂且加个“之一”。

    片子前半截似乎没什么亮点,后半截却诸多打动我之处。

    读夫人书信那段,平平静静,不急不慢,但是冷不防的却喂了我一嘴狗粮。我谈过恋爱,但却没谈过那样深情的恋爱,想来以后也不大有机会遇到像痖弦夫人之于痖弦那么好的恋人了。好像这样的爱情,一百个人里面能有一个人遇到,就能温暖到余下的九十九个人了。看到老先生坐在夫人墓碑前的那一幕,感动竟至落泪。后来一查,张桥桥还有《花非花》这么一篇文章。要是放在《见字如面》或者《朗读者》上面,肯定立马圈粉无数。

    张桥桥《花非花》
    张桥桥《花非花》


    为老友高信疆设计的“酒棋”,很有意思!二人一是《联合副刊》的主编,一是《中国时报副刊》的主编,一个副刊王,一个副刊高,二人一时瑜亮,并世称雄。可惜昔人已逝,棋,只能自己下;酒,也只有自己喝了。

    1949前后,对于那一群赴台的大陆人,故乡就是一辈子永远的痛。活得不够久的,落叶不得归根。活得够久的,一别几十年,回到故乡就只剩儿时的那棵树,和父母的那堆墓。战争的创伤,远不止于战乱那几年。

    而至于儿女,早已不知道父辈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故乡了。席慕容谈到痖弦《红玉米》那首诗,还未说话,就已哽咽,镇定了几秒后才说,“我的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我也不懂我父亲的乡愁,诗里写的就是我啊!


    《如歌的行板》这首诗在片中多次出现有首尾两处的重复片段,一遍又一遍听下来看下来,似乎理解又更深了些。是啊,Life goes on,and it sings on.
  2. ——致痖弦

    黑幕闭

    我开始流泪

    为悲剧时代

    为文学的尊严

    为老友围坐六十年

    为幽默与唱戏

    为标准国语念传奇

    为观音、为罂粟

    为明德新村的电台

    为联合副刊

    为最体面最庄严的序

    为旧书箱、蓝色的信纸

    为慕容

    为叶先生

    为张默,为洛夫

    为创世纪

    为活着、咳嗽、辩论

    为今天的云

    为南方女儿不懂的红玉米

    为树是地上的诗

    为深渊、为飘零

    为如歌的行板

    为猫坠入箱子

    为理发与吹风机

    为崩溃之声

    为军服坠落、轮船失踪

    为失败的人生

    为零星战斗的缝纫机

    为两岸无来信

    为一生多悲无喜

    为龙卷风到顶后一支离去

    为神支走他的最后一日

    为桥桥

    为你

    写诗 写不出

    流泪 流到灯光闪烁后的

    结尾后的 结尾

    后的 结尾

    苏玉竹于2017年11月长沙

  3. 这是台湾人拍的记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第二辑中的一部。以诗人痖弦回台访友为切入点,通过现实与回忆拼凑成诗人的一生。

    我对诗人的作品没有多少感触,纪录片留给我文学的印象并不深,倒是诗人历尽沧桑后追忆人生时的坦荡与真诚让人动容。我不知道自己老时是怎样的心境,但能够如此从容与升华,这是让人羡慕的。

    诗人的一生可谓苦难,少小离家,孤身漂伶,凭着文艺的天份和热爱读书的刻苦,终于立足于社会,成名于文坛。他不是天资聪慧的杨牧,也不比家学渊源的林文月,不象周梦蝶那般出世,也没有林海音的声望。他首先要解决的是活着,然后是幸福地活着,在没有太多的物质条件的帮助下,文学源于他的热爱与勤奋。所幸他坚持下来的,在极度的贫瘠中走了出来。最终他成了大报社的主编,名利双收。

    痖弦是吃过苦的,但苦难并没有让他计较太多得失,没有让他人格畸形。相反,他凭着他的毅力、乐观,感受着生活,超越着生活。他对林怀民讲梅兰芳的故事,说“不怕,生活是有太多的不容易”。言毕抱着林几乎要哭起来。我深深感觉到那种在苦难挣扎过、恐惧过,挺过来的人的心态。他不是没有害怕过、绝望过。只是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鼓足着勇气走过来。这是一个真正活过的人。

    希望能如他那般,生活即使是苦难着,也充满着希望;暮年回首,不纠结于过往,心淡如水。

  4. 我之前不读诗,有也是应付高考背来背去的那几篇名句。

    我自然也不知道 ,不知道如歌的行板。

    但我知道这部纪录片,很早前知道的,但是一直没有看。静不下心总想那天想文艺了再看。

    当我安安静静地看完这部片子,我都不敢说自己文艺。在诗人面前凡人总是惭愧的。

    影片中介绍人物用的头衔大多都是“诗人”,我想真好啊,现在还哪有人敢这样称呼自己,诗人是太过沉重的称呼,现在都流行什么作家、摄影师、插画师等斜杠标签。当那个“诗人”跳入我眼帘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现在看的是诗人的生活。 出镜的朋友大多也是诗人,看到那么多诗人齐聚一堂,真好啊,现在不多见了。

    他慢悠悠地去理发店剪发,与理发师闲话当年,叫白色小狗兔兔,在草坪上晒太阳,在乡村小道上旁若无人地读报或者就这样看行人来来往往。有一个房间的书籍和信件,有时候打开看看,更多的时候不敢打开看看。与朋友一起读诗,你读我的,我读你的。

    更多的诗意是在日常对话中不经意流泻:

    “现在只有这棵树知道我年轻的模样。”

    “我已经决定了跟她,因为我们已经海誓和山盟了。”

    “走路的时候有思想吗?”

    他与他朋友见面,他与学生讨论,他回乡怀念母亲,他悄悄思念夫人,他与女儿共餐,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人一辈子浓缩在140分钟,悲苦甜蜜不过一笑了之。八十岁了,仍然健步如飞,精神面貌良好,还能读诗。 的声音真好听啊,那些读诗的旁白我以为是另找人配的,看到后来才知道就是他自己的原声,想起了高中时被老师要求着大声朗诵,那些干巴巴的声音,实在是配不起这些诗啊!

    影片纪录了一个诗人真正的文艺生活。我们现在的文艺生活是什么?网红店打卡?在画展自拍?看本书都要发朋友圈?在社交平台上发不咸不淡的文字?我问所有人,也反省我自己。

    本来我是装文艺地来看这部片,现在却被教育真正的文艺不在于装。

    有趣的年轻人老了仍然有趣,诗意的年轻人老了仍然诗意。那个年代的人们命运是跌宕起伏,可同样的也带来了无可替代的生命滋养。就像看无脑玛丽苏小说时,会羡慕女主角一波三折的坎坷真爱,现在的我也羡慕那些老人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真怕我以后老了,没有任何值得纪念的回忆,连墓志铭也写不出什么来。

    读书真好啊,任何时候都是好的。他们不会是最后一代敬重文字的人。他们抄过的诗其实小时候我们也抄过,我们也有读书笔记。只是后来长大着有手机有电脑,就搁置了。可是从现在开始,我想读诗了。

    我想与诗形成联系,从青年到老年,就这样诗意地活下去。

    或许有一天,可以的话,我也想别人能用诗人这个头衔介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