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八年级 Eighth Grade(2018)

简介:

    故事讲述13岁的凯拉(艾尔西·费舍尔 饰)在初中的最后一周,所经历的青春故事...

演员:



影评:

  1. Snapchat公司的PR和影视方有合作,所以我们才得以在公映之前在圣莫妮卡的Arclight提前看了这部电影。一句话,拍得真是好。有人说像少年版的《伯德小姐》,我觉得还要好,更真实,更怯懦,更温馨。

    影片内容很简单,围绕着一个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三)的小女孩初中的最后一段生活。小女孩Kayla内向、不出众,在看脸和看“social”的美国校园里处于垫底的阶层。然而她的少女心不比任何人少。她希望走出自己的内向性格,去和更多人交朋友,对班上的帅哥有一颗花痴之心,然而现实和幻想总是有距离:班花有自己的圈子,基本全程看手机翻白眼甚至都不在意她的存在;帅哥只想让她给他口`交;好不容易交到高年级的新朋友,等着她的却是更大的坎儿……

    影片全程的线索是小姑娘Kayla在youtube上自己录制上传的视频。每个视频看的人数都是个位数,每个视频的主题都是她做不好却在教别人怎么做的事情。“如何交朋友”、“如何找到自我”……这个拍youtube视频出身的导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可是笑着笑着,我觉得这太真实了:她在告诉自己怎么做,也在告诉我怎么做。那个藏在我心里的、小小的初三的我慢慢跳了出来,那些当年困扰我的课题——怎么与人交往,怎么忍受班花的白眼,怎么与班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女生周旋,怎么变得更外向……这些都是我历历在目的事情。

    而几十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好转。你长大了,学会了掩盖,学会了专注在另一些事情上,比如工作,比如柴米油盐;可是那些当年困扰你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揣度他人的心理,怎样才能厚着脸皮与陌生人谈笑风生,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得寸进尺什么时候示弱求饶……这些我原来不会的,现在还是不会。我们用冷漠掩藏了羞涩,如果你在宴会上看见我有一张高冷的脸,那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话题;我们用平庸掩盖了不熟练,我们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我们无数次告诉自己,人生就这样吧,那个在心里的八年级女孩感叹到。

    所以,我还是佩服Kayla的,她愿意去尝试——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尝试——但她还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感情饱满的信放在时间胶囊里,对未来充满着信心。这信心不是“我一定会更好”,而是“不好也没关系”,而这个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末尾与她父亲的超级感人的一段对话。Kayla问爸爸:我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不是很难过?爸爸笨拙而温柔地说:怎么会难过呢?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比幸福还要幸福!你是那么容易让人爱上,从小到大……我以为我要教你善良、教你分享、教你这样那样,可是我发现你不用教,自己就学会了这些东西。这个单亲的爸爸,含辛茹苦地把女儿一点点带大,每一天的成长对他来说都是奇迹。

    是的,我们懦弱、内向、不好看,可是我们都是奇迹。

  2.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Booka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八年级》将镜头聚焦在一位校园食物链底层的女生,她一直有心理焦虑和不自信问题。

    在解决生活烦恼的过程中,她最终学会了成长,勇敢地迎接高中生活。

    烂番茄新鲜度98%。

    IMDb8.1。

    电影一经上映,便得到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凯拉,一个满脸青春痘,身材有点肥的女生。

    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她,一直与父亲生活。

    她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这让她的校园生活变得糟透了。

    在同学眼中,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怪人。

    她总是高票获得校园最衰的奖项——“最安静”奖。

    在学校里,傻逼搞怪、丑陋百态的人实在太多了。这让她觉得学校生活太傻、太无聊。

    由于样貌不好看,身材不够好,凯拉一直生活在校园生物链的最底层。

    她就如空气一般,丝毫没有存在感。

    她被同学轻视和排斥,连一个闺蜜都没有。

    更别说男朋友了,脱单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为了克服自己焦虑,她在房间贴满励志的便利贴,时刻鼓励自己。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她还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变得更自信,交朋友,找个闺蜜,谈个恋爱。

    她经常在YouTube发布一些关于自信、成长等励志鸡汤视频,渴望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虽然她一直鼓励别人,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做到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特别崇拜和羡慕长得漂亮的女孩。

    她每天都跟着网络美妆博主学习化妆,打扮自己,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为了和最受欢迎的校园婊做朋友,让自己变得很酷,她逼着自己去参加同学派对。

    虽然长相一般、身材普通、人不酷、还有社交恐惧症,但挡不住凯拉对初恋的向往。

    她一直暗恋着学校里最帅的男生艾登。

    没错,他就是《寄宿学校》的小男主。

    每次偷瞄到他,花痴的凯拉都会两眼发直、口水直流、浮想联翩。

    想要*1

    想要*2

    想要*3

    想要*4

    当得知艾登是单身后,她甚至还打算用裸照来勾引他。

    艾登问她会不会BJ时,她还夸下海口,说自己非常在行、灵活了得。

    为了跟校草谈一场恋爱,满足校草的需求,凯拉偷偷去学BJ这门手艺。

    但是,凯拉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她依旧是那个“最安静”的女孩,一个没有任何朋友、校草看不上她的普通女孩。

    中学的无趣和失败,让凯拉向往起高中生活。

    在一次校园活动中,她认识了一位高中女生,奥利维亚

    在凯拉的眼中,成熟的奥利维亚非常酷,她一直渴望和这么酷女孩做朋友。

    她一脸崇拜,兴奋地跟奥利维亚一起混。

    然而,在一次聚会之后,凯拉经历了一场性骚扰。

    这让她对高中生活产生了疑问,自己也陷入了失落的低谷。

    当然啦,这部电影不会传递消极负能量,即便生活再失败,也会触底反弹。

    凯拉在爸爸的帮助下,重新开始振作起来,勇敢地迎接自己的高中生活。

    《八年级》延续了美国青春片一个基本的套路:

    校园食物链底层的学生+霸凌or校园婊+暗恋一位遥不可及的对象+处子之身or性启蒙。

    套路归套路,这部电影依旧凭借细腻真实的感情和表演,让观众为它鼓掌,为它叫好。

    第一好,小演员演技棒。

    凯拉的扮演者是美国童星艾尔西·费舍尔,她的表演真实而自然,拿捏到位。

    导演采访时透露,当初在选角的过程中,参加试镜的女孩都是试图去表演一位不自信的姑娘,而艾尔西·费舍尔本身就是一个胆小羞涩不自信的女孩,她是试图强迫自己自信。这正是电影中凯拉的角色定位。

    饭桌上跟爸爸斗嘴,厌烦他的唠叨。

    参加派对,她调整呼吸,放松心态,自我暗示,克服自己的恐惧。

    当交到朋友时候,她会兴奋到发狂。

    当拿着香蕉学习BJ时被抓包,她变得十分害臊、惊慌失措。

    当被父亲跟踪,她会立马跟小伙伴辩解,不给自己丢面子。

    观看大尺度性教育科普时,她会对BJ表现出恶心的状态。

    第二好,折射当前美国青少年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八年级》探讨了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焦虑现状。

    电影中,凯拉一直遭受着焦虑问题。

    她容易紧张、不自信、退缩、封闭自己,再加上身边同学的冷漠,最终变得孤独、不合群。

    这不是个别现象,22%的美国青少年正在抑郁和焦虑中挣扎。

    无安全感、恐惧、绝望、孤独,焦虑正在青少年中蔓延,这是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它刻画了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沉迷。

    凯拉一直沉迷于社交媒体,吃饭也离不开手机,甚至跟爸爸大吵大闹。

    她每天不间断地刷Tumblr、Snapchat、Ins、Twitter。

    在网络世界里,追喜欢的明星,看最时尚的八卦,分享自己的照片,甚至还有少儿不宜的内容。

    这反映了美国Z世代对社交媒体的态度。

    在青少年的心中,社交媒体已经是生命里的一部分,他们对社交媒体几乎是宗教性的崇拜。

    第三好,让观众对角色感同身受。

    《八年级》的创作灵感来自导演自己的焦虑困扰。

    这部作品不仅是反映青少年的焦虑,更是写给导演自己和那些感觉自己不合群、不自信的人。

    我们也经历着焦虑、不自信,更经历着世间的偏见和冷漠。

    所以,凯拉不仅仅是剧中的人物,而且还是生活中的我们。

    生活继续,让自己变得勇敢、成熟。

    做回自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评价,不要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轻易改变自己。

    勇敢地将自己融入外面的世界,面对自己的恐惧,让别人认识真正的你。

    逐渐地,你就会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你,你就会是那个最酷的人。

    (关注影探公众号ttyingtan,后台回复八年级,一起来看片儿)

  3. 说起来,我看过的片子实在不多,现下也在努力补片的奋斗当中。但到今天为止,让我想要发言说点儿什么的,这是第一部,也算是个处女作吧。

    影片的剧情我在此就不多说了,还请大家自行观影。

    下面我们着重关注一下这部影片的女主人公Kayla所属的特殊群体——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单亲家庭子女。这类群体在人群当中常常被忽略,因为他们很安静,有时候甚至安静到让人忽略他们的存在。总之,这是一个在公开场合永远披着隐形斗篷的神秘而又特殊的群体。这类群体的主要特征通常表现为,不会融入群体、害怕参加集体活动、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人越多越沉默等等。人们常常会误解他们高冷、孤僻、内向、不合群。但实际上他们比谁对融入群体这件事都抱有更加强烈和热切的愿望。只是,他们做不到!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用自己所拥有的最多的某种品质,在给自己和群体之间筑成了一道比长城还要牢不可破的城墙,并且充分发挥了运动健将的精神,把城门钥匙抛到了一个自己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那么这种品质是什么呢?城门的钥匙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自卑和勇气。

    十年前,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水晶心锁》(很不幸,原稿丢了)。十年后,我看到了一部电影,叫做《八年级》。

    这类群体的成长也是异常艰辛的。他们没有能够彼此理解的朋友(小小年纪如此“高冷”,不被排斥就不错了),也不知道如何跟家长表达这种苦闷。想要做出改变,就只能靠自己。

    于是,无数个影片的主人公Kayla粉墨登场。他们充分发挥着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奋勇向前,第一次主动与人打招呼、第一次主动与人攀谈。虽然这很值得鼓励,但尴尬却永远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他们。此时的尴尬局面主要有以下两种可能:

    1.对方是你的同学、同事。在他们的印象里对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高冷、孤僻、内向、不合群。由于你的突然主动,他们被惊呆了。此时他们的内心活动应该是,突然跟主动跟我说话,出什么事了?其实这也不能怨别人,一个人安静到几乎不存在的人突然一反常态,确实会有些悬疑色彩的存在。

    2.对方跟你不熟。你会发现在完美的完成了招呼的环节后,自己俨然像舞台上一个忘了台词的演员一样不知所措。紧接着你会发现一件更尴尬的事情,这是一次没有剧本的对白。接下来的发展就不多说了,要么是直接陷入尴尬的沉默,要么是更尴尬的找两句话尴尬的说出来,然后又陷入你最害怕的沉默。

    为什么这些奋勇向前、勇于突破的人们鲜少有成功突围的呢?这就要用到表演上的一个词来形容了——自我监察。由于上述他们拥有过多的某种品质,他们的监察系统将更加灵敏。这个异常灵敏的系统会不断的挖掘他们作为运动健将的潜能,让他们把好不容易找来的钥匙——勇气——再次抛向更远的地方。

    所以,他们要么永远穿着隐形斗篷沉默下去,要么就只能以一颗强大的心和坚定的信念学习汉高祖刘邦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精神。但就上述他们拥有最多的那类品质而言,这实在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Kayla即将面临她崭新的高中生活,还为此做了新的愿望盒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她获得了成长,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她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也许此时会有不服气的同志站出来问我凭什么这么说?

    答案是:我,曾是他们中的一员!

  4. 上周末Hilcrest Cinema有演员Q&A。Hillcrest是我在San Diego最喜欢的影院,虽然身边坐的都是陌生人,但是他们都懂你,都爱你所爱。

    看完Eighth Grade回来,本来我想写篇文章说我有多喜欢Bo,一翻电脑我去年就写过一篇讲我有多爱他的Stand-up了,结果现在看完他的导演首作,我觉得我又重新爱上他了一次。回来和童讨论我们最喜欢的Comedian,我和她说看了这么多standup我最喜欢的还是Bo,感觉很不好意思,最喜欢的竟然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straight white dude (touché)。

    Eighth Grade讲一个13岁八年级的小姑娘Kayla,在初中最后一周的故事。演员Elise Fisher拍电影的时候刚刚八年级毕业。Bo说当初选角的时候,其他试镜的都是自信满满的姑娘试图去演13岁尴尬小女生的模样,而Elise却是一个胆怯害羞的姑娘硬要表现的很自信。那些你能想到的初中生琐碎小事,你经历过的你听说过的,都在电影里。觉得家长管东管西,觉得自己很有想法但没人了解自己,想要有个男友,憧憬高中生活,觉得那个很受欢迎的女生其实一点也不好,甚至包括被骚扰了之后还觉得是自己做错了。

    片里有一段,是做了好久心里准备的Kayla,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泳池派对,还显得很不合群(don’t we all),但后来却自告奋勇的唱K。Bo把这段比成他自己从小就开始表演standup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很想表现,但真正站上台却恐慌焦虑不知道怎么表现了。

    Bo说他拍这部电影,心里想的受众群不是真的八年级小女生,他是拍给自己看的,也是给所有能从Kayla生活中看到自己的人看的。看到Kayla唱K,我想到自己做好大的心理准备去参加reception/networking,你知道你应该去做这些事情,知道应该去争取达到对自己的期望,但却要鼓起很大勇气去做。是一个不自信的人,假装自信的不得了,来掩盖自己的不自信。

    看完电影回来,我一直在想,看Bo的作品,那些一直困扰我却又说不出的想法,竟然能被这么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统统精准的描写出来。回来翻了翻评论,感觉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直的弯的,都这么觉得。大概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里都是真情实意,而不是他们觉得观众想看的。

    讽刺的是Eighth Grade讲的是个13岁女孩的故事,但电影的分级却不是PG-13,而是R级,17岁以下的观众需要成年观众陪同才能看。里面有提到性,oral sex,还有一段戏,我觉得全片最棒的一段戏,有很强的sexual undertone。看过电影的人会觉得,我们13岁的时候虽然没有smartphone,instagram, snapchat,但电影里并没有讲什么13岁的人不知道的事情。Bo说他虽然很失望,但也没有觉得很惊讶。虽然他写这个故事是写给自己的,但他觉得受众群是所有觉得自己不合群活的很困扰却还是要硬着头皮上的人。

    距离Bo上一个standup演出已经有两年多了,他说他后来站在舞台上会恐慌,不能好好演出了。所以现在导演电影,也算是另一种表演。我虽然很想看他站在舞台上,但是我会耐心等的(我的模板是那些等了Dave Chappelle那么多年还把他等回来了的人)。

    Also bonus points why I love him so much.

    我们都爱(普利策获奖者当代诗人)Kendrick Lamar

    我们都爱(奥斯卡最佳影片算什么)Moon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