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恋上哲学家 Lou Andreas-Salomé(2016)

简介:

    俄裔哲学家、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寡居在纳粹德国,一位年轻学者的到访令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圣彼得堡的求学生涯、青年时期的成就与爱情一一浮现在眼前。本片是哲学家莎乐美的传记电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将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富传奇色彩的三个时段呈现出来,连接这些片段的线索则是明信片,角色被放置于静态的景物和人物之间,宛若行在画中。

演员:



影评:

  1. 如果不是因为在准备这个选题,可能也没有机会认识莎乐美。

    越深入了解她,越觉得历史留给她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

    如果她生活在现在的话,一定会经常出现在微博热点。到底拥有怎样的魅力,能够成为那么多天才的缪斯?

    这些都得从莎乐美所处的时代背景、出生环境、家庭教育说起。

    莎乐美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贵族家庭,她的爸爸是一个特别受赏识的将军。莎乐美出生的时候,沙皇都还派人送来亲笔的贺信。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莎乐美的家庭肯定属于上层,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必然让莎乐美从小就拥有更高的视野。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书中写到,就在莎乐美出生的第六天,俄罗斯发生了载入历史史册的重大事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业制的法令。这是近代俄国开始的标志。

    但是动荡,同时就意味着急剧的变化,意味着新生新思潮。当时的莎乐美作为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不自觉地受它的鼓舞,和其他同学们一起骚动,参加政治运动。

    莎乐美上学期间,经历了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暗杀事件,当时很多俄罗斯学生为了庆祝这件事情,上街游行。这件事情带给莎乐美很多影响:在书中莎乐美自己回忆说:

    “我开始以为这些女孩只是把学习当做出国的政治借口,然后找个外国人嫁了。但是我完全想错,这些年轻的女孩的斗争,是为了建立新型的社会体制,是为了迎来一个更好的社会。”

    这种成长经历带给莎乐美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一是女性能够产生的力量,女性也可以走出去,去改造社会。

    第二就是,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我们曾努力去顺从周围的生活,顺从那些判断和规范。但是这些判断和规范是可以打破的。在年轻人身上,我们往往把这种情绪叫做“叛逆”。

    莎乐美的家庭成长氛围也同样自由,莎乐美和父母的关系,都是比较自由的表达,没有受到过很严重的压抑。这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莎乐美可以保持自我,人云亦云,与她后来养成独立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莎乐美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件小事儿体现的特别充分。

    “我们在家里只讲德语,我上了几节必修的俄语课之后,抱怨自己还是难以把俄语学好。爸爸突然决定允许我只用旁听俄语课,爸爸对母亲说: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写不出俄文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在这种自由的成长环境下,莎乐美和爸爸以及她的三个哥哥,一直都能维持着温馨而彼此信任的关系。

    父亲和三个哥哥带给莎乐美的影响很大,使她的性格中有很多男性的特征,这也是莎乐美能够和杰出男性进行思想交流的原因。

    01 莎乐美和基洛特

    每个人的青春期阶段,都是身体走向成熟的转变期。这个期间,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最初始的力量,在经过了一定阶段的混乱以后,会达成新的妥协。

    这个阶段,出现在莎乐美的十几岁到二十岁的时候。当时,她正处在一个混乱的宗教信仰时期。

    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信教的。莎乐美一家自然不例外。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牧师,大家跟着这位牧师学习教义,接受上帝教导。

    小时候的莎乐美,没有什么辨别力,就像其他的小孩子一样,对父母相信的东西从不加以怀疑就全盘接受了。对于上帝可能会像魔力一样出现在人世间,在莎乐美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受父母信仰的耳濡目染,莎乐美很自然地吸收了那些宗教信仰。

    但是在莎乐美十七岁的时候,她渐渐开始跟原先的信仰做起了斗争。

    我就好像是第二次被投入这个世界似的,跟现实发生了无法和解的冲突。

    每当牧师讲道“上帝无处不在”的时候,莎乐美都非常痛苦,在心里大声疾呼:上帝到底在哪里?如何确认信仰?

    内心那种煎熬的不可调和的冲动,让莎乐美决定退出自己家里的教会。退教这件事情,让出身俄罗斯贵族家庭的莎乐美来说,是非常有争议的。在上层社会的舆论看来,这件事就是有辱门风,对信教的父母也是大不敬。莎乐美站在了人生的风口浪尖。

    就是在这种混乱不堪的状态下,莎乐美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男性——基洛特出现在她的生命中。

    莎乐美有一天正在大街上散步,无意走到了一座教堂的门前。这时候,一个声音从远处的布道坛上传了出来。莎乐美不由自主地推开了教堂的门,缓缓的走向圣坛,在前面的一个位置做了下来。

    她看清了这位牧师的模样——风度翩翩,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在他抑扬顿挫的声音中,伴随着他的手势,莎乐美好像找到了回归上帝的道路。

    莎乐美回忆说

    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人!我的孤独终于有了尽头!我相信这个人可以把我从孤独中拯救出来。

    基洛特是当时荷兰驻彼得堡的一位传教士,他思想前卫、博览群书、阅历广泛。他认为基督教信仰既超越科学,又不与科学相悖。这让基洛特在上流社会中收到敬重,甚至聆听他的布道都成为了一件社交盛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基洛特就像父亲一般,对莎乐美无微不至的关怀着。除了宗教神学以外,基洛特还给莎乐美讲哲学,康德、卢梭、伏尔泰、叔本华、斯宾诺莎等等,这些人的哲学著作,让莎乐美意识到,原来,人是可以在哲学中找到人生的意义的。

    莎乐美发现自己爱上了基洛特,就像当初爱自己的父亲一样。基洛特取代了莎乐美心中消失的上帝,是莎乐美童年时代上帝形象的一个复制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几乎是不真实的,好像头顶上自带光环。

    但是这种对基洛特的崇拜很快被打破。基洛特尽然决定放弃自己的家庭,向莎乐美求婚。

    那个瞬间,莎乐美觉得自己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基洛特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这个爱人突然之间像上帝似的消失。

    她在书中回忆到这一段写到:

    当我确切发现,我不能把我的爱付诸任何一个现实中的男人时,我开始明白了上帝在我心中的的地位。也许从一开始,我的爱在目标上就不是指向庸常,而是指向某种几乎具有宗教意义的象征性的意象。

    莎乐美拒绝了基洛特的求婚。对基洛特的爱慕也突然结束。莎乐美像是得到了一个解脱,但是这次和小时候上帝消失时所感受到的痛苦不一样,基洛特是完全真实的,他带给莎乐美的影响,帮助她找到了内在的自由。

    02 莎乐美和保尔、尼采

    1880年,19岁的莎乐美来到瑞士的苏黎世大学求学,主修宗教、哲学、语言学及艺术史。

    在19世纪的欧洲,大部分的大学还不会接受女学生,莎乐美上的这所瑞士大学,其实是唯一一个接受女子入学的学院。莎乐美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学习非常努力,以至于身体出现问题,患上了肺结核,不得不中止学业,和她的母亲一起去罗马修养。

    在大学教授的介绍,她在罗马认识了一位优秀的女性玛尔维达夫人。

    玛尔维达夫人在罗马当地是很有号召力的,她家里的会客厅,几乎可以说就是当时欧洲知识界的交流中心。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和诗人都会聚集在玛尔维达夫人的家里,高调地谈论着自己的见解。

    在玛尔维达夫人的沙龙里,莎乐美就发现,无论在思想素质还是在思维能力上,男性都明显高出女性。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多数女性还没有走出家庭,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又不愿意去做那些对自身生活没有意义的思考。

    也正是因为这样,莎乐美更愿意和男性交往,和他们沟通交流。就是在这个玛尔维达夫人的会客厅,莎乐美有机会先后认识了保尔和大哲学家尼采,这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莎乐美先认识的是保尔。莎乐美对保尔有种天生的好感,感觉这个学识渊博,善良温和人,就像是哥哥一样,可以保护自己。两个人相见恨晚,很快就熟悉起来,谈论着各种话题。经常沙龙活动已经结束了,他们还没有尽兴,就结伴走在月光下的罗马街道上,继续聊。

    和保尔的相处,让莎乐美想到了一个有点乌托邦的美好计划:

    在这个计划里,有一个面朝大海的工作室里,里面有一张大桌子,莎乐美和几个男性朋友一起围着桌子讨论着什么,一会儿激烈的讨论,一会儿开心地大笑起来。这个工作室同时还有几间卧室,每个人住一间,大家亲如姐妹。

    莎乐美非常兴奋,她和保尔说了这个计划,但是呢,保尔好像有点茫然,他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交往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友谊,它还会有其他的东西。

    内心激荡的保尔,有一天终于忍不住,来到莎乐美和她母亲的住处,当着她母亲的面,向莎乐美提出求婚。

    这让莎乐美非常不知所措,又无奈又气氛。虽然他很喜欢保尔,但是这不是她想要的爱情生活啊。

    这次求婚让莎乐美一度陷入了困扰中,她的母亲和玛尔维达夫人都觉着嫁给保尔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莎乐美坚持不打算走入没有任何退路的婚姻。

    她在书中这样写到:

    我的自由刚刚来到,我一点都不怕为它去进行虔诚的、快乐而艰苦的战斗,相反,我要让自由到来!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所谓的无法逾越的障碍,是否真的出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

    其实莎乐美非常困惑,为什么男女之间除了做夫妻情人之外,就不能做朋友。

    就在这种为难的处境下,保尔和玛尔维达夫人商量着,邀请尼采来罗马吧,介绍给莎乐美认识,就是这样,哲学家尼采,走进了莎乐美的生活。

    尼采和莎乐美的第一次见面,非常的戏剧性。在书中,莎乐美是这样回顾的:

    “一天早晨,在圣彼得教堂,尼采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尼采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是从哪颗星球上一起掉到这里的?”

    尼采见到莎乐美的第一面也惊为天人,他说:“莎乐美是我所认识到的极其聪明的人。”“一个在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灵魂的人。”

    莎乐美和尼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上帝”。

    这是尼采最著名的问题就是:

    尼采说:“我的冒险就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它们还没有结束。它们将把我引向何方呢?我会在哪冒险呢?如果我不回到原先的信仰上去,会怎样?我会找到某种新的信仰吗?”

    我们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莎乐美思考的重心或基础,好像都是关于童年时候上帝的消失。立足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为什么她的一生中会那么重视和周围的人建立精神上的连结这件事情。

    某种程度上,莎乐美其实拥有很强的现代性,她是一个超前于百年的存在,即使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她也应该很适合这个社会。

    让我们再回到故事中去。

    莎乐美和尼采惺惺相惜,无所不谈,宗教、道德、家庭、爱情、婚姻,甚至是两性关系。莎乐美沉浸在这种精神的交流上,无法自拔。

    但是渐渐地呢,尼采对莎乐美的好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这种好感已经超越了朋友、师生关系。

    书中讲到:有一次,尼采曾经试探着问保尔:莎乐美是位令人赞叹的女子,你怎么不娶她呢?

    保尔说:哦,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一想到生儿育女的世俗生活,就担心自己顾不过来,还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理想的伴侣。

    于是尼采就跟玛尔维达夫人说了,莎乐美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幸福。请玛尔维达夫人向莎乐美转达他的想法。

    但是,又一次,被莎乐美拒绝了。

    从这两次求婚的拒绝,已经能够感受到莎乐美身上那种矛盾的对抗了。一方面,她在灵魂、精神上追求归宿,她需要像保尔、尼采似的这种朋友,另一方面,她又用一种对抗的姿态,始终追求生活上的绝对独立。

    很奇妙的是,在莎乐美的这本自传中,她很少会提到自己的感受,更多的只是在陈述一种事实。大家作为读者,在看的过程中,其实是感受不到莎乐美在这种矛盾中的痛苦。

    联系到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的欧洲也正是旧传统面临挑战的时候。这种时代气氛激励着一整代人去从事文学和哲学的创作,也给那些追求女性解放的女性提供了发掘自己个性的良好时机。对传统的本质提出质疑,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成为那一代女性的关注焦点。

    保尔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尼采,尼采竟然赞同了,并且也要参与进来。于是这个三人同盟算是正式成立了。成立后,他们三个开始了一次旅行。

    在书中关于这部分的记录有两章,脉络并不是那么清晰。但是其中有两件事情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可以说是推动了三人关系发展的关键性事件。

    离开罗马后,他们途经意大利北部。在那里,有一座叫萨库蒙特的小山,莎乐美决定和尼采一起散步,他们两个手拉着手,走在环境幽静,没有什么人的小路上,说着说不完的话题。莎乐美甚至想:如果这个人不谈结婚的话,我们可以这样一辈子聊下去。

    他们从白天聊到黄昏,这是莎乐美和尼采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单独约会。起了兴致的尼采还创作的一首诗,名字叫《我多么幸福》。尼采还说:“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梦,我都感到自己年轻了几岁,为此十分感谢你。

    在这本书中,莎乐美只是非常含糊的写到:这次单独相处,我对尼采的才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之间的感情明显前进了一步。这也给尼采造成了错觉。其实,在山上,我对他亲昵的表示,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奇思妙想让我充满着好奇,而不仅仅是男女间性别的吸引。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会跟我一样好奇,“亲昵的表示”到底是什么是?这事儿成了一个谜团,除了当事人,只怕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次旅行途中,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三人同盟的旅行,来到了一个名叫卢塞恩的城市,这里有一家照相馆,听说摄影师非常的有名,很多其他城市的人也会特意来这里照一张相。

    尼采提出建议,不然三个人一起拍一张照片吧!保尔有点不情愿,但是也没有拒绝,勉强加入。

    尼采显得非常有兴致,他亲自上手,布置了现场的背景和道具。这才有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这张合影照片:莎乐美半蹲在马车上,挥舞着一条马鞭,尼采站在一旁,手扶着车辕,保尔站在中间,表情不是很自然。

    三人同盟的这张照片,很快就在当时的社交圈里传开了,大家对这张照片有很多议论和猜测。几个月之后,在尼采的著作《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写有这么一句:你到女人那里去,千万别忘记带上你的鞭子!

    再后来,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对那张照片的解读。

    而对这句话的解读也有两种极端的说法。

    一类人认为这句话分明是在蔑视女性,另一类人则解读为这明明就是传达了被莎乐美拒绝的尼采,面对女神的一种卑微的情绪。

    我们来看看在书中莎乐美是怎么说的:

    尼采的创意到底是什么呢?是他心甘情愿地接受我的驱使呢,还是他要用鞭子驾驭女人呢?或者让我挥着鞭子,在他们两人中间赶走一个呢?一个哲学家的脑袋里是怎么想的,很难让人猜透,可能,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尼采是爱莎乐美的。他们共同拥有相似的哲学思辨,这种知音,这种默契,在那个时代,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尼采曾经在一封写给玛尔维达夫人的心中这样提到莎乐美:“即使她性格中又不好的东西,我仍然思念她。每一次交谈,我们都能得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人像她那样对我的问题没有丝毫的偏见,她总是那样真知灼见,有备而谈。”

    让我们再回到书里三人同盟的旅行。

    更进一步的相处,让莎乐美意识到,其实自己和尼采之间还是存在着根本的差异的。他们的哲学思想,起点是相同的,但是性格阴郁的尼采内心是非常悲观主义的,他充满痛苦的人生观让莎乐美有点不能接受。

    她开始反省自己:“我们真的很近吗?不,我们还没有达到靠得很近的程度。在我们本质的深处,我们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有一件事非常奇怪,我前一段时间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我和尼采完全有可能成为敌人。”

    这种预感后来竟然变成了现实。渐渐加深的隔阂把莎乐美和尼采分开了,他们再也找不到春天在罗马时的那种感觉了。三人同盟的旅行终止在莱比锡的一个火车站,尼采送走了莎乐美。

    当火车徐徐开动的一刹那,尼采清楚地知道,这是永别,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离开莎乐美之后,尼采再也没有爱上过别的女人。

    这之后,三人同盟的另一个成员保尔,莎乐美也一直和他保持着既不是夫妻也不是情人的同居关系,和睦相处,简简单单。

    03 莎乐美和安德烈亚斯

    来到了1886年的夏天,故事情节又急转直下,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莎乐美对独立的坚守。

    这个人就是莎乐美的丈夫,安德烈亚斯。安德烈亚斯比莎乐美大15岁,是一个语言学教授。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莎乐美为安德烈亚斯开门,一个俊美的不太真实的男人站在她面前,一时间她竟有点不知所措。而安德烈亚斯呢,第一眼也被她深深迷住,并下决心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在之前我们也讲到过,莎乐美曾经拒绝过基洛特、尼采、保尔三个人的求婚,她对婚姻是没有向往的。

    但是这一次,莎乐美却接受安德烈亚斯的求婚,到底发生了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在这本书中,莎乐美是这样回忆的:

    我从没见过他这种狂野的追求方式,这个人狂热的追求我,让我感到了不一样的滋味。而我在和他第一次见面时,就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魔力,好像一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一天晚上,安德烈亚斯来到莎乐美住的地方,刚开始就像往常一样聊天,聊着聊着就开始为结婚的日期争执起来。他拿起随身携带的短刀,猛地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莎乐美被吓蒙了,冲上大街,挨家挨户的找外科医生。幸好,安德烈亚斯长得很壮实,刀在胸脯上插得并不深,离心脏还有一点距离。他们俩人的关系因为这件事情开始有了进展。很快,在1886年的11月,莎乐美和安德烈亚斯订婚了。

    但是,莎乐美提出了两个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他们的婚姻不能破坏她与保尔的感情和联系。

    第二,他们的婚姻,只能有夫妻之名,不能有夫妻之实。

    这种条约,我想大部分人看来,可能都无法理解或接受。为什么莎乐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什么会对身体有这样一种迷之坚守呢?出乎意料的是,安德烈亚斯居然答应了这苛刻的要求。莎乐美说:“我只能说我遇上了一个不简单的人。”

    一开始,安德烈亚斯以为莎乐美对于“约法两章”的坚持,只是一些女孩子气的、不成熟的想法,很快就会消失的。尤其是第二条,安德烈亚斯可能觉着,日子一长,相处久了,两张床就合成一张床了。

    自传中有描写到安德烈亚斯有一次试图亲近莎乐美的情节,是这么描写的:

    “我本能地阻挡着他的贴近,我用双手卡主了他的喉咙,仿佛在和这个人搏斗。那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渐渐地变成一种悲鸣。”

    安德烈亚斯也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这种奇特的夫妻关系,一旦生米煮成熟饭,整个婚姻生活也许就可以走上正轨。但是,莎乐美决绝的,不允许他以这样的方式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件事之后,莎乐美向安德烈亚斯提出了离婚。但是安德烈亚斯斩钉截铁的回答说: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你也可以不做你不想做的事,但你必须永远是我的妻子,这是法律规定了的。

    他们没有离婚,事实上,他们的无性婚姻一直维持着,直到安德烈亚斯85岁生命终止的时刻。这期间还发生了更超出常人能理解的事情。

    莎乐美不安于过平静的婚姻生活,她无法在家里长期呆着,她需要出门透气,给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寻找更多的生机。怎么办呢?

    莎乐美提出了一个方案:找一个女佣,既可以料理家务,又能照顾安德烈亚斯起居生活的人。最好,这个人能够成为家庭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这样莎乐美就可以把自己解放出来,拥有更多自由。

    意外的是,她的丈夫又答应了。莎乐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类似于管家兼保姆的角色,安德烈亚斯接受了安排。甚至后来,这个女人还和安德烈亚斯生了一个女孩。

    在这期间,他们还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在不伤害婚姻的条件下,双方都有和其他人交往的自由。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做价值判断。事实上,我想大多数人会疑惑的是,为什么安德烈亚斯能够接受这样明显不合乎常理的条约?

    现在来看,这种和平相处,但又相互独立的婚姻模式,我们一般叫做开放式关系。在那个年代,安德烈亚斯能够接受这种婚姻模式,是非常令人吃惊。这种关系其实需要极大地包容性,包容下内心中所有的矛盾和需求。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搜集不到更多的参考资料。只能从莎乐美的角度,书中有限的描述中进行解读。我相信,一定有某种力量,让安德烈亚斯认为,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是他生命中最高的奖赏。

    04 莎乐美和里尔克

    在莎乐美36岁的时候,她遇到了爱情。

    在一个普通的聚会上,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被特意介绍给了莎乐美认识。这个年轻人就是里尔克,莎乐美对他的第一印象是,面色苍白瘦削,看起来还有点害羞。里尔克是一个年轻的诗人,来自奥匈帝国的布拉格。莎乐美本以为这就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社交而已,不会有什么故事发生。但里尔克显然不这么想。

    从那次聚会开始,他痴迷于莎乐美,之后几乎天天来主动找莎乐美,隔了一个晚上不见,他就会像孩子一样倾诉:

    我不要鲜花,不要天空,也不要太阳,我要的唯有你……

    此时的莎乐美已经36岁了,不再是见到一束玫瑰就会犯晕的年龄。但是面对里尔克的纯净又热烈的追求,莎乐美竟然有点犹豫。

    在书中,莎乐美这样写道:

    我不自觉地从心理上靠近了他,并且慢慢接受了他,向他释放着我的爱。这放佛是上帝的安排。吸引我的,是他身上某种特殊的气质,我最终放下了所有矜持。

    我们可以展开聊一聊,到底是里尔克身上的什么特质吸引了莎乐美呢?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里尔克的成长背景。

    1875年,里尔克出生在布拉格。里尔克从小跟他的母亲的关系是很扭曲的,他的母亲会让里尔克穿裙子,梳小辫,这让里尔克特别恐惧。再长大一些,他的父亲在没有征求他意见的情况下,就把里尔克送到了一所军事学校中学习。在军校的这五年生活,可以说是里尔克一生中最困难的五年。这让他变得更加脆弱无助,恐惧绝望。

    可以说,从小到大,里尔克一直过着缺乏关爱的日子,他的这种不安全感,后来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死亡和孤独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但是另一方面,他好像又很渴望母爱,或者说,他总是在寻找一个理想的母亲一样的人物。这种心态,莎乐美是非常能理解的,这和她在19岁的时候对基洛特牧师的依赖是一样的。莎乐美接受了里尔克。

    他们在一个小镇上租了一座小屋开始同居,就像是度蜜月一样。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段新恋情发生的背景。莎乐美是已婚的状态,当她的朋友们知道了和里尔克的关系,都非常的惊讶。

    可是莎乐美是怎么说的呢?她说:

    爱一个人,或者被一个人爱,都不是罪过。两个人爱一辈子是很复杂的事情,但相爱对两个人来说,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莎乐美始终特立独行的坚定姿态,又怎么会让恋爱规则或婚姻制度所规范住呢?

    莎乐美和里尔克之间,从一开始就不是短暂的需要。这是精神和心灵上的相通,决定了他们彼此,包括身体在内,很快就不可分开。

    事实上,里尔克大家认为是歌德之后的最伟大的德语诗人。因为和莎乐美的热恋,那段同居的时光,也激发了里尔克的创作欲望。

    这首《致莎乐美》,可以说是情诗中的经典:

    遮住我的双眼,我依然能看见你。

    捂住我的双耳,我依然能听见你。

    没有了双脚,我依然能走向你。

    没有了嘴巴,我依然能呼唤你。

    他们的同居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莎乐美回到了柏林自己的家中。

    回去没多久,里尔克太为了能和莎乐美每天见面,在他们家的旁边租了一间小屋子住。

    安德烈亚斯是知道里尔克的存在的,但是他并没有表示出特别的敌意,在柏林的日子里,他们俩甚至还不时地找到话题聊起来。也许可能是年龄上的差距太大,里尔克和安德烈亚斯之间相差二十九岁的年龄,这让他们都没有把对方当做敌人看待。

    莎乐美对里尔克的感情中不仅仅是爱,还有责任,这让她希望能够帮助里尔克成长起来,帮助他在文学或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份对里尔克的责任感,其实也为后来俩人分手埋下了伏笔。

    后来,莎乐美和安德烈亚斯计划着去一趟俄罗斯,邀请了里尔克一起同行。这次旅行给里尔克带来了很多收获,他决定再去一次,这次只有他和莎乐美两个人。在书中,莎乐美花了很多的篇幅去回忆了第二次俄罗斯之行。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莎乐美觉着里尔克必须由他自己开始成长了,里尔克属于他自己。

    这个想法很突然,但是莎乐美就是这样决断的人,一旦决定就会付诸实施。

    然后呢,等他们从俄罗斯回到柏林的第二天早上,莎乐美收拾好了行李,对里尔克说:我们可能只能到这里了。就这样,莎乐美与里尔克分手了,结束了这段维持了三年的亲密关系。

    这次莎乐美和里尔克的分手,其实正是说明了,在亲密的两性关系中,莎乐美总是制定规则的那一方,莎乐美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能占据主导的地位,就是因为她懂得拒绝什么,她总是有放弃的能力。

    05 莎乐美和弗洛伊德

    莎乐美一生中的下一个转折,发生在50岁的时候。她认识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后半生将近25年的时间都用在了对精神分析的学习研究上。

    其实弗洛伊德的这一套理论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不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重点。

    弗洛伊德的这一套精神分析理论,就是1900年的前沿。大家无法理解,天哪,我们怎么会被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力量所控制着。莎乐美是在1911年,在瑞典休假的时候,通过朋友第一次知道了精神分析学科的理论。莎乐美特别兴奋,她觉着这就是她多年来一直想寻求的东西。她非常好奇,想学到更多,莎乐美觉得,这不只是在分析别人,也是在分析自己。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科学手段,去了解自己的天赋、兴趣、先天能量、风险偏好等等。

    那个时代的莎乐美,选择的方法就是精神分析。

    莎乐美决定学习这门学科,先自学六个月,拉近距离。在很多人看来,一个已经50岁的女人了,还能学会什么呀?即使学会了,也许只能带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莎乐美根本没有在意这些,她去参加了精神分析学大会,在那里见到了弗洛伊德。

    最开始,弗洛伊德也带着同样的偏见,没把莎乐美的求学当回事,还嘲笑她说:我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才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你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速成呢?他拒绝收下莎乐美这个学生的。

    莎乐美没放弃,继续给弗洛伊德写信,终于打动了他,于是莎乐美来到维也纳。

    1912年到1913年,莎乐美用了一年的时间,在维也纳学习,每天忙着交流、参加各种学术讨论的活动,弗洛伊德对这个女学生的印象越来越深。

    深到什么程度呢?

    书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

    有一次,她缺席了弗洛伊德的讲座,没想到被弗洛伊德注意到了。他立刻给莎乐美寄了一封信,信上面写着:“周六的讲座上,我没有看到您,非常抱歉!因为没有看到固定的人出现,我讲话甚至有些心不在焉。

    在维也纳学习的一年,对莎乐美的意义非常大,她觉着自己的生活是在五十岁之后发生的转折。

    对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争议一直都有,我们不做更多的讨论。

    一起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吧。

    第一,莎乐美是一个超越男女性别的存在。

    我认为,历史留给莎乐美的评价,往往都放错了重点在她和那些文坛思想界名人的关系上。这种视角太狭隘。

    在书中的最后一章中,有一段内容,是莎乐美写给弗洛伊德妹妹的信,信的内容有一段是这样的:

    亲爱的安娜,我告诉你,人们并非事后把自己变成女人的。人生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男人身上有女性的成分,女人身上同样有男性的成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来爱男性的力量、勇气、成就、逻辑等,放在女人身上,并不是一种低廉的装饰,就如同温情在男人的身上也绝非毫无价值一般。

    第二,莎乐美的强大,来自于她永远没有停止对自我的分析认识。我是谁?我将要去哪?我要怎么去?我要以多快的速度到达。

    第三,莎乐美拥有放弃的能力,知道拒绝什么的智慧,让她总有重新开始的行动力。

    最后,欢迎关注我司大宝贝[比心]

  2. 整部片子都让我挺迷的,总得来说就是莎乐美一出场,片中所有男性人物都会莫名其妙不由自主的爱上她,哪怕是她七十五岁快要死的时候来给她写传记的作家也有莫名的情愫。

    但这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历史上的莎乐美的确带有这样的buff,最过分的是,电影里塑造的莎乐美形象是一个有点粗壮的耿直性冷淡……然后性冷淡完了整整快要两小时的片子。

    可能是我先读的是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所以对莎乐美形象先入为主的觉得应该会是非常有女性魅力的人物,但随后查阅了关于莎乐美的真实记录,她真的是一个很会撩的人,而且完全不是性冷淡。她的感情观基本上是我想和你在一起是因为我想和你在一起,是再自由平权不过的观念。并不是电影里先是莫名其妙和尼采保罗在一起但不结婚,再莫名其妙和老语言学家在一起结了婚,最后明明喜欢里克又这不开心那不开心,和佛洛依德的那段精神分析惺惺相惜也拍的吊儿郎当莫名其妙。

    最奇妙的是电影里她不结婚的理由是她童年发过誓,就是不结婚。

    ……

    真实的莎乐美一定是充满魅力与激情的,她是好奇、大胆、不愿被束缚的自由灵魂。她同时也可以是无往不利的情场高手,是有力量、有魅力、偶尔轻佻的。一个在那个时代能够让比她小十四岁的里克写出情诗”没有脚,我仍能够走到你身旁。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折断我的双臂我仍旧能够拥抱你……你放火烧我的脑子,我仍然以我的血液将你托举。”绝对绝对不会是电影塑造中总是用很僵硬的手法清教徒式的表现为独立而独立。

    我几乎都要怀疑导演的脑子里是不是认为莫名其妙死都不结婚i=女权=自由平等。

    外加电影里为了承托粗壮傻白甜的人物,尼采被毁的超惨。

    从各种传记和尼采研究者的叙述来看,尼采是哲学上狂放不羁的超人,但在感情方面是一个非常内向腼腆,不太善于和女性交际的人物。历史中的他甚至向莎乐美直接示爱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鼓起勇气,然而这部剧里直接把他拍成了一个上来就强吻的霸总。

    ……

    啊对,这部电影还有个爱好。为了显示出莎乐美的独立和抗争精神,基本上套路都是男的爱上她-男的强吻她-她反抗,尼采、老语言学家到里克都是……

    最后,体现她和一群哲学家、诗人们玩的很好亲如兄弟的内容表现在

    一言不合跳进湖里玩水,用水泼来泼去。

    一言不合玩草,和里克用草泼来泼去。

    在一群思想家的环绕下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说好的精神征服灵魂相惜在几分钟的镜头里演完了,简单而言是保罗说他喜欢斯宾诺莎,她说她不喜欢斯宾诺莎,她喜欢叔本华。保罗露出惊为天人的表情,哎呀我的妈妈,灵魂伴侣了我要为你自杀!

  3. 《恋上哲学家》借德文研究学家厄恩斯特菲佛帮助安德烈亚斯莎乐美执笔回忆录,还原了莎乐美摆脱束缚、解放自我,追逐自由、独立、绝对虔诚的生命之路的传奇一生。而她充满质疑却依然坚定的脚印,也一步一步从旧明信片、老照片中生动起来。

    1861年1月12日,露·莎乐美降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座将军府邸里,她是家里最受父亲喜爱、最小的、唯一的女孩。在父亲的庇护下,她可以不像那个时代其他女孩一样只能在屋里玩,她喜欢像五个哥哥一样爬上院子里的樱桃树,无拘无束地玩耍。她曾像上帝祷告让父亲永远陪伴她,然而在她还不懂得离别的时候,最懂她的父亲永远的离开了她,留给她的是一张彼得堡书店的明信片,背后是父亲给她的一句话“成为你梦想中的自己”。

    这张明信片影响着少女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她的世界敞开了一扇通向书籍的大门。同时,在书店她遇到另一个影响她的男人,牧师亨德里基洛特。从1878年冬到1879年,莎乐美从基洛特那里学习了宗教史、宗教比较学、宗教社会学、宗教教义、哲学、逻辑学、文学、戏剧等课程,并广泛阅读了笛卡儿、帕斯卡、席勒、歌德、康德、克尔凯郭尔、卢梭、伏尔泰、费希特、叔本华等人的著作。

    这成为她宗教、哲学道路的基石,而这段关系也随着牧师的求婚而结束,这位已经有了成熟于同龄人思想的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决意不相信爱情,不陷于婚姻对当时女性的禁锢。此时,她的梦想是学习。

    1880年,当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得到苏黎世大学哲学和宗教入学通知时,她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人,她终日将自己泡在图书馆里,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极大地影响了她的健康,肺疾让她的母亲将她带离离苏黎世去往罗马。

    在罗马的一次派对上、她与学习哲学保罗雷相识,激烈的辩论让两个年轻人碰撞出精神共鸣的火花。安德烈亚斯莎乐美用不婚论拒绝了保罗雷的求婚,两个人成为朋友。在保罗雷的介绍下,尼采加入到了这个朋友圈。

    莎乐美非常享受与保罗雷和尼采共同学习讨论的日子,1882年莎乐美邀请保罗雷和尼采一起去北意大利。她毫不隐讳对与二人共同学习的热情,并提出过三人各自分室同居学习研究的设想。母亲指责她破坏了女性主义的名声;连尼采也评价莎乐美的想法虽然具有创造性但却又幼稚,因为未婚男女同居是犯法行为。尼采借机向莎乐美求婚,并坦白了一见倾心的爱慕。虽然莎乐美崇拜尼采的才华,但依旧拒绝了尼采,更准确地说是拒绝了婚姻。

    但尼采仿佛没有放弃、他带她去了妥腾堡家,尼采家人无法接受莎乐美不以结婚为目与尼采相处,莎乐美的坚持让尼采愤怒,本来就有的偏头痛连连发作,开始患上了仇女情结。

    于是莎乐美梦想的三人组变成了二人组。她和保罗雷在柏林分室同居住了下来,但是保罗雷的赌债、伊丽莎白尼采(尼采妹妹)的诽谤、母亲断绝的经济来源让莎乐美的生活面临艰难。她开始以男子笔名亨利露写小说,出版了《与上帝的斗争》,讲述了男主角库诺为了追随他的理想给所有爱他的人带来不幸的故事。

    随着莎乐美作家身份的曝光,她似乎需要在大众面前展现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而此时出现的安德烈亚斯刚刚好有同样的想法,假结婚。保罗雷愤怒的离开,让莎乐美想要放弃假结婚,保罗雷曾一度叫她“小蜗牛”,而她则称保罗雷是她的“家”,他是她聪明睿智的哥哥,他是她非常在意的人。但安德烈亚斯以死相逼坚定了莎乐美的决心。

    婚后,莎乐美与安德烈亚斯互相以“父亲”、“孩子”相称,这种稳定感也让莎乐美的事业稳步推进。莎乐美在事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年的时间里她共完成了8本书和50多篇文章,这一成就确实令人目瞪口呆。而且,她对文学心理学的运用和她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当时的文学界是超前的。

    成熟、自信的莎乐美吸引了另一个人的目光,一个对莎乐美具有不同意义的男人的目光。他是雷纳玛丽娅里尔克,一个诗人。他一方面写大量诗给莎乐美表达爱意,一方面在任何可以见到莎乐美的地方守候她。他的大胆和骨子里的“女性气质”征服了莎乐美,用她的话说是她的自由独立与他相辅相成,莎乐美回忆说:“1897年的夏天,与里尔克相爱的她度过了最快乐的夏天”。里尔克随莎乐美回到柏林,在莎乐美家附近住下。安德烈亚斯刚刚得知也表现出不满但随后便接受了。

    1899年从4月24日到6月18日,莎乐美与里尔克一同前往莫斯科,访问托尔斯泰。1900年他们又二度拜访莫斯科。里尔克在那一时期创作了大量作品,《定时祈祷文》、《为我庆祝》、《亲爱的上帝及其它》等,同时,里尔克对莎乐美的依赖也近乎病态,他说“没有她,他就无法呼吸”。1901年,当里尔克向莎乐美求婚时,莎乐美决定结束了一直充当母亲般保护里尔克的角色。

    1911年,50岁的莎乐美迎来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她认识了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并拜他为师。开始了长达25年的精神分析研究工作,直到告别人世。莎乐美是第一批德国精神分析学家之一,她关于女性角色、性别科学的著作给弗洛伊德造成强大的影响力,她对自恋理论的研究仍然是精神分析学的前沿。

    而且,不单是莎乐美推进了精神分析学,同时精神分析学也成就了莎乐美。她在文学创作中,以及与人现实交往中,许多困惑不解的问题都在精神分析学中慢慢都寻找到了答案。

    莎乐美看似异于常人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都可以在她童年的经历里找到答案,莎乐美最爱的父亲突然去世让她没能学会自然的离别,导致她害怕与亲密关系的人在被动的情况下分别。避免的方式对她来说要么不要太亲密,要么将离别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在她成年后与人相处中都是她以果断的方式主动斩断关联。另外,父亲去世后,亦师亦父的牧师对她一次性侵也对她两性关系强势方产生抵触畏惧心理。对她而言要么在意识中强大自己,要么远离强于她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她只与年幼于她、显示出女性气质的里尔克有过亲密行为。

    抛去莎乐美在文学和精神分析学上的成就,她依然是个可爱的人,她始终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她也终于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爱她的人的包容中得到了她梦想的生活。她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和强大而有尊严的个性,激励着我们去认识生命,感悟生活。

    纵然所有生活都是不完美的,也不影响我们向莎乐美一样去坚持,也可以让我们于其中幸福、深刻。

    (完)

  4. 看这部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Lou Andreas-Salomé)的传记片时,有好几个瞬间,我都激动得想尖叫,但声音却卡在嗓子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意识到很多口口声声不相信爱情与婚姻的女孩,只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人,好把自己的自由卖个好价钱罢了。或者说,只要遇上了一个她们可以依附的强者,她们就会迅速妥协。

    “是我自己想要的”。“爱情”。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定要结婚生子?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对婚女极度不友好的大环境下?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因为女孩对爱情的幻象没有改变。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爱情,对不少女孩来说,就是意味着去用自己的女性特质俘获男性的喜爱、接着让渡自己的一部分自由来奉献于夫妻共同体、去服从丈夫对“贤妻良母”的期待、以自己的牺牲去换取丈夫的爱。但这种幻象,从本质上来讲,根本不是一个私人幻象,而是源于千百年来男权社会的规训,它逼迫女性去这么想,不允许女性去建立自己的幻象。这种男权意识形态下的爱情幻象隐藏的事实是:如果你不这么做,你不仅得不到来自异性的爱情,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你就是女性中的loser,可怜又可悲。在这种对被排斥的孤独恐惧之下,女性把男性的欲望当成了自己的欲望,放弃了自由,选择了爱情,选择了婚姻,选择了服从。

    再来看看1861年出生的莎乐美是怎么做的。

    尼采向他求婚,同样用了“我们的孩子一定十分聪明”的说辞,莎乐美只是厌恶地说“我不是一条配种的母马”。

    怀上了孩子,情人满心欢喜,而莎乐美冒着生命危险从树上跳下来,宁可和肚子中的孩子一起摔死也不愿意生下它。生育,是女性的一种能力,却并不应当成为对她的束缚,尤其在一个不自由的时代。

    她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她头脑清醒,“你会那样对我”,“因为,在法律上来说,我将是你的附属。”这样清晰的逻辑让每一个求婚者都哑口无言。的确,如果真的爱她,为什么非要逼她放弃自己的自由、而不能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呢?莎乐美最终是孤独的,那些口口声声爱她的男人们无一不因为她的“奇葩”要求而离去,或许那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认为女性必须服从男性欲望的厌女心理吧。

    对莎乐美来说,当爱情妨碍到她的自由,那便不是爱情了,而是披着糖霜的毒药。她把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终其一生都坚持了自己的欲望。

    那些把爱情当成欲望、当成信仰的人又怎么样了呢?看完这部电影我又想起另一部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女主同样拒绝了男主的求婚,尽管二人曾经视彼此为灵魂伴侣。当女主察觉到男主已经为生活所役、不愿意再深耕精神家园、活成一个大俗人的时候,她只是默默忍受着,或许还保留着一些男主会改变的希望,毕竟曾经的爱怎么可能轻易割舍。然而,当男主提出差不多该到结婚、生小孩时,女主直接爆炸了,之后的关系也无可挽回地走向破裂。这里一个隐含的事实是:对女主来说,以“好好过日子”为导向的、让女性承担家庭妇女角色的婚姻生活,恰恰是对纯洁爱情的背叛。好笑的是,男主对女主的拒绝心怀不满,甚至怀疑女孩是否有二心,这种东亚男性主导的文化中,被拒绝求婚的男性只会恼羞成怒而永远不会反思女孩真正恐惧婚姻的原因、不会反思是不是自己是否给女性带来了压力、他们想的大概率是“我都向你求婚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你不接受是不是瞧不起我”。这两种思维本身就有着巨大鸿沟,一个导向了超越世俗利益、以人为本的爱情本身,另一个则导向了世俗框架内的婚姻带来的具体利益。这两者,谁背叛了爱情,一目了然。

    这里又想起了虽然进入婚姻、但同样对爱情保持忠诚的美狄亚。遭到爱人的背叛后,她毅然杀掉了自己和爱人生下的两个孩子。对她来说,没有什么能做爱情的替代物,即便孩子也不能。以爱情的名义进入婚姻,虽然大概率爱情的理想会破灭、甜蜜恩爱会变成鸡毛蒜皮,女人会变成妻子和母亲,但真正能做到美狄亚一般对爱情理想保持忠诚、大声说“不”的人,寥寥无几。

    弗洛伊德说:“每一个女人,都想成为母亲。”而拉康则说: 杀掉丈夫和孩子,才是真正的女人。”

    不过,爱情和自由真的矛盾吗?或许,只是在当下是这样,我们的时代束缚了我们对真正的爱情应该有的想象。真正的爱情,应当给予人自由与力量;而自由,是可以自由去追求爱情的自由。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对爱情忠诚也就是对自由的忠诚,而不是对特定的某一个人的忠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她们永不妥协的精神,将自己的欲望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