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李尔王 Great Performances: King Lear(2008)

演员:



影评:

  1. 下午看过2008版的Ian爷爷版King Lear,面前全是朋友的纸巾,终于理解为什么有一位作家在读过King Lear后决定不读第二次,他说只因为这悲剧可怕得让他不敢回想。用更随便的说法,没有比King Lear更虐的悲剧了。

    每一行都带隐喻,每一个字刺进血肉与灵魂。刻骨铭心的失落感,绝望的爱,无情的时间巨轮,最后只剩,“没有,没有生命!”(Sc.24 300)。

    Lear象征精致的文化外表,过度装饰的,有荣誉制度,礼节化的文明。因为文化发展久了,就演变出许多形式来代表自己的思考结果,然而有一样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被认为是“人类文化的”——反自然地照顾弱者,无条件的怜悯。在一开始,Lear无法接受Cordelia那种不加任何修饰的爱的表达,而接受两个狠毒的大姐姐“逼真”的装逼,很可能只是因为Regan和Gonoril看起来更像他的同类。她们用文雅的字句,用华丽的修饰,却和他有不一样的心肠。

    同样的倒错出现在Lear对Regan和Gonoril两位女儿的爱有过高的期待,他用他唯一知道的方式爱她们——把国土、财产全然分出去,只基于信任地希望她们以——就算不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然而这不可能,因为时代已经从牧师和哲学家的时代转进社会学家的猎场;失去实权的“装饰品”,和零一样毫无价值。就算这零在Lear和Cordelia,还有忠诚的骑士般的Kent心里有意义。

    看过Regan和Gonoril近乎搞笑的几场变脸,还有Edmund同学更搞笑的阴谋,就到了著名的Lear在风暴中狂吼的场景。Regan和 Gonoril先是把她们的父亲赶走,更要蛊惑Gloucester不要开门给在风暴中被雨淋的老人。这场景丧尽天良得让人痛苦,没有一点良心,或者任何可以称得上荣誉的;过度装饰与否,积聚几千年的文明瞬间被毁。就算Lear不是国王,不是她们的父亲,没有给Regan和Gonoril任何财产或者的爱 ——因为一个老人,就算他疯狂、残酷、或者骄傲,都不应该被锁在门外淋雨,句号。

    于是在风暴中Lear将所有东西都认作他那两个歹毒的女儿,又指着地上脱光了的前贵族Edgar装的Tom说,“无家可归的人不过是可悲的,赤裸的,两腿动物!”(Sc.11 96-98)对于我而言King Lear从来都不愚蠢,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清醒地嘲笑自己,或者嘲笑搞笑的无良心者,或者清楚地认出他爱的人。而在此处,Lear很“上帝视角”地说了这句相当著名的台词……关键在于“有家可归”,或者另一种译法:“装饰过的”人——便不只是动物了。这种人要不是穿着其实是兽皮造的衣服的人,也可以是通过爱与自己或其他灵魂联系的人。

    紧接着风暴场景的是假审判,Lear把椅子认作Gonoril和Regan,把乞丐当做法官,然后开始他的审判。这场景的象征意思可以在:像 Lear一样失去实权的华丽装饰品,唯一可以做的事,只有指着一件事,然后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就像Lear告诉Cordelia,“让骄傲——她叫那作朴实——娶她吧!”(Sc. 1 120)Lear和Cordelia一样,嫁给了概念,而不是人。

    然后对Lear一直不离不弃的Fool死了。我发现这个场景相当现代。像Fool这样的人,他知道许多,但他对权势没有兴趣,嘲笑多于真正走进去,这样的角色简直是现代的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年代(碰上极权什么的就更杯具),是第一堆要被转化,或者被彻底蒸发的。因为就像我们那TA Sarah讲的,仅仅是“知道”,还有“看”本身就有力量,潜在地有各种激发同情或者痛恨的能力。

    Fool被吊死,良心未泯的Gloucester被挖去双目。极端的暴力之后,接上一幕虐到人心打颤的戏:先前在野地里,Gloucester认不出满身泥泞的儿子Edgar,如今Gloucester终于有机会认得Edgar时,他却再也没有眼睛能看见他了。而当Gloucester因为太过痛苦而想从悬崖跳下死去时,Edgar却把他引到平地。紧张感,爱,Gloucester的“哲学家化”,相当美丽……还有Lear告诉已经瞎了的 Gloucester:“我们出生时,我们哭,因为来到这傻瓜的大舞台上。”(Sc. 20 171-172)现在谁能说Lear是真的疯了?在他和可怜的Gloucester都能看见Fool看见的每一件事时。

    许久以后终于,终于来到暗黑悲剧King Lear里充满希望的部分——Lear得到小女儿Cordelia的照顾。King Lear是比较特别的一出莎士比亚悲剧,因为里面的人物全被概念化。要不因为太邪恶而显得假,要不因为太好而显得假,像Cordelia即是完美的理想主义天使。然而Lear醒来后,对Cordelia说,“你把我从坟墓里挖出来错了。”(Sc.21 43)这令人心碎,因为这是Lear自己在说,他象征的那些概念早就已经死了,坏的那部分烂了,好的部分也被踩踏得完全不剩。

    不过天使Cordelia叫Lear不要跪下(Sc.21 57),Lear恳求:“请,遗忘并原谅。”(Sc.21 83)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行。

    一切从没有开始,同样结束于没有,罪已经被原谅。无论在多么沉重的悲剧之后,因为这一点点,没有价码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良善,希望没有死去。“请,不要哭泣。”(Sc.21 69)

    结局是所有人都死了。Lear痛苦地发现自己已经无法保护Cordelia,哲学家无法保护牧师……这是社会学家玩弱肉强食的时代。然而一堆坏人也死了,社会学家玩火自焚。该被宝贝的人不再有尊严,“没有,没有生命!”(Sc.24 300)。于是这被称作没有救赎的恐怖结局。
  2. 是最忠实的,也是最反叛的。忠实在于足足三小时一字不改;反叛在于——无时无刻不反叛。我第一眼就看到了衣服:华丽的、抽象的、漂亮的衣服。是的,这个故事属于所有时代,因此它必须不属于任何时代。古典的李尔王在巨石阵上哀嚎,这是古典被现代的利剑刺穿;这一次则是枪,左轮、猎枪、冲锋枪,后现代黑魆魆的枪口对准了现代的胸膛。

    即使一字不改,导演也能在字里行间找到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一个高大强硬的考狄利娅,手长脚长,走路都不自在。一道光洒在爱德蒙身上,将他照得如希腊雕塑般俊美忧郁;理应高大全的爱德伽反倒成了个弱鸡。因此爱德蒙的野心也变得颇可信了,爱德蒙的人也变得颇可怜了,他临死前说出“我也是有人爱过的”的时候,我几乎也为他心酸心碎了。爱德伽,刚出场时的书呆子,在荒野上迅速地成长起来——虽然代价是可怖的。二女儿里根,成了个放浪的傻大姐,但只要她端着酒杯往那儿一站,你就会觉得里根就是这样的。高纳里尔也不是我想象的高纳里尔,她哭了。因为她听到了世界上最恶毒的诅咒。

    有一个人始终没变。李尔王,他从来不是个好父亲,也不是个好君主。他不过是一位旧时代的遗老,女儿身上所有的残忍、暴虐、执拗,全都从他身上发源。恶播下了恶的种子,悲剧最终返回到自己身上。仍然是两袭白衣,仍然是老王抱着死去的女儿,构成一个古典的、悲恸的三角形,《李尔王》标志性的三角形。无论怎么阐释都逃不过这个结局,无论善恶都殊途同归的人的悲剧。

    莎剧的魅力在于其复杂。世界从不纯粹,人与人的戏剧自然也绝不单纯。但众多可能性仍然收束于同一个故事,所有故事仍然归结于同一条道路。我已经无法忍受再看《李尔王》了;可我仍会一部一部、一遍一遍地看,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东方的,同一条毁灭之路。

  3. 冤枉了女儿的老父亲,最终搂着她冰冷的尸身悲泣。听信了谗言的老父亲,最终被挖去双眼,求死不能。看清了一切的FOOL,跳着笑着也逃不掉被吊死的噩运。这里没有一个角色的命运,不是让我背后发冷。

    这一切值得书写,但我要写写高纳里尔,那阴毒、淫荡的大女儿。如果不是酷似周迅的弗兰西斯·巴贝演出了她眼里所有哀戚,我是看不出她的难处的。可她演出来了,于是被我深深记住。

    高纳里尔是恶人吗?她做的事,如此铁石心肠。但是我看见她眼里的犹豫、不甘,乃至悲悯,然而最后落脚在孤注一掷。

    从一开始,被李尔要求赞颂,她眼中就开始闪烁为难,然而她足够成熟,足够老道,父亲想听什么,她便说了。这有错吗。她是不被偏爱的大女儿,是已经足够老,并不娇俏,并无纯情。以后来的剧情看,她和她的夫君,互相也并无欣赏。这样的女人,不现实一点,又该如何生存?

    被偏爱多年,不懂,也不屑逢迎的考迪利亚,终于被厌恶了。她给了拥抱,祝她好运,也忍不住有点得意地告诉她,你的噩运都是自己招来。说老实话,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可是她阴毒,在于她不仅自保,而且先下手为强。

    喜怒无常的,威严的,偏心的父亲,早早在她心中种满了恐惧和贪婪。

    在与里根的对话中,她就流露出明白的忧虑——父亲脾气一向不好,而且年老愈发昏聩。看到他对考迪利亚所做的事了吗?到我们头上,只会更糟。

    她猜得对。当她也惹怒了父亲,父亲发出了怎样可怕的诅咒啊——愿她不能生子。而她看着这个暴怒的诅咒者,却只是平静地微笑。她眼里闪着光,她也不想,也不愿,可她就知道,就知道父亲是个留不得的人。

    削去父亲的卫兵,联合妹妹作为盟友。对于不能理解她心绪的丈夫说,这一切,你不必知道。

    高纳里尔,她深谋远虑。

    你说她不爱父亲吗?我想她是觉得,她没法爱——因为这父亲让她怕得更多。你看,她眼含泪水驱逐李尔。如果不爱,哪里来的痛苦。如果不是因为被父亲诅咒如此痛苦,心知将父亲驱逐如此残酷,她为什么要哭?

    后来高纳里尔和年轻的私生子偷情,得知自己妹夫去世又瞬间怅然——她啊,太聪明。她对失去是如此敏感,这整部剧里,能与她先见之明媲美的,只有the fool

    但是the fool生无贪恋,她却想要很多。所以大家喜欢聪明的傻瓜,那叫洞明通透,不喜欢夺权的智者,那叫狠辣阴毒。加上是女人,还喜欢鲜肉,更是要加上一个罪大恶极的淫荡无耻了。

    可是我不讨厌她。看过《李尔王》,我会讨厌看起来没有主动进攻的里根,觉得她愚蠢、虚伪、全无良知。但我不能讨厌那个看起来就一脸攻击性的,狼子野心的高纳里尔。为什么呢?可能因为里根袖手旁观的时候,满眼都是洋洋得意,而高纳里尔每一步棋子落下,眼里都是悔恨。

    我甚至觉得,该有一部剧,是以高纳里尔作为主角。

    的确,她不够善良,可她看得太清,又有野心,而且青春不再。

    她要为人生求一次翻盘。

    ——再不受制于脾气可怖的父亲,不黯淡于恃宠而骄的妹妹,也不再受困于敦厚老实到无法理解她心地的丈夫。她要让昏聩的老头子清醒清醒,让高傲到不屑说场面话的妹妹清醒清醒,她还要及时行乐,享用青春的肉体,野性的灵魂。

    这一切是无耻的吗?不,这只是人性的,太人性的。李尔说,看啊,我们是赤裸的两脚兽。

    当然李尔才是最震撼人心的那个,FOOL才是可爱的那个。高纳里尔并非是我最喜欢的角色。

    我只是觉得《李尔王》里这深紫色的女二号,值得一写。比起洁白的女主角,赤红的男主角,她的人格要复杂完整得多。因为她的眼睛时时在哀嚎,上天啊,为什么我们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4. “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声大哭。” 喜欢莎翁的戏剧足足有两年了,《李尔王》我认为悲剧色彩太浓厚,就一直没有碰过。今天我抽了几个小时时间,把它看了一遍,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莎迷,看了一遍后就不愿意再看第二遍。因为这样的悲剧仿佛已经超过了我们所能接受的范围,绝望得可怕。 我喜爱莎翁后期的作品,他后期的作品明显比前期更多地摆脱需要巴结权贵的束缚,更像是一副纯粹的艺术品。你有没有发现,这场戏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独有的可爱之处与可憎之处。我们的主角李尔王落的如此凄凉下场,看的每个书迷如同万箭穿心,痛不欲生。但转念一想,他的悲剧却似乎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驱逐讲真言的忠臣,抛弃不献媚的女儿。而我们的大反派埃德蒙,不说他是一切恶果的促成者,起码他也是个推动者。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开头便讲了他是一个“意外”,也就是私生子,他的哥哥埃德咖被是父亲口中的“合法”,而他呢?他是“卑贱的杂种”“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他说“难道在天性热烈的偷情里生下的孩子,倒不及拥着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之间制造出来的那一批蠢货?”他还说“人们最爱用这一种糊涂思想来欺骗自己;往往当我们因为自己行为不慎而遭逢不幸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我们的灾祸归怨于日月星辰,好像我们做恶人也是命中注定,做傻瓜也是出于上天的旨意。”试问,若不是主角们的悲惨遭遇强烈激发了我们的同情心,我们的同情心会不会降临在埃德蒙的身上,甚至觉得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包容呢? 是的,这也是莎翁的出彩之处。每个人物没有什么所谓的立场,你能在任何一个人物身上找到切入点,找到内心的共鸣,莎翁抓得住我们的灵魂,抓得住我们的人性。 身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悲在哪里? 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我真的一点都哭不出来,我只觉得我的内心痛得苦不堪言。稍稍一闭眼,脑内就浮现两鬓苍苍的李尔王站在狂风暴雨中嘶吼,他神志不清,他精神错乱,他把所有的人都认成了是抛弃他的两个女儿。一睁开眼,眼前就是一个疯子搀扶着一个瞎子在逃亡。埃德咖说此景为“时代一般的病态”。这个时代的种种丑恶,像是被莎翁描绘成一副色彩斑斓的图呈现在我们眼前,但你只觉得上面的色彩让你反胃。疯子全身是泥和自己划出来的伤,他哆嗦着“汤姆好冷。”瞎子两眼被挖流着鲜红的血液,一心寻思。他说他没有路,不需要眼睛。他说,为何要抛弃天堂的幸福,来受赤日的煎熬?这个疯子是被这个瞎子亲手驱逐的亲生儿子,可终究互相搀扶着向前走。 “我的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一切其他的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

    电影对于打仗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满头白发的瞎子在雷电和炮声中的痛苦挣扎来体现。

    暴风雨中的戏很精彩,人物的形象的刻画更为精彩绝伦。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傻瓜。他是四大悲剧中,丑角出场次数和语言数量最多的一个。他活泼跳跃,幽默风趣,语言极为生动(刚开始与几个侍卫开玩笑取乐时我便注意到了他),跟随在王上的左右,以开玩笑或是唱小曲儿(这小曲都能把我逗乐)的形式来让精神错乱的李尔王没有那么的悲伤。他还在紧要时刻吐出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唉,你啊,没懂点世故就老了”就是在临死前,他也没有忘了开玩笑。在他被吊死的那一刻,是我第一次感到眼泪水要喷出来,可终究是没能哭出来。只感到绝望又逼近了一步。 后来我才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人性,权利,命运等一系列命题的观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而在《李尔王》中,莎翁几百个人是通过傻瓜这一形象用话语把这一切都表述了出来。 其次,我喜欢李尔王的三女儿科迪莉亚,被李尔王重视的前两个女儿,其实都是他口中的“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科迪莉亚不一样,她一直保持着她的纯真,善良,忠诚,直言不讳,不献媚,不压低。在父亲分权利与金钱的时候,她不会骗父亲自己有多爱他。在父亲最落魄时,也只有她说“我是您的女儿,科迪莉亚。”她的爱就像盐一样,不多,不少。 至于李尔王,我想说,我同情他。 结尾遍地尸体,支离破碎。李尔王抱着无法复活的科迪莉亚,仰天无声地长啸,安然死去,好不凄凉。莎翁看多了,你会发现你更偏爱他的悲剧。如果你的记性比较好,印象足够深刻,你会发现,你似乎不太看的下去另外的同种题材的作品了。曾经悲剧不遭国王待见是,非要把《李尔王》说成是喜剧。就像那令我很费解的《威尼斯商人》,明明可怜的夏洛克是受害者,作为犹太人的他只是想祈求一个公平,但是后来搞的连活都不能活下去。反倒是满嘴仁义的基督徒,她们才是真正的刽子手,打着慈悲的旗子公然违背自己定下的法律,以爱心的名义让夏洛克放弃自己的权利。而现在的教科书,竟都是讽刺夏洛克,将他塑造为一个狠心的高利贷者。殊不知这其实是一个悲剧。这样将人物脸谱化的教学,真的极其不负责任。 如果让我看一次《李尔王》,我不想再看了,因为它足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