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收容所 / 戒护所风云(台) / Sanctuary
导演: 马克·布鲁蒙德
主演: 路易斯·霍夫曼 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 施特凡·格罗斯曼 马克思·雷迈特 凯塔琳娜·洛伦茨 乌韦·博姆 兰斯顿·伊贝尔 恩诺·特雷布斯 安娜·布拉德-维尔纳 汉斯-彼得·科尔夫 梅甘·盖伊 约纳斯·伯格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日期: 2015-06-25(德国) 2015-06(上海国际电影节)
片长: 104分钟 IMDb: tt3127698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0、关于德国电影 又是一部反思历史、审视人性的德国电影。 我看过的德国电影不多,但看过的那些,都有一些相似的风格,形成了我对于德国电影的初步印象。当这部电影播放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这确实是一部德国电影-----不仅仅因为它说的是德语。 德国电影多反思历史、审视人性。有着美国大片的场面,多了一份感性。有着日本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耐性,多了一份大气。有着法国电影浪漫的镜头和色彩,多了一份深度。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一方面根植于其文化底蕴,一方面也取决于政策引导。我向来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和骄傲,而当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氛围,雪藏了太多传统文化的光芒。古老的炎黄文明仿佛是一个苍老的智者,蹒跚在21世纪的楼宇和数据流之间,踽踽独行。当我了解德国的历史文化之后,蓦然豁然开朗了。苍老的东方智者,终于遇见了苍老的西方学究,相见恨晚,欣慰不已。 貌似话题跑偏了,赶紧拉回正题,来聊聊这部电影。 前面不吝赞美之词,夸赞的当然是德国的文化,不全是夸这部电影。不过,这部电影还是亮点颇多,可圈可点的。 1、时代感 作为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想要还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沾染太多现代气息,比如国内泛滥的民国剧和抗战剧。 感化院这部电影的时代感塑造得很好,功劳最大的当属BGM了。 开场的一曲,电子音和轻摇滚带出摩托车上的少年,镜头摇晃着拉近,聚焦到在小山岗乱石草丛中自由奔跑的两人身上,画面弥漫着泛黄的复古色调,瞬间就把人带回了上世纪的西德。 wolfgang第一次离开家坐上去往感化院的汽车时,欢快哼唱版的斯卡波罗集市响起,地中海民谣的曲调,伴着画面中小车穿梭于欧洲的林间,经过一片片尖顶小屋和狗尾巴草丛,时代感满满。 电影剧本改编自真实故事,而拍摄地就在故事发生地-----(原)福瑞斯福利院,福利院原有的砖红楼房、带篱笆的小花园以及室内的陈旧设施,增强了真实感,让人感觉福利院的故事还在继续。 2、关于爱和自由 导演的初衷或许是揭示一段黑暗的历史,透过胶片中的光与影,给曾在福瑞斯福利院里受难的80万德国青少年,送去迟到的歉意和慰藉。然而正是无可挽回的伤害,以及无法到达的歉意,才更给心灵以悲剧的冲击。 【第一次的逃跑,沼泽的暗示】 当低沉忧伤的钢琴声响起,影片中,一群穿着旧工装和胶靴的少年,挤在手摇的木车上,顺着林间小道,穿过广阔湖面上的长堤,到达煤田,在那里日复一日挥动着铁锹。休息的间隙,他们瘫坐在堤坝边,或依靠在锈栏杆上,低着眉,抽着烟,发着呆,一语不发。镜头一一扫过他们年轻的脸庞,满脸的煤油、黑泥。 收工回去的途中,车上的人多是满脸的疲惫和无动于衷。唯有Wolfgang眼光闪烁,他计划了一场逃跑。然而奋力逃跑的他,最终发现自己身处沼泽的包围,连岸上围观的舍监都不屑于放狗来追,只是淡淡说了句:“快点回来吧”。 似乎除了回去他已别无选择。 回去,意味着任由自己已经松开的双手再次被捆绑,身体被奴役,灵魂被压抑。但那一片沼泽似乎在暗示,他永远逃不出这份捆绑。 结局似乎在他第一次逃跑时就已注定,正如那片沼泽预示的那样。 【阳台上的啤酒,片刻的自由】 就像肖申克阳台上的啤酒一样,奴役生活中的片刻自由,总是显得那么可贵而惹人心酸。一位好心的舍监,在一次收工后,允许他们玩水10分钟,一群大孩子受宠若惊地跳下车,欢腾着扑进又脏又浅的泥水中。长久以来深深刻在脸上的疲惫与无动于衷此刻消失殆尽,他们感受的无比的欢乐。那片泥水,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自由的天堂。 太长时间躲藏在黑暗之中,太多次被暴力推入恐惧的深渊,太多次期待变成绝望,心中的不甘被磨平,勇气被消耗,人一步步陷入绝望。这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快乐,也值得倍加呵护,倍感珍惜。 不自由中的自由,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抚慰着身处牢笼中的人,提醒他们自由和快乐的滋味。长久的黑暗让人绝望,一闪而过的光亮,也足以带来勇气。 【当爱已不再是救赎】 越是在缺乏人性的地方,爱的光辉就愈发明亮。 当感化院中所有人都屈从于舍监的暴政时,Wolfgang最先开始反抗。他用咬紧牙关的倔强和血性赢得了其余人的尊重。但是当max带领大家集体逃跑时,他却独自守在安东的尸体边不愿离去,甚至对于活埋过他的舍监,也无心去复仇。 有过逃跑与反抗,是因为有对于爱和救赎有过期待。 对于Wolfgang来说,这份救赎来自于母亲。 Wolfgang的恋母情节,一直贯穿影片。电影开始的时候,Wolfgang骑在摩托车上时,幻想的是母亲和自己嬉戏海滩;继父对他的态度和言语,表面的也不是一般的厌恶,而是带有嫉妒;后来他带到感化院的母亲的照片,竟然是性感的泳装照片;被吊起来关押时,关于母亲的想象,也是亲密的拥吻。 对于母亲的深切依恋,是他一直以来不屈不挠逃跑和反抗的动力。 他历经艰险逃回家,却轻而易举地被感化院找到。母亲谎称陪他去感还院看看,却将他独自留下。伺机复仇的舍监将他活埋,懦弱的同伴亲手将土掩埋。唯一的好朋友安东怀着愧疚和恐惧而自杀。将自己从土坑中解救出来的,竟然只有苦大仇深的院长。 还有什么好逃的呢? 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Wolfgang这才感到真正的无力和绝望。 爱本是唯一的支柱。当爱已不再是救赎,所有力量都会干涸。 【走出沼泽?】 在绝望与放弃之后,Wolfgang似乎真的被“感化”了。他继续在感化院住着,扮演着逃走了的max的角色,吃饭时坐在“牢头”的位置,在舍监刁起烟的时候跑过去点烟。 他不再逃跑和抗争,不再有期待。 直到两年后继父去世,他被允许回家。他沉默地听完了院长的道别,平静地上了车。 母亲准备了一桌糕点庆祝他回来,兴奋的妹妹讨论着哥哥变成了什么模样。其实母亲是爱他的,只不过这爱太过于平凡,敌不起现实,更挨不过苦难。 他踏进家门,看到他的只有未曾谋面的弟弟。弟弟已经长大,怯怯地望着他,就像望着突然闯进来的陌生人。他蓦然觉得,这个家,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平衡,他不再是妈妈唯一的儿子,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在感化院养成的强烈的自卫意识,让他对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大打出手。 他惊慌地发现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习惯了感化院生活的自己,对这个世界感到陌生。他只能仓皇而逃。 他坐上林间的公车。窗外,树影倒退,两辆感化院的手摇木车,运着十几个少年从桥下徐徐经过。他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又仿佛看到那些少年的未来。 列车驶向何方,谁也不知道。他曾经被巨大的沼泽困住了两年。这沼泽,不仅有彻骨的冷水,深深的淤泥,迷蒙的雾气,还有被默许的暴行,冠冕堂皇的罪恶,整个社会的漠视,逃脱不了的苦难。这片沼泽,把他从一个桀骜的少年,熬到精疲力竭。 或许,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那一大片沼泽的梦魇。又或许,他会慢慢忘了它。 失去爱和自由的灵魂,能治愈的,只有风和时间。 3、背景音乐很不错 Freistatt中原创音乐部分由是英国作曲家Anne Nikitin负责, 电影中的BGM在Sound Cloud(一家德国音乐网站,很不错)上都能搜到,链接在这儿 ,翻墙就能听。 国内网站目前还搜不到。 Freistat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1. Mother's Kiss 2. Enter Freistatt 3. To the Marshlands 4. Down Time 5. Run 6. Shower Beating 7. Swim 8. The Girl 9. The Whip 10. Photo Memories 11. The Kiss 12. Burial 13. Saviour 14. Suicide 15. Revenge 16. Cake 17. Rising Sun (Adam Franklin) (以上背景音乐是为电影量身制作,所以命名与情节有关,比如 《swim 》这首曲子就是电影37分钟时感化院的孩子们在污水里嬉戏时的背景音乐,)
星期五言:《感化院》是德国2015年出品的电影,讲述了那个曾给超过八十万德国人带来无尽童年创伤的“感化院”的故事;“斯坦福监狱实验”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发起的一个实验——将几十个正常人投入模拟监狱,各自扮演看守、囚犯等不同角色,几天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最后这个“临沂四院”,准确的说是那个“网戒中心”以及中心主任杨永信,它大概还正在我们身边肆无忌惮地给人看着“病”呢!
以上三者有什么异同,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这便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
一、电影《感化院》的故事
《感化院》的故事当然不是虚构的,而是根据德国真实的历史改编而成,它就发生在战后的德国,甚至电影场景都在其历史原址拍摄而成。
那么这个“感化院”到底是干什么的地方?其实通俗地讲就是“收容所”,专门收容那些不听家长话的“问题少年”的地方。
▼先来看看电影开篇打出的关于感化院教育目的引用——
通过培养孩子的信仰和健全他的人格,让他拥有为爱服务的自然素养,来培养他的基督教品性——《浅谈弗赖斯塔特感化院教育者的培养》
▼再来看下面一组剧照——
显然,这个“感化院”跟监狱没什么两样!而这一切精神与肉体的创伤家长知道吗? 或者说,那些被送进感化院的孩子能把拯救他们的希望寄托于父母吗?电影给出了让人心酸的答案——
其实相比于那些残酷的精神与肉体折磨的场景,这部感化院更让人窒息的便是那种“亲情间信任的破碎”,而导致这种破碎的根源到底在哪,我想这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也便是这部电影《感化院》所要探讨的问题了。好在“感化院”的故事已经成了历史,成了德国人拿来反思和借鉴的历史。
显然,电影没有把愤怒靶心一味地指向“感化院”中的那些施虐的人。这也是一部好电影的境界所在。
至于感化院本身这个机构以及感化院中的那些施虐者,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饱腹争议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二、“斯坦福监狱实验”给我们提供了看问题的另一个角度
电影《感化院》中的那个“弗赖斯塔特(Freistaat)”感化院只是众多感化院中的一个。而1945年后,联邦德国有超过80万青少年生活在三千所这种由教会或国家创办的教养院中。所以我们在探讨那些“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的人时事必与他们所在的“体制”脱不了干系。
▼来看“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大概内容与结果: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实验资助者是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两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这种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魔鬼撒旦。 —— 以上摘自维基百科
同样类似观点也出现在德国政治理论家 汉娜·阿伦特 的著作中。(她曾一度为纳粹战犯做申辩,尽管她自己就是个遭纳粹迫害的犹太人)
当然我们要保留这些反道德观理论的争议性。但至少有一点得肯定:一个人的行为跟其在制度下的身份以及环境空间是有绝对紧密联系的!
回到电影中的那个“感化院”,我们与其说里面有好人坏人,有施虐者与被施虐者,倒不如说里面的每个人都在扮演者某个特殊环境系统下的某个特殊角色罢了。
我们或许会思考:那些人能跳脱出角色,脱离那个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吗?
话说到此,我觉得时候谈谈我们的那个“临沂四院”了!
三、临沂四院与杨永信其人
▼关于临沂四院与杨永信其人,不了解的人可以先看以下视频
了解此事或是看过以上视频的人不难发现:那些什么“感化院”或是“斯坦福监狱实验”跟这个临沂四院里的网戒中心比起来,简直是小儿科了!
你说这个“网戒中心”跟前面说的两者性质相同吧,也不然——毕竟“感化院”还有个“基督”的呵护,逢年过节能吃顿好饭开个派对唱个歌;毕竟“斯坦福监狱实验”只是个实验,被实验者可以紧急叫停。而这里有什么?
你说“网戒中心”是传销吧,也不尽相同,传销是绝对的封闭,有绑架嫌疑,而临沂四院的网戒中心是医生家长里应外合,你情我愿共同监督。难怪那些医生不怕“病人”逃跑。他们甚至邀请家长来跟孩子一起睡。
再说它是社会公益吧就更说过不过去了,它不光收“网瘾少年”,还收不听家长话的、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早恋的、甚至同性恋患者...自然,收容“病人”也不是免费的,除了高昂的住院费外,还有源源不断的罚款与材料购买。而他们治病的招数都是一套:电击、殴打、针扎等等十八班酷刑。
听说那个“网戒中心”一度还得到了国家津贴,这点倒是和感化院、斯坦福监狱实验吻合了(后两者均由国家、军方、教会出资)。更甚者,那个中心主任杨永信还一度被官媒以正面形象宣传。那谈笑风生的嘴脸...
好吧,说到这,我们大众当然有权有理由去咒骂唾弃甚至审判那个主任杨永信了,可杨永信所代表的那个环境体制下的执行者、利益即得者身份又有谁注意到了?而这个杨永信难道就没病了?(听说他沉迷于医院,享受治疗,很少回家)
换句话说,“感化院”、“斯坦福监狱”的这个体制框架不去,即便你除掉了其中的一个“执行者”,还会马上有另一个执行者顶替上来。你不推到“柏林墙”,光惩办个柏林墙的看守有何用?!
四、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临沂四院”,你看到了吗!
而我们中国的这堵墙又何其坚硬,它不光有“临沂四院”这个框架的支撑,更有千千万万老师和家长的钢筋混凝土在为其加固。
我至今对那段央视的采访记忆犹新——
记者:如果他(孩子)只是对仪器(指电击)的恐惧做出的顺从,您觉得这是真正的改变吗? 父亲:他要能恐惧一辈子,只要能工作,也未必是坏事! 母亲:不说了,(他)再恐惧就变态了!
这话着实让我感到恐惧了!试想,一个社会如果把一切叛逆、不顺从、不合主流、不按家长意识行事的思想都当成一种“病”去强制“治愈”的话,那会成什么样子…
而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种思想其实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我们的朋友圈总能看到一些家长喊出这样的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后面跟着的便是铺天盖地的培训班广告;
你当然在茶余饭后也能听某某朋友说出这样看似真诚的话:这都是为他们(孩子)好,现在让他们吃点苦头值得!!!
中国这一代相当一部分的人,在社会中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双面性:一方面,他们作为受虐者经受了青少年时期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考学压迫、竞争压力、性压抑等等。另一方面,他们又作为施虐者对下一代或下属进行着同样的压迫。而这种双面人格是处于无知?还是报复心理?还是无意识?不得而知。
这种双面性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在一个领域行业里,他们是站在门外把孩子送进去的那个人;同时在另一个领域行业里,他们又是伸手把孩子接进来的那个人。
但不管是向里还是向外,大多数孩子是在被动和不情愿的情形下进入的,他们靠的只是家长和社会的一厢情愿。
我们是否意识到,那些被一厢情愿代入的孩子们所处的空间,也许就是另一个“临沂四院”!正如那些钢琴版、奥数班、高考补习班...
五、觉醒的青少年该逃向哪儿?
这个问题毕竟不是笔者能力所及。但如果你真是个“问题青年”该怎么办?
至少我知道那不是一种病,真正的病人是那个“杨永信”以及膜拜杨永信的家长们。我们能做的除了:
质疑一切!甚至包括父母与老师的所谓的“爱”,也许能幸免于悲剧的发生。这大概也是保护家人以及爱人最好的方式了吧。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视频,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