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成吉思汗后代 / Storm Over Asia
导演: 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
主演: 瓦莱里·因基伊诺夫 I. Dedintsev Aleksandr Chistyakov Viktor Tsoppi F. Ivanov V. Pro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上映日期: 1928-11-10(苏联)
片长: 131分钟 IMDb: tt0019286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众所周知,辩证法有众多被界定的定律,有量变定律和质的飞跃,一个质向另一个质的过度和新质的突然出现。有整体,集合,和局部定律,还有“一”的定律和对立定律,人们认为前面两个定律服从这一定律:一变为二,以获得新单位。
如果人们统称之为苏联为剪辑学派,这不是因为剪辑的作者们都相似,而是因为他们都在相同的辩证观念之中,他们各有不同,每个人都与这条和那条规律有着亲缘关系,这是他们的灵感所创造出来的。
显然普多金夫最关心的是意识到进步,意识觉醒的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讲《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亚洲风暴》是伟大的三部曲。
这里有大自然它的博大与戏剧性,滚动着浮冰的涅瓦河,蒙古草原但这些线性铺陈暗喻意识觉醒的时刻,母亲的意识,农民的意识,或蒙古人的意识。
普多金夫最精湛的艺术就是用一个人物意识觉醒揭示一个完整情境并将其延伸在意识可以涉及和影响的地方。
普多金夫在《亚洲风暴》中的皮靴,普多金夫本人是这样解释的:他“坚持”对影片的想法,确确实实设计了影片,但不依赖剧本,但他想象一个英国士兵,军装整洁皮鞋铮亮,他避免在行军时弄脏鞋,但他走过同一条路时,踩进了泥里,这就是场面调度的阐述。在a与a'两个行为之间,发生了一些情况,必须让士兵处在一个焦虑,近乎可耻的情境(处死蒙古人),这时a'就是线索。
这是普多金夫作品最常见的手法,无论被表现的环境有多么大,圣彼得堡还是蒙古平原,无论准备采取的革命行动有多伟大,人们都要先从让行为揭示情境某一现象的场景入手,在过渡到另一个场景,让每个场景指示一个意识的特定时刻,并与其它时刻相连接以形成一种意识的演进,最终这种意识将符合被揭示的情境整体。
普多夫金《亚洲风暴》的叙事剪辑超乎我想象得复杂、精巧,它以有平行、有交汇的复杂有机螺旋体的设置,时常带来非凡的节奏感和丰富的意蕴。所以在构造蒙古族的“风暴”的时候,普多夫金带着的是创造史诗的野心。
德勒兹所说的“意识的进步、意识的觉醒的质的飞跃”是十分明显的,亦即在有机螺旋体的黄金分割处去设置完成意识质变、生成新螺旋体的停顿点。《亚洲风暴》讲述一个蒙古猎人被英国殖民者骗去一张珍贵的狐皮,在一番争夺后逃入山上、加入苏维埃游击队;两年后他被抓获,却因为随身携带的护身符而被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强行被立为殖民政府的傀儡首脑。在卖狐皮的过程中,从隐忍到一触即发、全身而动反抗的间隙,这个蒙古的年轻猎人的意识在瞬间完成高度力量的质的飞跃。
在结实游击队后,由友好相处的笑容到看到受伤战士后的沉重,蒙古人一个笑容逐渐消失的变化,就“用一个人物意识的觉醒揭示一个完整情境并将其延伸在意识可以涉及和影响的地方”,表明了蒙古人在这个情景中所完成的立场的改变、身份的从属,以及后续遭遇、抗争的可能。
成为傀儡后的意识觉醒则更为明显:两年前被抢夺的的狐皮重现在殖民者的身上,蒙古人又亲眼目睹“低等”同胞被虐杀,他脱下西装开始奋起反抗。以上螺旋体的层层推进不是格里菲斯的偶然性,而存在内在的可信、可见的驱动力。甚至那个关键的护身符的来源也有着片头精巧的交代,是该蒙古人离家卖虎皮之前一位做法的喇嘛所落下的。
在游击队/年轻蒙古人/英国殖民军/喇嘛复杂的博弈力量中,普多夫金也精心地设置着各个螺旋体之间的联系,用叙事段落之间的交汇点来完成一种富有意蕴的多线叙事和交叉剪辑。如殖民政府与当地喇嘛的外交-一部分殖民军受命抢夺当地牲畜-激发出与游击队的战斗-威胁到参拜转世喇嘛的外交仪式-政府首领回程并俘虏年轻蒙古人,这其间前后相连、关键细节交代清晰。同时,普多夫金用不停凝视细部的镜头➕交叉剪辑的两个空间的叙事来达成一种戏剧性,这是狡黠而可爱的。比如比殖民军首领夫妇各自的洗漱画面加以交叉剪辑,丈夫的胡子和妻子的头发交替出现的喜感,以及即将枪杀蒙古人和护身符被破译过程之间的交叉剪辑,由杀/不杀所带来的紧张感。
于此,普多夫金在《亚洲风暴》中的做法不像是《母亲》中的质朴感人法。最后,一个同胞在年轻蒙古人前被虐杀,他终于由傀儡成为一个完全的反抗者,由此达成的意识转变是狂暴的诗意。普多夫金用极快速的剪辑展示他的怒吼与对殖民者的砍杀。台词/字幕在这里甚至积极而狡黠地参与到蒙太奇中。转世喇嘛出现的一段,一整句的台词被拆分成数个部分,随着肃穆的大佛、郑重的准备仪式及虔诚的殖民军首领等蒙太奇依次出现:the great immortal wise LAMA。在一连番“伟大”的定语之后,最后出现的却是一个刚刚被封为转世喇嘛的不安的婴孩,这样的反差和反讽和非凡的节奏感实在太可爱了。在末端蒙古人反击一段,随着快速剪辑的狂暴过程快速闪现字幕:bandits, thieves, down……在最后归结于魔幻的狂风大作中的战斗中,字幕反常地充满整个屏幕,紧接着是犹如复生的成吉思汗大军一般的游击队。
于是也就回到了我开头所说的“创造史诗的野心”。最后想说,普多夫金《亚洲风暴》这个文本有点复杂,所以我也没紧贴德勒兹去说,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