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很好看啊,根据真实事件拍的,妈妈演的很好,最后把那些男孩都杀了,超级解气!妈妈就想要一句抱歉,男孩却没有悔过之意,所以统统杀杀杀!!!特么的全部都是禽兽,法律有特么屁用,关了几年出来继续强奸其他人,当时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真的超级气愤,对于强奸罪,真的判得太轻,你放他们一条生路,关三年,五年。让他们改过自新,但是毁的是受害者的一生
这是一部让人全程憋屈的电影。 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这一点我们最后再说。 仅从电影本身来看,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很优秀, 它之所以让你憋屈,是因为现实就是这么让人无奈和憋屈。 NO. 没有看到本质。 它让你憋屈,并不是因为现实如此,而是因为, 这就是一部烂片。 它让你憋屈,不是因为反应了现实,而是因为, 它一直在违反逻辑和人性。 电影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先说女儿。 女儿很傻很天真,但必须说这个角色从剧本到演员,完成度都很高。 懵懂无知的少女,她的每一次行为不管从心理、人性、逻辑还是社会学等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是成立的,虽然令人扼腕痛惜,但可以理解。 南宝拉的表演可圈可点,女儿的部分单独成章,可论优秀。 然而,母亲的角色完全扭曲,对最重要的主角“母亲”的刻画失误, 是让观众产生憋屈感的最大原因。 很明显,演员演技是过关的,有问题的是剧本和导演。 整部影片中,导演为了体现出所谓的“真实”和现实的无力感,让母亲从始至终呈现软弱无力的状态。 如果这位母亲的确是一个没有见识、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在家中操持家务的传统女性,也许会稍有说服力一些。(虽然这样的传统女性中应该也存在不少非常强悍犀利铁血作风的母亲,但人们对其“无知、善良、软弱可欺”的刻板印象某种程度上会有帮助。) 但,电影塑造的母亲却是这样的形象:一出场就果决干脆地与出轨的丈夫离婚,年轻漂亮,独立能干,有房有车有非常良好的经济条件,日常穿着职业套装和高跟鞋(就连杀人时也是脚踩恨天高),独自一人筹备咖啡店…… 这一切都在传达一个讯息、给予一种期待:这是一个强势、独立、坚强的女人,谁敢冒犯她,她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然而剧本走向并不是这样。 从得知女儿被性侵开始,到最后的天台杀人,母亲从来没有表现出超过3秒钟的坚强。 眼泪贯穿始终。 也许导演试图用一直流泪的母亲来反衬“别哭,妈妈”的主题, 从而产生更大的戏剧效果, 但因为所有刻画的失败,这种方式只让人反感。 出事前还知道接送女儿上下学,出事后却让遭受性侵的女儿独自出门, 在女儿外出回来又是一身新伤的时候视而不见, 既没有担心女儿自杀的迹象,对于女儿的心理恢复能力也过于自信, 这种反逻辑反人性的bug就不提了,完全是为了引出第二次被害的剧情而做出一个生硬的过渡。 电影中最重要的一场戏,是母亲看到死去的女儿手机里的视频,崩溃大哭疯狂大叫, 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这场戏的确拍得很好,然而就没有然后了。 从逻辑和人性上讲,罪犯的行为仅观众就被熊熊怒火烧渴了喉咙,烧毁了理智, 作为被害人的母亲,那种仇恨会到达什么级别呢? 那种仇恨支配下的审判和制裁将会如何进行呢? 在这部电影里,在这样的刺激之下,一个母亲,所能想到的仅仅是去找施虐者要回手机。 仅仅是我们观众,从视频中已经能感受到罪犯的残忍和毫无同理心, 作为受害人的母亲, 似乎始终只把他们当做犯了点错的孩子,而不是直接造成女儿死亡的施虐者和凶手? 因为对犯了错的孩子,质问才有用,讲理才有用。 从逻辑和人性上讲,对欲除之而后快的罪犯,我们不会再有心情理论和对质了。 所以,让观众倍感憋屈的真正原因, 并不是母亲的愚蠢和软弱,而是这种与逻辑和人性背道而驰的剧情安排。 在电影里,真正让母亲下定决心亲手制裁的,不是女儿手机里的两段视频, 反而是被犯罪少年殴打后,警察说只会监禁他两周? 这使得两段视频和一场重头哭戏变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拳砸在棉花上。 如果说,只身找施虐者要回手机,还勉强能说是为了让女儿留得清白在人间, 那放过女儿暗恋但同样参与了轮奸的男生A则是真正匪夷所思、违反人性。 第一次庭审结束,母亲尚能愤怒地去找她认可的律师,希望能让三个少年罪犯全部处以死刑。 真正看过女儿受虐的影片之后,母亲居然一直致力于寻找主要策划人,并临时改变主意放过了男同学A? 一个母亲,在花一般的女儿遭受轮奸之后,仅看到她的满身伤痕,已经是痛彻心扉,恨不得所有罪犯死刑。 而亲眼看过女儿被施虐及精神侮辱的视频后,那种疯狂的痛苦,将会怎样呈几何增长? 毫无疑问她已经夜不能寐、如同行尸走肉、日夜经受煎熬和折磨,电影里也确实是这样表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她竟然会忽然理智心软起来,放过其中一个罪犯? 就因为一张罪犯与女儿的合照? 请试图体会一下,在那种情况下,正常的人性是什么呢? 反正我第一眼看到的反应是,愤怒!熊熊怒火! “你他妈的还有脸把跟我女儿的合照用作屏保?!” 这不是变态吗?不是对于侵害他人的肆意蔑视吗?不是活生生的挑衅吗? 而母亲的反应居然是心软了! 她刚刚强硬起来的脸上,立即露出了软弱的眼神和表情,“这张照片……” 她竟然像个苦情女一样流着眼泪对一个轮奸了她女儿的男生说:“你知道她有多喜欢你吗?” 她竟然因为男生用无辜的表情说“我也是迫不得已的”而放过了他! excuse me? 这一切都太违反人性了,不是吗! “你知道她有多喜欢你吗?”这句台词堪称反人性台词之最! 一般当妈的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说这句话。 多讽刺啊, 女儿尸骨未寒,这不是打女儿的脸鞭女儿的尸吗? 怎么,对一个轮奸了女儿的罪犯,你还期望用这句话引起他的内疚之心吗? 除了给罪犯增加成就感,我不知道这句话还能有什么用? 这位聪明能干的母亲不可能连这点语言的敏感都没有, 而且是在应该被愤怒支配的情况下。 如果导演想保留这个情节,我想正确的演绎方式应该是: 母亲来质问犯罪少年,并逼他打电话叫出另外一个罪犯,当她看到少年手机亮起,出现与女儿的合照时,她应该是崩溃愤怒的,并激动地将刀摁入少年的脖子,说:你还有脸用我女儿的照片!随后少年诉说自己的无辜和对女儿的喜爱,她应该冷冷地用讽刺的语气说:那你亲自去给她道歉吧!并扬起刀准备刺入少年喉咙,但力气不敌,一番扭打后被少年逃脱。 用车撞死犯罪少年B这个部分,本来应该算是处理得比较成功的。 母亲的木然,车身驶过人体产生的颠簸,撞死人后微妙的心理状态,都演绎得很好。 母亲一遍一遍打着方向盘,两次碾过犯罪少年的身体,脸上呈现麻木和虚空。 但这场戏被警察调出来的监控彻底毁了。 在监控里,母亲下车查看,并在现场……软弱崩溃地哭了起来甚至软倒在地? excuse me? 都愤怒麻木成那样了,人也杀了,有必要下车来,哭得好像看到至亲遭遇车祸死亡一样吗? 符合人性的方式,难道不是在第二次碾压之后,接着是惯性的第三次、第四次碾压吗? 因为这时候,人的恨意和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了,所谓杀红了眼。 有什么必要下车查看吗,不放心就再碾一次。 在那种情况下,甚至根本不会有“不放心”这样的情绪, 无意识的反复碾压才比较符合行为惯性。 所以,这一段更好的表现方式应该是母亲一次次打着方向盘,反复回转的镜头表现母亲不停地回到犯罪少年倒下的地点,每隔几秒轻微的车身颠簸表示又一次碾过罪犯,母亲脸上由细微的激动颤抖转至木然和虚空。 而在警察的监控里,母亲始终没有下车,她在车里呆了一会儿,径直打方向盘离开了。 母亲得知状似无辜的罪犯A才是一切的主谋之后,提刀去教室杀人, 这个剧情安排本来可以非常震撼。 然而导演让一个在前面所有戏份里始终软弱无力的母亲, 突然在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人群之中,轻松地将罪犯A带上了天台! 大家注意!大家注意!伟大的母亲还有理智,还有力气!她还能以渣战斗力再战三百回合! 这有逻辑吗? 我真的无法想象她是怎么做到的,更无法想象她为什么这么做? 为了在天台上杀完人后方便自己跳楼? 就算上了天台吧,这位母亲手里有刀,胸中有恨, 是什么样的逻辑让她只插了罪犯A并不致命的一刀,然后就一直摇晃着哭泣着等警察到来? 她是不是还在继续她讲道理、谈心、质问的事业? 女儿已经被虐杀,自己也不打算活了,还会去质问罪犯“你为什么这么做”吗? 不是很懂母亲执着于找出主使人的心理状态,影片也没有很好地表现。 执着于问出主使的行为,没有任何逻辑自洽。 在她反复追问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亲手制裁、全部杀掉的准备, 在那种愤怒之下,追问还有什么意义呢? 找出主使人,是要处以更残忍的惩罚呢,还是要轻判其他从犯呢? 电影并没有解答这个问题。 她看起来好像就真的只是想问问。满足一下好奇心? 女儿都已经被摧残至死了啊! 全剧最重要的道具和题眼, 女儿临死前给妈妈订做的蛋糕,上面亲手写着“Don’t cry Mummy”, 可以说完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你会发现,把这个道具拿掉,对于影片不管是情节还是情绪推动(此时观众的情绪是愤怒而非悲伤),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这个蛋糕应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母亲从软弱走向坚强的转折点,然而电影却并不是这样。 在看到蛋糕后,母亲并没有止住眼泪,更没有找回应有的强势。 她从头哭到尾。 女儿在蛋糕上写的,不是Don’t cry Mum。她写的是Mummy。 最贴心的小棉袄,那份天真娇柔美好,都在一个身心重创后依然亲昵的Mummy里。 作为母亲,看到女儿这最后的贴心嘱托, 与之对比的是犯罪少年的下流淫秽无知残忍,及其导致的永恒失去, 内心的恨将会如何发酵呢? 然而影片给我们看到的只是母亲继续放声大哭,挨打哭,杀人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母亲会失败,会无力,会被殴打,会遭受语言凌辱,会在杀人后颤抖甚至可能软得无法站起,但她不会再哭。她会忍住眼泪,因为这是女儿最后的嘱托。 这才是这个蛋糕存在的唯一意义。 除了反逻辑和反人性让人憋屈,回到电影表现方式上,导演的“贱”也让人憋屈。 导演想拍出现实的无奈和憋屈,可以。 但能不能不是现在这种方式:反复给油,熄火,给油,熄火。 犹如准备好了一个陡峭长坡,一架在坡顶坏了刹车的车, 却没有让车以加速度直冲下去, 反而违背物理特性,让这辆车慢吞吞无力地滑行,停下,滑行,停下,还自己翻几个跟斗,撞个头破血流。 比如,第一次庭审结束,母亲去找了前夫的出轨对象,一个能干的女律师, 要将三个罪犯全部判处死刑,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我们误以为“正片开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前夫和女律师已去领便当。 女儿第二次遭受性虐之后,母亲看着女儿肿成猪头的样子,我们误以为“正片开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点东西。 女儿自杀后,母亲无意中看到女儿手机里的视频,世界崩塌、精神崩溃,我们误以为“正片开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妈妈去找罪犯讲道理、要手机并毫不意外地被殴打。 医院里的母亲站在窗户前,一脸平静地表示要放弃起诉罪犯,我们误以为“正片开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妈妈放过了罪犯A。 母亲拿着女儿的手机,找到罪犯C的住址,一脸“我要报仇”, 我们误以为“正片开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妈妈拿着刀在绝对主场开始跟罪犯C讲道理,然后毫不意外地被殴打。 母亲得知主使人,提着刀去教室,我们误以为“正片终于开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妈妈把罪犯拉到天台,磨磨唧唧,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蜀黍一枪KO。 …… 导演,过来聊聊。 球,不是这样踢滴! 想拍出现实的无奈和憋屈,可以。 但仔细去看,这里面藏着的分明不是现实,而是为了所谓现实强塞进去的假现实。 除了最后警察的一枪是一种充满讽刺意味的真现实,其他让人憋屈的地方,都是母亲不合常理的自我束缚。 正是这假现实让我们难受。 同样的剧情,如果母亲一直坚定复仇、不再流泪,或者在软弱中逐渐坚定,在一次次的痛哭后终于擦干眼泪,她可以无力,可以失败,可以被殴打,可以发抖,可以在最后功败垂成被警察一枪结束生命,但观众不会那么憋屈。 另外一个不合逻辑的角色是警察。 电影给予警察很多戏份和镜头,表现他对于制度和现有法律的腹诽, 一直到最后一枪之前,他还在正义凛然地教训知情不报的女儿。 然而,这最后致命的一枪,将层层推进的高潮突然凌空抽去。 这一枪,如果是打中手脚,尚能保有它原有的讽刺效果, 可他直接命中心脏? 前面铺垫那么多,他对于母亲的同理心,都是一个屁被直接放了? 这个角色,有什么理由直取母亲性命? 还不如前面仅简要带过路人警察和检察官以展现狗屎制度,最后一场戏路人警察出现,给母亲致命一枪。 那我觉得观众能感受到导演想说的现实的讽刺和无力,但不会那么别扭难受。 除了剧本和角色的问题,这部电影中几乎所有人演技全程在线。 母亲、女儿不用说,苦瓜脸的警察,骂着狗屎国家的检察官,三个犯罪少年,女儿的好友,演得还都挺好。 只不过在这扭曲的剧本中,他们的光芒全被不合逻辑给掩盖了。 除了警察和女律师,导演写了太多想展示现实无力感的闲笔,却并不对劲。 女儿第一次被轮奸的时候,导演让离婚的母亲与其他男子约会的场景与之交错。 初看并没觉得太大不妥,只是觉得导演试图增加戏剧性,让观众随之着急和可惜。 然而全片看完,回头再看这情节,却充满了恶意,而且完全无必要。 导演似乎在传达或者引导观众这样的情绪:都怪你去约会,才会错过女儿的求救电话。 甚至当时母亲精心打扮的妆容和过分曲线毕露的服装,也似乎有意让人产生不适感。 另外,从一闪而过的求救电话内容,这好像是一条事先编辑好的求救短信。 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母亲并不是一个毫无见识的无知妇女, 她对于女儿的安全十分重视,也懂得采取防范措施。 总之,这一段情节,除了一些遗憾感,对于全片可以说也是毫无作用。 母亲大段大段的面如死灰,也不觉得对于阐述主题有何帮助。 整部电影, 就像一场没有高潮却太长前戏只令人疲累的性爱, 得不到高潮的根结,不是性爱本身就这么令人疲累, 而是先天性的阳痿。 最后,回到最开始的话题,这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的电影。 我不知道,电影中有多少成分源于真实。 如果电影中的警察是真实, 只能说韩国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啊。 如果很不幸,电影中的母亲是真实, 只能说韩国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啊。
刚刚看的电影,刚离婚的妈妈带着女儿一起生活,女儿活泼开朗,很爱妈妈,但是就是眼光不好,喜欢一个不帅且丧的男孩。女儿约男孩出来却被男孩带来的混混lj了。妈妈知道后很难过,而且法院判施暴的混混无罪,释放出庭。随后那些混混还是不放过女孩,发视频给雅恩说不过来就把视频发上网。然后雅恩就去了。这里真的好智障,女儿智商不在线啊。然后雅恩再次被施暴了。然后zs了。最后母亲伤心欲绝决定报仇。复仇这里我觉得太敷衍了事了。复仇过程好简单,,而且房间都可以随便进的。
我想说qj犯就是畜生,就要判无期徒刑。能做第一次,就能做第二次。或者想网上提议的把圈戴在脖子上,让人都知道他们是qj犯。
主题不错,但深度不够,不过复仇的快感是有的。分数太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