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西方去此不远(2009)

西方去此不远(2009)

又名: Reconstructing Faith

导演: 黄文海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9-11-03(意大利)

片长: 84分钟 豆瓣评分:6.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是一部关于宗教信仰的纪录片。在中国中部的湖南岳阳市,有一个叫做“助念团”的民间团体,大约有300人。他们带着过去几十年里,与中国社会并行所积累下来的人生经验,自发组织公民团体,是希望通过宗教改善他们的生活与灵魂。主要是对孤寡老人进行临终关怀和帮助残疾人。所有的行为都是无偿的。

演员:



影评:

  1. 刚进北京电影学院,张民老师教我们剧作。他很喜欢塔尔科夫斯基,研究生毕业论文写《镜子》,里边讲他首次接触此神作时昏昏欲睡,看第二遍时有如电击,从此便信奉塔氏,不离不弃。他还跟我们讲,特殊时期的亲密接触,青春、热血已逝,最后记得的是牵隔壁女生手的兴奋与激动。非典那年,他随老婆回湖北,带了个DV,就用纪录片的方法拍了很多素材,据说时长达到100多个小时。后来,这位老师便成了纪录片的信徒,常活跃在草场地一带。现在,在电影学院举办专门的纪录片放映交流活动,每周两次。每次和他聊天,他总会扯出纪录片的种种,那时,他的两眼总会放光。
    经他介绍,我知道了现在中国纪录片的一些情况,自从剧情片导演走向地上之后,中国的地下电影更多的指向纪录片。拍摄纪录片的人,生存状况不是特别好,有名一些的,比如杜海滨、赵亮、黄文海等,会有国际电影节的基金资助,或者是国外电视台的专门收购,资金资助会相对自由,支持作者的自我创作,电视台可能更多的是命题式的,偏重猎奇。电影结束后,参加一些电影节、艺术展、讲座,也都会有收入;没有名的是大多数,靠拿电视台的钱、自筹资金等各种方法拍;还有一些,自己买了设备,一个人承担所有职能,拍、采、剪集于一身。国内有一些支持纪录片的民间组织,比如,“云南影响”影展;也有一些记录片的基金,比如CNEX;仅北京,就有一些纪录片的聚集与放映场所:草场地、宋庄、798的尤伦斯、伊比利亚、MOMA艺术中心等。
    黄文海是纪录片导演里创作环境比较好的一个,他在2000年离开央视后,就一直在坚持纪录片创作,作品十余部。他的《梦游》获2006年法国真实电影节最高奖,《我们》获2008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特别大奖。他曾说,“纪录片就像体验生命的镜子,我在纪录片中寻找自己。”《西方去此不远》这部涉及宗教题材的纪录片,又是一面他体验生命的镜子。他的上两部纪录片,《喧哗的尘土》主题是幻灭,《梦游》的主题是绝望,都过于痛苦,而黑暗的内心探索使得他无法再像以往那样拍片,2006年便成为他很难走下去的一部转型之作。
    也是那个时候,他开始信佛,他对于家乡的民间团体“助念团”产生了兴趣,并开始重新找到拍摄的冲动,而且他企图和过去所拍摄的黑暗现实告别。和他以往的的纪录片一样,他并不局限于仅仅只拍摄单一的族群,他总是倾向于在一个主题之下产生多重变奏,因此,除了助念团之外,他还拍了紫竹林禅院的住持了果法师,以及经常在禅院聚会的人们……
    宗教对于人的改变,信手拈来皆是景:李连杰有了信仰之后,在宣扬佛学精髓之外,还发起壹基金,在中国红十字总会架构下独立运作慈善计划和专案;王天后秘密地开了一个微博,占其中比例最大的就是和活佛有关;我的一个朋友,每天看上去蔫了吧唧的,但一讲到每日所参经文,人生有哪些顿悟,就像迎来第二春一样,活力四射……
    很喜欢看《南方人物周刊》上王书亚的影评,他的电影观感最终都会落脚在信仰上。经由他的文字,基督精神的教义经由不同侧面传递出来,并经由电影得以解析,更重要的是,他“像一个厚脸皮的推销员,热衷于把他的思想不断地锲入中国的现实”。
    黄文海的电影也有类似的功效,但他对于信仰的释义,用自己的话来说,“有些纠葛,有些百感交集”,所以,“可能上一个镜头讲佛的美好,下一个镜头就在批判。”
    我没有任何信仰,我不羞于没有信仰,但我看黄文海的电影和王书亚的文字,都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