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瑞典爱情故事 En kärlekshistoria(1970)

演员:



影评:

  1. 在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男女主角已经基本失去了参与故事的机会,他们的长辈亲友们以一系列荒诞不经的行为让一直平稳发展的情节终于迎来了高潮。那些蹩脚的言语和动作并不是被放大了而是被堆积在一起才显得那么不可理解。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某件会让自己尴尬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总是想赶快完成以尽早摆脱它的纠缠。影片中,Annika的爸爸是个失败的冰箱推销员,但即使是到乡下拜访女儿男友一家也要强装着高贵的姿态甚至还带了自己推销的冰箱炫耀。当他想展示冰箱的功能用它冰啤酒时,接上电源后发现不能工作,于是立刻怒气冲冲的走到屋外砸碎了那两瓶原本打算放进冰箱的啤酒。自始至终保持自己骄傲的姿态,实则为了掩饰内里的卑微。而Pär的父亲则是用装酷来带过自己的尴尬,比如讲了个冷场的笑话时,比如不情愿的点烟火时。从这些日常琐事中不难窥见大多数成年人在社会上是怎样的卑躬屈膝。
    Pär和Annika太年幼,尚未领会成人世界的种种压抑,但父辈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在他们身上有所作用。Pär因为一次在Annika面前被大自己一号的某男痛扁而觉得丢人,不想见Annika却还故作清高保持自己的尊严。还好Annika主动放下矜持挽回了Pär,不然一段佳话可能就此早夭。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普通人,几乎无法摆脱卑微的束缚。当见识到更上流的场面,当遇到从未面对过的新问题,害怕处理不好的心理让人愈加卑微。所以我们要尽量伪装成巧妙的模样,就好像所有人都相信了我们的伪装。这是我们对生活唯一的祈求,只愿你能忽略掉我们无法控制的谦卑,因为对你来说它是那么微不足道,你笑一笑就该转过脸去装作从没看见。仿佛这是我们和生活的小小约定,有了这个约定我们便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平凡无奇的生活。
    只是我们又何尝不希望,心里的愁云可以像影片最后清晨的雨露薄雾一般很快便消散呢?
  2. 首先,真不知道我为什么在光棍节这天选择看这个电影,上来就是一句:这个世界不适合孤独的人,这太伤人了好么。
    正如这句话揭示的,整个电影以两个悲伤中的人引出,之后似乎电影就开始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整个这一部分简直脱离了电影高于生活的艺术价值,而是原原本本的还原了生活。这哪是瑞典爱情故事,这分明就是全球初中生爱情故事,我深深地发现,当孩子变成熊孩子进入发育期后,不分地域都是智5渣,无论你是屌丝男还是绿茶婊随时的抽烟和随地的伤感是基本素养。对于情窦初开的男生来讲,任何和女神说过话的男生都是情敌。戳不破的暗恋,长时间的等待,真正见面后却一言不发然后开始生比你所不知道的神秘事件还神秘的闷气,然后攻略成功,一下子就连自家门口那班吵得要死的火车都是记忆中恋人的声音。
    虽然只有14岁就你情我愿的给了屏幕前紧握右手的男性观众致命一击,但比起《初吻》这简直就是我看过最纯的早恋。然而等一下,这么拍下去早晚变成吵架分手和好的现实世界两性关系纪录片。而且看过《你还活着》而被惊艳的我一点儿也没发现这部电影里导演个人风格的闪光之处。
    果然,卿卿我我了够久后,电影的视线开始转移到大人身上,于是忽然明白了,之前各种一闪而过的大人角色才是主角。开着机车在路上狂奔20迈/小时的屌丝男家里是农村户口,而绿茶妹妹家里关系不是很和睦,父亲是一个冰箱推销员在朝阳区过着通州的日子却幻想有朝一日闯进二环以内的生活圈,目标遥不可及渐渐变得暴躁,家人也都是一群不求上进的拖油瓶(什么嘛连钢琴都不会弹还怎么卖冰箱!)对于自己妻子的爱意更是早已被冷淡和不屑蒙住。绿茶仅有的成年朋友却是一个大龄剩女,和绿茶的父亲一样,虽然表面上一个弱势一个强势却都在受着孤独的煎熬。
    最后去屌丝男的家庭聚会,在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中,中年男人彻底爆发了,他直白的怒吼着:我女儿是城里人!要过有钱的生活!(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13亿个赞)
    之后的情节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了导演的用心,孤独到语言苍白的男人消失在迷雾里,孤零零的看着面前所有人奔走呼喊,为寻找自己急的不知所措。孤独在这里变得像大雾一样迷茫,你所经受的孤独到底是被对现实不切实际的预期所压垮还是无视了生活的本质和别人的善意?不知道。但导演依然是《你还活着》的导演,从悲伤的人们入手,在最后一刻拨云见日。
    电影的框架和表达的内容特别吻合,正像是人的成长过程,总要先经历青春期的傻逼兮兮然后才是赤裸裸的现实和思考。整个片子充满了人的特写,先是最年长的爷爷,最年轻的音乐萝莉,脱线的熊孩子们,一群盲目生活的中年人,最后又是少男少女,这个世界可不就是这样持续的循环着。
  3. 虽然影院很黑也有点儿闷,电影还是让我不断感觉瑞典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十三四未成年人的浪漫爱情太诱人逗人,MK2影院里除了我们坐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莞尔之声同样频繁传出。

    影片全景镜头用得很多,景观很美,少女更美,炎夏招呼过的肌肤和金发仿佛镀了光,都是灼灼神采。少年虽不帅,反而突出拙拙的牛气可爱。这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时代的自由和爱慕,居然也让我找到那时候孔儒和马列主义高压教育中的青少年时光,始终,人有一种性是相通的。
    电影采用同期录音,有一种自然的真实感和某种程度粗糙的时代感。加之我十分喜欢导演的音乐运用方法,不多不少,好听且煽得真诚。当时一心想在之后找原声,但现在想另外听,恐怕又是别的滋味。
    感觉电影节奏很爱变化,不过我没意见。前部分看完心里甜蜜,不愿意承认怅然,后部分看完便不得不承认了——成人世界的平庸无趣,让未成年人的生活显得如此熠熠生辉,然而,他们就非得是特别的吗?他们也会成为父母,美好和纯真似乎总会有天非得流失不可。不需要故作深沉和故作忧伤(这种“故作”正是大部分亚洲电影所无法丢弃的),拍到这个程度的纯爱故事,也足够深沉和忧伤了。

    很喜欢最后部分以及结尾,包括环境,情节,镜头,对白。使我联想到东欧电影。

    其实直至走出影院,也只感叹这部拍摄六七十年代的电影之布景和音乐何以做得如此完美。后来才知道,这电影根本就拍摄于1969年,只是这场法国公映等待了 39年。这是Roy Andersson在27岁时的处女作,当时不知为何并未取得成功,以致导演心灰意冷而转行拍广告去了。幸而后来他又重拾旧爱,可惜后来的我都没看过。虽然传说这部电影跟他后来的几部风格迥异,但是他深受伯格曼影响的自然主义风格,在这一部已经显而易见。
  4. 北京电影节看的第四部电影。

    罗伊·安德森 Roy Andersson早期作品。很少看到如此明媚阳光下的北欧影片,随着那悠扬暖心的吉他、长笛以及英文歌曲,仿佛有种法国小清新的感觉。但交织其间的却是成年人世界无助和空洞。

    最后钓鱼事件真是神来之笔,瑞典人幽默起来都如此深刻也是醉了,而全场各种爆笑连连更加促进自己的笑腺,最终雾色中两个世界的交汇在少年的憧憬中戛然而止,但他们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呢?

    真正的笑中带泪,而且在影院看真的和自己对着电视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