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小魔女学园 TV版 リトルウィッチアカデミア(2017)

小魔女学园 TV版 リトルウィッチアカデミア(2017)

又名: 小魔女学院 / Little Witch Academia

导演: 吉成曜 宫岛善博 金子祥之 筱原启辅 下平佑一 铃木芳成 有富兴二 粟井重纪

编剧: 岛田满 上野贵美子 樋口七海 佐藤裕 大冢雅彦

主演: 潘惠美 日高范子 日笠阳子 折笠富美子 村川梨衣 上田丽奈 村濑迪与 志田有彩

类型: 剧情 动画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17-01-08(日本)

集数: 25 单集片长: 24分钟 IMDb: tt6352180 豆瓣评分:8.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小时候看过夏依妮·莎莉温的魔法表演后,梦想成为魔女的阿科,进入了与莎莉温相同的传统魔女育成名门校“露娜诺娃魔法学校”。

演员:



影评:

  1. 标题直接从B站复制,打分标准是个人喜好和偏见

    满分10分,8分以上为神回★,5分及格

    扣分基本全是剧情因素,和作画质量没有关系

    ----------------------

    第1话 新的开始 - 9.5分★

    第2话 展凤蝶 - 7.5分

    第3话 现在别阻止我 - 9分★(扫帚比赛回)

    第4话 日暮 - 8分★(洛蒂回)

    第5话 新月学园与白龙 - 4分

    第6话 普拉里斯之泉 - 7分(安德鲁登场回)

    第7话 橙色潜水员 - 8.5分★(鱼老师回)

    第8话 沉眠梦中的苏西 - 10分★(苏西回)

    第9话 布莱顿贝利亡灵游记 - 0分(骷髅大叔回)

    第10话 蜜蜂骚乱 - 6分

    第11话 蓝月 - 7分

    第12话 What you will - 5分

    第13话 萨温节的魔法 - 7分

    第14话 新时代魔法 - 6.5分(克洛娃登场回)

    第15话 烈火夏莉奥 - 6分

    第16话 波赫尤拉的试炼 - 1分(绿人病回)

    第17话 阿曼达·欧尼尔与圣杯 - 7.5分(阿曼达回)

    第18话 空中大战斯坦飞船 - 8.5分★(康斯坦策回)

    第19话 卡文迪什 - 3分(戴安娜回之一)

    第20话 知性和感性 - 6分(戴安娜回之二)

    第21话 瓦冈蒂亚 - 6分

    第22话 夏莉欧和克洛娃 - 9分★

    第23话 Yesterday - 9.5分★

    第24话 通往阿尔克图拉斯的道路 - 7分

    第25话 言叶之树 - 8.5分★

    另外

    OVA版 - 10分★

    剧场版 - 9分★

    ----------------------

    就不抒情了,简单说一下问题

    首先是主线矛盾太弱,导致中盘出现太多鸡肋回,我不是说非得打个什么伏地魔才叫矛盾,但本作主线的冲突完全不够支撑两季篇幅

    其次是亚可和同学的互动太少,明明这会非常出彩,实际上主线之外的优秀回几乎全是与同学互动的单元剧,但是却为了照顾主线篇幅,大幅削弱了互动部分

    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亚可这个角色设计十分单线条,也就是优点和缺点同样大,这样的角色本来应该和同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然而这一部分非常缺乏,于是在大部分篇幅里观众只能看到亚可暴露着非常明显的缺点横冲直撞,事情实在无法收拾了就开金手指把矛盾……都不能说是解决,而是硬给抹掉,从而使观感很糟

    我猜测其中的原因是最初设计剧情的时候想把最大的爆点放在22话,因此22话之前几乎不能安排亚可有任何决定性的成长或解决任何重要矛盾,这的确让22话的爆点非常充分,但却是以献祭之前所有主线回为代价的,整体来看相当得不偿失

    本作最大的问题出在整体架构上,一方面有很多没必要的回,像5话、9话、16话这种失败的单元剧即使全删除对剧情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又比如安德鲁这条线的权重太大,对剧情的影响却很小,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篇幅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

    另一方面,到了最后高潮的时候,显得缺乏让感情发酵的时间,很多情节都非常赶,最后几话某些地方的感情切换就像突然被剪了几分钟一样,如果多大约一话的篇幅来渲染,效果会好很多

    当然说差也不是非常差,毕竟制作水准是顶尖的,除了9话这种真的像shi一样的回之外,本作的鸡肋回放到一般的TV动画里都能算优秀回

    大概100分可以打80分,但是本作明明从头到尾都有100分的素质,变成现在这样只能说非常可惜

  2. 没有百合剧情的话,我很难想象我是在看现在日本业界的一部动画,感谢这么久板机社能够做下来,他带给我的完全是童年的感觉,一部纯粹的动画。画风是美国卡通的感觉,再加上日本的2d动画制作团队,画面变的很有灵性!仅仅是看着画面就会觉得很有趣!剧情里面描述的魔法消逝,魔法被鄙夷被取代的时代,也就是在说动画本身,更具体的说应该是2d动画本身。用魔法给这个世界带来欢乐,这也是动画最初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在慢慢变质慢慢消逝,原画的繁琐让2d动画在慢慢死去。为了量产变的单调而缺乏张力的原画,让2d动画变的千篇一律,很难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现在回过头去看以前的老动画 95攻壳 星际牛仔之类的反而觉得作画很有意思 很有感觉)

    我永远忘不了无皇刃谭最后无名与黄毛和决战,中村丰那炸裂的原画。2d动画形式上的艺术感我觉得是远远高于三维动画和cg动画的。

    但它正在死去。

    ----------------------------------------------

    好像现在已经到了21集...

    不得不承认剧本很糟糕?

    女主的所有成长仿佛只是为了暂时激活魔杖,然后回到智障状态...._(¦3」∠)_

    三星吧

  3. 温暖的线条,明快的色调,活泼的剧情,这才是手绘动画的魅力,每一集都让人心中充满温暖,想要永远的看下去,回想起童年每天守在电视前看着几十上百集超长番的那种感觉。这正是日本动画现在缺少的东西,也是动画未来2013的真正意义吧。
    豆瓣现在就像安娜贝尔的博客一般,发声的永远是那少部分恶意,却阻碍着真正优秀的作品被更多人知晓,愿这世界如动画般美好。
  4. 说道《小魔女学院》中扳机社的传统艺能,有人说是巨大机器人变形合体,有人说是宇宙空间决战,还有人说是高表现力的作画......在笔者看来,扳机社在《SSSS.GRIDMAN》、《DARLING IN THE FRANXX》、《KILL IN KILL》一以贯之的是对现代主义精神危机的思考与拯救。

    《小魔女学院》诞生于2013年“动画未来”的20分钟短片里,5个来自Gainax的新人动画师来到Trigger,在原画大佬吉成曜的指导下参与该作的原画作画,吉成曜也是首次担任动画监督。当时政府给了每部动画3800万日元的制作预算,根据制作纪录片《魔女诞生之时》的说法,一般23分钟的动画,原画数量大概有2000-3000张,而《小魔女学园》却达到了17000张,吉成曜笑说“不能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 NHK anikuri15 老流氓们都是骗钱鬼才)。

    2013年播出之后反响非常好,在海外也很受欢迎。同年Trigger宣布制作续篇的计划,并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发起众筹。结果在一个月内,7938人筹集出了625518美元(约7400万日元)。然后Trigger在2015年完成了50分钟的剧场版《小魔女学园:魔法游行》。在动画的设定与演出中不难看出,小魔女学院是致敬《哈利波特与XXX》系列的动画,身为致敬动画有模仿与投射与原作有关的要素,也有对原作反思的要素,更能看出日本人对哈利波特的理解与当代日本人类学与社会学问题的深度思考。

    《小魔女学院》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囊述内容,首先微观层面上是“大不列颠搞事三人组”的青春成长故事,中观层面上是一场爱与勇气的青春冒险与心灵救赎的故事,宏观层面是魔法与科技冲突的故事,“几百年来魔法式微,科技却不断发展”,魔女学院的上空始终飘荡着这挥之不去的阴云雾霭。揭掉这层隐喻的面纱,吉成曜想要讲述的是社会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江河日下的传统文化在茁壮生长的现代文化下价值与意义何在,未来又将如何,这是夏莉欧与亚可乃至整个社会在动画中不断思考的问题。从这一层面出发,亚可与安德鲁则是相同的存在,亚可在魔女的社会结构中被认为是异端,安德鲁在歧视魔女的布莱顿贝学院也被认为是异端,在他们不断的冒险中揭示魔女的价值,由他们的思考促进双方社会的革命。

    革命,本义指变革天命,革除不好的天命,是历史中改朝换代的头等大事。工业革命肇始,“革命”一词不再必须带有鲜血的付出,革命从人民付出鲜血推翻统治者的实践逐渐变为通过技术创新推翻封建制度的实践;现代主义出现伊始,“革命”一词更添抽象之形,革命从实践变为对某个形而上制度的否定;后现代主义以来,“革命”一词碎片化,革命从社会精英与宏大叙事中解放,回归到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中。革命的意义被拆解了,但革命的价值压在了每一个人的肩上,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造成了革命的分流,尤其是文化的革命。

    在新月学院的魔女中,一部分传统文化悄悄与现代文化结合,人群正如库洛瓦老师和康斯坦策,另一部分传统文化坚持传统,人群正如教导主任,夏莉欧与亚可则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调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并创造新的可能性。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西方古典传统中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全球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之中,许多哲学家与艺术家对之前一味宣扬的人性向善观念产生怀疑,加之尼采宣布“上帝已死”,没有了精神上的信仰与慰藉,怀着对现实的无力感,对人性陷入深深的失望与扭曲之中;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与之前启蒙主义宣传的人类历史进步论和科技进步论违背,一些人不由得怀疑科技的伦理问题,认为科技固然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便利与超出人本身的力量,但是力量带来的不是“人类大统一”而是高科技国家对低科技国家的破坏与毁灭,这在美国对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如此促成了日本人对于科技的反思比一般二战参与国要来得深刻。这一时期人们往往将人性的伦理与科技的力量当做硬币的正反两面,出现了一系列反对科技发展的活动浪潮,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反科技主义者发现他们自己宣传理念所使用的媒介是由科技发展形成的,对于自身的认同也陷入深刻的危机中。而拯救危机而被提出的则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现代新的社会形式下人性与社会伦理的全新建构。后现代主义提倡回归人的本质,是“新人文主义”,在现代主义思辨的性质上重新发现人性的“可能性”,而不是将人性善与人性恶二元对立起来。人们意识到人性的善恶是由社会的伦理建构的产物,一部分相信传统传统伦理的人相信的人性恶在另一部分相信新伦理的人看来可能是人性善,社会伦理在不断建构解构的过程中产生的观念冲突才是人性恶产生的根本原因,人性恶不再是需要消灭的对象,而是可以通过包容与多元化弥合从而转化为人性善。以上理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结论,从中国明清时期发展而来的陆王心学与西方辩证思维,悄悄地在日本这块沃土上埋下了种子,并在二十一世纪生根发芽。

    回到微观的个人层面上来说,库洛瓦老师相信科技能拯救濒临灭绝的魔法,并使用科技增强魔法的力量,这是科技进步论,夏莉欧老师相信提升现代社会对魔法的认同度,让魔法重回公众视野,这是媒介进步论,而编剧则将魔法的进步与未来具象化为“改变世界的魔法三大曲枝图”。库洛瓦将力量视为魔法最重要的性质之一,甚至等同于魔法的进步与未来。当魔法力量消逝科技力量崛起,她理所当然地“倒向了科学机械”,同时解开“三大曲枝图”是为了增加魔法的力量,让魔法在力量上胜过科技,不然她身为一个魔女是非常伤害自尊心的。最后当机械的力量失控时,库洛瓦就像现代主义初期的人一般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危机之中,而亚可与夏莉欧所说的“相信的心”就是相信人性善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虽有将人类引入歧途变成人性恶的可能性,但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消除偏见,通过社会群体的包容与文化的多元化举措,人性恶终将转化为人性善,在历史璀璨的银河中留下人类创造的美好未来。而那,就是社会中每个人都会使用的魔法。

    那么让我们一起吟唱“相信的心就是大家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