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竹屋 House of Bamboo(1955)

竹屋 House of Bamboo(1955)

又名: 美日警匪战东京

导演: 塞缪尔·富勒

编剧: 塞缪尔·富勒

主演: 李香兰 罗伯特·瑞安 罗伯特·斯塔克

类型: 剧情 犯罪 黑色电影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55-07-01

片长: 102 分钟 IMDb: tt0048182 豆瓣评分:6.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看完《竹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问号:罗伯特·瑞安——这位美国电影中最好的演员之一——演这部电影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影片基本就是靠给瑞安的角色、黑帮头目桑迪强行降智来推动情节,其“事迹”如下:

    1)对于手下韦伯,完全不知道他妻子的存在;

    2)对于新加入的“艾迪”,查了他的一些案底就对他极其信任、没有更多考察:第一次让艾迪参与行动,便为了他打破要将受伤同伙灭口的冷血规则,之后还迅速将他提拔为帮派内第二人物,甚至不惜与曾经最得力的手下格里夫翻脸;

    3)对于“艾迪”的所谓“情人”真理子,发现她言语(刚开始矢口否认自己见过“艾迪”)、行为(被发现偷偷与来路不明的男子私自会面)的不诚实之处,竟然只能联想到男女之事,推测她羞于承认与外国人交往、又行为不端在外另有情人,偏就不疑心她乃至“艾迪”背叛自己;

    4)在上述基础上,抢劫之事被泄密,还是想不起来这和“艾迪”、真理子有什么关系,不经任何调查就枪杀了未参与此次行动的格里夫;

    5)终于通过线人得知“艾迪”的卧底身份,已经布局要除掉“艾迪”,不是想着稳妥行事,而是慢吞吞显摆自己的谋划有多高超,非要拖到最后一刻结果出了岔子。

    其实《竹屋》最让我感到不适的是其中对亚洲女性的刻画:那个年代20世纪福克斯的亚洲背景宽银幕“大片”,普遍存在殖民主义的问题,但是赤裸裸地把“在日本,女人从小就被教着如何讨好男人”这种台词说出口,还真是不太多见;但即便不谈年代局限性导致的缺陷,它甚至都做不到逻辑自洽——这样一个可以竞争同期美国电影中最蠢反派的人物,到底是怎么当上黑帮头目的?

    雪上加霜的是,这么一个角色,片方还偏偏要找瑞安。不管是饰演正派还是反派,瑞安的核心银幕气质之一是聪明;换言之,从编导的角度,你可以让他没有道德、没有良知,但不能让他没有脑子——不可以,真的不可以。

  2.        終於有機會在大屏幕上看看彩色的李香蘭,聽聽她講英文。雖然,已經不是滿映時期,那個韶華年代,可愛又百媚的女孩,但仍然不失為是一個風情萬種、有些西化的美麗女人。
           李香蘭的一生,彷彿始終被各種意識形態塑造著,滿映的時候,她需要扮演一個中國人,愛上日本英俊少年。50年代,她又需要扮演一個從小學習服侍男人的日本女人,愛上一個美國大兵。她的名字的一次又一次改寫,成為她被反覆塑造的身份的一次次符號。
           只是所有的相愛,所有的情感動力,基本上都是李香蘭被扇一巴掌,然後就愛上了。據說,這在情感創傷中,扇巴掌是很重要的一種特質和情感訴求。
          从這個電影中,也可以一窺當時的美日關係。美國人的自信和傲視一切的心態,加之利用美國小混混在東京街頭的肆意妄為,難怪當時的日本對該片的評價不高。
           或許,當時的日本人,看到這樣的電影,多少可以明白一下,滿映時期的他們,拍攝的那些電影,比起50年代的美國,更是喪心病狂。難怪,今天沒有日本觀眾起身鼓掌,反而是美國人笑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