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本能反应 Instinct(1999)

本能反应 Instinct(1999)

又名: 直觉 / 沉默的本能

导演: 乔·德特杜巴

编剧: Daniel Quinn Gerald Di Pego

主演: 安东尼·霍普金斯 小库珀·古丁 唐纳德·萨瑟兰

类型: 剧情 悬疑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9-06-04

片长: 126 分钟 IMDb: tt0128278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鲍威尔(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是一位专门研究黑猩猩的人类学家,他在卢旺达长期观察观察当地黑猩猩的活动。然而两年前,这位性情温和的学者突然性情大变,杀了两位当地的森林管理员以及伤害了多名管理员后神秘失踪。如今,他终于被逮捕归案,关押在美国高度戒严的精神病监狱。

演员:



影评:

  1. 这是一部深刻的电影。
    它是对人类的讥讽和反思。主人公身处丛林而反观社会,与大猩猩的朝夕相处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人性的虚伪、社会的丑恶,于是他逐渐与世隔绝,摆脱令自己厌恶的生活。他剥去伪装、回归本真,依靠本能而生存,他与大猩猩融为一体,用他的话更确切地说是大猩猩容纳了他。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人类不是上帝,人类谁也控制不了。由文明走向本能的生活是个渐进的过程,他扔掉了相机,脱掉了衣物,他蓬头垢面,他席地而眠。下大雨时,他头顶芭蕉叶,后来连芭蕉叶也不要了,伸开双臂,接受雨水的洗礼,如孩童般快乐。当他与大猩猩握手的一刹那,人与自然相通,天人和一。他与小大猩猩相处地也是那么融洽,他简直就像是他慈祥的父亲,尽管他对他的女儿冷若冰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比人与自然的距离还远。
    人类罪恶的枪支瞄准了大猩猩,安东尼愤怒了,他做出了本能反应:“保护自己的家人。”安东尼与大猩猩同时倒地时,他们的表情是如此相似,眼神中都有一丝悲哀、无助与无奈。原来人与动物的心灵可以贴的那么近。除此之外,安东尼与猩猩的多次对比也喻示着文明状态的人的异同,逼迫观众思索人类走向文明之后的得与失。杀死凶手的同时,他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他对他所仇视的社会无能为力,只好保持沉默。沉默为他筑起了一道屏障,在这个屏障里他的心可以自由飞翔。
    古巴是所有正常人类的代表,他趾高气扬,自以为可以控制一切,当然包括他的病人安东尼,而安东尼也把对人的仇恨都加于古巴之上。古巴是安东尼与外界的唯一联系。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控制与被控制、拯救与被拯救的争夺战。
    表面上古巴一直试图在控制安东尼,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他开口说话了,与他合作了。但实际上古巴慢慢地被安东尼控制。安东尼勒住古巴的脖子使他被迫流泪。到最后,古巴认识到,自己不过是游戏中的一个玩偶,在别人制定的规则的掌控中,不断地讨好别人,“不会得罪什么人,也不会爱什么人”,他为自己感到悲哀,他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发自肺腑。古巴也认识到回归自然的可贵,当大雨下起时,他扔掉顶在头上的西服,尽情享受甘霖,一如丛林中的安东尼。
    安东尼使古巴看清人性丑的一面,找回人的感情,找回人类于本能之上的美好生活,让他从消极地与社会不合作的态度转变为积极地找寻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他们在相互拯救,同时也是在自我拯救。而圆珠笔正是拯救的象征。安东尼用它拯救牢笼里的大猩猩,可惜它已经没有了幻想,对面前的自由视而不见,一如安东尼甘愿身陷囹圄。最终安东尼用这支笔逃离了监狱,拯救了自我。
    安东尼在精神上有个飞跃,从不愿出狱到最终越狱,从打碎女儿照片到归还照片,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碰撞,思想发生了巨变,从偏激走向平和,对生命的感悟都加深了一层。这并不是简单的思想交换,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结果是二人都得到了心灵的安详与自由。
    对自由的探讨也是本片的一大主题。片中绝大多数人都有在栅栏后的镜头,使我不禁想起了卢梭的那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的确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例如放风的那一小片空地,与监狱并物二致。只要有幻想,心灵就是自由的。因此,安东尼与古巴都会自愿带镣铐。这是在对生命真谛有了深刻领悟之后得到的大解脱。
    本片所选场景监狱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精神病犯人是社会的极端化表现。警察设立了不合理的制度,监狱中弱肉强食,但没有人去改变它。片中有个符号化的人物,一直用头撞墙,可以看作弱者无声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常常不起作用,可是弱者很执着,直撞到头破血流,倒地身亡。一股悲凉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而片中呆傻的强者是对社会中权势人物的无情嘲讽。
    撕扑克那场戏使我激动的热泪盈眶,因为它象征着对弱者的关怀、对正气的弘扬。深沉博大的内涵使它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本片在发人深省的同时也给人希望。影片最后,囚犯与警察一同看球,一囚犯拔掉了电视机的插头,当他得知那天是一警察的生日时,他归还了插头,矛盾似乎于瞬间化解,众人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整个影片不仅贯穿对人类社会的反省和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在技术层面上有颇多可取之处。特写镜头较多,吸引观众注意力。在丛林中的镜头一般用绿叶作前景,青山作后景,使气氛一片祥和。与在监狱中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有些关键的道具设计精巧。比如探监室桌上那道红线象征着人与人、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本能与文明的隔阂。由于警察之类的人的维护,这道红线变得像鸿沟一样似乎不可逾越。而当安东尼把照片推过红线时,隔阂已经消除,表明鸿沟也并非不可逾越,人与人之间的坚冰可以消解,其实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始终像一个太阳,一旦复苏,冰山也可融化。
    林中管理员的刀则是暴力、罪恶的象征。
    细节处理的非常好。安东尼由正常/文明/伪善的状态向本能/野蛮/自由的生活状态转变时,发式由短发变得凌乱,而后变成披散的长发;反之,发式由凌乱到整齐,由披散到扎束。表情也相应在理智与冷漠之间转换。
    时空转换自然而不着痕迹,很巧妙,不生硬。
    节奏把握得当,有张有弛,紧张到一定程度,还会爆发,看起来很过瘾。情节也一波三折,最后安东尼的再次沉默出人意料,说明了人世的复杂,加强了该片的深刻性。
    演员表演,一个饱满、一个含蓄,相映成趣。
    2002-08-10
  2.     illusion,这是一个很美的英文词,发音有着起伏优美的节奏,在发到[lu:]的时候总是让人会情不自禁地闭起眼睛去过渡完成最后的浊音,而最后的浊音又带着浓浓的法式浪漫。
        被这个词正式地触动的次数并不太多。
        第一次是在亦舒的故事”红尘”里,她在那个时期的故事带着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世外桃源的小岛叫“衣露申”。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很美的译法,虽然是完全直接的音译,但似乎可以媲美翡冷翠。将英文发音的美感转换成汉字组合带来的美感,以形代音。
        这个时候,illusion的意思是幻象。

        今天晚上看一部老片Instinct, 又算是正式直面了这个词一回。今天,它作为”梦想”出现。
        有点汗颜,我并没有太深刻地理解illusion和dream的区别。总是感性地认为illusion带着柔软浪漫的色彩,而dream更多的是和金博士这样的斗士联系在一起,带着”I have a dream”的壮烈铿锵。

        心理医生接下了一个案子,一个在非洲研究黑猩猩的博士,在原始丛林里失踪了两年,因为一宗暴力伤杀猎人事件回到人类社会-监狱,一直不说话,因而无从得知当时杀人的真相。
        有意思的是,第一次采访中,博士对医生说话了。医生试图慢慢引导博士回到当时的场景,发现事情的真相。博士开始了回忆,他希望借博士的口将他想表达的告诉更多的人。医生的功利心一直没法把他带到博士希望带他去的地方。
        有一次谈话中,医生惹怒了博士,在生命的威胁下,博士要医生在纸上回答他在这个时候被剥夺了什么,回答对就放过他。我猜是自由,医生果然写下了自由,错。第二次,医生写了illusion,答对了。我们很奇怪这个答案。
        故事往前发展着。
        关在笼子里的黑猩猩曾经为自由反抗过。当它终于放弃了以后,即使面对打开的笼门,闻到对面自由的味道,它也只是漠然的或者伤感地转过了头。
        博士终于说出杀人是因为在他和黑猩猩生活在一起时遭遇猎人的追杀,为了保护黑猩猩他用木棍袭击了猎人。眼看着博士可以因为这个走上法庭,离开监狱。就在离开监狱的25分钟前,为了阻止狱警殴打另外一个犯人,他又出手打了狱警。
        博士终于又回到不说话的状态。医生在最后一天来与他道别。在室内篮球场边高高台阶上,博士手扶着窗户看着窗外一动不动。医生终于明白了博士讲述的意义,对着沉默的博士诉说流泪后黯然离去。
        这瞬间,博士微微回了头,从他的袖子里,滑出了从医生那里拿到的一支笔。他曾经用这只笔打开了关黑猩猩的牢门。然后,他开始用这支笔轻轻地但是有力地挖固定窗户铁挡板的螺丝板。
        我们不由得同时想起了Shawshank redemption, Prison Break这些片子。不用多说,博士最后回到了丛林。

        这个片子里看到博士一次次为了保护家人(黑猩猩),朋友(狱中同伴)的本能反应,是对片名的交待,但想说的还是关于理解,信任,接纳,自由。有时候,它们看起来就象是一个梦,或者在某个时候只能是一个梦,甚至是一个幻象。对很多人,能够保持着这样的梦已经不容易,象Shawshank’s redemption里的老布;但仍然有一些人不停地尝试着将这种illusion变成现实,象Andy,直到生命被拿走,才能标志梦被剥夺。

        博士最后留了一封信给医生,说:你是对的,自由并不只是一个梦,它一直在那里,在藩篱之外,我们必须自己去争取。

        最后,那个在大雨中张开双手恣意淋浴微笑呼吸自由空气的人是医生。(象在Shawshank redemption中获得自由的Andy)
        最后,博士的女儿谅解了父亲,博士回到了丛林,医生终于明白生活里的什么更重要。

        而我最后已经完全迷失了illusion和dream的区别,它们看起来简直就是可以通用。但是对我来说要紧的是排好我的时间,让我的illusion不再看起来只是个幻想。虽然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支简单的笔而已。

    PS:Anthony Hopkins的出演,真的是片子质量的保证。
  3. 由乔·德特杜巴执导的电影《本能反应》讲述了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人类学家伊森·鲍威尔在非洲神秘失踪两年后,被人们发现行踪,但此时的他不但性情大变,而且由于杀人罪行被视为极端危险分子。

    被捕后,他拒绝开口说话,人们都说他已经变成了野兽。而小库珀·古丁饰演的年轻心理医生卡尔特雄心勃勃,他试图揭开伊森的精神异常之谜好让自己一战成名。却不成想,在与伊森的一次次谈话中,卡尔特原有的生活信念、处世哲学开始逐渐崩塌……

    电影通过卡尔特给伊森治疗的这条主线展开,逐渐向我们揭开幻相与真实的微妙区别,让人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不禁思索:我们在生活中所秉持的那些固有信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我们以为自己能控制一些东西,真是如此吗?如何除却限制性信念,触及生命本相,更真实地活出自我呢?

    一、头脑中的信念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影片开始没多久,卡尔特的上司Ben带着一群医生在一面单向镜后看卡尔特如何治疗一位幻想教宗被迫害的精神病人苏珊。苏珊声称教宗在七周前被绑架,卡尔特先用共情的方式与苏珊建立信任关系。然后他随手撕下杂志中的一页纸,并扣到桌上。他问苏珊有没有可能这页纸的背面是教宗八天前在某地做活动的照片,并请苏珊看一看。

    苏珊脑中认为的教宗被绑架是一种幻相,而卡尔特所做的是让苏珊睁开眼睛去看一看现实。苏珊捂着脸哭了,不敢去翻开那页纸,因为此时的她已经意识到自己脑中所认为的很可能与现实是不符的。

    影片中还有一处,卡尔特给监狱中的精神病患做治疗,有一个精神病患犯的是杀人罪。他杀害了自己的邻居,因为他说他看到邻居身上有恶魔的影子,其他人都无法看到,只有自己能看到。幻相,让他犯下了杀人罪行。

    我们看到影片中的这几个角色都被幻相蒙蔽住了眼睛,把自己相信的、认为的东西当作了真实,并且他们就依据这个幻相去生活了。而我们也看到,幻相让人精神错乱,甚至做出危险的举动,犯下无可挽回的罪过。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幻相”,这些幻相并不像精神病人的病态幻觉那样显著,它们通常有些隐蔽,让人不自觉,这些就是我们头脑中所秉持的一些固定性的信念。它们指导我们的思考、行为,并且常常令我们觉得理所当然。

    然而仔细想一想,很多我们相信的、我们认为的、我们感受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打个比方,某一天在路上碰到一位朋友,我兴奋地朝他打招呼,而他却理也不理我直接走掉了。这时候,我脑中就会产生很多想法,他怎么不理我?我哪里得罪他了吗?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或者我可能会产生生气、愤怒、伤心的感觉。并且由这些想法和感觉指导了我接下来对这位朋友的态度,可能我再也不会理他。

    在以上一系列发生中,只有“朋友没有理我”这个事件是真实的,而接下来所有的想法、感觉都是基于我赋予这个事件的意义而产生的。换一个人,可能赋予这个事件的意义又会不同:“他可能没有听到,他可能没有看见”由此产生的接下来的一切行动又会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自己所认为的、相信的、感觉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很可能仅仅是幻相而已。而我们各自在自己所创造的幻相中去生活,去演出自己的人生剧本。有人会感到不被爱,没有价值,不被接纳,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感到很多很多的痛苦。那么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是真实的吗?还是我自己创造了这样的幻相,给了自己一个痛苦的人生呢?幻相会阻碍我们去看到真实。

    二、控制、自由皆幻相

    雄心勃勃的卡尔特年轻有为,有能力又有社交手腕,懂得拉拢讨好权势者为自己谋求一切可谋求的利益。他自认为自己能控制很多东西,在一次与伊森的访谈中,伊森转身离开,卡尔特却企图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让伊森乖乖听话。

    这时候,伊森掐住卡尔特的脖子,又用胶带封住了他的嘴巴,逼问:“现在你失去了什么”。卡尔特在纸上写下control控制,伊森却说:“你以为你有控制权,但这只是你的错觉,你控制了什么?早上汽车的喇叭音量吗?”卡尔特又在纸上写下free自由,伊森又说:“你以为你有自由,但却不得不因为我的事给监狱里其他精神病犯做心理辅导,然后一大早的去上班,你甚至在午夜梦回惊醒,冷汗涔涔,是因为你的野心对吧?你哪来的自由?”最后一次机会,卡尔特在纸上写下了illusion,幻相。伊森说,恭喜你,答对了。

    卡尔特以为自己能够控制伊森,事实上,对于已经犯下杀人罪的伊森来说,卡尔特根本不能对他怎样,因为他已经是这样了,就算再杀掉卡尔特,伊森仍然不会再失去什么。所以控制对于卡尔特来说只是一种幻相,当他被伊森扼住喉咙接近死亡的时候,他才看清这种幻相,所以他失去的是这种幻相。

    这是伊森给卡尔特的震撼一课,当卡尔特看穿这种幻相,并把它去除掉的时候,才有了他接下来对自我的剖析,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一种怎样的游戏中游走,而那不是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生活。

    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错觉,以为自己能控制很多东西。而事实上,我们并不能。电影中的卡尔特是在遭遇死亡威胁的时候,顿悟到原来自己所认为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真实的。但是通常只有在一些生死瞬间、一些重大疾病、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好像才能认识到我们无法去控制。但那代价岂不是太大?

    三、如何穿越幻相,遇见真实

    怎样剔除这些幻相,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把生命全然地活出来呢?

    首先,就是“睁开眼睛去看、去观察”。就像电影中的苏珊一样,其实只要睁开眼睛去看,教宗被迫害的幻相就能被破除掉。而我们也是一样,当发生一个事件的时候,不要任由我们的自动化反应主宰,而是去问自己:事实是什么呢?去看到真实发生的事实,而不是头脑中涌现的那些想法、信念,不是随意去赋予事件的意义。

    第二,就是可以去检核。比如前面提到的朋友不理我的事件,与其瞎猜、乱猜,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去问朋友,当时发生了什么,那么对方可能会给出一些事实,然后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想法、信念到底与现实是不是相符的。这样就可以从幻相中走出来,去看见真实。

    第三,不做反应,做回应。我们在生活中会形成很多自动化的反应,就像开车久了,我们不需要再思考要怎么打方向,怎么挂挡,自然而然地身体就会做出反应。在生活中很多反应就容易让幻相的迷雾更浓。

    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是真实发生的事件,B是我们的信念、想法,C是事件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事件是结果的直接诱因,但是ABC理论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事件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结果,而是中间的信念在起到作用。

    比如有人在听到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本能地反应就是对方在批评,继而感到很愤怒。但“提出不同意见”只是一个中性的事件而已,感到愤怒做出的事是一个结果。这中间对这个事件的解释就是会决定不同结果。当我们头脑中的信念根深蒂固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时间就会自动去做出反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中间这个B信念去进行观察。去观察意味着给自己留出了回应的时间和空间,他为什么会提出不同意见、他会不会只是在表达他的观点,一个事件就会有很多种解释(信念)的方式。当这个信念不一样了的时候,回应就会变得不一样,对比起反应,我们的回应就有了更多的主动选择性。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信念、想法与现实并不相符,但我们却不断地用这些信念、想法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幻相,然后生活在这些幻相中,与真实的自我相隔离。这时候我们就没法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去穿越这些幻相,才能遇见真实。就像影片中的卡尔特一样,最后看清了那些幻相,冲破了心中的牢笼,得到了真正的生命的自由。

  4. 大学暑假的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片子,好像还是电视里放的。回校后就到处找影像店想买来再看一遍写观后感,结果好片子通常都不流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有的居然要200大洋对于学生来讲太贵,于是放弃了。想要留下点墨迹的想法也随之搁浅。时隔10年突然读到安老爷子(安东尼霍普金斯,本片男主)拍新片的消息,被吊起了胃口,开始翻老片子看,所以有了这篇影评。

    本片背景讲述的是老爷子饰演的人类学家包伊森独自混居于非洲一群黑猩猩中两年后,因亲历猩猩被猎人捕杀后怒发冲冠(怒发冲冠也许不怎么贴切,他当时也没什么冠纯粹一野人,总之就是暴怒了吧),怒起反抗成为杀人犯的故事。

    你是不是在想这又是一部动物主题的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电影?

    爱是一定要呼唤的,但本片的卓越之处在于它远不止于此。

    包伊森和这群猩猩混居两年,从被警戒到被接纳,虽然是个异种异类但得到了猩猩头领银背将其作为群体一分子的认可并像守护其他猩猩族人一样守护他,最终银背也因为保护这个异类成员被猎人射杀。
    对猩猩来说人类是异类,那人类社会同一种族内部就没有异类了吗?有!当然有!

    包伊森杀人后即开始沉默再不开口,同时又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作袭警而被移送到佩利肯湾监狱和一群精神病犯关押在一起。

    理论上精神病犯也应该和其他犯人一样,享有每天放风的权利--这里说的放风是指每天半小时独自在一个大概十平米的天井里晒晒太阳呼吸呼吸监狱外的空气。十平米的天井其实非常逼仄,对正常人来说是很压抑的环境,但对终年不见阳光的精神病犯来说已是奢侈。

    理论上每天该有的权利真的只是理论上。由于监狱人手紧张,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放风,于是狱警们制定了发扑克牌的规则,每天拿到方块A的犯人才享有放风的权利。看似还算公平,人人平等,大家都有机会,但实际上呢?精神病犯中也有阶级的,高大壮硕的犯人殴打威胁其他犯人交出方块A,以此来剥夺放风机会的戏码每天上演。
    狱警们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不仅知道甚至是故意为之,何必给精神病什么希望呢?一群被压迫的无欲无求的人不是更好控制?!
    包伊森就被关在这样一个只有掠夺与压迫,却几乎零反抗的监狱。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也猎杀,但只为生存也只获取足以维生的量。曾几何时,人类社会出现了掠夺者--Taker,掠夺了什么?生命?自由?是的,都是,但罪大恶极的是掠夺了illusion--幻想。
    什么叫掠夺幻想?
    当有一天对着被长期监禁的人活动物敞开牢笼对方却无动于衷时,那就是被掠夺了illusion,失去一切幻想,灵魂已灭,大抵是这种感觉。

    当心理医生终于和包伊森建立起信赖关系,伊森也终于说出了杀人真相,极有可能通过听证会离开监狱时,他却再次卷入了一场狱警和精神病犯间的暴力冲突,于是历史重演,只是这次主角不再是猩猩而换成了精神病犯,人类社会里异类中的异类,伊森再次三缄其口错失或者说放弃了重获自由的大好良机。
    伊森用他的沉默无声的控诉着掠夺者,同时他的illusion也在逐渐被掠夺殆尽。

    到这里,本片已经很出彩了,没有停留于表象而是深层剖析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罪恶,但这只是本片想要表达的一半。除了批判,这部片子还传递了希望。

    本片的另一男主角是由小库伯古丁饰演的精神病专家卡尔特,年轻有为充满野心,有能力又有社交手腕,懂得拉拢讨好权势者为自己谋求一切可谋求的利益。他一开始接包伊森的案子其实就是为了一战成名。然而在与伊森的接触过程中,在伊森的震撼教育下,卡尔特的想法开始改变,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总是握有控制权而且把一切当成自己出人头地筹码的人,他开始真正从一个平等的角度去了解伊森去看待监狱里的精神病犯,和伊森的关系也变得亦师亦友。

    伊森曾经掐着卡尔特的脖子逼问“你以为你有控制权,但这只是你的错觉,你控制了什么?早上汽车的喇叭音量吗?你以为你有自由但却不得不因为我的事给监狱里其他精神病犯做心理辅导然后一大早的去上班,你甚至在午夜梦回惊醒,冷汗涔涔,是因为你的野心对吧?你哪来的自由?“
    在伊森的震撼教育下卡尔特明白了其实我们拥有的真的不多,但每个人至少都该拥有的是:对生活抱有的illusion.

    影片接近结尾处是一段卡尔特接近4分钟的独白或者说告白,因为伊森再次陷入了自我封闭所以只有卡尔特一个人说:“你曾问我什么让我午夜梦回惊醒,冷汗涔涔,我想了很多,不是工作--我热爱工作,是这场名利游戏。我讨好所有能对我有利的人,也不触怒对我有敌意的人,我谁都不得罪,我也谁都不爱。是你教会我离开这场游戏,是你教会我如何生活……”

    也许更多的人和卡尔特一样,很多时候称不上掠夺者,但却在生活的洪流中迷失,对待游戏太认真对待生活却太冷漠,丧失了爱的能力。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看到卡尔特这段告白时忍不住红了眼眶,那请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真的喜欢热衷于这样的游戏吗?内心深处,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又努力在“生活”吗?

    电影的大结局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所有人都有了改变,伊森找回了他的illusion,卡尔特学会了生活,精神病犯多了些勇气,连狱警都开始软化态度。
    这也许就是这部片子传递的希望:深植于心的力量从不曾消失,只是被埋藏了起来渐渐被遗忘了,当有一天醍醐灌顶,拭去灰尘它就在那里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