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书迷(2018)

书迷(2018)

又名: Being A Book Fanatic

导演: 范濡羽 曾欣 罗颖鸾 杨骊珠 王悦阳 刘若涵

主演: 朱赢椿 饶平如 马力 钱小华 姜寻 史航 徐凤文 陈逸华 鲁毅 王汉龙 胡同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8-04-23(中国大陆)

集数: 4 单集片长: 25分钟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讲述爱书之人的故事。从做书、开书店、淘书、贩书人等角度呈现四集内容:《一本书的诞生》,追踪一本书的诞生过程,讲述书籍设计师、作者、编辑如何合作做出一本本精彩的书;《书店风景》,寻找并记录处于快餐文化的当下仍致力于推广阅读的书店故事;《淘书迷的地图》,追随淘书人的足迹,绘制出书迷们的秘密寻宝图;《贩书记》,记录那些贩书人如何为书迷找到好的旧书,为好的旧书找到好的归宿。

演员:



影评:

  1. 一、《一本书的诞生》

    1、南京师范大学

    朱赢椿:书衣坊《虫子书》

    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们的故事》

    二、《书店风景》

    1、云南 昆明文化巷

    马力:麦田书店

    2、南京

    钱小华:先锋书店

    万象书店(推荐)

    安徽 黟(yī)县乡村 碧山书局

    3、北京 前门附近杨梅竹斜街

    姜寻:模范书局

    三、《淘书迷的地图》

    1、北京 潘家园鬼市

    史航

    中国书店 琉璃厂 杨之水《读书十年》

    周一良

    韦力

    2、天津 海河边

    徐凤文

    3、台湾

    乐伯:《乐伯书店》九份老街尽头

    陈逸华

    《日本古书店的手绘旅行》

    《书店里的影像诗》

    四、《贩书记》

    1、上海原法租界 绍兴路52弄

    鲁毅(书店主人):梅菲斯特书店(梅菲斯特来自歌德的戏剧《浮士德》)

    上海:文庙旧书市场

    2、浙江衢州孔庙旁 青简社(古书观止)

    王汉龙 版本学知识 旧书行业

    3、北京 潘家园

    胡同胡局:布衣书局

    今晚种草,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 ,藏起来藏起来哈哈哈(‾◡◝)

  2. 央视的《书迷》刚刚播完,23号世界读书日开播,昨晚结束,一共四集,国内最大的文青聚集网站豆瓣网上的评价依旧是“暂无评分”。

    不知道是看的人太少,还是文青们都觉得自己高级到不再需要看这么浅的片子,我自问算是资深文青,依旧能从这套片子里(尽管一定要说都是熟稔的人事物了)看出一些灵光与感动。

    片子还没开播的时候,鹦鹉史航在微博上转发助力时说,上面这张剧照看起来,他像一个身残志坚者。

    坦白说,我愿意承认读书人的“身残”部分的,可能有部分读书人是厌仄仄的,有些是过分瘦削的,有些是过度臃肿的,有些会刻薄狡黠古板,有些也会马虎迷糊甚至套得上网络俏皮话“天然呆”。

    请温柔一些对这些傻瓜笨蛋吧,可能他们的脑袋肚皮里装了太多书,一时运转不灵呀。

    爱极了史航那句回应,对于太多人问询他书房这么多书是否都看过的滥问题,他不无幽默地浪漫回道:

    我头顶有那么灿烂的星空,但我未必认得每一颗星星。

    模范书局的故事我也很喜欢,杨梅竹斜街的“文艺复兴”,凭一己之力在一条街上做点实事,从古旧书里得来的灵感,续成因缘,是真正的“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点一盏灯”。

    这家在北京,我还没去过,一定要去的了。还有一间,在昆明。其实我最怕几个城市,至今不敢去,譬如厦门,譬如大理,譬如昆明。

    怎么说呢,好像这些城市天然地卧虎藏龙,你以为你去是观光,其实可能恰恰遇到一个又一个老师,可能它们的活力和创造力,丝毫不怯于北上广。

    麦田的马力,最让人觉得潇洒自在的,可能就是他一边玩乐队一边开书店的悠闲感。不过其实读书人都对自己有要求,这种外松内紧的人生里,应该也有很多焦虑或者危机吧,外人看着千好万好,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我探书店买杂书这么些年,总觉得和人聊书是非常私密的事,因为只要知识星盘对不上,很可能三句话都聊不了,这种聊不来其实蛮痛苦的,就是大家其后都会小心绕开这部分再交往,但于我,书籍可能是生命的多半,也就意味着眼前人很大可能只能做点头之交了。

    这是“夹生”,也是无奈,是屏障,也是过滤。我也自问过自己还有可能去变得宽阔吗,答案是,如果是基于书,可以,或者转向呢,那可能会走到更窄化的写作,那还不如聊书。

    所以有时候遇不到好的旅伴,我会选择自己去逛书店,有可能会和书店老板聊天,有可能不,读书人是一种外向与内向的结合体,有可能读到一本好书雀跃不已,抓到不明就里的人也会一直聊一直聊,或者读到一本不满意的书,心情低落,两三天都在寻思这个领域里有没有一本真正的干货宝典。

    其实我也怵逛书店,越逛越谦卑越低矮,那种自信心还得花时间重建回来,另一面也是财力有限,取舍之间,可能就会有些书变成了永远的念念不忘,这跟恋爱一样,很大概率连回头草都没得吃。

    书迷是难搞的,也是极易取悦的,但最好还是自己躲进小楼成一统吧,现在驳杂的声音甚至价值观太多了,与那些缠斗,远不如读书本身自在快乐。

    昨天看到飞地发了我的一些话,但我觉得别人写的更好,那种“沉浸在心流中的感觉比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幸福得多”,完全就是读书者写作者或专注做一事者的写照,这些时刻人成为一维的,是一条虫子或一粒芝麻都可以,但求别打断我。

    今天看到最后一集说布衣书局开始帮助大家把书籍流通起来,不让限制书成为“死书”,现在的多抓鱼等平台也是在做类似的事情,而我目前还是更愿意在咱们群里无偿地散书,读书还是有可能成为社交方式的,只不过圈子小些罢了,但就像一杯水和一条江,体积小并不可怕,稍微撒点糖,就非常甜,因为浓度高呀。

  3. 记录于2021/10/05

    书迷1:朱赢椿(装帧设计师)

    “因为我希望这样经典的书,我的设计应该是藏在后边的,我应该把我的精力放在字体、字号、行距、字距、墨色,然后是工艺、纸张、翻阅的舒适度作为我的设计的重点。在真正好的作品面前,克制才是美德。”

    将每一幅画,每一个文字,都安排到妥帖的位置,让一本书从无到有,拥有不同的风骨、性格,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这是朱赢椿最具有成就感的时刻。

    “充分地尊重纸张的特色,了解纸张的艺术特质,去印刷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那么让一本书,不但具有文字的信息量的传播之外,还能够有艺术特质、收藏特质,那么这本书,我们能够很长时间的保存下去。”

    书迷2:钱小华(碧山书局)

    “在理想和生存之间平衡,是书店人永远要面对的话题。”

    “因为我是农民家的孩子。我知道农村最需要的就是文化,最需要的就是公共空间。有的很多的乡村过去,都有千年的书院,但时至今日都已经消失殆尽。到乡村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我觉得更多的是以文化引领乡村复兴,激活乡村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书迷3:

    淘书迷们以书为基石,构筑起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本书都是他们的路标和指向灯。

    史航:

    “一个人自以为自己在坚守什么,或追求什么,其实都是在打发时光,只是找自己最满意的方式。”

    (当被问起有书架上有多少书,这些书都看过吗时)

    “我说我头顶的星空我没有数过,我又不是都看得见。至于看,我当然没都看过了。我的藏书我可能看过十分之一,也可能五分之一,谁知道呢。这个对我来说,有的书是看好几遍,每年看一遍的交情,有的书就看一遍、半遍、几行、几页的交情,也有的书,只是在书店里摸它一下的交情。”

    徐凤文:

    “每次淘书我都觉得在艳遇,或者跟自己未来的你不知道某个年代的人生导师,或心爱的物品相遇一样,会特别有期待。”

    “这十年时间里边,搬那么多次家,也相当于在沙滩上种花。但更准确的,就像我在背着这些书,在这个城市不断地在历险,不断地再去寻找下一个栖息的场所。而自己越来越接受我这样一个书房漂泊者和漂泊者的书房,这样一种不安全感。”

    “当阳光照进这个书房,当人安静下来,或者在喧嚣中,我拿着本书,我心里边没有忐忑。我能够面对大家说我就是没房,带着几万本书去搬,我一直带着它们,就像带着孩子一样,跟着我走过那么多地方,我每一本书真的都不想扔。”

    书迷4:鲁毅(上海梅菲斯特旧书店)

    “开书店就是,跟我们街道那头的卖水果的店,如果水果店的老板,他也很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水果的滋味,让大家品尝到他的发现的时候。那可能就跟我们有点接近。我们只是卖书,他卖水果。”

    对于大多数贩书人来说,贩卖旧书只是赖以生存的一门生意。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诞生出了一种使命感,为书迷找到好的旧书,为旧书找到好的归宿。并且让卖旧书,成为一件更有尊严的事。

    但是还有书籍:

    书海编舟记:

    他(朱岳,后浪)希望以好作品来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也努力让纯文学在商业上能够运转下去。

    2018年年底,朱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相信文学的未来,不会是鲁尔福笔下铁板一样的土地。而将是一块肥沃丰饶的土地。

    对俞国林(中华书局)这样的编辑来说,一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但当他们,以细小而绵密的阵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为读者编织出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便是作为编辑的高光时刻。

  4. 大一大二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消磨在了紫金港图书馆的负一层,这层是文学区。期间上了一门通识课 外国小说欣赏,才打开了外语文学的大门,之前一直是照着茅盾文学奖的清单(后来看,这个奖即便有政治宣传的因素,有些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像阿来刘震云迟子建现在仍然很喜欢),还有金庸福尔摩斯等全集不管好坏瞎看了一遍。记得课结束后我还买了讲课老师许志强翻译的麦尔维尔的《水手比利巴德》,想找他签个名来着,最终也没签成。该课的最后论文我写的是《悲惨世界》冉阿让和警察的“孽缘”,拿了八十多分吧,雨果的文笔是第一个让我拿起笔手抄段落的。大二暑假,用旅行箱拖着两本厚厚的《战争与和平》回家看完了,结果证明这本书确实对得起我的“汗水”,直到现在安德烈鲍尔康斯基还是我最喜欢的文学人物之一(从 这么多年了,这么长的名字我还能不假思索地说出口就看得出来…)。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我执着于在图书馆里找最厚的书,文集除外,记得当时找到的最厚的单行本是追忆似水年华?这个习惯保持到现在:逛书店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地找找店里最厚的书是啥… 到这想起一个经常看到的问题:假如有一天给你扔到一个隔绝的地方只能带一本书你选择带什么?我想我可能会带一本看不懂的书,比如普鲁斯特 或者詹姆斯乔伊斯,这样才不会很快看腻…12年的时候有同学从美国带回来一个kindle,种草,刚好碰到要出第一代kpw,早早跑到某宝代购预定了一个,一直等到13年考研的时候,才加价从美帝黄牛手里弄到了一台第一批美版机器,花了一千多。那时候还不方便买电子书,也没法儿关联amazon账号,因为那个网站还叫卓越,而不是中亚。盗版的资源还很丰富的年代,找电子书,后来算了算,看的盗版书的价钱加起来早已经超过了买设备的钱,所以现在回归纸质书,kindle放着吃灰也不心疼。。当然我也不是“器材党”,回归纸质书也没有什么蜜汁优越感,仅仅是因为翻着方便,而且价钱也负担得起了,再者很多新书没有电子版,现在也是中午在外用手机软件,晚上回家看纸书。当然算不上书迷啥的,一来我基本不会一本书看第二遍,也不藏书,看过的书都可以送人,看过的人越多我觉得它的价值体现的越大,所以手里也没留下几本。二来,看的范围比较窄,仅限文学,还诗歌除外…本来觉得没啥问题,但最近看了马尔克斯和茨威格等人的自传,包括之前的文学回忆录,发现可能读不懂诗歌的人都算不上读文学的人。。姑且算是个初级爱好者吧,能做到不愧疚的消磨时间,琢磨点道理,甚至现在基本还能看出个好坏来,其实已经很满意了,况且慢慢的也攒下了一些喜欢的作家,茨威格马尔克斯加缪川端康成李娟儿啥的。经常去书店逛逛的习惯还是得有,一来了解下最近的新书,二来看看装帧颜值高的书,买书有时候也看这个,《纸鸢》还有《屠夫十字镇》啥的一开始就是因为眼缘选的,书的质感图片也看不出来,所以实体书店还是有存在的价值,尽管我们只逛不买可能会让它们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