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大追捕(2012)

大追捕(2012)

又名: Night Fall / Nightfall

导演: 周显扬

编剧: 杜致朗

主演: 张家辉 任达华 王敏德 文咏珊 谢安琪 余安安 张国强 骆应钧 洪卓立 窦骁 田壮壮 刘家辉 恭硕良 卢惠光

类型: 剧情 动作 悬疑 惊悚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2-03-15(中国香港/中国大陆)

片长: 107分钟 IMDb: tt2171993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二十年前因奸杀少女依芸入狱,重犯王远阳(张家辉 饰)在狱中历经凌辱,变成性格怪异、人见人惧的哑巴杀手。刚刚出狱的他,又卷入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命案之中:中英混血指挥家徐翰林被发现抛尸海边荒野,容貌尽毁遍体鳞伤,而徐翰林正是少女依芸的父亲。外号怒汉的警探林正忠(任达华 饰)一心查出真相,出狱后一直跟踪徐翰林幼女徐雪(文咏珊 饰)的王远阳,自然成为最大的嫌疑人,一场全港大追捕全面展开,然而,真相才刚刚开始被揭开……

演员:



影评:

  1. 文/牧云

    其实完全是冲着张家辉去看的这部《大追捕》。这些天大街上的大海报上张家辉冷酷阴郁的面庞牵动了我全部的观影兴趣。而对于这样一部故事源于另一部电影的创作手法是值得认可的。但实际上片子的整体格调过于沉重,布局显得阴暗,集中揭示的人性点也稍显残忍。倘若对这部片子剧情过于期待那可能你会大失所望。于是,对于大众观影本人还是推荐从张家辉这个突出点去看这部片子。

    影片开头噱头十足,冷色调动作戏虽然场面小的可怜,但布局灰暗,配色暗黄,给动作场面增加了额外的吸引力。当然,张家辉那代表性似乎无表情的表情出场拉开了电影序幕,这便开始了影片独角戏般的剧情。即便拥有两位金像奖影帝,但人物造型设计来看,显然整部片子针对点还是在张家辉扮演的“坏人”身上。任达华似乎近些年的片子中几乎都是一个造型出镜,而表现也依旧是老调重弹。

    倘若你是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便会发现,似乎在这一题材影片中总能看到类似于人性点刻画的源头总是建立在家庭感情上,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抑或是间接性的感情。这便是香港电影的招牌,永远把刻画鲜明的人性点放在设计电影美学的首要位置。就像这部《大追捕》里,当我们都以为张家辉扮演的王远阳是邪恶的人性代表之时,却不想最后原来他竟是一位大爱无疆的仁父。对于如此多相似情节的同题材香港电影中,我们所期待的便是制作上精心设计其中人性周旋的精彩。而在这部片子中,显然导演想法够多够足也试图尝试创新,但整体主题规划不整合,细节漏洞颇多。比如,当无法证实发现尸体一说之时,突然用“恰好”一类的说法来敷衍显然是自己在打自己嘴巴,这让打着悬疑招牌的剧情与悬疑元素出现较为失控的裂痕。倘若在剧情上设计能出现个过渡点也是好的,可惜没有。而此类细节漏洞不仅仅是一两处之说。

    整部片子格局来看,片子精彩仅出现在两个地方,一处是张家辉扮演的个人角色较有感染力;第二个便是结尾揭开疑云处画面对接两个男主角的泪点戏,其实这也完全出于个人的感受,因为对如此的泪点画面真的很让我hold不住,竟看哭了。而这一剧情的设计其实颇为强大,因为在对比人性点来看,两位男主角似乎有着极其相似的处境,但人性点上却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此处所传达的电影美学在于张家辉扮演的王远阳教会任达华扮演的林正忠如何去当一位大爱的父亲。这也是整部片子里人性点最为光鲜之处。

    其他制作设计上看,配乐和布景都显一般,跟整体剧情布设一样,没什么太多看点。再说张家辉,有言在先表意看这部电影推荐看张家辉足矣之说主要有三点个人认为较充分的理由。一是张家辉的演技的确是很完美,在这部片子中,空无对白的他利用丰富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我们看到一份极富感染力的父爱;二是电影所有剧情都是围绕为张家辉量身设计的王远阳这一角色发展的;三是你若看懂了这部电影里的张家辉,你便懂得一份真诚的父爱是多么伟大,就像片子里的那一句“别说捐肝了,为了女儿,捐命也干”。这句话同时也点名了整部电影的故事的中心。还是那句话,期望高水准之作那肯定会失望的,这部电影,看张家辉的独当一面算是够本了。
  2. 一直以来,我对港片都情有独钟,只要是喜欢的导演、制片或演员的作品,一般都会第一时间观看。即便是在港片靠‘不是女人’以烂俗狗血商业片独立支撑的那个年代也不例外。而近年来,港片似乎突然焕发了第二春,各种高质量影片(当然,这也存在口味和角度问题,在我看来的高质量影片可能别看看来是一炮无也说不定。)迭出。
    而在众多港片中,最吸引我的则是‘银河班底、黄秋生和任达华’包含这三元素任何之一的影片。但是在看过本片后,我觉得应该要再添加一个元素了,那就是杜致朗。
    对于杜致朗,我算是属于后知后觉了,看完《大追捕》后,才突然想去百度下编剧,结果发现居然是《江湖》《罪与罚》和《不能说的秘密》的编剧,《江湖》虽然不算好看,但是里面的叙述性诡计的运用却非常的娴熟,当然,叙诡是推理小说用语了,在电影里可能不这么叫。《罪与罚》因为与同期上映的外国影片《孤儿院》内核撞车,所以也没有获得应得的评价。至于《不能说的秘密》则算是我心目中的五星神作了,在没看过任何介绍的前提下,把这部电影当成校园青春伤痛电影看的我,在结尾时着实被震撼到了,而这个震撼,远比《搏击俱乐部》《致命ID》来要来得强烈。通过这四部影片,我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出来,杜致朗绝对是一个悬疑推理小说的铁杆粉丝。
    看到一些影评,很多人说本片中流露出的感情以及无私奉献这个主题,都和《嫌疑人X的献身》很相似,这点我也确实承认。不过如果静下心去思考的话,本片中所表露出的情感,应该比《嫌疑人x》中要更出色一些。在《嫌疑人X》中,石神的付出与情感是理想化的,是高度升华的。而在本片中,这种奉献与情感,则是完完全全真实的。也正是因为真实,所以可能才让人感觉平淡,不够过瘾。
    每个人都暗恋过别人,因此大家都很愿意把暗恋这种情感升华,提高到一个无限高的境地,这也是大家都对《嫌疑人X》中石神认同的根本原因。至于本片中的情感,老爸为了女儿牺牲,天经地义,所以也就显得不是多么伟大了。而这两种情感,到底哪种更伟大,我最文章的最后,会单独的进行一下阐述。
    其实提到亲情,本片的意境还和另一部小说《永远是孩子》很相似,但是仅仅是指感觉而已,其他部分并无什么雷同的地方。而这本书(也有同名日剧)因为相比《嫌疑人x》要冷门很多,所以不太被推理爱好者之外的普通观众所熟悉,因此在大家的影评中,很少看到有人提到。
    除了‘亲情’之外,本片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复仇’。本片中,无论是被关押了几十年的囚犯,还是因为多年前的一段回忆引发惨案等诸多元素,都和《老男孩》(韩国)非常的相似。只不过一个主题是黑暗绝情,一个是温暖感人。
    不过,虽然本片非常对我的胃口,但是平心而论,这部片子在以青年观众为主力的电影观众群中,以及以豆瓣为首的一大批文青聚集地中,肯定不会得到很高的评价。因为本片的主题——父女情——对于这些文青来说,有些遥远。虽然同样都是亲情,但是从子女的角度与父母的角度去体会,感受会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对于本片我想说的就是,如果让那些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喜怒哀乐中渐渐长大的家长去看,评价应该会更高一些。好像片中那个让人感到可怕的‘杀人犯’,在床边爱不释手的亲吻着女主角的脸颊,手背甚至脚丫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人父母者,是真的体会不出这些举动所包含的情感的。而片中王敏德对于‘女儿’的情感,很多人都觉得很虚假,而很多年轻观众应该还会向着很不和谐的方面去理解。在这里,我只能说你们日本的小说和影视看多了。现实生活中,我碰到过很多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家长,有时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还会暴怒得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打一气,更何况片中经过艺术加工且患有狂暴症的王敏德呢。所以,无论是占有欲还是家暴,都是真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并非什么过分夸张的暴力行为和乱伦之爱。
    在《大话西游》中,唐僧曾经对悟空说过,“有一天,当你明白了舍身取义这个道理后,自然会回来和我一起唱这首歌……”。而在这里,我姑且套用一下这句话作为这篇影评的结尾:
    “有一天,当你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机会再重看一下本片,自然会和现在的我一样,把评分改成五星……”


  3. 从整体的悬疑而言,我觉得电影院的视觉听觉都把气氛营造的很好,但就剧情本身我有几个细节并不是很明白。

    一、任达华老婆的那条线索就这样没有任何答案了?那么这条线索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说是为了丰满任达华所扮演的林sir这个人物,那么我觉得这条线索铺设的有点过了,我觉得几个画面带过就行了,为什么会有出现任达华幻想,或者说做梦时候,窗边出现他老婆的形象,和张家辉变态笑容的形象呢?这条线索在结尾没有答案,难道只是为了对应最后一句旁白,“知道真相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吗?

    二、如果说窗边出现他老婆,和张家辉的黑影,然后紧接着张家辉变态的笑容是为了铺设张家辉这个角色的人物个性,让大家误以为他就是个纯变态杀手,我虽然能够接受,但是还是觉得有点不那么恰如其分。还有他刚出狱的时候看着人来人往的女人时,为什么要特写他变态般的笑容呢?张家辉在牢里受尽折磨,但是他这个人物仍然保持良知,有着比较丰富的社会情感,而并不是人们眼中的变态杀手,那么为什么影片在前半段要营造出他变态杀手的样子呢?为的是制造悬疑让观众们琢磨不透?

    三、张家辉潜入任达华家中是去干什么,我不是很明白,然后看到他女儿睡着,他有个细节是握紧了拳头,手中还有榔头,观众都会以为他要对这个女孩做些什么,但是有没有做,这个细节又为了什么呢?为了对应最后一句旁白,“很羡慕林sir能够看着自己女儿长大”吗?

    再次看预告片,发现任达华说过一句哈,“真相对有些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影片最后传递的信息是“真相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两者相互对应,挺细心的一个细节。但是全片的中心思想应该还是表达了任达华的那句:“为了女儿,别说捐肝,捐命也干!”

    虽然很推荐这部电影,但是还是会有以上疑惑,很想在仔细看一遍。最后我想说张家辉的演技真是越来越好,我希望能够再次向影帝发起挑战!
  4.   从1997年到2012年,回归之后的香港电影,在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已经步履阑珊的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在这这期间,香港电影“薪火相传,承先启后,北靠神州”,大量电影人不断涌入内地,开启了合拍片的天下。一方面不断延续与发展了过往的故事模式与内核,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堂而皇之的折中处理,以应对内地市场的大环境。事到如今,合拍片遍地开花,但失掉风格的电影却大多叫座不叫好,令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料也难以下咽,而昔日的东方好莱坞继续沉沦。

     

     

       难道香港电影为了一味的迎合内地市场而逐渐要走向消亡?但近期的市场却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时值三月,多部纯真的香港电影涌入内地市场,从月初的《潜罪犯》,到票房大收的《桃姐》,再到随后而来的《春娇与志明》,一部部精彩而又味道纯正的香港电影又让港片迷感受到了那春风拂面的久违气息,当然,还有一部代表香港正统娱乐电影风范之作——《大追捕》,这个带有老式港片味道的警匪故事在如今港市低迷的情况下,新导演周显扬与他的诚意班底却给了望眼欲穿的港迷们一次“开斋”的机会,而且味道不错。

     

        《大追捕》属于那种未映先红的典型,早先电影病毒营销策略将张家辉的通缉令遍布于街头让不少百姓信以为真,而本片定在3·15打假日公映显然有备而来。而本片也是围绕着张家饰演的变态杀手辉与扮演警探的另一位影帝任达华一场斗智斗勇、惊险刺激的对决而展开。片中大量对暴力场面的渲染直接挑战了内地电影的审查制度,强制的雄性气息,扑朔迷离的案情,还有人物内心极端化的真实写照,让本片变成“有血有肉”的情意写真。

     
       而《大追捕》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这个纯正港式味道的故事了。

     
       监狱中的火并乱斗,变态杀手的重出江湖,性格火爆而癫狂的警探,这些在大陆影视剧中所不齿的视角却在港片世界里大放异彩。这个黑里透白的故事算不上新意,但在电影整体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却把极端的人性无限放大。杀手与警探,典型的双雄片格局,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张家辉在片中通篇没有一句台词,只有那群空洞的眼神。而任达华且颠且狂又不失大气与睿智。随着剧情的推进,案情的抽丝剥茧,这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在片中,在这个阴郁的环境中,却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而目前香港电影里不正是缺少这种暴戾环境下和警匪双边的饱满故事与人物吗?

     
       作为一名新导演,周显扬为本片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为香港电影带来一丝新气。同样,那边许鞍华身为一名叱咤江湖多年的老导演,在《桃姐》中,以另一番姿态,也博得满堂喝彩。


       香港电影中总是有两个永远不变的核心,一个是“娱乐”,另一个是“生活”。如果是《大追捕》代表了香港电影的娱乐心态,那么《桃姐》则是代表着那生活气息。《桃姐》名震威尼斯,勇夺金马奖,不仅仅是对老一代电影人的嘉奖,更是对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一份肯定。许鞍华接地气的拍摄手法,那娓娓道来的生活气息沁人心脾。叶德娴诠释的桃姐感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刘德华收放自如的演技也让这个已知天命的男人变得成熟厚重。无论是电影的生活气息感人肺腑,还是影帝影后们同台竞技的别样风景,《桃姐》那触动人心的主仆情都令人为之动容。

     
         在夕阳中的香港电影,要想走过黎明前的黑暗期,迎来下一个曙光迸发之时,就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前仆后继,而目前香港电影与内地对接之后,缺少的恰恰是本土新人的接班,一方面《桃姐》的成功证明了香港电影人依旧宝刀不老,另一方面《大追捕》的凌厉果断,也代表了香港电影人新生代力量的不容小觑。当纯粹香港电影人度过合拍片茫然阶段之后,新人们似乎也进入到了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去扶正窘迫的香港电影。

       
       这就是香港人的精神,也是香港电影中所贯穿的希望,就像《大追捕》中一样,即使遭遇再多的失望,希望还是隐隐若若的浮现着……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香港电影本身在面对挑战时的心态。